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零六十四章 献爱心
    “压力是大了一点,但是人无压力轻飘飘嘛,我相信你的实力。”辜老笑道:“你那点儿小心思我还不知道?不就是想给自己淘出点儿自由支配时间?你就说十八门功课里,有几门是你正儿八经需要学习的?也就三四门吧?还是怪轻松的三四门,想蒙我?”

    被辜老一串问号怼得没了脾气,周至只好老实交代:“费哥说了几次了,让我去文化公园献爱心,实在不好意思推脱。”

    “献什么爱心?”辜老没听明白。

    “就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少跟我扯!”

    “就是去参加周末的市民文玩免费鉴定和民间拍卖会。”周至赧笑道:“顺便看看蜀都民间收藏都到什么水平了。”

    “还是贪玩。”辜老说道:“不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想去那就去吧。”

    “诶!那我走了啊?”

    “哈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去吧去吧……”

    文化公园现在每逢周六就会有一个拍卖会,工美会拿出一些小东西来进行拍卖,一般价格都不会太高,大多数是清三代以后的民窑器物,或者一些文玩杂项。

    拍卖之前会有一上午的免费鉴定,工美会组织省内的一些专家为市民服务,也不收什么手续费,当然了也不会给什么鉴定书,全靠一张嘴随便说两句而已。

    “肘子来了?”

    “肘子来了?”

    见到周至过来,几位工美的老师傅都跟他笑着打招呼。

    周至学着几位老师傅,从包包里摸出一个大茶缸,加好水放在自己身后的小桌上,不放前边的原因是有人会拿书画之类的来鉴定,弄湿了就是大麻烦:“大家好,孙老今天您带队?”

    “我带什么队?咱们也没啥队,是吧老几位?”孙老是工美以前的首席鉴定师,现在已经退休了,然后又给工美返聘回去,工资开得比退休工资还高,日子相当滋润,人退休了精神反倒是见好,性格和以前似乎都有了些变化,变得爱开玩笑了起来:“听说你又干了件大事儿?”

    “没有啊?”周至都不知道孙老说的是哪件,只好打哈哈:“我连宅子都好长时间没淘了,今天纯属手痒得不行,来过过干瘾来了。”

    “你就别谦虚了。”苏老笑道:“听说你帮沪上博物馆修复了一幅文徵明的行书绢本,《奉天殿早朝诗轴》?”

    周至连连摆手:“哎哟可不敢这么说!我那时去给徐老打下手,学手艺来着!不过托了杨大师的福,我们用早催三眠蚕的蚕丝,复原出了修复古代绢本用的仿古命绢,徐老相当满意。”

    “《奉天殿早朝诗轴》是第一幅用这新技术修复的古代卷轴。”

    “那以后咱们修古画儿,就不用再像现在这般,把老命绢抠出来填洞了?”一名老师傅问道。

    “应该是不用了。”周至说道:“仿古绢的纤维粗细密度与宋代丝绢非常接近,加上合适的做旧工艺,成色是相当老气儿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现在还有点拉胯,成本也不便宜。做旧的工序都有几十道。”

    “你们说要是大千先生得到这样的绢,画出的药师菩萨像那会不会被当成响拓吴道子的宋本?”老爷子们有的已经开始在发挥想象力了。

    “那也不会。”周至说道:“我们的这个绢是机织的,经纬分布非常的均匀,和古代手工纺织的画绢,在高倍放大镜下存在很大区别。”

    “那你们干嘛不仿得更像一点?”“对呀,丝都得到了,织造应该不是问题吧?”“九十九个头都叩了,临进庙门了差这一个……”

    周至笑了笑:“其实我们这么做,有个最大的目的,就是防着刚刚王老说的那种情况——给高手拿去造假。”

    “哦对对对……”老头们这才回过味儿来:“是得防着这一手才行!这年头烫手货是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费观也过来了:“几位,我们就准备开始放人了啊,肘子你年轻,今天多受点累!”

    周至比了个ok的手势,表示没有什么问题。

    没多一会儿,各个鉴定师的桌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市民们手里的东西最多分作三类,一类就是瓷器,这类瓷器以民国寄托款最多,很多都是民国甚至建国初期仿古代的,而且还不仿得太久远,就仿明清两朝开始流行官窑底款以后的东西。

    大约是现在的国宝帮的人才还不多,造假者仿宋瓷官哥汝定钧也没用,因为大家都会拿它们当仿品看,不会上这个当。

    反倒是有了底款以后,大家好歹字是认得的,不管真假吧,都可以拿过来碰碰运气。

    第二类就是书画,这个就更杂了,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很冷门的画家,甚至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都属于抬举,压根就画工粗劣。

    但是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里边冷不丁地就会冒出一些近现代名家的作品,甚至遇到张大千溥心畲都有可能。

    而更好笑的是很多名家的作品,持宝者在收藏时长期都不当一回事儿,从来没有想过要装裱出来挂在墙上欣赏,一般都是对折几次,拿桑皮纸一包放塑料袋里,或者卷起来随便拿绳子一扎就完。

    即便是坚定者告诉他们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值几万十几万的时候,藏宝者们一边高兴地手抖脚抖,一边还是原样处理,然后将画芯兴高采烈地带走。

    第三类就是纯粹的杂项了,这一批鉴定是最考验功力的,因为假货实在是太多。

    比如铅铝制作的假袁大头呀,塑料模仿的蜜蜡呀,石粉压制的绿松呀,树脂模仿的象牙呀……

    这类还算简单的,还有各种堆满土花土沁的陶俑呀,满是绿锈的青铜器呀,沁色咬得有深有浅的玉器呀……

    这一批就有点考验鉴定水平了,因为这批东西里头,偶尔还真会给你冒个真的出来。

    而还有一批就厉害了,包浆浓厚,做工精湛,但是断代却异常的困难——竹雕,木雕,牙雕,鸟食罐,鸟笼,鼻烟壶,镇纸,砚台,葫芦,印章,乃至纽扣,帽心,书本,贴画……

    从物件到材质到造型到功用到工艺,完全是五花八门,一般鉴定者都很难接得下来这样的活。

    周至的专项是瓷器和书画,然后受装裱研究的影响,对于杂项的鉴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但是也不敢在孙老这种真正的杂项鉴定高手面前充大。

    两人挨着坐在一起,周至一边鉴定,一边还跟着学习,也是个难得的修补短板的机会。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_9912/503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