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第47章 变法启动,废除官绅特权
    大乾朝神京城外。

    只见贾瑛换了一身简单的装束,腰间悬剑,不知道尚且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罢了。

    在贾瑛身旁。

    同样是一身华服的男子,目如鹰隼,面色浮白。

    虽然故意隐藏自己的身份。

    举手投足间却还是让人感受到一股贵气油然而生!

    若是朝廷大臣在此。。

    必然会惊呼。

    原来这人赫然是当今天子庆隆帝。

    身后的人群中。

    同样是有无数侍卫隐藏其中,一行人骑马来到城外的田间阡陌,一年又一年。

    不知不觉城外又到了金秋十月。

    只见大量装有钱粮金银的马车运往京城,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各地佃户交予地主官绅的税收。

    照例会在秋收过后送往各家地主。

    “咳咳~”

    庆隆帝不自觉地咳嗽起来,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随后有意无意问道:

    “大将军今年府上的税收可还好”

    贾瑛则是沉声回道:

    “启禀陛下!”

    “臣虽然是贾府之人,但是早年自立门户,并未分得一田一地的家产。”

    “随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得亏陛下赏赐了不少金银珠宝才得以养活家人,国公府人丁稀少,可供一家老小吃喝用度,所以并未置办田产!”

    贾瑛早就知道庆隆帝会有这么一问。

    哪里还会顶风作案学那些勋贵到处卖地剥削佃户。

    再者说了。

    自己府上的家产可都是真金白银,花也花不完,何苦去剥削这些辛辛苦苦种地的庄稼人

    所以贾瑛自始至终都没有置办他田产。

    如此新颖超前的想法。

    或许对于古代人来说难以接受,但是对于贾瑛这种后世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并没有很重的置办家业想法。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何必折腾

    一旦战争爆发这些田产只怕是送人都没人要。

    庆隆帝闻言也是十分吃惊,诧异道:

    “朕听说京城官绅勋贵,谁家要是没个几十万亩田产,那都不好意思出门。”

    “大将军年纪轻轻便位高权重,却从未置办任何家业”

    “那大将军可曾为自己后人考虑过”

    许多勋贵之家。

    大量的田产都是经过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所以数量十分惊人。

    贾瑛则是抱拳道: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然臣以为,后世子孙的福泽,何须延续五世只要能够吃饱喝足即可,想要享受荣华富贵,那就要靠后人自己去争取了!”

    庆隆帝微微点头。

    对于贾瑛的看法又上了一层。

    甚至于是想到了当年的蜀相诸葛亮,也就给自己后人留下了几棵桑树而已。

    贾瑛虽然没有诸葛亮那般高尚。

    但是在如今的大乾朝上下依旧是独树一帜了。

    一行人乔装打扮。

    又是在四处的田野间到处走动巡视。

    到了一处山下。

    只见四周良田百亩,场面十分壮观,住在山脚下的农户正在奋力收割粮食。

    然而。

    送粮的马车并未往山下的村庄走,而是由农户推着往山上而去。

    这般情景。

    又是让心情稍稍好转的庆隆帝脸色低沉下来。

    “这是为何”

    “大将军可否为朕解释—二”

    庆隆帝已经有些懵了。

    今日出城一番游览,却是将他的三观震惊得碎了一地。

    明明各地庄稼收成还行。

    却为何国库年年亏空

    贾瑛则是抱拳道:

    “陛下常年深居宫中,想必不知道这其中的隐秘之事。”

    “这山下的田地,全都是山上寺庙的田产,僧人不事生产却利用山下农民的香火钱到处圈地,僧人自己不种植,便将田地租给佃户耕种。”

    “这些寺庙大都认识不少达官贵人,只要将这些田产再挂到官绅名下,官绅拿了好处,再将这其中的税收以香火名义捐赠寺庙,便可以避开税收。”

    “如此一来,不事生产的僧人反而是富得流油,山下供奉神明、勤劳耕种的佃户却吃不饱穿不暖!”

    庆隆帝闻言顿时愣在原地。

    脑海中不由得自行脑补出各种百年之后的画面。

    民间田地全部归入官绅。

    小民无田可耕。

    反而是那些官绅、僧人各个油光满面。

    朝廷亏空。

    百姓闹事!

    周而复始。

    一个新的王朝再次揭竿而起推翻了大乾朝,随后又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轮回

    “皇爷爷的高瞻远瞩,远不是朕所能想到的啊!”

    庆隆帝在心中暗暗感慨。

    “回皇宫!”

    “召丞相入宫觐见!”

    皇宫。

    庆隆帝位于上座,看到冯桀入殿后,立即沉声问道:

    “丞相!”

