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 第8章 咱终于找到你了!
    在明黄的烛光下,

    朱元璋继续翻阅着日记的新内容。

    【如果此案不处理好,将会威胁到大明的稳定与统一。】

    【使得南方地区不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对北方地区形成巨大的压制。】

    【大明北方人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长此以往,大明北方地区的离心力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这个南北榜案将会是老朱帝王生涯的一大考验。】

    【。。。】

    他边看边止不住地叹息,

    此子写的东西,真是说到咱得心坎里去了。

    整个南方百年来总体都是稳定的,

    百姓生活富足,自然读书考功名的人就多,

    咱也是南方人,

    跟咱的那帮淮西老东西也都南方人,

    朝堂上自然是南方人势大,而北方人占不到话语权。

    咱这几十年来已经很努力地想改变朝堂上的这种不平衡局面了,

    咱之前还想着往北迁都,

    还派标儿去考察洛阳、西安等地,

    可结果害得标儿。。。

    一想起太子朱标因为考察迁都,途中感染重疾,回到南京不久就逝世了,

    他就懊悔不已。

    朱标的早逝,不仅使他失去了左膀右臂,也让大明失去了最合适的继承人,

    更是他这个老父亲失去了“视为唯一”的儿子。

    因为想起朱标的缘故,朱元璋呆坐在椅子上神伤了片刻,

    他平复好心情之后,继续翻看日记。

    【今天的主要任务又是问询科举主官。】

    【拜天杀的老朱所赐,】

    【我的问询对象换成了我的直属上级韩大人。】

    【他是连老朱都敢当面去怼的存在,朝野闻名的“快口御史”。】

    【希望韩大人过了这一关,还能不改初心。】

    【。。。】

    朱元璋看完日记余下的内容,又往后翻了一翻空白页,发现后面已经没内容了。

    这就写完了?

    此子能参破这些问题的关键,

    必有解决之道,

    怎么不把这解决之道写出来?

    他不死心,又翻回前面再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

    果然没写。

    朱元璋叹了口气,便合上了日记本,失望地靠在椅背上。

    现在可咋办?

    难道还让那群大臣去想?

    大脑飞速转动之间,他突然挺直了上身,

    日记没写解决方案,咱可以找写日记的人啊。

    他又去翻开日记再次查看关键信息,

    【拜天杀的老朱所赐,】

    【我的问询对象。。。韩大人。】

    有了!

    朱元璋眼中开始泛出精光,

    嘴角微微翘起,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竖子,又在日记中胡乱编排咱,

    现在好了,

    咱终于找到你了!

    不枉咱大费周章,吃饱了没事干,亲自给你们御史安排分组。

    朱元璋开始抽出前两日的都察院问询分组名单,进行人选圈定。

    林姓御史,前日问询刘三吾,昨日问询韩宜可,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就是只有一个人了。

    他手指一个个移过御史的名字,最终停在了林豪的名字之上。

    有了,就是你!

    确认了写日记的人就是林豪之后,

    朱元璋,又在桌子上翻出,昨日锦衣卫送来的三个林姓御史的档案,

    昨日因为公务繁忙,

    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

    发现他们三个都是科举同进士出身,

    林义是上上科的,资历较深,而林曾、林豪都是上一科的,

    都是高中之后分配去当御史,

    从档案之中没有发现他们三人过往有何亮眼的表现。

    现在已经确认林豪是那个写日记的人,那就不一样了。

    他抽出林豪的档案,开始认真审视起来。

    姓名:林豪,

    字:志清,

    籍贯:金华府永康人士,

    履历:洪武六年生人,具体生日不详,

    自幼失亲孤苦,

    因考取了诚意文成伯资助而建的学堂助学名额,得以走上科举之路。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赐同进士出身,三甲末名。

    同年任都察院御史至今。

    都察院历年考评成绩均为中,行事中规中矩,无嘉奖记录。

    。。。

    看着林豪这份并不出彩的履历,

    朱元璋却是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点,

    他眉头紧皱,喃喃道。

    “浙江人?”

    “诚意文成伯?是从刘伯温的学堂里读出来的?”

    “难道他和刘伯温有关系?”

    “年纪轻轻,对事却有深厚的洞察力,”

    “可科举仅是最后一名上榜,”

    “为何都察院考评成绩一直为中,”

    “是詹徽、韩宜可他们故意打压?”

    “还是他故意藏拙?”

    他提笔在纸上写了下,“着细查御史林豪履历,不许声张”几个字。

    “来人,把这个交给锦衣卫。”

    随侍小太监领命带着手令而退了出去。

    他深呼一口气,

    原本他决定今日就去找林豪摊牌,并“好好地”教这厮做人,

    并让林豪把所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

    可他决定还是暂缓见面,先把林豪的详细情况弄清楚再说。

    他准备给都察院御史直接布置任务,让他们深度参与此案。

    这样的话这小子会有很大可能把解决方案写进日记。

    这样他就可以通过日记获知了。

    在安排完这一切,朱元璋便开始洗漱收拾准备去上早朝。

    ······

    都察院衙门。

    林豪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盯上他了,

    他从散朝回来就在摸鱼,

    早朝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朱元璋说话的语调也恢复到往日的冷淡,

    能感觉出他有心事,

    没了前几日的高兴劲,

    帝王心思如海深,老朱这样的表现也算正常的。

    好在今天上头总算没有给他们安排问询任务了,

    他也落得清闲,

    一想到南北榜案即将迎来爆发,

    现在也算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

    想想散班之后吃点啥大餐,住哪里才是正经事。

    可是,一名佥都御史的到来,打破了他的摸鱼计划。

    “大人有令,今日贡院要发布科举所有卷子,”

    “我都察院也要派人去现场看看,”

    “收集一些消息。”

    “林义、林豪。。。你们几个即刻放下手头的事,随本官一同前去。”

    “卑职遵大人令!”被点到名的人齐声应道。

    林豪在心里感叹。

    “我这是什么劳碌命啊,”

    “不过也对,我这种九品芝麻官,没背景没身份的确是只能是被吆喝着干活。”

    “出外勤也好,就当换个地方摸鱼吧。”

    他调整好心情,跟着众人一齐去往贡院。

    ······

    此时此刻的贡院,

    人声鼎沸,

    今科所有的试卷都已张榜于内墙之上。

    贡院内的场地虽狭窄

    来往查阅品鉴的人群却熙熙攘攘,

    场面较之前科举开考和科举放榜的时候,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这边的人不仅有今科的举子们,饱学之士,还有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

    他们三三两两扎堆,站在卷子前,有的高谈阔论,有的看一眼便走过。

    在上榜的卷子前,只听一个穿着华丽绸衣的举子,操着南方口音大声说道。

    “在下不才,已阅览了大部分的卷子,”

    “这北方举子的答卷水平着实一般,实在不如那些上榜的卷子,”

    “难怪朝廷调查了会说今科阅卷没有问题。”

    和他一起的另一名华服公子,立马附和道。

    “赵公子所言即是,”

    “他们好多卷子的行文都有问题,甚至连基本的错别字都很多,”

    “要我说,这叫水平不够,靠叫唤声来凑,”

    “叫唤得越响亮,那‘水平’自然就来了。”

    说罢,他们齐声大笑。

    站在他们不远处的几名北方举子们听到他们的嘲讽,立马脸带怒意地围了过来喊道。

    “这是哪里来的两条恶犬在乱吠?”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037/17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