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7章 殷商:蒙卦中的文明启蒙(一)
    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经历漫长的萌芽阶段,在夏朝破土而生,到殷商文明渐具规模,这就是蒙卦,意指启蒙、通达。

    蒙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卦。蒙这个字很可疑,因为蒙字在甲骨文中不可见。

    蒙字最早见于战国。

    但传说周文王创《易经》六十四卦于殷商末期,孔子增删《易经》并作《易传》于春秋时期。若蒙字当真始见于战国,《易经》的成书时间就变得非常可疑了。不过历史不可细看,此处存疑即可,无需细究。毕竟甲骨文已经亡佚太多,也许带蒙字的甲骨文都已被人当成中药材煎熬了吧。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下涌出泉水,渐渐汇成江河,就像蒙稚初启,渐渐开化,君子要培养果敢的品行和高尚的德性,此乃治蒙之道。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昧,山下有险,遇险而停,启蒙。蒙卦象征亨通顺利,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时机。老师不必强求懵懂学童接受启蒙教育,而应该等到孩子们主动求教再施教,这样才能志趣相应。孩子们第一次求教时,老师要用心相告,因为此时来求教的孩子心存果毅,符合中庸之道。如果一个问题反复再三求教还搞不懂,说明这个孩子缺乏对问题的领悟力和实践力,而且没有用心钻研,这亵渎和违背了启蒙的初衷,也就不必再劳心劝教他了。启蒙,是为了培养崇高纯正的品德,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道。

    蒙卦六爻的爻辞分别是: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蒙卦六爻讲述了中华文明艰难破土而出,从涓涓细流渐渐汇聚成汪洋大观的故事:文明的施行,就像是给受刑的人解开手铐与脚镣,社会生产力被解放,经济繁荣程度提高,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但是刚开始推行文明进程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行军打仗困难重重,若不鼓舞士气势必增加失败的风险。所以成汤率大军发动鸣条山之战时作《汤誓》,制定奖赏规则,号召大家跟他讨伐夏桀。

    文明进程影响到所有人,推行文明的时候要有一视同仁的包容心。这就像先娶妻而后生子一样天经地义,人们只有接受文明的洗礼而后才能修身治家。所以仲虺(hui)在《仲虺之告》中向成汤进言:“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他劝谏成汤要兼容并蓄,帮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殷商王朝将变得越来越强大。成汤则在《汤诰》中说:“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他对万方诸侯说,你们有善行,我不隐瞒;我有罪过,不会宽恕自己。你们如果有过失,其罪在我,我如果有过失,不会牵连你们。成汤如此仁厚宽容,于是得到万民敬仰,终于建功立国。

    一些不从教化、唯利是图、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迟早会被人们厌弃。就像不知廉耻不顾体统,见钱眼开的女子,没人愿意娶她为妻,因为娶她没有任何好处。夏桀因为行为昏乱而被世人厌弃,成汤得以击败他并将他放逐到了南巢。成汤的后代太甲继位称王后昏庸不明,太宰伊尹于是将他放逐于桐城。太甲在桐城反思三年,明白自己的过错后才复位。

    一些蒙昧无知的人,被愚昧深深困扰,他们刻意远离文明社会,处境会越来越艰难。九世之乱时期,殷商王族被权利所蒙蔽,为争王位摧毁了固有礼制。殷商王朝王气衰落,处境每况愈下。

    那些像孩子一样纯正没有敌意、天真没有邪念、对未来充满热情的人,一定会敞开怀抱迎接文明新风。他们与时俱进,大吉大利。盘庚迁殷、武丁中兴,这两位贤君“奉若天道,正于四方。”殷商王朝得以复兴,文明再盛。盘庚之后,殷商定都于殷二百七十三年,国都稳如磐石。武丁时期,殷商王朝建立了雄伟都城,政治、礼乐、历法更加完备,农业、手工业有了迅猛发展。青铜器冶制技术于此时臻至顶峰,与甲骨文一起成为殷商文明的重要代表。

    消灭蒙昧野蛮,进入文明时代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像强盗抢劫一样蛮横粗暴,这样的行为会激化新旧思想的矛盾。只有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文明的风气才能洗涤蒙昧无知。殷商末年,纣王为重振朝纲而革故鼎新,推出了许多变革之举。他提出反对神权、改革旧俗,固定和缩小了祭祀的规模。他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尝试从中下阶层提拔人才为国家服务。他决定废除活人殉葬的残酷礼制,提出用动物代替。这些举措本是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纣王的改革“不利为寇”,操之过急了。他的改革措施就像鬼子进村一样粗暴不为世人接受,彻底得罪了诸侯、贵族,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他被认为是亵渎神灵、不敬苍天,与前朝暴君夏桀并称为“桀纣”。《尚书·西伯戡(kan)黎》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周文王打败黎国以后,祖伊跑来告诉纣王说:“天意要终止我们殷商国运了!贤人和神龟都不能觉察出吉兆。这是因为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啊。所以上天抛弃了我们,不让我们得到糟糠之食。大王不遵天道,不明法律,百姓没有谁不希望大王灭亡。”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纣王说,啊!我不是有天命在身吗?祖伊反驳说:唉!您的过失太多了,懒惰怠政,高高在上,难道还能向上天祈求天命吗?殷商就要灭亡了啊!

    殷纣王后被周武王击败,殷商王朝至此覆灭。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759/12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