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玉台赋 > 第七十九章 归无
    “不,若你是个男子,一定会比我更有谋略。”周瑜欣慰一笑。

    “我只是说出了阿兄心中所思所想。就是不知阿兄打算如何说服张公等人,毕竟他们还坚持着匡辅汉室的桓文之业,不愿公开对抗代表曹操意志的汉朝廷。”

    “你也说了,代表曹操意志的汉朝廷。曹操身为人臣,已于六月废三公,自立为丞相,如此僭越,使天子蒙尘,难道江东六郡不该为汉家除残去秽。”

    周瑜一语犹如拨云见日,让周瑛明白,她这位极富韬略的兄长心中,已有滴水不漏的说辞,能堵住主张迎降的悠悠众口,消除众人顾虑,使得江东上下,尽心尽意全力抗曹。

    “江东有阿兄在,实乃幸事。”

    周瑜笑说,“闻前些时日,来了位左将军刘备派来的使者,独自一人跟随子敬过江来柴桑面见至尊,听至尊和子敬夸耀,此人极富胆识,才思敏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刚从鄱阳返回到柴桑,就从孙权和鲁肃两人的口中听闻诸葛亮的大名,不过二十八岁,学识渊博,韬略远超其兄诸葛瑾。

    “是,我也听说了。”周瑛努力装成平和的样子回应周瑜。

    “至尊有意留他为江东效力,已让子瑜陪他回吴郡探亲。”

    周瑛涌在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孙权极力想让诸葛瑾劝说诸葛亮留在东吴,也只是一腔情愿而已。

    她明白兄弟二人的心思,诸葛瑾不可能留孔明于江东,诸葛亮更不可能丢下他的光武,只不过彼此都做些场面事,应付孙权罢了。

    “听闻这位诸葛先生的妻就是黄女郎,与咱们家也算有亲缘。”周瑜说。

    周瑛只笑笑,再极力掩饰,也难盖眼中的愁苦。

    周瑜见状拂起周瑛的发髻,轻柔道:“如今,你已及笄三年,还未给你寻得一门好亲事。等这场风波过去,为兄需给你张罗起来。”

    “阿兄是不要我了吗?急赶着让我嫁人?”周瑛着急问道。

    “才把你接到身边过这几年安稳的日子,怎会不要你。”周瑜把周瑛搂在怀里,安抚道:“为兄想护你一生,可你嫂嫂说,这是另外一个男人的责任,你终究得嫁人。”

    “当初和伯言悔婚时,您当众说过,养我一辈子也未尝不可。大丈夫一言九鼎,现在却要反悔。”

    周瑜无可奈何的笑了,轻捏周瑛的鼻子,轻叹道:“你啊!真不知以后哪个男人能降得住你。”

    “大丈夫何患无妻,小女子我何患无夫。”

    周瑜看着怀里正玩弄辫梢的妹妹,想到孙权之前有意无意透露过,想纳周瑛的念头,都被周瑜以周瑛尚小为借口推脱过去。

    如今,周瑛已是二九年华,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儿早已风光出嫁。

    他鼓起勇气低头说道:“周氏的女儿应当是一府的主母,而不是屈居人下,阿瑛你明白为兄的意思吗?”

    周瑛一怔,脸上的笑意渐渐散去,起身看向周瑜,

    “我与阿兄同心。”

    “那便好。”

    吴郡的诸葛府上下祥和至极,弘老夫人看到如今二儿子诸葛亮,出仕成家已然圆满,心中欣慰不已,更晨起烧柱香告知的丈夫在天之灵。

    食饭之时,又不免催促起诸葛亮尽快添丁,诸葛瑾已有三子一女,在弘老夫人看来,儿女双全,香火旺盛,才能重复现诸葛一门的繁盛。

    诸葛亮明言如今因战而接连奔波,子嗣之事还得等安稳以后再说。自他成婚后,便一直没得十分空闲照顾家中。

    除了给三弟寻了门亲事之外,家中一切皆有黄媛打理,未曾让他操心过。

    自曹军来袭后,风波不断,他索性把黄媛安置回娘家,自己也好全心应付眼下之事。

    夜,路过大哥诸葛瑾的书房时,诸葛亮看见木门虚掩,里面灯火幽微。

    走近发现诸葛乔正窝在一处,拿着竹简在灯下细阅。

    “爹爹?”

    诸葛乔听到响动,灯火昏暗之下,看不清那个高大的身影是谁。

    “乔儿年纪不大,就开始学用书充饥了。”

    “二叔!”

    诸葛亮不费力的把诸葛乔抱在怀里,见他一左一右两个用彩绸系成的丸子小髻,脸上肉嘟嘟的模样十分喜人,小手吃力的拿着竹简。

    “为何躲在此处?晚席之间也没见到你。”

    “大哥前几日的功课被爹爹夸了,说他务于精熟,我也想。”

    “那也不能顾此失彼,不吃餐饭,伤了身体。”

    诸葛乔垂下了脑袋,焉央央道:“我愚钝,不如大哥聪明,能把书文倒背如流,只能抓紧学,这样爹爹考问起来,我也可以和大哥一样对答如流!”

