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浅谈前半生 > 第219章 毕业自传之三床二人
    今天的故事要说的是我们寝室的第三张床的两人,这两人大概是整个寝室里生活的最极端的两个人,而今天的主角之一,是我。

    至于我的下铺,则是阿成。

    说到阿成,就不难提到我们寝室真正的游戏大王,如果说学习上面他是个低空飞行的人,那在游戏领域,至少在我们寝室,他绝对算得上是一马平川。

    至于我们班级的话,还有高手。

    最初看到阿成的时候,只觉得他是个看起来相当粗犷的大汉子形象,不仅如此,他也确实人如其面相,力大如牛且一身的腱子肉。

    明明我们两人的体重和穿衣时的身材都差不太多,但一等到回到寝室,脱了衣服后,我就显得满身赘肉,而他则看起来满满的力量感。

    我们两人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活方式,他似乎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寒暑假期间去各种厂子里打工。也正因如此,他这一身的腱子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累积着,渐渐的锻炼了出来。

    反观于我而言,就总属于那种一到放长假的时候,更喜欢躺在家里摆烂的那种人,而我也确实属于那种几乎从来都不锻炼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最显着的差别吧。

    如果说阿浩的体质是我们寝室所有人里最好的那个,那排第二的一定就是阿成,哪怕我们寝室八个人中有五个以上感冒的时候,他们俩人也从来都没中过招。

    不过这小子虽然一身的腱子肉和一身的蛮力,但他却是属于那种经常摆烂的人,或许在学校的时光是他为数不多的,可以放肆自由摆烂的时光。

    而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会像消失了一样,再次投身于自己的打工生涯之中。

    他曾经和我们聊过,虽然他的家里并不算那种普通的家庭,但他身上的这些大部分电子元件都是通过他自己挣钱买的,哪怕是给游戏里充钱,他都会很潇洒的,毫无犹豫的投入进去。

    这或许就是打工人在拿到自己那份薪水的时候,最开心的时刻了吧。那种肆意消费自己挣得钱的时候,是真的由内而外的舒爽且没有负担。

    最开始几乎从早到晚在看到阿成的时候,他不是在那躺着玩手机,就是在那里坐着玩一些电脑游戏,似乎他的一天总会被各种游戏分割。

    后来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他手机里的游戏有十几款,而每天光是做每日任务,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但它却像是乐此不疲一样,每天都没有休息,一次都没有停歇。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夜猫子,每天深夜等到凌晨12点的时候,我们寝室的所有人几乎都入睡之后,他的床上依旧亮着微弱的光芒,不难猜到那光芒来自于他的手机。

    也许你们会认为这个游戏瘾特别大的人不是那种很好相处的性子,会不会是那种孤僻的宅男?如果这么想,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他的为人和性子,那可是相当的开朗和开放了,对于生人自然是那种生人勿近的样子,但对于熟人,那可是要多开放有多开放。

    而他本身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他那一嘴的流利毒舌的说话方式。

    阿成的说话方式虽然可能是毒舌,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每件事情所点评的每个点都是我们大部分人想去避之而不谈的,那些所谓真正的事实。

    也正因为他每次都能将一件事的真相,一件事背后潜藏的事实给直言不讳的说出来,我们才渐渐的喜欢上了他的性子。

    对于男生寝室而言,这种性子往往更加吃香,毕竟我们谁都不喜欢那种勾心斗角的生活方式,反而更喜欢这种清澈如水的交流。

    不仅如此,或许是因为他总是打假期工的原因,总是和许多成年人一起相处的原因,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充满着人情世故的。

