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54章 广告的真谛何在?
    在后世声名显赫的锦衣卫,于明朝时期却是令人心生畏惧的存在。

    弘治帝挑选官员,严格遵循传统的道德标准,因此,许多坚守道义之人得到了重用。

    锦衣卫的权力也因此受到一定的约束。

    牟斌的名字,无法像前辈纪纲那样令孩童闻之而止哭。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牟斌手中也握着一份《大明万年报》。

    不久前,太子曾向牟斌索要一些锦衣卫无关紧要的情报。

    牟斌一字一句地研读报纸上的内容,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不适当言论。

    万一报纸上有不应出现的言语,若因此受责,太子可不能受牵连,他自己肯定难逃其咎。

    通读全文后,牟斌松了口气,太子做事有分寸,未见不妥之处。

    这份报纸内容驳杂,从国事政要到民间趣事无所不包。

    甚至有些涉及商业的信息,牟斌认为这些与大儒的文章放在一起,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然而商人们嗅觉灵敏。

    有的商人出于尝试或附庸风雅的心态购买了报纸。

    报纸上专设一栏,列出粮食、木材、生丝、生铁等各地不同的市场价格。

    虽然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待验证,但不乏精明之人据此作出买卖决策,并吩咐仆人报纸发行时要第一时间购回。

    李东阳退朝后返回文华殿,正巧撞见几位中书舍人在一旁议论纷纷。

    中书舍人是内阁的文书,见他们不忙起草诏书,却聚在一起闲聊,李东阳轻咳两声提醒。

    众人见李东阳回来,有些尴尬,机敏者上前称赞李东阳的文章写得好。

    李东阳疑惑,他并未将这篇文章外传,他们又是如何得知的。

    有人递上《大明万年报》,李东阳匆匆浏览,发现自己的文章赫然刊载在第二版。

    下方还有他对考生的寄语。

    嗯,这不是前几天太子与他的对话吗?

    原来太子询问的意图在此。

    那份稿费

    他立刻询问报纸的来源。

    众人告知,此报在京师四处均有销售,且销量颇佳。

    李东阳感到奇怪,于是借来报纸仔细阅读,想要了解太子又策划了什么新事物。

    读完后,他发现报纸内容还算公正平和,没有极端或不适当的言论。

    李东阳早已预见这张报纸将会风靡一时,吸引无数读者的目光。

    这股力量不容小觑,妥善运用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力。

    太子的策略真是高明,竟想出如此别致的策略。

    报纸声明,《大明万年报》每隔三日便更新一次,接下来的内容和影响令人期待。

    鉴于报纸刚起步,李东阳打算继续观察一阵。

    他将报纸带给刘健和谢迁过目。

    两人同样洞察到报纸的潜力,太子的手腕愈发让人捉摸不透。

    刘健和谢迁不禁思索,何时他们的文章也能登上报纸,为何李东阳能捷足先登。

    报纸在文人圈子里迅速走红,人们惊讶地发现,除了知名学者的文章,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作者作品得以发表。

    若能将自己的文章刊载其中,岂不是能与大儒并肩而立。

    看到征稿启事,他们的心思瞬间活跃起来。

    若文章能在报上露面,无疑是声望与利益双丰收。

    他们连忙找出珍藏的佳作,按照报纸上的指示投稿。

    朱厚照拿着报纸找到弘治,如同献宝般递给他。

    \"照儿,这是什么?\"

    \"父皇,您一看便知。

    \"

    弘治浏览着报纸上的多元内容,觉得颇为新奇,平日里阅读的都是正式的奏章,这份报纸成了轻松的调剂。

    但他明白太子此举必有深意,如今弘治已不再将太子视为孩童。

    哪个孩子会无缘无故带回一百万两银票?

    报纸的印刷质量上乘,尤其是首页的刊名——

    《大明万年报》

    弘治对此十分欣赏。

    \"这份报纸内容广泛,任何人都能阅读,照儿为何要创办它呢?\"

    \"父皇,您不觉得皇宫与百姓之间缺少直接交流的途径吗?\"

    弘治沉思着朱厚照的话语,

    历来皇室与百姓沟通都要通过朝廷,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在百姓心中,朝廷就是皇家的象征,朝廷代表皇家。

    然而,朱厚照提出皇室与百姓直接沟通的想法,

    再次让弘治确认了太子对文官和朝廷的不信任。

    太子有这样的思考,不知是福是祸。

    但目前看来,这份报纸确实大有裨益。

    弘治决定对太子的举措给予肯定。

    \"这份报纸是个新颖的创意,照儿必定费了不少心思吧。

    \"

    \"与收获相比,这点心思微不足道。

    正如我所说,报纸只是皇宫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如果没有报纸,天下人怎会知道这次救灾和军饷的银两是父皇从内库中拨出的。

    \"

    弘治深思后,确实认同此理。

    谕旨提及的资金源于皇家库藏,然而款项一旦流入百姓和军士之手,他们并不知其源头,只会感激发放之人。

    \"嗯,照儿考虑周到,这份报纸的确大有裨益。

    \"

    \"所以,我今日前来,是要提请父皇注意,报纸的价值很快会被他人发现,那时必有人来请求父皇赐予出版权。

    \"

    弘治微笑着说:\"你是特地来给朕敲警钟啊,生怕朕将出版权交予他人,你的心思可真多。

    \"

    \"如此舆论利器,当然要握在自己手中。

    \"

    弘治认为太子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他倒要看看谁敢向他索要报纸的出版权。

    \"好吧,朕答应你,每期报纸都会送一份进宫,不过你的报纸制作精良,只卖五文钱,成本想必不菲吧。

    \"

    其实,对于报纸的盈利问题,朱厚照早已有所打算,他向弘治解释:\"目前确实在亏损,但低价是为了让更多人负担得起,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同时压制竞争对手。

    只要未来能收支平衡就足够了,或许推出广告后还能盈利。

    \"

    弘治好奇地问:\"何为广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734/151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