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纂妖录 > 第5章 大兴善寺
    “小姐?小姐!”青萍隔着被子轻轻推着独孤静:”您醒醒吧!醒醒了!”

    独孤静睁开惺忪的眼睛,半歪起身子虚眯着向外望了一眼,懒懒的嘟囔:”这天都没亮呢!就叫起?“

    “已经快卯时了!”

    “我看着怎么像是半夜?”

    “如今冬末时节,天色自然亮的晚!”

    独孤静深深的打了个哈欠才坐起身,眯着眼呆坐在床沿,支着手任由青萍为她穿衣。

    “往日里您睡破大天也没人管,今儿可不比往常日子,大年初一的,王爷连并府里的内眷都是要随驾去礼佛上香的。耽误不得!”青萍手脚麻利的替独孤静穿戴整齐,端了青盐和热水伺候她漱洗,又取了一盘糕点放在桌子上。

    “伙房的大灶这会子肯定忙得焦头烂额呢!小姐先用些点心垫垫饥吧!”

    独孤静伸手拈了一块,漫不经心的放进嘴里吃了起来,青萍站在她身后替她梳头。

    “叫我说小姐也太不修边幅了些,今儿可得改改性儿了,一会儿我把箱底的那些个珠翠拿出来,您好歹挑几件中意的戴上吧!”独孤静的长发柔顺的像水,梳子在发间游走畅通无阻,没几下就梳理的清爽。

    “戴那些劳什子的玩意干嘛?丫丫叉叉的,我素来用不惯。”

    “今儿宫内宫外有头有脸的都来,新年新事的大家一准儿都打扮的花团锦簇,独独您还是灰头土脸的样子,要被人笑话的!”

    “她们是她们,我是我!穿衣戴帽的还用看别人脸色?”

    “我的小姑奶奶!您不怕人笑话,总要顾及晋王府的颜面吧?到时候王妃脸上无光,恼起来责罚的还是我们这些当丫鬟的,您就当体恤体恤我们下人成吗?”

    “行了!行了!罗里吧嗦的胡嚼个没完!连王妃都搬出来了!”

    青萍见她终于松了口儿,连忙放下梳子,转身搬出一个匣子放在独孤静面前打开,里头分着三层,每层又分割着许多小格,摆着各色珠翠首饰,琳琅满目的泛着宝色。

    “都是些好物件,好宝贝啊!”青萍看了啧啧的说:”平素也不见您戴,压在箱底不见天日的,暴敛天物太可惜了!”

    “你喜欢?”独孤静瞟了她一眼,笑着说:”赠了你呀?”

    “您可别拿我取笑了!”青萍咧咧嘴:”我算哪个名目上的人?有那福分戴这个?让管教嬷嬷看到了,可不得扒层皮去?再说了,这里好些个都是御赐之物,怎好随意送人的?小姐下回可不敢胡说了!”

    独孤静扑哧一笑,信手在匣子里翻看起来。青萍帮着选了几件,都不中意,最后还是选了一支发簪。发簪前端安饰着一只蝉儿,通体澄黄栩栩如生,晶莹的翅膀微微展开,像是要飞走一般。

    “就这个吧!”

    “又是这件?上次也是挑的这件!”

    “让我挑么也是你!挑中了嫌么也是你!真真难伺候!”

    “行行!就这件吧!”青萍不再多舌,接过金蝉簪绕着头发挽了个发髻,固定好,左右瞧了瞧才罢手。

    一时用完早点,梳妆完毕,独孤静便随青萍来到大堂,与晋王,王妃见礼贺表新年。随后一众人带着车马仪仗浩浩荡荡的去了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毗邻着皇城东北,是与大兴城及皇城一同修建起来的皇家寺院。当今皇家多信佛,为了彰显虔诚,这寺院修的恢宏气派巍峨壮观,又请了各州部得道高僧来开坛说法,平素里引得无数善男信女来拜,故而香火极盛。只是大年初一需接待皇家进香,门口早早驻扎了御林军,驱散了一干平民闲人,关防警戒布置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晋王到了寺门口,所有侍从护卫皆留在门口待命,晋王夫妇和独孤静只带着贴身丫鬟小厮步行进入,早有一众僧人来迎,引入大雄宝殿一侧的厢房里。此时厢房内早已热闹起来,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几位公主连并女眷围坐在一起,正在聊天,看到晋王进来后,纷纷离座行礼。嘘寒问暖未毕,就听到门外大堂宫人朗声叫:“太子殿下驾到!”

    只见太子杨勇长得和晋王相像,只是略高瘦些,姿容丰美,直鼻阔口,硬挺的眉毛像展开的鹰翼,穿着簇新的杏黄四爪金龙袍,携着太子妃元氏进了厢房。

    “哟!大哥来了!”晋王迎了上去,拱手作揖笑着说:“新年好啊!”众人起身群星捧月似的围了上来,

    “二弟!哈哈哈!新年好!看起来气色不错!”太子还礼:”列位新年好!”