    不难体会出,这种充满人情世故的与人交往的方式确实会更加的让人们喜欢上他。

    阿成是个相当讲究的人,只要他能帮的事情,那它就一定会鼎力相助,只要他有能力去帮助的事情,那他也一定会竭尽所能。

    他是个真正的看上去冷漠但实际上是个心肠相当热的人,并且,他可是我们这个学校的“原住民”。

    他可是个真正从自己学校专升本上来的,也正因如此,他对这个学校的许多事情都相当的了解,并且我们班里还有两个和他曾经是室友的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的那两位朋友也同样是相当会处事的人,无论是日常聊天还是办事上面都能做到深得人心且毫无问题。

    阿成虽然自己家里属于那种普普通通的家庭,(或者也不那么普通)但他有一个实力很强劲的亲戚。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层比较隐晦的关系,在工作上他并没有过多的担心。

    事实上,仅靠阿成自己的实力,也一定能找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

    虽然前面的赘述中只诉说了一下他对游戏的瘾头很大,但实际上阿成的实力可不仅仅表现在游戏上面。

    对于期末考试,他能做到轻而易举的背会,大部分能值得一用的知识点。他每次的期末成绩也都是顺风顺水的,自然飘过,而且并不像我们一样拿出很多时间用来复习。

    或许是他这么多年的摸索,摸索出了自己学校的考试模式,又或者是他确实有那个实力,每次都能精准的预判到能考的那些题的范围。

    至于他的毕业论文,几乎也全权靠着自己的整体积累,一点点的将论文拼凑的愈发完全,又因为他在电脑上面的深刻研究,他的论文格式也几乎没有出现太多的纰漏。

    从论文的开始到答辩的结束,他几乎全程都没有费多少心血,但实际上,偶尔的几次熬到深夜也要不停的更改自己论文的瑕疵的时候,我也并没有提及,毕竟那种时候显得太惨了。

    阿成毕业之后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似乎也未可知。他好像就那么销声匿迹了,像我们寝室里许多人的样子,或许他生活的还算不错,又或许他生活的还算是轻松,但无论怎么说,他的生活一定能焕发出他自己想要的光彩。

    毕竟能规划好自己生活的人的未来,都不会太差。

    接下来,就是我了。

    如果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话,那各位是不是还算是相当了解的?

    但如果接下来我用室友们的视角来重新诉说一下我的样子的话,那各位又会是怎样的看法和想法呢?

    或许在他们眼中,我一直都是一个相当忙碌的人。

    从最初刚开学不久之后,整天抱在大食堂,整天让自己浑身都充满着油烟味,到后来考研开始后的每天泡图书馆,每天起早贪黑的早出晚归。

    不在我室友们的印象中,我这个人的存在总显得有些许的模糊,或者说我和他们之间的交流总是局限于每天的清晨和每天的深夜。

    然而就是我这样一个和他们之间交流并不算频繁,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的人,就在他们的心中都占据着一定程度的位置,或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说起来有一次我在自我回忆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几乎和每一个人都深度交流过。

    开学的最初自不用多说,那时的我和阿昊整天粘在一起,用室友们的话来讲,我们俩像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样,整天形影不离的,实际上我俩也确实如此,就连吃饭或是上厕所几乎都不愿意分开太久。

    因此,作为整个寝室我第一个熟络的人,自然就是阿昊了。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俩也一直共同努力着,直到寝室的第一次战争之后,我们之间或者说他才开始逐渐的走向了摆烂的道路,而接下来和我的关系逐渐熟络的人,就成为了阿玮。

    之前提到过一嘴,阿玮最开始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用阿昊的评论来讲,他属于那种闷骚型,但在那次摩擦之后,我们两人开始逐渐接触起了彼此。

    自那以后,我们开始了一段时间内的相互搭档,那段时间里,我们搭档的似乎是学习?应该是在接近期末考试前不久。

    我们两人偶尔在机械楼的投影教室相遇的时候,总会抛下手中的工作或是任务,好好的畅聊一番,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逐渐的了解起了彼此,逐渐了解起了对方的生活和家庭。

    那段时间里,是属于我们两人的时光,也正是在那段时光中,我开始初步了解了阿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原来他的生活很简单,很普通,也很平淡。

