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玉台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敬
    入席后,身旁正添菜的步练师,强颜欢笑,倦容覆面,失了往日的光彩,孙权见了,愧疚更深一分。

    “内院之事着实辛苦你了。”他握住步练师的手,觉得她的手腕又纤细一圈。

    睫眸闪动,步练师莞尔:“实属妾分内之事,替至尊分忧,不辛劳。”

    “阿父,其实阿娘真的很辛苦……”

    孙鲁班替母亲委屈,却被母亲厉言打断。

    “大虎!不可胡言!”

    “女儿偏要说!”孙鲁班不顾母亲的训斥,直起身子,声音中夹杂哭腔,“阿娘您刚生完小妹,内院之事全由您打点,如今还要筹备元日的婚事。您这样熬坏了身子,是要我和小妹失了母亲了吗!”

    话毕转头,孙鲁班直接拥到孙权怀中,泪眼婆娑道:“爹爹,您就心疼心疼我阿娘罢!她这些时日太辛劳了!”

    一滴一滴眼泪打湿孙权的心,他抹了女儿脸上的泪渍,思了片刻,对步练师和言商量道:“赵氏是个本分聪慧的,让她多帮衬你些,一同料理府中之事。”

    “这……”步练师犹豫神情,见孙权在等着自己回话,遂大了些胆子,

    “只是妙莹妹妹深入简出惯了,对料理筹备府苑之事知之甚少。如今离元日大婚不足两月,诸事繁杂,妾担忧妙莹筹管这些事,十分生疏,万一再出什么差错,误了良辰吉日的喜事可怎么好。”

    元日的婚事是断然不能出纰漏。孙权心中否决了让赵妙莹一同协理内院。

    “女儿记得此前一直是徐夫人打理府苑,又筹备侯府各大喜宴,破有经验。阿父还常常夸赞夫人她治理有方,将侯府打理的仅仅有条。”

    孙鲁班天真无邪的模样,主动将徐若琼搬了出来。

    她提议道:“不如,便将夫人接回建业来罢,专心操办这些事,既不会误了元日婚事,又让阿娘她得空将养身子。”

    “不成!”孙权直接拒绝,口气有些不容置疑。

    屋内生出了一丝肃气。

    筷箸停滞,步练师不敢再言。一众侍婢更敛小声息,生怕这个节骨眼惹孙权不快。

    沉寂之间,屋内只有孙权咀嚼茈姜的声音。分不清这一咬一嚼之间是否含了些许怒气。

    将前一位正妻接回身边,与现如今的正妻同居一个屋檐下,这算什么道理。若被周瑛知晓,不知又要横生什么事端来。他着实不想惹周瑛不悦。

    众人不敢打破眼前静如深渊的局面,唯有孙鲁班小心翼翼试探说道:“阿父,徐夫人曾经也是您的发妻,总该念曾经的夫妻情分。”

    情分?

    这个词从女儿嘴里跑出来,孙权觉得有些陌生。可能她小小年纪还不知道什么是情分,更何况,他与徐若琼之间又有何情分。

    也许曾生出一丝一毫,这也成了她能对他死心塌地的原因。

    思暇之际,听女儿又说道:“昨日女儿同登弟一同读书,读到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登弟遂想起徐夫人养育之恩,听闻夫人如今在吴郡孤身一人,光景凄凉,十分难过。阿父,您真要如此狠心吗?”

    揉了揉眉心,孙权瞧了眼面容憔悴的步练师,还有用殷切眼神看着自己的孙鲁班。

    “竹步。”孙权吩咐道,“明日派人将徐氏接来建业,协同步夫人协理侯府诸事。”

    “喏。”竹步应下后,踌躇道:“只是夫人回来后,小奴们该如何称呼……”

    “侧夫人。”

    从正室摇身一变为妾室。

    当年,徐若琼有心勾引孙权,费心有了正妻之名,却不能入宗祠,祭祖灵,没有正妻之实。

    从首至尾,孙权对徐若琼做尽了不守礼制之事。

    白雪皑皑,积雪盈尺。

    手拄龙杖,张昭踏雪来到议事堂。

    听到外面的侍从通报,孙权起身去迎,将张昭恭敬扶进堂内。

    过几日的元日大婚之礼,张昭被孙权奉为是主礼人。这无上的荣耀,是孙权硬生生塞给他。

    起初,听闻孙权欲娶周瑛为妻后,张昭打心底里不支持。本想劝上一劝,可这些时日,孙权都像是避着自己一般,直到今日才肯见他。

    落座后,龙杖被身旁的侍从接过,张昭环视一圈,看到除了自己,外臣里还有鲁肃垂首坐在一旁。

    他也顾不得这些许,开口朝孙权道:“至尊——”

    “孤知晓张公憋了这些日子,肯定有许多话要一诉。”孙权笑呵呵打断,眼神示意侍从给张昭烹茶。

    随后意味深长道:“孤更知晓张公要说些什么。”

    “至尊既知臣,那又何必派遣给臣这样的差事。”张昭守着人臣的本分,可到底有些不悦,

    “臣受先太夫人嘱托,辅佐至尊,无论是江东社稷还是内室家事,臣都需进忠言。有道是娶妻娶贤,入主中室,为吴主之妻,应以德行为首,勿选褒姒妲己之流,扰乱君心。”

    言外之意,周瑛是狐媚惑主的妖妃,自己便成了如周幽王和纣王一般的昏君了。孙权想到这,并不气,依旧和颜悦色对着张昭。

    “张公所言,孤谨记。”孙权安抚完有些激动的张昭,神色谦和继续道:“只是孤记得,张公此前与诸大臣给孤议妻时,所言列有诸多条件。那周家三女郎哪条不符?”