    “二弟前些日子出巡,辛苦了!几时回来的?”

    “托大哥的福!一路还算顺利!回来已有小半个月了!只因离府日久,又赶着过年,需要调停诸多事务,忙得脚跟打后脑勺的,所以没来给大哥问安!还请大哥见谅。”

    “啊哟!”太子笑道:“都是自家兄弟!还说这种见外的话!”说着用手拍拍晋王胳膊:”看着像是清减了些,想是舟车劳顿之故!“

    “有吗?”晋王摸摸脸庞笑说:”都是为父皇办差,这点子事不算什么!”

    “大表哥新年好!”独孤静从晋王身后一步跳出,笑嘻嘻的看着太子。

    “静妹妹也来啦!”太子说:”大半年没见了,又长大了些个!“

    “大表哥贵人多忘事!哪有大半年?两个月前还去太子府上赴宴呢!只是当初人多又热闹!哥哥眼里又只有新嫂嫂,哪记得起我来?”

    “啊!啊!对对!记起来了!哈哈!”太子看了眼一旁的元氏尴尬的笑笑。

    “他呀!成天神神叨叨的无事忙!”太子妃冷眼一瞥:”自有了那新小娘,眼里还有谁了?”

    “哎!你这话说的!”

    眼见话要说僵,秦王王妃李氏忙岔开话题,笑着说:“我们静儿是真的越长越水灵了,只是怎得还是如此不拘小节?大过年的也不添件新衣裳?头面首饰也不戴就出门了?”

    “啊!对对!二弟妹!这我可要说说你了!”太子忙接话说:”静儿虽不是公主,母后对她可是视同己出的,如今住在晋王府,可不许慢待了她哟!“

    “阿弥陀佛!真真天地良心!”晋王妃念起佛来:”静丫头倒是来说句公道话,晋王府上下哪个不是把你当祖宗敬着的?怎敢怠慢?且不说吃穿用度都是随着王爷和我的,单是月例也就比我减一等而已,但凡娘娘宫里来的赏赐都有她一份子。她那个百宝箱里什么没有?“

    “静丫头就是这么个秉性,你们又不是头一回见!”晋王笑着说。

    “哎呀!我自幼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诸位姐姐饶了我吧!”独孤静撒娇求饶。

    “你这丫头!也老大不小了,以后相亲找婆家也是这般不修边幅?看哪家公子看得上你?”一旁的兰陵公主打趣,周围一众女眷都捂嘴偷笑。

    “那可不一定!普天之下有的是大肚郎当的傻女婿,指不定就被谁相中了!“蜀王杨秀也凑上来笑。

    “傻女婿倒也罢了!万一摊上个厉害的婆婆,那才要命了!”

    “你们!”独孤静气的粉脸泛红,嘟着嘴说:“尽取笑人!好没意思!衣着打扮有那么重要吗?这寺里这么多佛像,如果去了金身彩绘,你们就不拜了?”

    “小妹没听过这句话?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太子说:”佛像去了金身,只剩一具木胎,和截木头差不多少,还有谁肯拜?“

    “大表哥没听过?佛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去了这表皮色相就不拜,那这信的哪门子佛?”

    这时大太监牛素真快步走了进来,对众人说:”诸位殿下!请速去大雄宝殿,陛下的龙辇已到寺门口了!“众人忙离了厢房,到了大雄宝殿内,略等了一会儿,杨坚和独孤伽罗在一群僧人的簇拥下缓步走进来。众人都下跪叩迎,口里称颂不已。

    “都起来吧!”杨坚笑着做了个抬手的动作:“佛门之地,讲究个众生平等!不用这许多虚礼了!”太子听罢一骨碌站起身来,其他人见了迟疑了一下,略叩了一下再起身,只晋王和王妃硬是行完大礼才起身站定。

    “了尘大师!朕忙于国事,已经许久未来寺里礼佛了!”杨坚转脸对着身边的一个僧人说:“佛祖不会怪罪吧?”

    了尘大师是这大兴善寺的主持方丈,约莫五十来岁,干瘦的身型裹在宽大的袈裟里,黑黄的脸色上刻了不少皱纹,眼角垂下两道灰白的眉毛。

    “阿弥陀佛!”了尘双手合十,略一低头说:”陛下说笑了,陛下代天牧野四方,执掌社稷,使黎民安乐,四海平定,本就是最大的功德,佛祖又怎会怪罪?”

    “大师是知道朕的,朕一心向佛,如今建了这大兴善寺,广招天下高僧来此研习佛法,寺内事务繁多,还要有劳大师多担待的!”

    “陛下请放心!如今大兴善寺内已有各等僧人五百四十三人,日常事务都已安排妥帖!“

    ”一应花销呢?”

