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云中谁寄锦书来 > 第 36 章
    沈氏集团董事长沈光耀的家宅沈园是位于全港远眺维港风光最好的观景台之一,香江太平山半山别墅区内。天刚蒙蒙亮,只见偌大的太平山上就有一群人在跑步,港人没有早起锻炼的习惯,有钱难买天光觉,早上6点钟这个时间除却在执勤的安保就看不到什么人了,而在半山豪宅出现这种情况的只有一种,沈园沈大小姐回家了。

    在这里你随便去问香江街边的普通小孩童沈舒云是谁,孩子都会很紧张的回答你:不要乱说话,沈小姐的拳头可不长眼。

    可以看出沈家大小姐并不是以美貌和家世见长,而是以武服人,然而没有长久的训练做基础纵然沈小姐是天生武学奇才也是不行,晨起跑步就是她日常训练之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半山豪宅之所以称为半山豪宅是因为他的的却是修在山上,也就是说沈小姐晨起跑步实际上就是晨起爬山。

    “人呢?给我跟上”沈舒云头也不回的带头跑却也不忘记嘱咐后面的人跟上。

    “小,小姐,我们在这呢?”张明辉在离舒云几十米远的领着家里的一班大小佣人跑的气喘如牛。

    “回家每人在给我做200个高抬腿,我让你们趁我不在的时候偷懒”。

    “天啊,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厨师胖头惨叫到。

    一个佣人好心提醒着,“你小点声,被小姐听到我们大家就都要加量”

    “阿辉,你跟小姐最久,你倒是为大家说句话啊,这么下去可怎么受的了啊?”胖头汗如雨下,喘着粗气。

    “我,我不是也跟你们一块跑了吗?”张明辉也是上气不接下气,“大小姐的话连先生都没有异议,我能怎么办?这大小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好了,留点劲跑吧”张明辉真的是什么时候都在维护自家主子的威信。

    是从什么时候沈舒云跑步要带上这些“累赘”的呢?这还要从沈家大小姐很小很小的时候说起,当年大小姐刚刚学武明天都要跑步,偏偏师傅还命令她只准一个人跑,护女心切的沈氏夫妇就派人在后面慢慢的跟着,方便递给水呀,拿着毛巾的什么的,原本这也没有什么?可是跟在后面的佣人逐渐发现随着小姐的年龄增长,体力增加,他们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算了,说的直白点吧,就是追不上了,通常大小姐已经在家用过早饭了一群跟着伺候的人才气喘吁吁的回到沈园。正当沈氏夫妇以为可以不用安排人保护女儿,佣人得以解放的时候他们却忘了一件事,习惯。多年来沈小姐已经习惯跑步时后面跟着一群人,甚至她自己会自娱自乐的看着时间今天又甩了他们多少公里,突然没有了,大小姐不乐意了,所以直到今天,只有沈舒云在家,每天早上必然是一群人跟着跑步,不过还别说,跟着沈舒云跑步固然是累可是常年这样下来沈家佣人的身体素质倒是都提高不少。

    沈舒云刚进院子,林卿如当年的陪嫁,家里老人刘妈立刻贴心的递上手巾,并帮她把手上腿上的沙袋都解了下来,“小姐,洗澡水已经放好了,你上去洗一下吧”。

    过了好一会儿张明辉一群人才陆陆续续的回来。

    风政一脸的睡眼惺忪下了楼,看样子是刚睡醒,看到张明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靠在墙角直喘粗气,他一把扶住他问道:“一大早你干什么去了?怎么喘成这样?”

    张明辉白了风政一眼:“你一大早跑几公里你也喘”。

    “哦,舒云拉着你们去跑步了是吧,锻炼身体是好事,早起进行有氧运动对身体很好的”

    正说着苏雪莹走了过来见到风政有些意外,“小政,起这么早?昨天晚上没睡好吗?”

