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 第7章 是众臣误了咱!
    日记写到这里,

    林豪停笔思考了一下,又提笔继续补充。

    【如果此案不处理好,将会威胁到大明的稳定与统一。】

    【众所周知,自宋朝以来,我华夏北方地区的战祸不断,导致人口流失,民生逐渐凋敝,进而导致了北方的文化水平和百姓受教育程度降低。】

    【而相对应的,南方地区却是兵祸较少,人口逐增,经济大发展导致文化的繁荣。】

    【加之以老朱为首的大明创始团队成员均是南方人,】

    【使得南方地区不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对北方地区形成巨大的压制。】

    【大明北方人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长此以往,大明北方地区的离心力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这个南北榜案将会是老朱帝王生涯的一大考验。】

    林豪写完对案件的思考和预判,深吸一口气。

    又开始提笔记录今日的工作情况。

    【今天的主要任务又是问询科举主官。】

    【拜天杀的老朱所赐,】

    【我的问询对象换成了我的直属上级韩大人。】

    【韩大人是什么人?】

    【他是连老朱都敢当面去怼的存在,朝野闻名的“快口御史”。】

    【可面对今日的问询,韩大人却是一改往日的冷峻,】

    【对我们的问询任务十分配合,有问必答。】

    【像他这样忠贞耿直之人,】

    【也被无端牵连进来,】

    【真是太不值当了,】

    【自太子朱标离世之后,敢于直谏老朱的人不多了。】

    【希望韩大人过了这一关,还能不改初心。】

    【。。。】

    林豪写完日记,合上本子。

    系统奖励随即到账。

    【恭喜!林先生写完日记。】

    【奖励:一百两银子。】

    林豪望着手里的新获得的一百两银票,

    已经没有了前两天的激动劲头,

    人的需求是会变的,毕竟他现在不缺银两。

    看来得抓紧花银子享受人生要紧,

    明日就退房,住到离衙门近的地方去。

    ······

    戌时三刻,

    贡院,

    由于已经发了布告,要把今科所有举子的试卷都张榜公布,供天下人审阅,

    以彰显朝廷科举的公正性。

    所以皇太孙朱允炆在东宫的两大署官黄子澄和齐泰的陪同下,

    特地来到贡院视察相关准备工作。

    “张大人,明日天一亮就要公布所有卷子了。”

    “卷子都誊抄好了吗?”

    张信朝朱允炆躬身一拜回答道。

    “禀太孙,都已誊抄完毕了。”

    “今日圣上在早朝下令之后,就由礼部牵头,组织了太学的儒生们过来誊抄卷子。”

    “下午的时候,还安排校对了一遍确保无误。”

    “张贴卷子的小木板也就运来,部分卷子副本已经开始张贴。”

    “明日贡院开门前,这些贴着卷子的小木板都会挂在贡院内墙上,以供人阅览。”

    朱允炆颔首说道,

    “张大人不愧是状元,行事甚是周到。”

    “此事由你张罗,孤很放心。”

    “等这事忙完了,孤还等着你回来继续讲典籍。”

    “是!臣届时必定把这几日落下的内容给殿下补上。”

    张信顿首拜道。

    由于都给朱允炆上过课,黄子澄与张平日也有不错的交情,

    这会当着太孙的面,他也对张信大加赞赏。

    “张大人,不仅做事细致,复查阅卷公正无私。”

    “真是难能可贵啊!”

    “黄某原以为张大人带着众翰林这一通复查下来,”

    “至少会从落榜的北方举子试卷中找出几份能够得上榜的。”

    “哪曾想张大人和众翰林大人还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还是维持了科举的公正性。”

    一旁的齐泰也跟着附和道。

    “的确,刚才齐某也翻阅了多份北方举子的试卷,均存在一些问题,”

    “和上榜的卷子相比差距不小,”

    “这着实证明今科北方举子的水平有限。”

    “不是他们闹腾得欢,道理就在他们那头。”

    张信也朝两位东宫署官拱手道。

    “也多亏了两位大人在早朝上,力荐圣上公开所有的卷子。”

    “想必接下来的几日,那些闹事的北方举子,比对过上榜的卷子和自己的卷子,”

    “定然会羞愧难当,”

    “此事将很快揭过去了。”

    张信的话,引得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认同。

    朱允炆见一切安排妥当,便准备打道回府。

    “一切就绪,还有张大人盯着,孤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孤就先摆驾回宫了。”

    “明日早朝前,孤会提前将这边的情况告知皇爷爷。”

    说罢,在贡院众人的拜送之下离去。

    ······

    翌日,

    寅时,

    皇宫大内,

    寝宫里,

    朱元璋一睁开眼,

    就伸手去摸日记本,

    翻页发现日记已有更新的内容。

    他迅速起身,并传出指令。

    “来人,把烛台再点亮一些。”

    “是,皇爷”

    侍从太监们知道朱元璋肯定有重要事项要处理,

    遂麻利地把所有烛台的灯芯都挑了一挑,整个寝宫顿时亮如白昼。

    朱元璋走到桌旁,

    凑近烛台,

    开始翻阅日记的新内容。

    【昨日日记。】

    【早朝的重点是众大臣们详细奏对科举舞弊案的事宜。】

    【各部长官都表示调查之下,】

    【没有发现本届科举存在舞弊问题,】

    【老朱最终选择黄子澄的建议,】

    【可这样做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火上浇油。】

    【包括老朱在内,他们所有人都陷入一个误区了!】

    【这次科举问题本质上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大明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科举官员的舞弊事件将演变为针对朝廷的南北榜大案了!】

    看着日记本上的一行行字,

    朱元璋如坠冰窟,

    是咱理解错了?

    这些举子闹事压根就不是表面上抗议科举不公那么简单,

    是大明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事真要闹成南北榜大案?

    不行!

    现在还有时间,还没公布试卷,

    咱还来得及阻止,

    就在他张口准备叫人去贡院,暂停公布试卷时。

    他又转念一想,

    咱昨天都发了布告,把初步调查结果公开了,还承诺要公布试卷,

    现在去阻止公布试卷无济于事,

    那些落地的北方举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唉!是众臣误了咱!

    朱元璋一番忧思之后,

    继续翻看日记本,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办法。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037/17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