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 第17章 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1)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64年,张骞出生,关于他早期的经历,史书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

    等到汉武帝刘彻登基的时候,张骞已经在朝廷里谋了个差事,当了个叫“郎”的侍从官。

    这郎官啊,就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专门负责给皇帝跑腿儿、传话儿啥的,虽然官儿不大,但也是个能接触到皇帝和大臣们的好差事。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领了汉武帝的旨意,带着一百来号人,在匈奴人堂邑父的带领下,兴冲冲地从长安出发,直奔西域而去。

    他们一路西行,进入了河西走廊。

    只是这河西走廊自从月氏人搬走后,就完全被匈奴人给霸占了。

    张骞他们正急急忙忙穿过河西走廊,谁知道运气不好,迎面就撞上了匈奴的骑兵,结果一个不落,全被抓了。

    匈奴的右部诸王赶紧把他们押送到了匈奴王庭,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去见当时的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一听张骞想去出使月氏,就乐了,说:“月氏在我们北边,你们汉人怎么过得去?要是我们想派使者去南越,你们汉朝会答应吗?”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站在他们匈奴人的角度,汉朝人绝对不能穿过他们的地盘,去见月氏人。

    就这样,张骞他们被匈奴人扣下了,还被软禁了起来。

    匈奴单于为了软化张骞,让他放弃出使月氏的念头,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威逼利诱都用上了,张骞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始终牢记汉武帝交给他的神圣任务,心里就只有为汉朝通使月氏这一个念头。

    后来,军臣单于甚至想出这么一个主意,那就是送一个匈奴女子给张骞。

    单于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孤男寡女长期待在一起,还是一个年轻男人面对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人,肯定会擦出爱的火花,那个时候就算赶你走你都不想走了。

    不止是军臣单于打张骞的主意,张骞也在想自己要怎么脱身,继续完成任务。

    当他看到单于送过来的美女时,心里一下子就有了主意,他不但接受了送过来的女人,而且还对这个女人特别好,没过多久,俩人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还养了一大群羊,大有在草原过完下半生的意思。

    就这样,张骞在匈奴一待就是十年。

    等到元光六年,匈奴的监视稍微松了点儿,张骞一看机会来了,就趁匈奴人不注意,就连夜带着堂邑父以及一些随从逃了出来,直奔大月氏。

    不过这十年里,西域的形势已经是大变样了。

    原来月氏的敌人乌孙,在匈奴的支持和撺掇下,向西攻打月氏,把月氏人逼得不得不继续西迁,最后来到了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

    但这月氏人还挺厉害的,不但在那儿征服了大夏,还建立了新的家园。

    张骞多多少少也听说了这些事,所以他就没往西北的伊犁河流域去,而是改道向西南,先去了焉耆(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然后又顺着塔里木河西行,经过了库车、疏勒等地方,最后还翻过了葱岭,一直走到了大宛国(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得就像蒸笼;那葱岭高得吓人,上面白雪皑皑,冷得能冻掉鼻子。

    一路上人烟稀少得可怜,连水都找不到。更别提他们逃得匆忙,东西都没带够。

    张骞他们只能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干粮吃完了,就靠堂邑父这个神射手,射点野兽来填饱肚子。

    他们中的很多随从,不是渴死就是饿死,有些还被黄沙和冰窟给埋了。

    终于,历经一路艰辛,张骞到了大宛,他把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路上的遭遇都说了个遍,还请求大宛国王派人送他一程。

    他还承诺说,等回到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大宛很多财物作为酬谢。

    大宛国王早就听说汉朝富得流油,一直想和汉朝交好,可就是因为匈奴这个拦路虎,一直没能如愿。现在汉使自己找上门来,他当然高兴得不得了。

    张骞这么一说,他更是心动了,立马就答应了张骞的请求。不仅热情款待了他们,还派了向导和译员,把他们送到了康居。

    康居王也很给力,又派人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

    张骞也在大月氏见到了月氏国王,但是当他向月氏国王表明大汉希望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来意后,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因为他们现在的新国土上,那儿肥得流油,物产丰富得不得了,离匈奴和乌孙也老远老远的,也就不存在外敌骚扰的风险,所以他们对复仇匈奴这事儿也就不太感兴趣了。

    再加上他们觉得汉朝离他们太远了,要是联合一起打匈奴,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汉朝山高皇帝远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张骞他们在月氏待了一年多,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还是没说服月氏人和汉朝联手夹击匈奴。

    这期间,张骞还穿过妫水南下,去了趟大夏的蓝氏城(现在的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

    元朔元年,张骞准备动身回汉朝了。

    为了避免再碰到匈奴,他特意改了行军路线,打算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那条“南道”。他计划得很好,先从莎车出发,经过于阗、鄯善,然后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回到汉朝。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羌人也成了匈奴的小弟,张骞他们又被匈奴骑兵给逮住了,这一扣又是一年多。

    元朔三年初,匈奴那边闹起了内乱,都争着抢着要当老大。

    张骞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拉着堂邑父,脚底抹油就逃回了长安。

    从武帝建元二年出发,到元朔三年才回来,整整十三年!出发时还是一支浩浩荡荡百多人的队伍,回来的时候呢,就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两个人了。

    虽然张骞这次远征没能实现“联月氏夹攻匈奴”的大计,但他这一趟,不仅给汉武帝带回了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情报,让汉朝对外面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还为后来的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对张骞出使西域的成果那是相当满意!

    立马就给张骞封了个太中大夫的头衔,还特意给堂邑父颁了个“奉使君”的荣誉,以表彰他们的赫赫功劳。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718/176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