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32章 刺热
    黄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医书,眉头紧锁。他抬头看向一旁的岐伯,问道:“岐伯,关于热病,我阅读了诸多医书,但总觉得其中的描述过于复杂。你能用更通俗的方式,为我解释一下吗?”

    岐伯微笑着点头,说:“当然可以,陛下。热病其实与五脏六腑的病变息息相关。我们先从肝热病说起吧。”

    “肝热病的患者,最初的症状是小便发黄,腹痛,容易感到疲倦,身体发热。随着病情的发展,当热邪与正气在体内激烈斗争时,患者可能会变得狂躁不安,说胡话,甚至受到惊吓。同时,胁部会感到满痛,手足躁动不安,难以入睡。”

    黄帝点头,问:“那这种病症在什么时候会加重,又在什么时候会有所缓解呢?”

    岐伯继续解释:“在庚辛日(金日),肝热病的症状会加重,因为庚辛日属金,金能克木,而肝属木。而在甲乙日(木日),因为木气旺盛,肝热病患者会大量出汗,症状有所缓解。但如果病情恶化,出现气逆的情况,那么在庚辛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黄帝又问:“那该如何治疗肝热病呢?”

    岐伯说:“治疗时,我们通常会选择针刺足厥阴经和少阳经,以调和体内气血,缓解症状。”

    黄帝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那其他脏腑的热病症状和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继续解释:“心热病的患者,一开始会感到心情低落,过几天后身体开始发热。当热邪与正气斗争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心痛、烦闷、恶心、头痛、面红,但不出汗。在壬癸日(水日)症状会加重,因为水能克火,而心属火。在丙丁日(火日)症状会缓解,因为火气旺盛。治疗时,我们会选择针刺手少阴经和太阳经。”

    “脾热病的患者,一开始会感到头重、颊痛、心烦、面色发青、欲呕、身热。当热邪与正气斗争时,会出现腰痛、无法俯仰、腹满泄泻、两颔疼痛等症状。在甲乙日症状会加重,在戊己日(土日)会大量出汗。治疗时,我们会选择针刺足太阴经和阳明经。”

    “肺热病的患者,一开始会感到寒冷、毛发竖起、恶风寒、舌上发黄、身热。当热邪与正气斗争时,会出现喘咳、胸痛走窜至胸膺背部、无法深呼吸、头痛剧烈、出汗后感到寒冷。在丙丁日症状会加重,在庚辛日会大量出汗。治疗时,我们会选择针刺手太阴经和阳明经,并让患者出血如大豆大小,以迅速缓解病情。”

    “肾热病的患者,一开始会感到腰痛、胻(小腿)酸、口渴频饮、身热。当热邪与正气斗争时,会出现项痛而强直、胻部寒冷且酸痛、足下发热、不欲言语等症状。在戊己日症状会加重,在壬癸日会大量出汗。治疗时,我们会选择针刺足少阴经和太阳经。”

    黄帝听后,对岐伯的医术表示钦佩,又问:“在治疗热病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岐伯说:“首先,要注意让患者饮用寒水,并针刺相应的经络。同时,要让患者穿上寒衣,居住在阴凉的地方。另外,我们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因为在特定的日子(如所胜日),患者会大量出汗,这是病情缓解的征兆。”

    黄帝又问:“那如何判断热病是否即将发作呢?”

    岐伯解释说:“在热病发作前,患者的面部某些部位会出现赤色。比如肝热病的患者,左颊会先出现赤色;心热病的患者,颜面部会先出现赤色;以此类推。当看到这些征兆时,我们就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就是所谓的‘治未病’。”

    黄帝听后,深感岐伯的医术博大精深,对岐伯的敬意油然而生。

    黄帝与岐伯关于热病治疗的深入对话

    黄帝坐在大殿上,看着手中的医书,目光专注。他抬起头,对一旁的岐伯说:“岐伯,我对于热病的治疗颇感兴趣,但书中所述颇为复杂,你能否用更浅显的方式为我解释一二?”

    岐伯微笑着,点头表示理解,然后缓缓开口:“陛下,治疗热病时,我们首先要让患者饮用寒水,这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热度。接着,我们会根据病情进行针刺治疗,但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让患者穿上寒衣,居住在阴凉的地方,以保持身体凉爽。只有当患者身上的热度完全消退,我们才能停止治疗。”

    黄帝点头,表示明白,随后又问道:“那对于不同类型的热病,我们在针刺时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

    岐伯回答说:“当然。如果热病先是从胸胁部位开始的,伴有手足躁动不安,我们会选择针刺足少阳经,并补足太阴经的气血。如果病情严重,我们可能会采用五十九刺的方法,以加强疗效。如果热病始于手臂,我们会选择针刺手阳明经和太阴经,直到患者出汗为止。对于从头部开始的热病,我们会针刺项部的太阳经。从足胫开始的热病,我们会选择针刺足阳明经。如果热病先表现为身体沉重、骨痛、耳聋、嗜睡等症状,我们会选择针刺足少阴经。同样,如果病情严重,我们也会采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黄帝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他又问:“那如何判断热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的走向呢?”

    岐伯解释说:“观察脉象和面色是判断热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例如,太阳经脉在颧骨部位呈现红润,这通常意味着热病正在发展。如果红润的颜色尚未交融,说明病情尚轻,我们可以通过让患者出汗,等待时机来观察病情的变化。但如果太阳经脉与厥阴经脉同时出现红润,这通常意味着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死期可能不超过三天。因为这种情况下,热病已经内连肾脏,影响到少阳经脉的气血。”

    黄帝又问:“那少阳经脉与热病有什么关系呢?”

    岐伯回答说:“少阳经脉在颊前部位呈现红润时,也通常意味着热病的发生。如果红润的颜色尚未交融,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让患者出汗来观察病情的变化。但如果少阳经脉与少阴经脉同时出现红润,这也可能意味着病情严重,死期可能不超过三天。”

    黄帝听后,对岐伯的医术表示钦佩,他继续问:“在治疗热病时,我们如何找到准确的穴位进行针刺呢?”

    岐伯回答说:“在治疗热病时,我们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例如,三椎下间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胸中热;四椎下间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鬲中热;五椎下间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肝热;六椎下间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脾热;七椎下间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肾热。此外,荣在骶骨部位的穴位也是治疗热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它位于项上三椎的凹陷处。”

    黄帝听后,对岐伯的医术表示深深的敬意,他深知岐伯的医术博大精深,对热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他再次表示感谢,并决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治疗中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69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