    “今年各地税收情况如何”

    冯桀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以为是按照惯例询问罢了。

    冯桀依旧是按照往常一样哭穷。

    “回陛下!”

    “今年各地干旱不断,又要开仓赈灾,所以根本就不是入不敷出,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数额,但是很大情况下是不容乐观了!”

    这句话却是彻底惹怒了庆隆帝。

    天天哭穷!

    结果最富裕的竟然就是这些官绅士大夫。

    庆隆帝突然觉得前朝皇帝简直就是脑子塞了驴毛,竟然能够想出让官绅永不纳税的特权。

    而且在科举制度日渐成熟后。

    为了提高读书人的地位。

    但凡是有过功名在身的读书人,都可以永久享有特权,哪怕是日后辞官了,也能够继续免税。

    这样的特权。

    几乎是让各地乡绅兼并土地的状况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庆隆帝深吸了口气。

    旋即盯着冯桀目光如电,冷声大喝道:

    “朕已经命人拟好了圣旨!”

    “从此以后大乾朝官绅不再享有皇权特许免收丁税!”

    “今年秋收过后,务必要落实到位!”

    “少交的钱粮全部补交收入国库!”

    一旁的太监上前。

    将圣旨交到了冯桀的手上。

    冯桀此时还是一知半解,压根就没有想到庆隆帝竟然能够有如此魄力,这是要让整个天下的官绅都不自在啊!

    冯桀颤颤巍巍接过圣旨。

    脸色从最初的不确信再到后面的震惊、愤怒!

    虽然是接旨了。

    但是脸色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和难堪。

    庆隆帝没有给冯桀争辩的机会,只是冷声道:

    “冯相乃是百官之首,想必会以身作则,最先将欠下的税收上缴国库!”

    “冯相,你说是不是”

    冯桀沉默了两秒钟。

    旋即急声喊道:

    “陛下!”

    “老臣忠心可鉴,自然是奉命行事!”

    “然而朝中文武百官还有各地的官绅不可估计,臣恐怕是有心无力,说服不了这些官绅士大夫啊!”

    “还请陛下再多做考量!”

    自古以来。

    皇权不下县!

    皇帝的权力只能是控制到县城,也就是所谓的县令、县尉。

    再往下。

    往往都是依靠当地的乡绅。

    所以要是下面的人不肯交税,哪怕是皇权都不一定能够干涉。

    势必会迎来无数人反对。

    然而。

    庆隆帝却是早有准备,只是继续冷声道:

    “朕心意已决,先从京城百官开始收税,谁若是不从,直接摘了他的乌纱帽!”

    “冯相要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那就不要再霸占这相位不肯动了,辛大人、保龄侯想必很愿意接替冯相的位置!”

    冯桀憋着个脸色。

    “臣领旨~”

    总不能为了银子而把自己的乌纱帽给弄丢了。

    况且这件事。

    可不是他说了算的。

    下面的文武百官难道会没有意见

    丞相府。

    “陛下这是听信了谁的谗言”

    “竟然要取消官绅免税的特权”

    “既要我们为朝廷办事,又要让我们补交税收,合着这是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要我说肯定是那些武人出的主意!”

    众人七嘴八舌。

    冯桀则是吃了个哑巴亏没处说,自己刚收了贾雨村的几万亩田地贿赂,结果现在朝廷就要收税了。

    简直就是歪打正着,着实让人心里不自在。

    “如今大乾朝实行的税收制度,赋税全部合并折算成银两上交,如今取消了我们文人赋税特权。”

    “可不仅仅是收田税,还有免赋的人丁税也是如此!”

    “相当于我们要补交双份的钱了!”

    “谁家还没个几百号的奴婢按照大乾律令,普通百姓的人丁税是120钱,奴婢的价格则是需要翻倍!”

    “我们辛辛苦苦为陛下治理江山,不仅要交钱,而且还是普通百姓的双倍”

    诏令一经颁布。

    几乎是让整个京城的官绅都极为不满。

    吃到嘴里的再想吐出来那可就难了。

    冯桀则是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

    “今日在皇宫中,陛下态度坚决,贾瑛就手持湛卢剑站立在一侧,本相也是不敢不接旨啊!”

    “本相已经准备好了银两上缴国库!”

    “恐怕这还只是陛下的开胃菜,后面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要拿出来。”

    冯桀也是老谋深算。

    猜到了或许这只是庆隆帝对士大夫的一种试探。

    其余官员义愤填膺。

    “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冯桀则是皱着眉头凝声道:

    “静观其变!”

    “这件事还没完,本相倒是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打我们的主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465/216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