    “没有,睡的挺好的,我是习惯这个点起床”

    “来,先坐下吃早餐吧,舒云在洗澡,可能要过会儿才过来”苏雪莹对舒云的生活习惯很熟悉。

    “你姑父习惯在公司用早点,边开例会边吃饭,回头我安排人陪你到处走走吧,香江还蛮多好玩的地方,如果你不着急回去就在沈园多住些日子,上海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张明辉会为你安排好的”。

    “谢谢您”风政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成苏雪莹。

    苏雪莹看出风政的尴尬:“你是卿如姐的侄子,你就叫我雪姨吧,或者什么也不叫也可以”。

    风政倒是也不拘泥笑眯眯的叫了声:“雪姨”。

    佣人从邮箱里拿了一摞请柬来到饭厅恭恭敬敬的交给苏雪莹:“小夫人,这些都是今天收到的请柬,都是小姐的”。

    这么一大堆帖子,舒云回来还不到24小时,这些人倒是耳聪目明手脚麻溜的快。

    “舒云这么大的面子吗?这么人请她吃饭?”风政看着厚厚的请柬问。

    “都是你姑父生意场上的朋友,不重要的就放一边去吧,省的的她看见心烦” 。

    佣人抽出一张烫金的拜帖递给苏雪莹,“这是港府的帖子,怎么办?”

    “港府的宴会?”苏雪莹接过请柬若有所思的说:“照往年的习惯就说她不在家”。

    “可是先生刚刚宣布沈、李两件联姻,这会儿说小姐不在家,不合适吧”。

    苏雪莹踌躇着,“她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但是这港府晚宴也实在重要,一年一次举办的新年宴会邀请了全香江所有上流人士,主在联络政府和富商之间的情感,香江的大企业每年都以能接到港府的请柬为荣,这样先收着吧,等先生回来再说”。

    正说着沈舒云已经换好衣服捂着湿漉漉的头发下来了,见到苏雪莹的她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好在苏雪莹自己也知趣,吃完就赶紧退了去了。

    看见沈舒云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出来风政眉头一皱,把她按在椅子上,拿过毛巾就是一通胡柔,在场的人除了张明辉之外几乎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头发长还不擦干?水滴的一地都是,回头自己把地上的水擦干净”。

    就在沈家众人以为沈舒云肯定要发火的时候却见她冲眼前这个男人轻轻一笑指着四周说:“你看他们谁敢让我动手”。

    天啊,刚才那是笑吗?真的吗?小姐笑了,小姐居然笑了,这对他们而言无疑火星撞地球。

    沈舒云让司机把她和风政送到新界围屋村口就离开了,平坦的乡间小路,望不到边际的稻田和几个若影若现的水塘,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一片安宁和煦,很难得在香江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还能有这么一片的世外桃源。

    沈舒云和风政两个人就这么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听风吹过,听鸟唱歌,很惬意。

    “看到那个池塘吗?”舒云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池塘。

    风政看到稻草田旁有湾小小的池塘。

    “我那会儿住在小竹斋的最喜欢的就是去那个池塘插鱼,那儿的鱼又肥又大,可是后来被主人发现了但是又抓不到我气的他在池塘边大喊大叫一不小心自己跌进去了”。

    一路上沈舒云乐哉哉的跟风政分享她在围屋的童年趣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风政发现舒云笑的是那样的开心。

    路边民居门外上的春联吸引了风政的注意力,香江和上海一样都有贴春联的习惯,辞旧迎新,喜迎新春,春联一般都是印刷的,讲究一些的人家就会请有学问的人给自己家写一幅,但是看着春联上的字体,这力道,这神韵,铁画银钩,笔走龙蛇,看似一份简单的春联但却蕴含的多年的书法功底,而这份书法修为应该不是一般人能有写出来的。

    见风政看的出神舒云拉拉他说:“看什么呢?这样的春联在这儿家家户户都有有什么好看的?”

    “家家户户都有?”风政楞了一下不可思议的看着她问道:“这春联那么值钱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贴在门外就不怕被人偷走啦?”

    “不会啊,怎么会有人偷呢?这不就是最普通的春联吗?”

