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走出烽火狼烟 > 第74章 保尔·柯察金的钢铁名言
    冬妮娅的上级刚刚发完上个电文,想想意犹未尽,再发电文如下:

    “这位叫施季里茨的人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这次来到利沃夫,是以代号“亚瑟”之名,秘密会见他的上级,代号为“琼玛”的一位从未见过面的神秘人物。这位神秘人物不但这位“亚瑟”从未见过,我也是从未见过,更是第一次听说,所以你要认真对待!去执行上级交给我们的代替“琼玛“代号的试探性的保卫任务。”

    冬妮娅的上级,冬妮娅确确实实见过面的顶头上司,真是认认真真地对待此事啊。

    可是,当冬妮娅走进那座金碧辉煌的波澜时代建成的罗马天主教大教堂时,尤其是看到了那个与她在《牛氓》小说里成为恋人的施季里茨是那样的英俊潇洒,使她的已干瘪了八年的春心又荡漾起来……看起来,他比保尔稳重且修养好。

    那年的暴风雪中的小站,她是多么不忍心抛弃掉、八年的既甜蜜又苦涩的舍佩托夫卡之恋啊!直到现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铭刻着保尔赠予她的钢铁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冬妮娅同志,携带着保尔的钢铁名言,走向了新的战场,走向了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她在心中对保尔述说:别了,亲切的同乡。别了,亲爱的战友!别了,懵懂少年期的恋人!我们现在都是无产阶级的优质战士,我们都在布尔什维克的组织里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对不起了,同乡、战友、初恋情人,只因我工作性质的“隐约朦胧”不得不“刺激”甚至“污辱”下你……

    冬妮娅跟保尔并排走着:“老实说,我真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现在的政府找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什么同样的职位了呢,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样惨呀……”冬妮娅边说边痛恨自己如此丑陋不堪。

    保尔站住了,惊奇地看了冬妮娅一眼:“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他想了又想,才找到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保尔心想,我为什么骂不起来呢?

    冬妮娅的脸红到了耳根。“你还是那么粗鲁……”冬妮娅曾经特别欣赏保尔的粗鲁。

    “不,说实话,我的粗鲁比你的所谓礼貌要好得多。两年以前,你还好一些,那时候你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现在的你浑身散发着卫生球的气味,说句老实话,现在我和你已经没有可说的了。”

    冬妮娅的目的达到了,她把一切连接苏俄的口子全都堵死了,今后就是一位波澜贵族了,就是一名与布尔什维克不共戴天的仇敌了……

    那么,从反方面想一想,冬妮娅与保尔若是能够生活在一起的话,其条件应是什么呢?首先应有一个共生共存的理想环境,在其下依靠初恋所形成的两心萦绕之力拒绝一切的后来居上。二是不存在或是丧失了第一个条件的情况下,应寻求内质与外在的不同于其他人的魅力去征服对方。三是在极端的境遇中,两个人能够相互谦让、共同营造一个精神的原子核。

    可是这三条,在目前的时空下,不是如何做到或做好的问题,而是根本上应该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问题。

    假如存在一个大锅,锅里一无所有,锅下也一无所有,那么请问,锅里与锅下如何活泼起来,如何油来、盐来、菜来、水来加之锅底之火如何燃烧开来?

    锅里锅外是量子世界吗?锅里锅外是活泼的真空吗?锅里锅外能够充满物理学家所大呼小叫的量子涨落吗?那些神话般的微小的能量包是如何非常迅速地出现一下然后就消失的呢?是谁从虚无中迅速借来能量又能迅速归还呢?是谁看到了这些离奇的故事了呢?

    嗯,华夏的老子出来了。老子在平静的虚无的锅里锅外粘出一个反电子,嗯,反夸克也未可知,如此这般积累积累再积累……聚成个反原子核,聚成个反原子,最终聚成个反物质……物质或叫正物质是不用麻烦老子的,它是自然出现的。老子每粘出个反电子,自然有正电子呆在锅里锅外……如此这般这般再这般,突然的某一时刻,正反电子、正反原子、正反物质等等,溜达到一起碰撞了,来了个瞬间湮灭,所有的有形有影的质量化成了无形无影的能量,锅里锅外热闹一圈后,重新归于平静与虚无……

    如此锅里锅外,正反诸粒子齐来齐去,始终充溢着嘶嘶声的涨落。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舞蹈,借出,归还,再借出,再归还……能量变质量,群星灿烂;质量变能量,波涛汹涌;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如此大锅不再平静寂寞,不再是一无所有了,而绝对是一个创造所有的、丰盛的晚餐的、居所了。

    赫鲁晓夫来到了利沃夫。作为联共(布)政治局委员,基辅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他带领红军到此接收广阔的西乌克蓝,并要按照苏俄的制度整顿这一地区。

    赫鲁晓夫在西乌克蓝建立了党政机构,清洗了以前的西乌克蓝和波澜的布党成员,实行了工业国有化,建立了集体农庄。赫鲁晓夫兴奋地说:“伟大的乌克蓝人民重新合并为统一的苏维埃国家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件啊。”

    但是,西乌克蓝人仅在农村地区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而在利沃夫等大城市里,波兰人和犹太人不但人数居多,还占据着宗教与文化的大量地盘,加之大量的波澜难民也涌了进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479/145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