    “妄自菲薄可不行。”诸葛亮腾出一手把诸葛乔的竹简拿了过来,“乔儿这个年纪就在看《左传》了,知道”

    “二叔教给你一招,无略则略,有略必观,有大略必大观。观此书时,最重要是汲取其中的思维和智慧。不必字字较真。”

    “瑛姨母之前也教过我这样观书,我还不信,如今二叔也这样说,我便信!”

    诸葛乔笑吟吟的抱着诸葛亮的脖子,亲昵道:“父亲房中有一幅画,里面那个人和二叔特别像,眉眼远山,对了!另外一个女子和姨母特别像。”

    他说完就从诸葛亮怀里跳了下来,从漆笥深处找出了这幅画,兴奋的展示在诸葛亮面前,指着上面的人道:“看,二叔,这个人像不像你!”

    帛画摊在诸葛亮的手里,画中的男子手持眉柄,刚给女子描完眉,两人浮于铜镜前,细细观赏,眉眼盈盈一笑。

    “这个女子特别像瑛姨母,就是眉毛丑了些,她的夫君画眉的手艺可真差。二叔你没见过瑛姨母,瑛姨母比画像里的这个女子好看多了!”

    他正无比开心的和诸葛亮介绍周瑛,全然没看到诸葛亮极力克制,不使自己失态的神色。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这句诗写于画帛之上,印刻在他的眼帘中。

    “乔儿!”

    “娘亲——”

    诸葛乔发现门口站着顾景纯,正一脸怒气的看着自己。

    “芥桃,给乔儿带去就寝。”

    顾景纯一语把不明世事的诸葛乔谴走,屋内只剩下她与诸葛亮。

    “如今你也娶亲,这画本不该让你看见。”她尴尬开腔道。

    “为何会在兄长书房中?”

    她听闻诸葛亮主动询问,犹豫片刻,便下定决心说道:“当初她寄给你的书信无法送出吴郡,便委托我以家书的名义,寄送给你。可是却被你兄长发现,他私自拦了下来,焚烧干净,只留下这幅画被我藏了起来。”

    “孔明,当时她出不了吴郡,更传不出消息,恰逢她嫂嫂生子垂危,便一再耽搁,未能去荆州寻你。你不能怪她。”

    未曾怪过。

    他在心中暗自说道。

    大婚那夜,诸葛瑾拦住他,把一切厉害关系都告知清楚,他就明白,对于他与她而言的错误,就要这样一直错下去,方能顾全所有人。

    这两年多,经常会在梦中忆起过去,分不清与她那段过往,到底是真还是梦。

    只是如今,也须当是一场梦。

    他把手中紧握许久的帛画还给顾景纯,踏出书房,就当从未知晓过这一切。

    狻猊兽铜炉中喷散着龙香,周瑛看了眼食案上早已凉的了粥,知晓周瑜又没有食用。

    她自留在柴桑陪伴周瑜,这些时日,见他时常面会满朝文臣武将,经常夜深才回。

    孙权书案上被斩断的一角,彻底稳定住江东内外的抗曹心志。周瑛知晓这场大战不日便要开始。

    周瑜选择在筹备军务前,返回吴郡一趟。

    香烛祭品早已置备妥当,周瑛跟随周瑜回到吴郡,一同去了孙策的墓前。

    每年春,周瑜都会来此祭拜,时常独自在墓前坐上一天。

    如今,大战之前,他又来此,给孙策敬上一杯烈酒。

    草木秋死,松柏独在。

    周瑜稳稳的站立在墓碑前,手中的火折子点燃了墓碑前的白烛,吹起一阵又一阵缥缈的青烟。

    “伯符,今年的东风还未吹起。”

    隆冬的寒还没来,可周瑜却在期盼这场东风。

    建安四年,周瑜随同孙策攻打黄祖时,就曾利用江上刮起的东南大风势,采用火攻,大败黄祖。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如今,他孤身一人,需要击败比黄祖更加凶险的敌人,才不负孙策的重托。

    诸葛府白墙素瓦,碧青色的苔藓点缀着几许诗情。

    因着弘老夫人的寿辰,主堂内摆满了越桃,风轮一吹,满室清香。

    吴县城中大臣的亲眷宗妇都来诸葛府参与庆贺。

    穿岩径水,诸葛亮路过亭堂时,听闻宗妇们都在闲聊周瑛。

    言说周瑛已及笄几年,傲气毁了与陆氏的亲事,却一直孤身至今,迟迟不肯嫁人。

    言谈之间都是啧啧可惜。

    听闻这一切,诸葛亮手中的羽扇渐渐停滞下来。

    自重逢后,听闻过的每一件与她相关的事,都会勾起开始隐藏淡忘的昔日旧事。

    即便极力保持平静与淡漠,仿佛这些事情与他毫不相关。可终究那颗心骗不了自己,一种被肆意啃啮的痛楚,一点一点的席卷全身。

    思忖间,衣袖被一只小手拉动,诸葛亮转身低头看到是诸葛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_7767/382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