    张昭登时哑口无言,没想到孙权会提这些,当初言及的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条件,不过是为了极力阻孙权娶步练师为妻。

    “周瑛是否出身世家大族?”孙权率先发问,面色严肃。

    张昭汗颜点头,“庐江周氏,世代簪缨。”

    “这不就成了,你们不让孤娶门庭衰微的步氏,孤让步了。让孤娶一个世家名媛,孤也娶了。你们的忠言,孤一刻都不敢忘。怎么如今又开始对孤不满呢?”

    孙权含笑看着张昭,话虽说的委屈,眼神却十分玩味。

    “老臣不敢!”张昭听孙权如此说,吓得大惊,立刻跪拜在地,后颈凉意浮现。

    一旁端坐看戏许久的鲁肃,这才明白,为何此前孙权一副非步练师为正妻不可的样子,与张昭等老臣作对,逼着张昭等人说出唯世家名媛尚可的条件。

    如今,他娶周瑛,明面上是顺了张昭等人的意思,实际是称了自己的心。

    “张公啊!”孙权亲自将张昭扶起,感慨道:“孤娶周氏的用意,张公难道不知吗?”

    “臣愚钝!”张昭俯首惭愧道。

    “周氏之兄公瑾曾为我江东擎柱,赤壁一战,立下不世功勋。公瑾早年随先兄征伐来到江东,助我孙氏开疆拓土。如公瑾与张公一般远离故土,随我父兄来到江东的忠臣良将,皆为我江东的功臣。“

    孙权无奈叹口气继续说道:“孤如今虽要依靠江东本地士族的力量,坐稳江东,可人却不能忘本,没有公瑾和张公这样创业之臣在,能有我孙氏基业?

    孤娶周氏,无非是想给众人看看,孙氏始终不忘诸位开创基业的辛劳,会善待他们的后人,不会寒了众人的心。孤更要给吴地士族们敲敲警钟,让他们警醒些,孤并非受他们掣肘不得翻身!”

    这番话说的张昭涕泗横流,年轻的君主早已思虑万千,所做一切皆为稳住江东人心。如此,身为臣子还有什么好置喙的呢。

    “老臣昏朽呐,竟不知至尊有如此深意。”张昭拱手行礼,诚恳道:“臣既受君令,定当不辱使命。”

    “咱们君臣一心,孤心方安。”孙权欣慰说完便送张昭离去。

    这场戏唱完了。

    始终默不作声的鲁肃回味着孙权那番话。

    待屋内就是君臣二人,鲁肃终于开口问道:“敢问至尊,方才同张公一席话,臣听后有疑。至尊是否真是以为安众臣民心,才娶的璟君?”

    孙权冷冷的看过去,对上并不怯懦的鲁肃。

    他素来谦卑,今日在周瑛这件事上,却并不退却,

    “子敬,你是在以什么身份问孤?”

    “臣是以公瑾的挚友,璟君的师父问至尊,是否真心愿娶璟君为妻?”

    鲁肃想要一个不是虚与委蛇的答案。

    可一直等到侍婢进屋掌灯,他都未曾听到孙权的答案,未曾从那个复杂的眼神中解读出他想要的答案。

    氤氲热气散去,耳杯中的茶汤早已凉却,孙权并未让侍女前来添置。

    长舒了口气,孙权换了脸色,议道:“诸葛孔明再次出使江东,子敬以为,这一次他所来何为?”

    回归政事,前些日子,诸葛亮与鲁肃通信,言及想要再度出使江东,面会吴主。

    鲁肃凝神,端前身子回道:“益州战事胶着,左将军急需荆州兵力支援。想必孔明正月后便率兵众开赴益州,大军一走,那荆州后方就得安定。如此便需要咱们这个盟友不起事,不闹事。无论是给曹操看,还是给咱们双方看,孙刘联盟都必须牢不可破。”

    指节敲击几案,噔噔作响,孙权冷笑一声。

    “他已出发?”

    “是,想来不日便能到建业。”

    鲁肃回忆起诸葛亮给自己的私信,算日子,应当快到建业。他问:“就是不知孔明至建业后,至尊准备何时召见。”

    “不急!”孙权摆摆手,吩咐道:“他来后,请他安住在驿馆,待孤大婚后,再谈政事。”

    鲁肃应下,又见孙权意味深长一笑,“他此来出使可真巧,能遇上孤与阿瑛的婚事,就是不知他会送什么庆贺大礼。”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_7767/382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