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浅谈前半生 > 第220章 毕业自传之四床二人
    说到我们寝室这四个床铺的好哥们儿里面最后的一张床,那一定是整个四章番外篇里面最重量级的选手,没错,这最后的两个人就是几乎贯穿了我大半本书的两个人:阿昊和阿浩。

    这两个人的性子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一个外向开朗社牛,一个有些内向闷骚和不善于表达。

    两个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把两个类型的人演绎的淋漓尽致。

    那么我应该从哪个人先开始做我视角下的介绍呢?我想,那个最初走向我的人也许更适合做这最后一章内容的开篇。

    阿昊,一个看上去外貌普通身材纤细整个人看上去都是那种普通家庭出身的踏踏实实的人,似乎第一眼看到这个人你只会觉得,他没什么特点,说实话我们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从我开学当天他特意跑了七楼下来找我,下意识的接过了我手中那我认为都很重的行李箱并看起来相当轻松的扛了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第一印象这种事并不能完全勾画出一个人的整体。

    而那仅存的片面想法,也在后来的相处中被我彻底否定。

    最开始,我认为他是个热心肠,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如果说阿成的热心肠是带点直言不讳的“快刀斩乱麻”,那在为人处世上面的阿昊,更喜欢“慢工出细活”。

    又或者我应该说,他是个能站在两个人的角度用最客观的说法,让两个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诠释这件事的利弊和好坏,可以说,他是个很理性的人。

    但他的理性又和阿玮不太一样,或者说他的理性中还带着些许比较难以一语中的的感性。

    如果说我是靠着日积月累去运营我身边的关系的话,那他应该更偏向于五花八门物尽其用的方式去完善他的周身环境。

    如果说一定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做事风格的话,那我一定会说:运筹帷幄,滴水不漏。

    他是个同样将打工融入生活的人,不仅如此,在他中专毕业的时候,他还有着小半年的时间在厂子里度过,不难猜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在厂子里“长大成人”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或许,也正因如此,他的心智和处事方式都有一种与我们格格不入的成熟感,也可能和他的年纪有关,当然,这里的小伏笔我还是埋着吧,总得给这位老大哥留点秘密。

    看到这里,如果你们认为他是个很难相处的人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正相反,他其实是一个相当热心肠的人,从最初我的叙述中他帮我搬行李箱的时候,你们就应该猜的出来。

    阿昊的为人是我们都有目共睹的,不仅在我们寝室里是如此,甚至于在整个班级或者是两个专升本班的大部分人对他的评价都是相当好的。

    他的优点不仅仅来自于他的热心肠,更多的也来自于他那张说起话来充满着人情世故的嘴,从他口中说出的话,哪怕是劝导,哪怕是点评,被对方听完之后都会让对方心服口服。

    他的劝导是那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在一点点的露出对方的小问题,小缺陷,也正因如此,他的话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诱导中,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确实这件事做的不妥。

    阿昊是一个对语言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人,或许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经验,或许是因为工作时的许多经历,都让他比同龄人要成熟上太多了。

    如果说寝室内部有什么小决策,小矛盾,甚至于某些大决策,我们可能都会下意识的问一下他的意见,这应该是最信任彼此的表现了吧。

    他是个对自己相当有规划的人,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对于未来的生活都有条不紊的按自己的走势,按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稳定的前行着。

    可以说,他的每一次决定,他的每一次对自己做出的决定,都带着相当长远的考虑。

    也正因如此,在我们眼中,他是个总会有事情做的人,而我其实很羡慕这种人。

    他的生活几乎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方向发展着,当初最开始想要考研的呼声也是从他的嘴里喊出来的,或许最开始我就很自然的想去追随他的脚步,或是做他前进路上的同伴。

    然而,事与愿违,就因为在家里度过的那小半年时光,他在不可抗力的原因下,懈怠了……

    而他的退出,说实话还是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我的心情,不过我还是相当的理解他的。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人退出也总有人坚持,而他想做的,想要追求的其实是更大的目标。

    再早以前,我们两人曾经深度探讨过关于这个考研之路的双方的想法,他认为,那种考研二战三战的人,说实话可能只是逃避现实罢了。

    而对于一个真正想往上升学,对于一个真正想要这份学历的人,他们一定都只希望自己一战成名。

    这个想法我们两人是并行不悖的,也正因如此,在我有条不紊的准备着考研的时候,他告诉我,我可能会是他的试金石。

    如果我成功了,那证明这条路并不算太难走,如果我失败了,那只能说明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而他也将看着我的结果决定他该如何走好这条路。

    我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其实非常的丰富和复杂,也正因如此,我并不介意,或者说我很乐意去帮他先走一次这条路。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能向着自己所规划的方向一路前行,一路高歌,高歌猛进的话,那我想我的心里,我的内心最深处一定是替他开心的。

    这小子在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中,真的是展现出了他积累已久的真正实力的冰山一角。

    整个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从论文到图纸到图纸上的各个零件图他是完全靠着自己的搜索和寻找,一字一句打出来的,一笔一笔的画出来的。

    用我的话来形容,就是平时不显山露水,战时却全场无敌。

    现在的他我只能隐约猜到,或许在打着零工,而背地里,大概还在准备着他想考研的方向。

    或许他会为了爱情奔向远方,或许他会为了生活奔向自己觉得差不多的方向,但我想这小子如果认定的话,更大的可能会选择前者。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且期待着他有一天能重新焕发光彩,能重新特别自信的告诉我们,宣称自己已经成功了宣称自己已经得偿所愿了。

    而我的心底,还是很期待那天的到来的。

    接下来即将登场的这位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那位铁憨憨了,这位铁憨憨就是我们寝室所剩的最后一位,也是八个人里压箱底介绍的那位,阿浩同志。

