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87章 寿夭刚柔
    黄帝与少师、伯高的对话

    黄帝问少师:“我听说人生来体质各异,有刚强有柔弱,有虚弱有强壮,有矮小有高大,有阴有阳,我想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和应对方法。”

    少师回答道:“万物皆有阴阳之分,人体也不例外。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只有深刻理解了阴阳的原理,治疗时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治病时,要找到疾病的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同时,治疗时要谨慎,要根据病情和时令来选择治疗方法。在人体内部,要与五脏六腑的阴阳相协调;在人体外部,要与筋骨皮肤的阴阳相适应。因此,内在有阴阳,外在也有阴阳。在人体内部,五脏属于阴,六腑属于阳;在人体外部,筋骨属于阴,皮肤属于阳。所以,如果疾病发生在阴中之阴,就应该针刺阴经的荥穴和俞穴;如果疾病发生在阳中之阳,就应该针刺阳经的合穴;如果疾病发生在阳中之阴,就应该针刺阴经的经穴;如果疾病发生在阴中之阳,就应该针刺络脉。通常,我们称发生在阳分的疾病为风病,发生在阴分的疾病为痹病,如果阴阳都受到损害,则称为风痹病。有些疾病在体表能观察到形态变化但并不疼痛,这属于阳病的范畴;而有些疾病没有形态变化但会感到疼痛,这属于阴病的范畴。对于后者,是阳气未受损而阴气受伤,治疗时应优先治疗阴气,不要攻击阳气。反之,如果有形态变化但不疼痛,则是阴气未受损而阳气受伤,治疗时应优先治疗阳气,不要攻击阴气。如果阴阳都受到损害,病情会表现为时而有形时而无形,再加上心情烦躁,这就是阴胜过阳的表现,说明病情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这样的病情不会持续太久。”

    黄帝又问伯高:“我听说形与气之间的疾病有先后内外之分,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伯高回答说:“风寒等外部因素会伤害人的形体,而忧恐忿怒等情绪会伤害人的气。如果气受到损害,就会影响到内脏,从而引发内脏疾病。如果形体受到损害,就会在外在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风邪会伤害到筋脉,筋脉也会在外在表现出相应的症状。这就是形与气内外相互影响的道理。”

    黄帝问:“那么,应该如何治疗这些疾病呢?”

    伯高回答说:“如果疾病只持续九天,那么只需要针刺三次就可以治愈;如果疾病持续一个月,那么需要针刺十次才能治愈。针刺的次数和间隔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持续时间来调整。如果痹症长期不愈,就需要观察患者的血络,通过放血来治疗。”

    黄帝又问:“内外之病,在治疗上有难易之分吗?”

    伯高回答说:“如果疾病先从形体开始,还没有影响到内脏,那么治疗的时间就会减半。如果疾病先从内脏开始,然后影响到形体,那么治疗的时间就会加倍。这就是内外之病难易之治的道理。”

    黄帝又问伯高:“我听说人的形体有缓急之分,气有盛衰之别,骨有大小之差,肉有坚脆之异,皮有厚薄之别,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寿命的呢?”

    伯高回答说:“形与气相协调的人就会长寿,形与气不协调的人就会短命。皮与肉相互依存的人就会长寿,皮与肉不相互依存的人就会短命。如果人的血气经络能够胜过形体,就会长寿;如果血气经络不能胜过形体,就会短命。”

    黄帝接着问:“那什么是形之缓急呢?”

    伯高解释说:“形体充实而皮肤松弛的人会长寿;形体充实而皮肤紧绷的人就会短命。如果形体充实而脉象坚实有力,这是健康的表现;如果形体充实但脉象细小无力,则是气虚的表现,气虚则会有危险。如果形体充实但颧骨不突出,说明骨骼较小,骨骼小的人也会短命。如果形体充实,肌肉丰满坚实且有纹理,这样的肉是坚实的,肉坚实的人会长寿。相反,如果形体充实但肌肉无纹理且不坚实,这样的肉是脆弱的,肉脆弱的人就会短命。这些都是自然赋予人的生命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准确地为病人诊断生死。”

    黄帝与伯高的对话

    黄帝问伯高:“我听说人的寿命长短,无法直接度量。你能否解释一下?”

    伯高回答说:“如果一个人的墙基(这里可能是指基础或体质)低矮,身高却超过其应有的限度,那么这样的人可能活不到三十岁就会去世。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疾病,甚至可能活不到二十岁就会去世。”

    黄帝又问:“形与气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寿命长短呢?”

    伯高解释说:“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如果气(指生命活力或精气)胜过形(指身体形态或物质结构),那么这个人就会长寿。然而,如果生病时形体瘦弱,气却依然强盛,这反而是不好的征兆,这样的人可能会死亡。反过来,如果形胜过气,即身体物质过剩而生命活力不足,那么病情就会很危急。”

    黄帝接着问:“我听说针刺治疗有三种变化,你能解释一下是哪三种吗?”

    伯高回答说:“针刺治疗确实有三种变化,分别是针对营分的治疗、针对卫分的治疗和针对寒痹留在经络中的治疗。”

    黄帝追问:“这三种变化的针刺方法具体是怎样的呢?”

    伯高解释:“针对营分的治疗,是通过放血来达到治疗目的;针对卫分的治疗,则是通过放出邪气(可能是指排除体内的寒气或湿气等)来达到治疗目的;而针对寒痹留在经络中的治疗,则是通过内热(可能是指用热疗来温通经络)来达到治疗目的。”

    黄帝又问:“寒痹留在经络中的内热治疗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伯高详细解答:“对于普通百姓,可以用火来温热治疗部位;而对于身份尊贵的人,则可以用药物来热敷。具体的药物热敷方法是:取二十斤纯酒,一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共四种药材,全部切碎后浸泡在酒中。同时,取一斤绵絮和四丈细白布,也一并放入酒中。然后将这些放入马粪中发酵,用泥密封,确保不会泄露。经过五天五夜的发酵后,取出绵絮晒干,晒干后再重新浸泡,直到酒中的药汁全部被吸收。每次浸泡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然后取出晒干。晒干后,将药渣和绵絮一起用布做成六七条六七尺长的布巾。使用时,将这些布巾用燃烧的桑炭加热,然后用来热敷寒痹的部位,使热气深入病灶。如果寒气再次出现,就再次加热布巾进行热敷,总共热敷三十次。热敷过程中,如果出汗就用布巾擦拭身体,也是三十次。热敷结束后,要在室内休息,避免受风。每次针刺治疗后都要进行这样的热敷,病情就会逐渐好转。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2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