    ”仰仗陛下所赐田产,吃穿用度也都齐全。只是——”

    “怎么了?”

    “只是寺后小香堂里有三座佛像金身未塑,尚缺黄金四百两。佛像前供奉的三海缸香油,每月需供奉二百两银子。”

    “这个不消说了!从我的私库里拨了银两安顿吧!”独孤皇后在一旁说:“菩萨的事儿!怠慢不得!开春了,还请大师寻户部工匠落实!”

    “阿弥陀佛!谢娘娘恩典!”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我们开始吧!”

    “陛下请!”了尘将手一让,众人按资排辈列队,轮流于大佛前上香,随后又引入侧殿听经堂听经。

    独孤静见要去听经,便觉无趣,畏畏缩缩的退在队列之后,抽空道了声方便,就闪身离开了听经堂。绕着廊柱转弯时,与一人撞了个满怀,抬眼一看正是青萍。

    “哎哟!我还以为是哪个胡乱撞的小和尚?原来是小姐!“青萍一把扶住独孤静问:”姑娘这会子不该去听经吗?怎的跑出来了?”

    “谁愿意听那劳什子的经?”独孤静做了个鬼脸笑着说:“胡乱搪塞了个借口,逃了出来。”

    “真是胡闹!”青萍眉头一皱:“索性不被我看到倒也罢了,如今我看着了不拦,反落得个知情不报的罪名儿,到时候王妃又是一顿好骂!”

    “有我呢!怕她做什么?问说起来你只推脱不知就完了!”

    “你偷跑出来,又要去哪里?”

    “向来听说大兴善寺后头修的好园林,趁今日来,我去瞧瞧!”

    “这儿佛门净地,里里外外的都是和尚,胡乱冲撞了总是不好的!”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只略逛逛便回!”

    绕过听经堂向北,一路是宽整的灰石板铺就而成,路面洒扫干净,一根草节子都寻不见。穿过一片瓦舍,路越来越窄,最后收拢于一处假山,山间有一条小道,只能通一人进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中间一处海子足有半亩地大,湖面波光涟漪映着碧蓝蓝的天空,一架弯弯曲曲的廊桥通向湖心,尽头搭了一处红瓦绿柱的亭子。海子四周绕着一条长廊,长廊两侧围栽了各色花木,虽是正值冬末之际,但隐隐有星星点点的绿意。又有各色亭台布置环绕,嶙峋怪石错落其间,或豪迈或妩媚或奇异。独孤静看了暗自欣喜,舒展身形支了个懒腰,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适才烧香时的烦闷感一扫而空,沿着回廊细细玩赏,走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听见前方传来一阵清冽的诵经声。

    “诸比库,凡比库将非律说为律律说为非律非如来所说、所言,说为如来所说、所言如来所说、所言”

    独孤静听着好奇,顺着声音找去,在一处水湾溿看到一个青衣小僧坐在一株参天的松树下,手里捧着本经书正在翻看,时不时吟上一句。独孤静一时兴起,悄悄捡起一颗松果儿,朝小僧丢了过去,突的一声打在他的光头上。小僧一惊,抬起头来正好和独孤静四目相对,看到是个俏丽少女,脸一红,略呆了一呆才合起经书站起身说:“阿弥陀佛!女施主!”

    “小和尚好清闲!大年初一在这儿躲懒么?”

    “不敢!不敢!小僧是奉命打理这园子的,往日里这时辰本该在听经堂做功课的,只是今日有贵客要来,怕冲撞了,故而转在这里诵经。”

    独孤静本想撇下他继续游玩的,见这小和尚憨憨的,倒觉好笑,便有意想逗一逗便问:“小和尚念得什么经?”

    “此乃《增支部一集》!”

    “增支部 ?”

    “正是!此乃上座部佛教经典!”

    “既然你念了这经!我且问你!这经有何用处?”

    “增支部是佛法根本教义,教人修行修心,开悟,解脱的!”小和尚见独孤静不像通佛理的,便拣着粗浅的话解释了。

    “解脱?你有烦恼吗?”

    “阿弥陀佛!世人皆有烦恼!”

    “烦恼从何而来?”

    “无非是贪念、嗔念、痴念而已!执迷不悟徒生烦恼!”

    “贪嗔痴念!又因何而起?”

    “这——”小和尚迟疑了一下说:“由不得而起,因不得而自苦便起贪念,苦求亦不得便起嗔念,念念不忘终成痴!”

    “如何可解?”

    “世间万物本无色无相,四大皆是空,有就是无,无便是有,放下执念,皈依我佛,身心皆得自在!”

    “所以佛之根本在于规劝世人,放下心中欲望?”

    “这!这只是——”

    “荒唐!盘古开天辟地遂生万物,万物皆有情有欲,此乃应天而生,是为天道。这佛经劝人抛家舍业,遁入空门,无欲无求,那岂不和活死人一般?”