    风政有些遗憾的摇摇头:“那这些人就太不识货了,一字千金的春联就这么贴在门外任凭风吹雨打,好东西都糟蹋了,哎舒云你那边,我这边我们把它们偷回上海吧,能换上一卡车的座椅板凳呢”说着就要去揭春联,舒云见状赶紧去拦着风政一把握住了舒云的手玩笑道:“还不说实话?你说不说,不说我挠你痒痒了”说着就伸手要去挠舒云的痒痒肉。

    “不要啊”舒云赶紧躲开却忘了自己的一只手被风政抓着怎么也躲不开。

    “好了,我承认是文师傅写的,这儿你能看到的春联,灯笼都是文师傅手笔”。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想不到享誉全国书法界的小程先生就隐居在这里”风政转身看向舒云,“小舒云,你当年是先拜入哪个师傅门下的?”

    “武师傅”沈舒云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因为当年拜师的场景她这辈子都不会忘。

    当年的沈家大小姐不过两岁多一点,白白胖胖像个小肉团,可是尽管身娇肉贵的被当公主似得呵护着但是身体却很差,香江儿童医院高级病房的常客,后来得了哮喘几乎天天不能出门,只能隔着玻璃跟同样白胖白胖的李博毅呀呀呓语,这让一生要强的沈光耀想了想觉得不能让自家闺女一辈子就这样被关着,就这样他找到了几乎改变沈舒云一生命运的人,时任香江飞虎队总训练官的程烨华,古语云习武强身,受点苦总比这样病歪歪的好。

    第一次见程烨华沈舒云穿的就像个大肉球,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母亲抱着眼睛滴溜溜的看着眼前这个黑廋精干且一脸严肃的男人。

    “外套脱了,自己下来走?”程烨华冷眼看着沈舒云,不带一丝的温柔。

    林卿如把女儿轻轻的放下解开外套,突然的冷风让舒云打了个喷嚏,两行鼻涕流了下来,钱希正准备上前帮他擦拭却只见沈舒云自己在袖口上蹭了蹭然后冲程烨华顽皮的笑了笑。

    “到我这儿啦”程的言语中还是那么冷漠。

    似乎是听懂了,肉球沈迈着小步子一步一步的向程走了过去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林卿如立刻赶上去扶却看见沈光耀冲着她直摇头,好在穿的厚,扑腾两下沈舒云自己就站了起来等走到程的面前又是一个不小心跪在地上。

    钱希见状赶紧说:“大小姐这是在给程先生行拜师礼呢?”

    程先生冷冷看着她:“丫头,愿意当我的徒弟吗?”

    “徒弟,吃苦”沈舒云使劲的点点头。

    突然程烨华居然笑了:“知道当我徒弟要吃苦,不错这丫头有点悟性可以拜入我门下,沈光耀,你这丫头我收了,但是你们给我记住了,我收的是能为我所用的徒弟,不是千金大小姐,我的徒弟就要仍我打,任我骂不准你们横加干涉”。

    林卿如刚想上去回绝程却被丈夫拉住了,“舒云在他手里会成材的”。

    自此以后江湖上就流传着程烨华的徒弟沈舒云在拜师礼的当天主动要求吃苦的传说,可是其实事实的真相是,只有两岁的沈大小姐实在是分不清苦和甜的概念,当天她的本意是做你的徒弟有糖吃吗?

    听闻这段趣事风政笑了,真正是太可爱,忙问道:“那你后来怎么拜入文师傅的门下?”

    沈舒云提到这个颇为自豪:“其实不是拜入,是文师傅主动收我的”。

    那是沈舒云拜入程烨华门下的第二天,一大早沈家佣人打开沈园大门就看见一位气质非凡的中年男子背着一把古筝站在门外,拿着拜帖指明要见沈光耀,沈家的佣人看这人气质不凡自然不敢怠慢先带去花厅用茶然后赶紧去找钱大总管,钱希只是看了眼就立刻去找沈光耀,因为这个人不凡。

