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92章 经别
    黄帝与岐伯的对话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黄帝坐在宫殿的御座上,手中翻阅着古老的医书,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深知人体的奥秘无穷,尤其是与天地之道相合的经脉系统,更是博大精深。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系统,他决定向岐伯请教。

    黄帝:岐伯,我听说人体与天地之道相契合,内有五脏,对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六腑,对应六律。这六律又与阴阳诸经相结合,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相对应。这一切都是五脏六腑与天道相合的体现。然而,关于这十二经脉的离合、出入,我仍有许多疑惑。你能为我详细解释一下吗?

    岐伯听闻黄帝的问题,深知这是对人体经脉系统深刻理解的体现,于是他深深地稽首再拜,恭敬地回答:

    岐伯:陛下,您的问题真是深刻而精妙!这确实是医学中的精髓所在,也是许多医者容易忽略的地方。请允许我为您详细解释。

    岐伯顿了顿,开始解释足太阳经脉的循行路径:

    岐伯:足太阳经脉的正脉,有一部分别行进入腿后的腘窝中,还有一道经脉下行至臀部下方五寸处,然后进入肛门,连接膀胱,并散布至肾脏。它沿着脊柱上行,穿过心脏,然后分散到全身各处。而直行的部分则从脊柱上行至项部,再次与足太阳经脉相连。这就是足太阳经脉的循行路径。

    黄帝听后,频频点头,表示理解。接着,岐伯又解释了足少阴经脉的循行:

    岐伯:足少阴经脉的正脉也经过腘窝,然后别走足太阳经脉与之相合。它上行至肾脏部位,大约在第十四椎的位置,与带脉相连。直行的部分则连接舌根,再次上行至项部,与足太阳经脉会合。这就是足少阴经脉与足太阳经脉的相合之处。

    黄帝听后,不禁赞叹岐伯的医学造诣之深。他接着问道:

    黄帝:那其他经脉的循行和离合又是如何呢?

    岐伯:好的,陛下。接下来我为您解释足少阳经脉的循行。这条经脉的正脉绕过大腿外侧,进入阴毛处,与足厥阴经脉相合。它的分支进入季胁之间,沿着胸里上行,连接胆囊,并散布至肝脏。然后它贯穿心脏,上行至喉咙两侧,经过面颊,散布于面部,连接目系,最终在外眼角处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黄帝听得入神,他深知这些经脉的循行不仅关系到人体的健康,还与天地之道息息相关。于是,他继续追问:

    黄帝:那足厥阴经脉的循行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足厥阴经脉的正脉从足背分出,上行至阴毛处,与足少阳经脉相合。这两条经脉的分支共同循行,形成了第二个相合之处。它们上行至喉咙部位,再次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黄帝听后,对岐伯的医学知识表示钦佩。他继续询问其他经脉的循行和离合情况。岐伯耐心地一一解答,从足阳明经脉到手太阴经脉,他详细解释了每一条经脉的循行路径和与其他经脉的离合关系。

    黄帝听完岐伯的解释后,豁然开朗。他感慨道:

    黄帝:原来人体经脉的离合、出入是如此复杂而精妙啊!这确实需要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理解。岐伯先生,您的讲解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岐伯谦虚地回应道:

    岐伯:陛下过奖了。作为医者,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探索人体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这次讲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黄帝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岐伯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医者,更是一位深谙天地之道、人体奥秘的智者。他决定将这次对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后世医者参考学习。

    通过这次对话,黄帝对人体经脉的离合、出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意识到,只有深入研究人体经脉系统,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奥秘和疾病的成因。同时,他也更加敬佩岐伯的医学造诣和深邃智慧。他决定将岐伯的医学知识传承下去,为后世医者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2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