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63章 缪刺论
    黄帝好奇地向岐伯询问:“我听说过缪刺这种治疗方法,但对其含义并不完全理解。你能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是缪刺吗?”

    岐伯恭敬地回答:“当邪气侵入人体时,它首先会停留在皮毛上。如果停留不去,就会进入孙脉(细小的络脉);若继续停留,则进入络脉;再深入,就会侵入经脉。一旦邪气深入经脉,就会与五脏相连,并散布到肠胃,导致阴阳失衡,五脏受损。这就是邪气从皮毛入侵,最终影响到五脏的过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邪气停留在孙络或络脉,并未进入经脉,而是在大络中流溢,导致一些奇怪的病症。当邪气侵入大络时,它可能会从左侧转移到右侧,从右侧转移到左侧,上下左右与经脉发生干系,并分布在四肢末端。这种病症的位置不固定,不直接涉及经俞(经脉穴位),我们称之为缪刺。”

    黄帝进一步询问:“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缪刺的原理,特别是为什么选择‘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治疗方式?它与巨刺又有何不同呢?”

    岐伯解释说:“当邪气侵入经脉时,如果左侧经脉邪气强盛,可能导致右侧出现病症;反之亦然。然而,有时也会出现病症转移的情况,例如左侧出现病症还未痊愈,而右侧经脉却先出现病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巨刺法,直接针对受影响的经脉进行针刺,而非络脉。而缪刺则是针对邪气停留在络脉导致的病症,由于络脉与经脉的位置有所偏离,因此称之为缪刺。”

    黄帝继续追问:“那么,缪刺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呢?该如何取穴?”

    岐伯详细说明了缪刺的操作方法:“例如,当邪气侵入足少阴经的络脉时,可能导致突然的心痛、腹部胀满、胸胁部位感到支撑不适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刺然骨穴之前的位置,使其出血,通常在进食一顿饭后症状就能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可以采用左取右、右取左的针刺方法。对于新发的病症,通常五天后就能痊愈。

    类似地,当邪气侵入其他经络的络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相应的症状,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缪刺治疗。例如,手少阳经的络脉受邪可能导致喉痹、舌卷、口干心烦等症状,此时可以针刺中指和次指之间的爪甲上部位;足厥阴经的络脉受邪可能导致突然的疝痛,可以针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界的部位;足太阳经的络脉受邪可能导致头项肩痛,可以针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界的部位,等等。”

    岐伯还提到了其他情况下的缪刺治疗方法,如针对足阳蹻脉受邪导致的目痛,以及因坠落导致体内瘀血、腹部胀满等症状时的治疗方法。他强调了在选择穴位和针刺方法时,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和病人的反应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黄帝对岐伯的治疗方法非常感兴趣,他继续提问关于缪刺法的细节。

    黄帝:“岐伯,我听说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会导致耳聋,有时听不见声音。你能否详细说明一下这方面的缪刺法?”

    岐伯:“当然可以,黄帝。当邪气侵入手阳明经的络脉时,确实可能导致耳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针刺手大指次指的爪甲上,距离指甲端大约像韭菜叶那么宽的地方,各刺一针。通常,针刺后患者会立即恢复听力。如果还未恢复,可以再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界的地方,听力也会立即恢复。但请注意,对于那些不是因邪气导致的耳聋,就不适合使用针刺治疗。”

    黄帝:“那么,对于痹症这种游走不定、行无常处的疾病,我们又该如何使用缪刺法呢?”

    岐伯:“对于痹症,我们可以根据疼痛所在的分肉间进行针刺。具体来说,针刺的次数要依据月亮的盈亏来决定。月亮新生时,每日针刺一次;第二天,针刺两次;如此递增,直到第十五天针刺十五次;之后逐渐减少,第十六天针刺十四次,以此类推。使用缪刺法时,要随着患者体内气的盛衰来决定针刺的次数。如果针刺次数超过月亮的日数,可能会耗散患者的气;如果不足,又可能无法泻去邪气。通常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直到病症消失。”

    黄帝:“关于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等其他经络受邪的情况,缪刺法又该如何应用呢?”

    岐伯:“对于足阳明经受邪导致的鼻塞、流鼻血和上齿寒冷等症状,我们可以选择针刺足中指次指的爪甲上与肉交界的地方,也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对于足少阳经受邪导致的胁痛、呼吸困难、咳嗽和出汗等症状,我们可以选择针刺足小指次指的爪甲上与肉交界的地方。对于足少阴经受邪导致的咽痛、无法进食、无故易怒、气上冲等症状,我们可以针刺足下中央的脉,通常刺六下即可见效。其他经络受邪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原理,根据邪气所在的经络和具体症状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缪刺。”

    黄帝:“那么,当邪气侵入五脏之间时,缪刺法又该如何应用呢?”

    岐伯:“当邪气侵入五脏之间时,会导致脉象牵引而痛,时来时止。此时,我们可以观察病症,选择在手足的爪甲上进行缪刺,观察脉象,放出适量的血。通常每隔一天刺一次,如果一次不见效,连续刺五次通常可以治愈。”

    黄帝:“这些缪刺法听起来非常详细和复杂,但在实践中又该如何灵活运用呢?”

    岐伯:“在实施缪刺法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经脉,根据经脉的虚实进行调整。如果调整无效,再考虑直接针对经脉进行针刺。对于疼痛但经脉没有异常的病症,我们可以采用缪刺法。同时,如果观察到皮肤上有血络,也要将其全部清除。这就是缪刺法的基本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1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