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返乡创业,我承包寺庙 > 第6章 学霸李哥
    “白马镇那边李家大房子的,家里在省城做生意,他自己想出来自己创业。

    前几天他得了胆囊炎、阑尾炎,在医院就认识了。

    找我打听佛塔寺,想承包下来搞旅游……”

    张淑芬简单说了下情况。

    “搞旅游好啊,也带动一下咱们镇的经济,不然我这家店都快开不下去了。”

    曾晓丽不是说反话,镇上人越来越少,饭店有时候好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我们医院效益也不好……”

    张淑芬的工资也不如从前。

    不一会,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到了,李折耳也出来了,就一块下楼。

    曾晓丽见人开的是奥迪,就知道穷不了。

    “这是小陈,小姜。”

    曾晓丽帮着介绍了一番。

    “你们好!”

    李折耳见到是两个小年轻,看着跟他年龄相仿,不出意外,要么是村官,要么就是考进来的底层公务员。

    这也正常,他就承包一个破寺庙,这会还在接触阶段。

    “李哥,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小姜是女性,却是长袖善舞,交际能力很强。

    反观小陈,话不多,倒像是会做事的。

    “好,这就走!”

    李折耳上车后,开了一个导航。

    小姜上了副驾,解释说:“李哥,小陈他之前在佛塔寺那一片当驻村干部,他比较熟。”

    后座的小陈跟着说:“佛塔寺我去过很多次,确,确实有旅游开发的价值,我也跟镇政府申报过。

    李哥,你打算承包下来做什么?”

    李折耳打了起步灯,先把车跑起来,这才说:“我是想以古迹寺庙为中心,打造成一个旅游度假区。

    不过具体还是要等看了场地才能规划。

    我是十年前去过佛塔寺了,那会还在读初中。”

    “度假区好!”

    小陈觉得靠谱,因为那山上虽然有土地,但肯定不如山下,搞种植是死路一条。

    搞单一的山庄也不行,反倒是综合的度假区,才符合实际,就是投资比较大。

    小姜善于交际,但也不是花瓶,不然也考不上公务员。

    来之前,就跟领导,还有小陈沟通过了。

    这会小姜跟着说:“李哥,你要搞度假区,那投资可不小啊。”

    李折耳笑着说:“前期花费,我个人还是没问题的,等做起来后,家里也会支持。

    再说,这不是也要靠政府的贷款支持吗。

    我省大毕业三年,按政策,能拿到返乡创业的优待吧。”

    他选这儿也有这个想法,拿到补贴和便宜贷款。

    虽然跨了户籍,但离得这么近,也可以操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哥,你是省大的啊,那可难考了。”

    小姜没想到眼前这位帅气的小哥哥还是位学霸。

    后座的小陈推了推眼镜框,也有些吃惊,他还以为这人只是个稍微有点钱,野鸡大学毕业的富二代呢。

    “还好吧,也就六百多分。”

    李折耳说得风轻云淡,但其实家里那一抽屉的笔壳还留着呢,都是特么的熬出来的。

    这么辛苦考上的大学,毕业后,还不能享受享受。

    车上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小姜高考五百三,小陈稍好一点,但也没超过五百五,这立马就感觉到差距来了。

    如果说李折耳要考公务员,真不是难事,而且也不会被分到这穷乡僻壤来。

    过了一会,小姜才说,“李哥,你的情况符合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按这边镇政府的文件,能拿到每月一千五,持续三年的补贴。

    另外能拿到一笔十五万,为期三年的无息贷款。

    另外还有税收上面的优惠政策……”

    “另外的贷款呢,我看镇上有农信,有配套政策吗?”

    李折耳根据导航开着车,这会是大道,也不用问路。

    “有啊,李哥你要多少?”

    小姜是带着任务来的,如果真的靠谱,承包费是小事,要从别的地方找业务,贷款就是重中之重。

    “我卡里有将近两百万现金,能做多少贷款?”

    李折耳要么不做事,要么就要做到位,不背上贷款,工作不好展开。

    在这种小乡镇,贷前贷后,其实都是大爷。

    “两百万这么多啊。”

    小姜眼神发亮。

    后座的小陈也眼神发亮,觉得旅游度假区能搞起来,他之前提过类似的申报,要是能一直跟进,做出成绩来,对他往后的升迁之路,太有帮助了。

    过了一会小姜才说:“具体能贷多少,我要回去问问领导。”

    “不急!我也要先看地方。”

    李折耳也是在钓鱼,反正先画饼吹嘘出去,等把寺庙包括周围的荒山土地拿到手后,再来谈下一步。

    “李哥,这边上去是单行道了。”

    小陈提醒了一番,虽然镇上已经实行了村村通,但不可能建双车道。

    “好嘞!”

    李折耳小心又开了几分钟后,车就只能停在半山腰了。

    有一处空地,当初也是用来停车的。

    只是那会没考虑到,现在的车这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李哥,在往上走十来分钟就能到寺庙。”

    小陈对这儿熟悉,而小姜其实是第一次来。

    李折耳没急着出发,而是查看四周的情况,拍了些照片。

    “小陈,我问你,这个地方要修建一个大型停车场,不,应该说停车服务区。

    连带有公厕、洗车、小卖部等等的。

    要这么大个地盘,你觉得哪儿合适?

    对了还有一点,游客要方便自驾到停车场,而且停车场的不能距离寺庙太远。”

    小陈一听,就知道这人有想法,果然不愧是学霸,说到了重点。

    “李哥,当初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从山脚单行道上来,车多了,就会堵车,上下山不方便。

    扩路一时半会行不通,牵扯到了侵占路侧的土地。

    不过可以建一些会车点来缓解交通。

    重要的还是停车场。

    李哥,我觉得哪儿就挺合适。”

    小陈指了指左侧不远的区域,相对比较平整,也有一大片。

    他跟着又说:“前边有个水库,用水会相对比较方便……”

    李折耳瞧了瞧,在心里琢磨了片刻,这才说:“嗯,确实可行,走,到寺庙看看。”

    他基本上是满意的,如果能看上寺庙,三天之内,他就要把承包合同拿下,最快是今天就签个初步协议。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622/197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