    说起阿浩,刚开学的时候,他剪的一头相当有标志性的寸头,每天回到寝室后都会穿上他那一套标志性的浅蓝色球服背心短裤,每天十点钟准时关上手机,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我们最开始对他的印象,甚至一度以为他是某个军区里面,刚刚退伍回来的小士官。

    直到过了一两周的时间后,直到我们开始逐渐熟络了,我们才在某天有事没事的探讨中和他聊起了这个话题。

    不出意外的话,得到的答案果然是不一样的,原来,他只是高中时期比较喜欢打篮球而已,至于他早睡的习惯用他的话来讲,很早以前就已经养成了。

    我们虽然有些不大相信,但到最后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从那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那时的我们只觉得这小子有种天然呆的感觉,说起话来也是那种简简单单的回复,我们一度以为他是个情商偏低的人,毕竟他说话的方式和那憨憨的外表都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但等到后来的第二学期时,我们在家里度过的那段时日之后,等到22年下半年,我们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再次重新交流起来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小子也是个闷骚型。

    他属于那种对于生人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毫无说话技巧的人,但对熟人来讲,他是一个比较喜欢开玩笑的人,当然这些玩笑都是那种相当适度的程度,既让人觉得好笑,又让人觉得恰到好处。

    至于教他说话的人,那段时间里一直都是芳姐来担当这个任务。

    确实在一定时间之内,阿浩一直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或许也确实是因为芳姐的不断教导,又或者是在和芳姐的相处中,阿浩无奈的一点点学会了芳姐身边的人的说话方式。

    他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在我们再次线下见面的时候,确实比从前而言流畅了不少,而且说起话来也比之前来讲更有深度了。

    偶尔夸上他几句,他还会显得很不好意思,似乎受宠若惊,又好像确实在享受着这些赞美。

    我们的班长阁下是一个相当有实力且长得又高又帅又白净的男生,不仅如此,他是个本校升本校的人,是的,他是阿成曾经的同学。

    或许是因为他的长相,又或许是因为他的人脉确实很广,他基本上每天都在运营着他身边的小圈子,也正因为这样,许多小任务,小工作都被一股脑的甩给了阿浩。

    最开始的阿浩,对这些东西确实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的,之前我也提到过在线上学习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两人几乎成了彼此的搭档,一起工作一起写表格。

    但这小子学的也确实很快,一点点的他就不需要我的帮助了,而他自己的工作速度也逐渐的提升了上来,或许这就是日积月累的表现吧。

    和他做办公软件的技巧逐渐提升一样,他在学习cad上面也逐渐的炉火纯青起来,不仅如此,他的cad总会被他最快速度更新到最新的版本。

    有时候我会很羡慕他那新买不久的电脑,和他的新电脑给他的豪横底气。

    如果说整个寝室谁的电脑最差的话,那第一是阿昊,第二就一定是我。

    至于其余的六个人,除了阿宇的电脑会“稍微”普通一些之外,那五个大哥的电脑可真的是要多牛逼有多牛逼,除了每个人标配的游戏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相当追求性能上的强大。

    而阿浩虽然对手机游戏的兴趣不那么太大,但电脑游戏的话,他的兴趣倒是大了不少。

    我们两个人的关系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在那小半年的时光里相互陪伴下,逐渐积累下来的曾经有一次我们寝室哥们四个人玩起了电脑的求生游戏,也就是那天晚上已经办完走读好几个月的阿浩,竟然破天荒的在寝室玩到了晚上九点多,临近封校的时间才匆匆回家。

    我们两个人的关系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在那小半年的时光里相互陪伴下逐渐积累下来的。

    那个时候他正准备着考公务员的事情,不仅如此,还在鸡西市内报了个机构班,能看得出来,那时的阿浩几乎全身心的都投入在了这即将到来的考试之中,毕竟,每天的陪伴下我能看到的的确会更多一些。

    他的努力是我真真正正一点一滴的见证下来的,也正因如此,当他的成绩没有成功上岸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的遗憾也许并不比他少。

    我的考研之路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浪费了自己小半年的时间,哦不,是大半年的时间,但他的考公之路却是实实在在的牺牲了他大半年的时间。

    虽然出成绩的那天,我并没有从他的脸上看到些许的遗憾和无奈,但我知道他和我一样,都是那种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又或者说他并不喜欢在熟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再后来,他也并没有像许多考公人一样准备二战,而是改变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奔向了银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辗转了邮政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之后,终于在工商银行落下了自己的根。

    对于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自己的工作,我也同样替他开心,不过,虽然银行的位置不在市区内,虽然比较偏僻,但后来在我们的交流之中,我才知道原来哪个银行的工作都不算轻松。

    偶尔遇到些年长者,遇到些完全不懂的人,还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口舌,教会他们。

    阿浩的毕业论文虽然没用上太多的时间,但后续的更改上却也花费了他好几次的“功力”,那种坐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下午的改论文的时光是相当枯燥且令人疲惫的。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的整体对于电脑的掌控能力都在稳步提升着。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连我的一些小问题都会请教他来帮忙改正,而他也很乐意帮我的忙,虽然有时候我也觉得总找人帮忙有些尴尬,但仔细一想谁让这小子这么有实力呢?哈哈。

    后来的阿浩虽然偶尔也会向我抱怨一下工作上的小问题,但整体看来他还是很接受这份工作,并且很享受工作的时光,他的生活还算顺利,有条不紊的向前走着,不知多久之后能听到他有女朋友了呢?

    至此,属于我们八个人的校园生涯就已经圆满结束了,属于我们八个人的故事也已经告一段落了。

    或许在这本书完结之后的某章番外篇中,我们会再次相遇吧,但那个时候究竟是参加谁的婚礼,又究竟是参加谁的宴席,我就不知道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860/14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