    要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香江十大影响力人物最具传奇色彩的就应该是程爵老先生了,之所以称他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和传奇色彩的是因为他出生平民,却在香江华人当中具有极高地位。先生祖籍河南洛阳,祖上原来也是书香世家为讨生活来到香江,程老先生早年在少林习武,自幼有博览群书可谓是文武全才,在a国统治的香江他勇于为同胞出头,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华人圈中也是有名的。老先生一生只收了两个弟子,一个是时任香江飞虎队训练总教官的程烨华,而另一个就是以腹诗书气自华著称的程烨徳了,外界传言程老先生因材施教,程烨华好动程老先生就教他习武,程烨徳好静,老先生就让他博览群书,最终师兄弟在各自领域都颇有建树。

    相传程烨徳8岁那年他的围棋就可以压制专业段位,十岁时写的书法就让很多书法名家汗颜,十三岁的画作被a国大英博物收藏,而程烨徳最有名的要数筝了,其技艺可以与国手相媲美,听过的人都说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我想收您的千金为弟子”程烨徳十分简单和诚恳向沈光耀说明来意。

    如果说钱希来告诉沈光耀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程烨徳大清早来沈园拜访沈光耀还有些迷糊的话,那听到程烨徳这番话他就全醒了。

    说到给沈舒云拜师的这个问题,沈光耀绝对首选是程烨徳,他也曾经托人去拜访过程烨徳,可惜这位程先生真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且主动放话不收任何徒弟,所以只好作罢,但今天主动送上门来是为什么呢?

    “舒云能有先生教诲我求之不得,可是程先生可能不知道小女昨天刚拜了您师兄为师傅,这······”沈光耀知道两位程先生之间有嫌隙,所以事先言明怕两人日后相见尴尬。

    “她有几个师傅是她的事情,我只收她为徒弟,谁为大谁为小我无所谓”程烨徳根本就不在乎其他。

    这个时候肉团沈被林卿如从楼上抱了下来,看样子还没睡醒,脑袋耷拉这没精神。

    “小如,这是程烨徳先生”沈光耀向妻子介绍道。

    程烨徳的名字响彻香江,林卿如出生教育世家,兄长皆在教育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这个名字自然是知晓的,赶紧低头施礼:“程先生,您好”。

    程烨徳没有说话只是从随行的包里拿出一把古筝就在花厅的坐上弹奏起来。

    “好筝”一身惊呼出自林卿如的口中,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也有研习,好东西自然也是见了不少,但是程烨的的古筝还是让林卿如惊艳了一把。

    古筝通体由一整块金丝楠木制成,筝首筝尾镶嵌着用贝壳打磨成薄片的牡丹花,筝码是紫檀木,散发着悠悠清香,琴弦是顶级桑蚕丝包裹着钢丝制成的,整架古筝在沈园大厅的珊瑚灯光照耀下闪耀着光芒,别的不论,就是这家古筝的价值也在百万级别。

    然而更加让人觉得比古筝价值更高的是弹奏着的技艺,就在程烨徳弹指的一瞬间花厅里的所有人仿佛都觉得时间都静止了一般,这是天籁之音,原本在林卿如怀里打瞌睡的沈舒云听到古筝声后立刻精神了起来,年幼的她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长长的东西可以演奏出如此优雅的声音来,她挣扎的走下去,想去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曲而终,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中,不可自拔。

    “请问沈总我有资格当沈小姐的师傅吗?”

    沈光耀受宠若惊,“程先生肯自荐西席是我沈园的荣幸,只是担心小女天资愚钝会让先生多费心了”。

    肉团沈迈着小步子慢慢的走到程烨徳的古筝前,想看看这美妙的音乐是哪儿传出来的?

    “小丫头,你愿意当我弟子吗?”

    这话听的怎么那么耳熟,昨天的那个人不是刚说过吗?

    “愿意,吃苦”

    可怜的沈大小姐再一次把甜和苦搞混了。

    两个人不知不觉的来到文师傅的住所,是一间很典型的围屋民宿,没有过多装饰和布置,门前的菜地里种着些常用的瓜果蔬菜,屋后一圈种着香江特有的毛竹,里面种着不知名的小花,实在是很难想像这是大名鼎鼎的程烨徳的家。

    站在门外,依稀可以听到从屋里传来悠扬的琴声,文师傅一定在家。

    沈舒云轻扣竹门,听到屋外有动静,从屋内走出一个约莫8-9岁眉目清秀的小女孩,她看着沈舒云和风政问道:“你们是谁?我师傅不见客”。

    师傅?文师傅什么时候收了这么个小徒弟?