    “阿弥陀佛!姑娘怕是曲解了!”小和尚双手合十说。

    “怎么就曲解了?”独孤静冷笑着说:“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天地君亲师,一概不要了,只守着青灯古佛,捧几卷经,敲几下木鱼,可不就是活死人嘛?”

    “这——这——这话不是这么讲的!”小和尚语无伦次,急得脸儿通红,已没了方才的雍容气度。

    “我再问你,既然世人都有贪嗔痴,那你可放下了?”

    “阿弥陀佛!小僧根基虽浅,但踏入佛门之地便看破红尘,六根清净,已然是放下了!”

    “又胡说!”独孤静拍手笑着说:“佛祖如来尚未解脱放下,你比如来悟的还透彻?”

    “姑娘说笑了!我佛如来乃是大彻大悟之人,渡人无数,怎会放不下?”

    “你这是欺人又自欺了!如来曾发愿,渡尽世人,要让世人皆皈依佛门,这岂不是贪念?“

    “这——”

    “如今虽佛门昌盛,但未必人人信佛!如来不能称愿!既然求而不得,却不知可会生嗔念?”

    “阿弥陀佛!”

    “孜孜不倦!以求大道,这又算不算痴念?”

    “贪嗔痴皆有,又何来放下?”

    小和尚不再作声。

    “我又问你!你身在这佛门之中,可知外头米麦几两一担?粗布多少一尺?寻常农人一年能有多少出息?”

    “姑娘问的是红尘中的世俗经济,小僧不懂!”

    “你只在这空门之中,自然是不懂!可你吃着世人种的米麦,穿着世人织就的布,不用劳乏身形便能得世人香火供奉,却还口口声声说要远离尘世?说是专研佛经渡世人,如此看来却是世人渡的你!”

    “小僧自知修为尚浅,不明其中道理,容小僧再参研些时日,自当奉告!”小和尚面有惭色。

    “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终日里窝在这寺里对着这几尊泥胎,读这些个经书,就是皓首穷经也悟不出真谛,成不了正果!”独孤静略一估算了时辰,想着回去了就说:”时辰不早了,就此别过!“

    小和尚正在品咂独孤静的话,忽然见她要走,忙说:“小僧法名辩心,还未请教姑娘芳名?他日若遇姑娘,也好再来讨教!”

    “若是有缘,自然再会相见。若是无缘,告诉你名字又有何用?”说罢独孤静得意的做了个鬼脸儿转身走了。

    辩心依旧挨着松树坐下,翻开经书看了几页,脑子尽是方才与独孤静的对话,竟半个字也没看进去。只觉得五神迷乱,便合起经书盘腿打坐,养定心神。

    一支香的功夫,就听见半空传来一声鸟叫,一只老鸦凌空盘旋了几圈后停在树梢上,朝辩心看了看后落下,化作一个少年,少年和辩心长得一般模样,正是姜平。

    “没想到你搬这儿来了!可让我一通好找!”姜平笑吟吟的问:”昔日江州一别已一年有余!你——都还好吧?“

    “阿弥陀佛!难为施主还能找到这里!”辩心先是一惊,忙起身微笑着施礼:”如今在这大兴善寺中一切安好!劳烦施主挂念!“

    “我不是你什么施主!你也不用跟我客套!”姜平摆摆手说:“如今这世上只有你是我至亲之人!你又不得已而遁入空门!原本不愿打搅你清修的,只是心中时常记挂,方从江州一路找来,知道你现今过的如意,也好告慰双亲在天之灵!”

    “善哉!善哉!”辩心双手合十,想着眼前这个一奶同胞的兄弟,又想着方才独孤静的话,一时禁不知如何是好。

    “我是年前来的大兴城,遇着贵人举荐,如今在太史曹的镇魔司谋了差事!”

    “镇魔司?”

    “嗯!也算有个地方安身立命!况且镇魔司掌管天下降妖之事,消息灵通,方便我查找打探!”

    辩心沉默了良久说:”七年了!柳叶村!你始终放不下吗?“

    “全村七百多口人都死尽了,叫我怎么可能放下?等我查到这起妖孽!我定将他们挫骨扬灰!”姜平恶狠狠的说:”你在此安心研修佛法是为普渡众生,我在外头除魔卫道也是为了众生,也算是殊途同归!”

    “冤冤相报何时了?我是不忍你为这恨意所困!”

    “你不必多说了,此仇不报难消我心头之恨!”姜平说完,眉眼间又流露出温柔:“且不说这些了!大年初一!能找到你,又看你平安,总算不枉此行!还是爹妈想得周到,给我们起了这名儿!姜平、姜安!平平安安就是福!”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阵风吹过,吹皱了如镜的水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351/214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