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学特殊教育的我在古代大放异彩了 > 郁府的一大家子(2)
    傅喜望着这友善和睦的一大家子,心里对穿越异世的抵触慢慢的少了几分。

    这时候,屋外匆匆地走进来一个下人

    “郎主,松竹院那边听说姑娘能下地了,想请姑娘过去一趟。”

    郁文渊看着来人,“是母亲?”

    “是,赵妈妈亲自过来的。”

    赵妈妈是老祖宗的心腹,从年轻时候就跟着老祖宗陪嫁,来了郁家。现在府里的大管家郁聪,就是赵妈妈的儿子。

    郁文渊垂眸了半晌,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给你们姑娘准备好坐辇,去一趟老祖宗那吧。”

    桃夭得了吩咐,屈膝行礼后便退下去准备了。

    傅喜望着郁文渊,眼里充斥着疑惑。这么些天她完全没听过这位“老祖宗”的消息,她的记忆里也完全没有这号人,所以不知道这“老祖宗”到底是“何方神圣”。

    郁文渊轻柔地对着怀里小姑娘开口:“兰儿乖,一会见了祖母要记得磕头。别怕,爹爹陪你去。”

    傅喜闻言,心下稍安。

    冯氏站在一旁,也想开口要一道去,可是却被郁文渊拦了下来。

    “舒云,你就先回院子吧。老祖宗向来不喜你,别一会儿又刁难起你来。我带着兰儿去拜见,早去早回。”

    冯氏听了丈夫的话,眼里闪过几丝落寞。她沉默着点了点头,便没什么话了,只是暗地里的眼眶又红了三分。

    郁文渊看了看妻子的反应,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暗暗叹了口气。

    郁文渊又扫了几眼自己的几个儿子,“你们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都散了,回去吧。”

    不一会儿,众人陆陆续续的都出了傅喜的院子。

    这时候,四个健壮的仆妇抬了坐辇进来,郁文渊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小心翼翼地把傅喜抱到了坐辇上。

    傅喜坐在坐辇上,这是她第一次走出(被抬出)自己的院子,沿路繁花似锦,鸟叫虫鸣,蝶舞蜂飞。院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葱绿的高大树木,如画的假山池水看得人心旷神怡。

    一路被抬过去,路上看到她和郁文渊的下人都垂首弓腰退到一边,直等到她们走出去好远才敢微微起身继续干活 ,看来郁家不仅富贵,而且也治家很严。

    越靠近松竹院,路上遇到的下人就越少,环境就越清幽。

    松竹院门口几名下人早就按吩咐等在了门口,看到郁文渊跟着过来了,心里有些惊讶,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来。

    从松竹院的院门里进来,傅喜抬眼就看见了满院的竹林,风声掠过,竹林传来了一阵阵沙沙声。

    又被抬着走了一段路,傅喜和郁文渊终于来到了松竹院的正房堂屋前。

    堂屋上首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手上缠着念珠,衣着简雅朴素,如同屋里清贵典雅的陈设一般,自有一股迫人的气势在,不怒自威。

    仆妇停了坐辇之后,把傅喜抱着坐在了郁文渊旁边的位置。

    “母亲,儿子带着兰儿来给您请安了。”

    “多亏了祖宗保佑,兰儿的痴症已经彻底好了。”

    听到这话,郁老太君拨弄念珠的手一顿,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幻。

    “真的好了?”

    “真的全好了,现在能认人了,也会说话了。”

    话音刚落,傅喜就出声甜甜的喊了一声:“祖母。”

    郁老太君脸上闪过一丝喜色。

    “好啊,也不枉我这些年住在承恩寺日日吃斋念佛。我们兰丫头这一关渡得艰难,但往后的日子必定平安顺遂,衣食无忧。”

    谈及此处,郁文渊也难掩喜色。

    “儿子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溪兰从生下来到现在,生生吃了五年的苦,如今是苦尽甘来的时候了。”