    就在沈舒云疑惑的时候从屋内传出一个声音:“清文,请你师姐进来吧,你要是再拦着她我们的竹门可就保不住了”。

    原来是沈师姐,清文甜甜一笑打开竹门放沈舒云进来。

    过了玄关,沈舒云和风政脱了鞋走入客厅,只见一个大约40多岁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厅内抚琴,右手边燃着檀香,左手边的茶几上还泡着三杯茶,显然他似乎早就知道他们要来。

    “文师傅”舒云行礼和文师傅一样屈膝端坐在右手边。

    “程先生,您好”风政行礼屈膝端坐在程的左手边。

    落座后沈舒云正想向程介绍风政却被程烨徳打断了:“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你毛躁的性子,你什么时候可以静下心来安稳的坐上一会儿,你说对吗?风政先生”。

    很显然,程烨徳知道风政。

    正当沈舒云觉得诧异的时候程烨徳缓缓看着风政:“风氏家族能有你这样的后人应该瞑目了,如果有机会风华学院建成后我能自荐西席去学院当个教书法的老师吗?”

    “荣幸之至”风政简直求之不得,这也是他和舒云此行的目的之一,程烨徳到风学任教,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荣幸。

    程烨徳看着眼前这个徒弟,心中暗想上海之行她真的没有去错,原本待人冷漠,冷若冰霜的一张脸如今居然也有了从前未有的欢颜,那是自己曾经以为在她脸上再也看不到的容颜,向来居功至伟的应该这位风家后人吧。

    “说吧,你这孩子是个藏不住事的主儿,一大清早来扰我清净是为了什么?”

    到底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师傅,徒弟心里想什么都知道。

    “请文师傅墨宝,为风华学院题字”。

    “题字啊”程烨徳笑着看着她:“丫头,你提别的事师傅都能答应你,包括以后去风学任教,但是这个字师傅帮不了你,这字本不该由我来题,名不正且言不顺,你说对吗?风政”。

    风政自然是心知肚名,他也知道程烨华口中的那个该给自己题字的是谁,只是他不想说,也不愿说。

    “师傅······”舒云刚要挣扎着想要辩解几句却见风政冲她微微的摇了摇头。

    程烨徳看向清文吩咐道:“清文啊,院后的杂草都长了很高了,你师姐难得回来一次,你去陪着她把杂草都拔光吧”。

    沈舒云一愣,可是文先生说的话沈舒云自然不敢反驳,只得起身去后院拔草,清文看着舒云想要去拉她的手,却被舒云无视,自顾自的往后院走去。

    程烨徳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舒云打小就跟我,向来不喜与人亲近,如今竟愿意带你来见我,倒也真真是件稀罕事”。

    此时客厅里就只剩下风政和程烨徳两个人,檀香屡屡的冒着青烟。

    “谢谢您程先生”突然风政起身恭敬向程烨徳行礼。

    程烨徳倒了杯茶慢慢的品着,漫不经心的问道:“谢我什么?谢我不给你说破本应该给你题字是谁?还是谢我愿意到风学任教”。

    “我谢您在舒云年幼时教导她,如果当年舒云只是拜了大程先生而没有到您的膝下受教可能现在的舒云将无法想像吧”。

    程烨徳冷哼一声重重的放下茶杯:“你是在质疑我师兄的教育方法吗?风政,小伙子别太自以为是了”。

    风政连忙摇摇头谦卑的看着他:“我质疑的是舒云,舒云她个性太过要强,性格敏感,多疑,又偏激,当年姑父让她习武是为了让她强身健体可是却完全忽略了她性格上的问题,姑姑姑父这么多年一直忙事业根本管不了她,这些年,如果不是您从中调和,教她读书守规矩修身养性,恐怕舒云就已经不是现在的舒云了”。

    程烨徳微微笑道:“沈光耀都不曾发现过的事情居然被你留意到了,上海之行看来云丫头学到不少啊”。

    风政思虑了一下壮着胆子问道:“对舒云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我希望大程先生您能给我答案?”

