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77章 疏五过论
    黄帝坐在殿堂之上,目光深邃,似乎能洞穿一切。他长叹一声,感慨道:“啊,医学之道真是博大精深,犹如深渊一般深不可测,又如浮云般变幻莫测。深渊虽深,但尚可测其深度;浮云飘忽,却难以知其边际。”

    雷公听到黄帝的感慨,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下年幼无知,才疏学浅,对于您所说的五过与四德,实在是一无所知。臣下虽然时常研读医书,但都只是虚有其表,心中并无真正的理解。”

    黄帝看着雷公,微笑着说道:“无妨,医学之道本就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今天,我就为你讲讲这五过与四德,以及为医者应该如何行事。”

    黄帝缓缓说道:“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五过。第一过,就是医生在诊断病情时,没有深入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变化。比如一个人曾经地位高贵,后来却沦为平民,这种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使没有受到外邪的侵袭,也会因为内心的苦闷而导致疾病,这种病叫做脱营。又比如一个人曾经富甲一方,后来却一贫如洗,这种经济上的巨大落差,也会导致精气的丧失,从而引发疾病,这种病叫做失精。然而,有些医生在诊断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看到病人的身体没有明显变化,就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就是第一过。”

    “第二过,是医生在询问病情时,没有深入了解病人的饮食起居以及情绪变化。一个人如果经历了突然的快乐或痛苦,都会伤害到精气。如果精气枯竭,形体就会衰败。然而,有些医生在治疗时,只知道一味地用药,却不知道应该根据病情进行补泻。这样只会让病人的精气日益丧失,邪气乘机侵入。这就是第二过。”

    “第三过,是医生虽然能够诊脉,但却不懂得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去深入理解病情。一个善于诊脉的医生,必须能够根据脉象的变化,推断出病情的本质。然而,有些医生虽然能够诊出脉象,但却不知道其背后的医理,这样的诊断是不值得重视的。这就是第三过。”

    “第四过,是医生在诊断时,没有考虑到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权势或财富,即使身体上没有明显的病变,但精神上却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打击,同样会导致身体的衰败。然而,有些医生在治疗时,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是盲目地进行治疗。这就是第四过。”

    “第五过,是医生在治疗时,没有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根源。有些病情看似复杂,其实只是表象。医生必须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找到病情的根源,然后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有些医生在治疗时,只是看到病情的表象,就急于用药或针灸,结果只会让病情更加严重。这就是第五过。”

    黄帝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至于这四德,则是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第一德,是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要有爱心和耐心,不能因为病人的贫富贵贱而有所偏见。第二德,是医生必须不断学习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第三德,是医生在治疗时,必须根据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不能盲目用药或针灸。第四德,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黄帝又说道:“为医者,必须了解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同时,还要掌握针灸、砭石、毒药等治疗方法。在治疗时,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雷公听得如痴如醉,连忙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下一定谨记在心,努力学习医术,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黄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治病之道,在于了解病情的本质。病情的本质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需要医生用心去探索。同时,治疗时也要注重调理病人的气血,使气血流通顺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医生只是看到病情的表象,就急于用药或针灸,那么很可能会误判病情,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为医者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

    雷公听后深受启发,再次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下一定牢记在心,努力践行。”

    黄帝看着雷公,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雷公连忙行了一礼,然后退出了殿堂。

    从此以后,雷公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医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他时刻牢记黄帝的教诲,将五过与四德铭记在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1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