    他的爱好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太过准确的定义,也许是周董的音乐,也许是所有好听的歌也许是他手机里仅存的那几款游戏,又或者是他喜欢看的短视频博主。

    那时的我对于他的爱好似乎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只知道他是一个连爱好都会理性对待的人。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话,那我一定会说他对他的世界的看待是非常理性而客观的,这种人往往会活的更加清醒和透彻。

    接下来就是长达半年时间的在家里度过的那段时间了,而这段时间里我的主要联络对象应该就是我们四人小队的成员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阿浩开始逐渐熟络,虽然最开始我们之间的交流就一直都不少,但在那小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之间的羁绊倒是加深了许多。

    最开始的阿浩是一个对电脑几乎一窍不通的人,即便是最简单的word和excel的工作,他都会手足无措。

    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开始以自己的办法,一点点的教会他各种这方面的小东西,逐渐的他开始摸索出了这些东西的办法,而因为那半年的时间,虽然在家里度过,但是学校方面的任务却是一点都没有变少。

    所以那一阵子我们两人没少相互配合,做各种各样的小表格,或者我会抽出时间直接帮他完成几样。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点的,最重点的是我们两人在cad的作业中开始逐渐相互熟络起来,最开始的他对于cad而言几乎是一窍不通的,也正因如此,那一阵子我没少手把手的教他。

    说起来我电脑里的那个最开始的2018版本,还是阿玮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帮我安装成功的。

    那天下午我们两人都累的够呛,他是真正的累,而我是替他累……

    至此,我已经和寝室的三个人有了比较稳定的交流和羁绊,至于阿语和我们寝室的所有人,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基本上都是那种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程度。

    而阿成这种性子的人,基本上和所有人都聊的很开,他也会对自己曾经经历的许多事情直言不讳的和我们分享出来,所以,对于他的了解,我们几乎是同步进行。

    和阿钰的交流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是那两次我在他家里借宿吧,当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他显得冷淡了很多,或许是因为家里少了那份学校寝室才有的氛围感。

    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很平静的聊上一些真正的属于我们心里的话。

    那两次的借宿,我和他聊了许多,聊着他曾经的经历,聊着他和家里人的过往,阿钰和我说过,他是个并不喜欢孤独的人,所以即便后来办了走读,他几乎也都是在学校住的。

    是啊,没有人喜欢孤独,如果让一个人选的话,那他一定会更乐意选一个充满集体味道的地方,而不是找一个犄角旮旯独自生活。

    我们很享受一个人度过的时光,但我们并不会接受一个人过一辈子。

    其实我是一个很容易共情别人的人也正因如此,在和他们之间的交流中,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为他们所考虑。

    我能看得出来,阿玮对当时的自己四级成绩的担忧,我能看得出来,阿浩对于那时的自己学习成绩的担忧,我也能看得出来,阿昊对于那时的自己未来规划的能否顺利进行的担忧,我也同样能看得出来,阿钰对于那时的自己想要脱离孤单的渴求。

    而对于阿宇而言,虽然我总想和他进一步交流,虽然我也曾经试过和他谈过心,但后来我突然发现,和他的交流总是卡在一个“一瓶不满半瓶摇”的程度,久而久之,我也就放弃了。

    就像上一章我说过的,也许他真的有自己所谓的想法,也许人家的想法可能也不方便和我们相互交流,既然如此,我也并不是那种不识趣的人。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成为一个集体里边的朋友的话,那他一定最基础的就是一个能察言观色的人,有些话有些人不愿意说,我们一定要做出理解的态度。

    有些事有些人不愿意做,我们也一定要做出明白的态度,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但我们不是集体的核心。

    我一直坚信一个道理,只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只有将自己的做法摆到一个旁观者,客观者的角度,才能真正的让自己的做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而要做到这些,实际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或许,就是属于我的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860/14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