    “你但说无妨”

    “我一直都不明白按理说有您的悉心教导舒云在性格方面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她16岁那年我也曾在少室山见过她,那会儿虽然她桀骜不驯,任性妄为可是不失纯真可爱,待人真诚为人处世皆面面俱到,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提到这个程烨徳竟然有些无奈和些伤心,“你居然问到我这儿来了?看来直到今天沈园也没人敢提这事,的确,是不能提,这事把丫头的心都伤透了”程看着风政真诚的说:“风政,如果你真的想走进舒云的心里就让她自己把这件事告诉你吧,这是她心里的结,要她自己解”。

    对于程烨徳的婉拒风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连舒云的师傅都不忍心提起那到底是怎样的创伤才让舒云变成现在这样。

    “正如你所言,舒云个性单纯要强却性格敏感多疑,她本来应该跟个公主似得被好好的呵护长大可现在却要出来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所以风政,如果你可以被她依靠,如果她愿意放下心中的一切去依靠你,请你善待我的孩子,有些事情逃避不是办法,一旦错过了就是一生”。

    回去的路上风政一直在想程烨徳说的话,‘逃避不是办法,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他在说什么?是说自己还是说他,那自己又在逃避什么呢?思绪不由的又飘回到了舒云喝醉的那天晚上,喝醉说的话,做的事,那自己那个吻呢?那不是被迫,那是真的心动了。

    “想什么呢?”舒云看到风政在愣愣的出神。

    “没什么”风政有些心虚的看着舒云:“程先生跟我说了些话,我不是很明白,感觉他很伤感似乎错过了些什么?”

    “错过,师傅又岂止是错过”提到这个舒云似乎也是很难过和惋惜,“风政哥哥,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同时拜入两个师傅门下吗?”

    这个风政当然是不知道,所以舒云自顾自的说:“我两个师傅怕是有小20年没有见过面了”。

    “师公门徒满天下,入室的弟子却只有三个,武师傅程烨华,文师傅程烨徳,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小女儿叫程子宁,三个人一起长大,一起在师公膝下承欢受教,小的时候子宁姑姑很喜欢和武师傅在一起玩,大家也就习以为常的以为子宁姑姑以后是会和武师傅在一起的,可是谁也没想到子宁姑姑其实喜欢的是书呆子文师傅,从小到大她只是把武师傅当自己的哥哥来看,那个时候武师傅在a国受训,姑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壮着胆子把自己心意告诉了文师傅,其实文师傅在心里也是很喜欢姑姑的,但是他更知道武师傅也同样深爱着小师妹,他不能违背兄弟情谊,所以就违心告诉她自己不喜欢她,子宁姑姑很伤心,在武师傅从a国回来后就遵从了父命就嫁给了他,其实这件事原本永远都不会被别人所知但是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子宁姑姑因为难产死在手术台上,师公痛失爱女不久也走了,武师傅是在整理姑姑遗物的时候发现了她的日记,才知道原来小师妹这么多年喜欢的不是他,武师傅非常的生气就去质问文师傅,可是同样失去了爱人和师傅的文师傅只是在墓前伤心抚琴,任凭武师傅如何打骂他都不说话,不解释,后来他们也就不来往来”。

    沈舒云顿了顿回忆着:“小时候,有次文师傅喝多迷迷糊糊的说过,如果他当时答应和子宁姑姑在一起或许姑姑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了,师公也就不会走,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勇气去爱姑姑,也很后悔顾虑的太多最终什么都失去了”。

    看着舒云落寞的样子风政不禁问道:“那,那你后悔过吗?”

    沈舒云沉默不语,安静的看着窗外过了好一会儿悠悠道:“沈舒云会告诉你她这一辈子都没有后悔过,因为在她的字典里‘后悔’两个字是不被允许出现的,而如果是我······”舒云怔怔看着风政说:“我怕我这辈子都没有资格去后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470/249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