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 第45章 西征大将军张温(1)
    张温,字伯慎,南阳穰(现在河南邓县)人。

    他从小就很有名,曹操他爷爷曹腾年轻的时候都提拔他做官,后面还升官当过尚书令呢,张温在任的时候向朝廷推荐了一个叫杨琁的会稽人,说这个人很有能力。

    汉桓帝还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他到竟陵巡视,路过云梦,又走到了沔(iǎn)水边。

    那时候,大家都跑出来看皇帝,只有一个老人还在地里干活,没有停下来。

    张温看到后,觉得很好奇,就派人去问那个老人:“大家都停下来看皇帝,你怎么不停下来呢?”

    老人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于是,张温就亲自走过去,和老人聊了起来。

    老人说:“我就是个乡下人,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就想问问,咱们是因为天下太乱才选天子,还是因为天下太平才选天子?选天子是为了让他像父亲一样照顾百姓,还是让百姓伺候他呢?以前那些好皇帝,住的都是草屋,用的都是简单的木头,但百姓们都过得很好。现在咱们的皇帝,却让百姓们那么辛苦,自己还到处玩。我都替他感到丢脸,他这样,怎么好意思让别人看呢?”

    张温听了很惭愧,问老人叫什么名字,但老人没告诉他就走了。

    公元184年的四月,原来的司空张济被撤职了,当时担任大司农的张温就接替了张济的位置,成了新的司空。

    也是这年,太平教的马元义因为起义造反的事情泄露被五马分尸,南阳的黄巾军头头张曼成得到消息后也跟着造反了,他自称“神上使”,手下有好几万人。

    张曼成带领的黄巾军一路势如破竹,他杀了当时的南阳郡守褚贡,攻占了宛城,还在宛城待了一百多天。

    可惜张曼成没得意几天,就被新任太守秦颉(jié)杀了。

    剩下的黄巾军就选了赵弘当新头头,也不知道赵弘人气旺还是怎地,他当了新头头以后人数越来越多,最后竟然高达十多万,又把宛城给抢了回来。

    朝廷一看赵弘带领的黄巾军又把宛城给抢了,手下的小弟还越来越多,那怎么得了,于是就派朱儁(jun)和荆州刺史徐璆(qiu),还有秦颉一起,带着一万八千人去围攻赵弘。

    不到两万兵力对抗人家十几万小弟,结果就是他们从六月打到八月,整整两个月都没有拿下宛城。

    朝廷一看打了这么久还没攻下宛城,真没用,就想把朱儁召回去,换其他人领兵。

    张温知道这事以后,想着本来就兵力悬殊,打仗不得需要时间啊,你一句话就要把人家给换了,哪行啊?

    他就给皇帝上了一个折子,说:“以前秦国用白起,燕国用乐毅,都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打了胜仗。朱儁打颍川表现很好,现在你让他带着军队南下,人家一切的战略部署都安排好了。临时换将只会输的更惨,咱们得给人家一点时间,你要求他必须打赢就行,不要换人了。”

    好在汉灵帝是个听劝的,没真的把朱儁给撤回来,只是给他下了一道诏令骂了他几句。

    看到诏令的朱儁,心里怕的不行,再打不下宛城就得脑袋搬家了,就鼓足了马力攻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朱儁大胜还杀了赵弘。

    公元 185 年,凉州那边可不太平,边章、韩遂和北宫伯玉这几个家伙,领着一大群骑兵,那叫一个来势汹汹,嗷嗷叫着就去攻打三辅地区了,眼看着都要打到皇帝的陵园!

    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杀掉宦官,为民除害。

    汉灵帝一听,吓得够呛,赶紧派董卓当郎中将,让他协助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去打仗。

    可惜啊,皇甫嵩运气不太好,没打赢,还被坏人陷害,官也丢了,只能回家。

    八月,朝廷又派兵出征,这回让司空张温当车骑将军,管三辅地区的军事,执金吾袁滂当副将。

    董卓也被任命为破虏将军,和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听张温的指挥。

    张温要去凉州之前,他的好朋友张玄着简单又朴素的衣服,腰间还绑着草绳,特地从他田里的家赶过来,跟他说了几句话。

    张玄是张霸的孙子,他是个性格沉稳,而且非常有才能的人。不过,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非常乱,他一直都没有出来做官。

    张温曾经邀请他好几次,想要让他来做官,但每次都没有成功。

    张玄跟张温说:“现在到处都有坏人,都是皇宫里那些黄门常侍们搞出来的。我听说朝廷的大官们要给你送行。你手握重兵,如果送行时喝到半醉,下令整顿军队,抓那些有罪的人杀掉,再清除宦官,百姓们会感激你。之后,找些有才能但隐居的人帮忙,对付像边章这样的人就容易了。”

    张温听了张玄的话,大吃一惊,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怎么回应。

    过了一会儿,他对张玄说:“处虚啊,我不是不喜欢你的建议,只是我做不到啊,这可怎么办呢?”

    张玄听后叹了口气,说:“我这个建议,要是能被采用,那当然是好事,可惜啊,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看来,我们就要永别了。”说完,他拿出了毒药,打算喝下去。

    张温赶紧拉住他,说:“你对我这么忠心,我却不能用你的建议,这是我的错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我们说的话,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最后,张玄看张温实在不愿意听自己的建议,就走了。之后,他就一直隐居在鲁阳山里,再也没有出来过。

    十一月的时候,张温可厉害了,在美阳把北宫伯玉打得落花流水。张温乘胜追击,派荡寇将军周慎去追敌人,还下令包围整个榆中。

    他又派了中郎将董卓去打先零和羌。

    不过呢,周慎和董卓这次运气不太好,都没打赢。

    时间来到公元 186 年,朝廷又派张温兼任车骑将军,前往西部征讨韩遂、边章等人。

    张温向朝廷举荐了孙坚和陶谦,让他们担任参军事,他率领大军扎住在长安。

    张温拿着诏书叫董卓过来一起商量,可董卓那个家伙一点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过了好久才悠哉悠哉地过来。

    被董卓这么对待,张温心里就有气了,但毕竟两个人后面还要一起打仗,他就骂了董卓几句。

    谁知董卓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对他的态度也不恭敬。

    作为参事的孙坚在旁边也看不下去了,他走到张温耳边小声地说:“董卓这人胆子忒大,对您那么不尊敬,您叫他还让您等了那么久,就应该按照军法砍了他的脑袋!”

    张温回他说:“董卓在黄河、陇山那一带贼有声望,今天我要是杀了他,咱们西行就没有依靠了。”

    孙坚听了不高兴,说:“您是皇上封的将军,名声已经很大了,不需要董卓帮忙。董卓不尊重您,这是第一罪;边章、韩遂闹了很久,该早点去收拾,董卓说不行,打击士气,这是第二罪;董卓没完成任务,召见他还不来,态度傲慢,这是第三罪。古代名将都果断,才能成功。您现在对董卓犹豫不决,会影响您的威望和军法的威严。”

    尽管孙坚这话都说到张温心坎里了,他还是不忍心下杀手,就让孙坚先出去,他再跟董卓聊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718/176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