    上首的郁老太君向傅喜招了招手,示意她走到跟前。傅喜回头看了看郁文渊,后者用慈爱的眼神示意她向前去。傅喜于是迈着小短腿向满眼期待的老祖宗走去。

    傅喜靠在老祖宗怀里,闻着她身上散发出的檀香,感到一阵宁静平和。老太君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顶,眼里闪着疼惜。

    “郎主,福安有事禀报。”门外传来侍从的声音,郁文渊眉头微皱。

    “你有事便去忙吧,兰丫头就放在我这,陪陪我这老婆子,晚些我会派人送她回去的。”

    郁文渊闻言,抬头看了看小女儿,立马就疾步退了出去。福安在这种时候找他,一定是女儿之前被掳的案件有眉目了。

    傅喜看着郁文渊走远,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兰丫头,你病刚好,就不要操心那么多了。大人的事情且叫大人去做。”话毕,点了点傅喜的鼻头,话语间尽是亲昵。

    “走,祖母带你去内间,给你拿好看的衣服。”

    郁老太太自从郁溪兰出生后,就一直在驼宝山的承恩寺修行,为家人,尤其是小丫头祈福,一年也才回来一次。

    所以和郁溪兰见面的机会不多,加上小姑娘智力有损,所以对这位祖母就更没什么印象了。

    对了,郁老太君出自将门,行事果断干练。郁家老太爷当年英年早逝,而郁文渊只有十岁时,是郁老太君雷厉风行,守住家财,一边防着虎视眈眈的族人,一边督促儿子郁文渊读书。最后不仅将产业全部守了下来,而且郁文渊还中了状元。郁家才终于又起来了。

    可是后来郁文渊放着她挑好几家的好女子不选,在被外派到江南任职知州时结识了冯家三娘,就非她不娶了。

    当时郁老太君派人去打听过,这冯家三娘冯舒云,,年方十五,是个娇滴滴养在深闺的小姐。一遇事就哭哭啼啼,一副白莲花的模样,实在小家子气,完全是郁老太君最看不上的女子类型。

    奈何儿子平时事事都听她这个母亲的,偏偏在成亲这件事情上和她犟上了。他铁了心要娶冯三娘,郁老太君不准,他就再没和老太君说过一句话。

    眼看两人越闹越僵,就这样过了两年,最后郁老太君向儿子妥协。她亲自叫人带着丰厚的聘礼,下江南给冯家提了亲,下了聘,才终于让母子二人的关系缓和了一些。

    等到冯氏进门,她又实在不喜冯氏。于是放了管家之权,搬到松竹院,免了冯氏的请安,眼不见为净的过了这么些年。

    后来到几个孙子陆续出生,郁老太君才对冯氏缓和了些脸色。

    可是到怀郁溪兰的时候,恰逢郁文渊受到秦王和厉王的党争牵连,被下了大狱。冯氏又不顶事,一天只知道在房间里抹泪,连四个孩子都照顾不好,那时候府中也是时时生乱,下人们都人心惶惶。当家主母的态度让下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生怕哪一天一醒来,郁府就被抄家了。

    郁老太君恨铁不成钢,立即出来主持大局,在府里雷厉风行,以铁血手段整顿下人,才让郁府不至于大乱起来。如果说这件事让郁老太君更加瞧不上冯氏的话,那后来冯氏因为心绪不宁,误食了寒凉之物,导致郁溪兰提前出生,有些先天不足,就足以让郁老太君厌恶起这个她捏着鼻子娶进门的儿媳了。更不要说在郁溪兰两岁的时候被大夫判断出是痴傻之症时,郁老太君更加厌恶冯氏,她觉得就是冯氏在孕期郁郁寡欢,终日抹泪,才让她的小孙女没有发育好,成了痴儿。

    后来,郁老太君因为厌恶冯氏,也为了给小孙女祈福,就常住承恩寺,很少回来了。

    郁老太君看着眼前小小的孙女,现在的她眼神清明,但一想到她之前的痴傻,心里的疼惜就又更甚了几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858/201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