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玉台赋 > 孔明
    “八月仲秋对月斟酒念檀郎。”周瑛趴在窗边念叨着这句话。

    今夜又是无星无月,她叹了口气,按照这里的年岁,今日是自己的及笄礼,宣告着周家的女儿可以许配人家了。

    若是在江东,周府上下一定是热闹的。每年的生辰,忙碌的周瑜都会回到吴郡,给她庆生。

    可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日子,却是独自一人对窗话凄凉。

    忽而眼前一片漆黑,有人用布条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刚想质问谁这么无聊,可闻见一股子清幽的广藿香气。

    她淡淡一笑,任凭他处置。

    “带你去个好地方。”他在她耳边悄悄说道。

    这一路,她被他牵着手,暗香浮动萦绕在身侧。

    秋风中夹杂着凉意向她的脸颊袭来,脚踏松软的土地,她用手指轻拨一旁的秸秆,随手摘下一朵小花放在鼻下轻嗅,好像素白无味。

    “到了。”

    周瑛眼前的布条被摘了下来,她低眉看见手中刚摘的花,惊喜道:“是菅芒花。”

    而后发现自己正置身于菅芒花的海洋中,一大片茂盛的菅芒花包裹着她和诸葛亮,一眼望不到边际,它们正于秋风中是瑟瑟摇摆。

    这是周瑛时隔十年再次看到如此繁盛的菅芒花。

    “瞧,星星。”

    周瑛随着他的手仰望看去,漫天的孔明灯在暮色的夜空中漂游移动,点点灯火像极了一颗颗闪烁不断的星辰,璀璨如白昼,吹落星雨落凡尘。

    “贺你的生辰。”诸葛亮说。

    他正满意的看着夜空,素色的纶巾在脑后飘拂。

    孔明灯高照于夜空,飞舞的菅芒花与之作伴,他在自己身边耳语,这是周瑛最难忘的生辰贺礼,足以铭记一生。

    “要是有皓月悬空就完美了。”周瑛望着天际说道。

    “有。”诸葛亮拉住周瑛,“你笑起来的眼睛很像满月。”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周瑛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时她才发现,面前这个人眼中的光,比漫天的孔明灯还要明亮。

    “没想到你连孔明灯也会制。”她笑道。

    “孔明灯?”诸葛亮喃喃道,“直接那我的表字命名,省的取名的苦恼。”

    “你的表字?”周瑛疑惑着,

    “诸葛孔明!”她惊叹道。

    这时她的脑子里像是燃爆了一枚重量级的核弹,不可置信的盯着眼前这个人,不敢相信这个流芳百世、得万世景仰的人竟然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

    前一秒还沉浸在浪漫无比的生辰贺礼中,下一秒就发现眼前的人距自己是那般遥远。

    “小毛贼。想什么呢?”

    周瑛猝不及防地听到这么一句,像被击中了要害,突然目瞪口呆,不知怎么接话。

    刹那间,她的思绪回到在寿春时,遇见的那位豫章少年。

    “当时临行之际,你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只说漫天飞舞的菅芒花就是你。”

    周瑛听见自己曾说过的话从他的嘴里冒出,立马回忆起十年前与他在寿春的过往,那夜的星空很亮,菅芒花拂过他的脸颊。

    她未曾料到自己在五岁那年就已经见过诸葛亮。

    那时的诸葛亮才十五岁,被自己拐走了两天,花光了他身上所有的钱,更霸道夺走了他身上的那枚玉环。

    如今眼前的人,已经褪去了年少时的稚气,风华正茂四个字只属于他,眉眼间的自信似乎与生俱来,举手投足间尽是风采。

    是缘分使然吗?自己用玉台君的身份和他通信了两年,又在益州遇到了他。

    谈话间周瑛知晓,在她与他初遇后两年,他的叔父诸葛玄于豫章遇害,他就此带着三弟定居于襄阳至今,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

    她询问他怎会远赴益州,不应该躬耕于南阳吗?

    “益州境险地富,土地肥沃,崇山峻岭,乃真正的四塞之国。”诸葛亮答。

    “益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高祖就曾于此地出川东出,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结束了这天下割据分裂的局面。当年高祖占据山川险固之地,从容经营,沃野千里足以储粮养兵,为日后成就一方霸业,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诸葛亮说这些话时,语气沉稳。

    “夫作事者,必出东南,收功实者,常出于西北。关中,左崤函,右陇蜀,若有据有关中,连接巴蜀,必可如高祖一般定都长安,天下大定。”

    两人越说越激动,尤其是诸葛亮,像是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幅宏伟的蓝图,只等着实现。

    “只是这基业突遭王莽篡汉的毁灭,万幸又被光武帝重新建立起来。”诸葛亮说。

    历史仿佛一个轮回,如今割据的局面再次上演。

    是否还会有人如刘邦一般自益州东出,取得天下大业,平定这乱世。

    他不禁在心里思索。

    “高祖有萧何了解其不愿久居人下的心志,更有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创下千秋基业。似乎你很欣赏光武帝?”

    周瑛说完拱了拱火堆,见诸葛亮的神色凝重,眉宇间思虑幽深。

    “高祖有三杰成就帝业,光武更有邓禹辅助,且光武有杜渐曲突之明,臣下更有忠贞智勇之质。明君知臣,便能谋合议同,共成王业。”

    他的话自带浩然之气,闻之让人一震。这样的人眼中有光,像是要带着满腔的热血,去击退盘旋于高空已久的黑暗。

    “那你寻到了你的光武吗?”周瑛问。

    诸葛亮点点头。

    “那人会是你的齐桓公和燕昭王吗?”周瑛问。

    “我想他是。”诸葛亮缓缓道。

    “他是左将军刘备吗?”

    “为何认定是刘将军?”

    “因为你自比管乐。”周瑛淡淡一笑,“乐毅是破敌伐城的名将,却在伐齐战中,不屠不杀,宽仁待人。纵观现今,攻城略地后,不会对平头百姓竖起屠刀,只有以仁义著于四海的左将军。”

    “即自比管乐,我猜你的心里也期盼日后君臣关系,如齐桓公和管仲、燕昭王和乐毅那般。”周瑛见诸葛亮饶有兴致的望着自己,继续说道,

    “只是。”她停顿了一下,“这位左将军会有齐桓公和燕昭王那般对臣子的全倾信任吗?”

    齐桓公虽为君主,但是极为敬重管仲,称其为“仲父”。至于乐毅,他受燕昭王信任 ,统燕军,还有韩、赵、魏、楚的军队,大举攻齐,当其他四国军队撤退之后,他带领燕军,在齐国一住就是五年,燕昭王对他信任依旧。两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实非一般的君臣所能比。

    “我相信他会是我的齐桓公和燕昭王。”诸葛亮目光如炬的说道。

    “为何选择他?”

    “还记得那个徐州的将军吗,就是他。”

    曾经刘备救他于水火,如今刘备思贤若渴,缺少辅弼良才,他该出来了。

    “刘将军年近半百却无立足的容身之所,辅佐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就是从头开始,很难,你不怕前方困难重重?”周瑛试探性的问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此刻他的眼中透露着至死不渝的坚定。“若是真能了结这乱世,山穷水尽又如何。”

    “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词,很衬你。”周瑛笑道,“山止川行,寓意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即便前方道途险阻,可依旧不改其志。这世间聪明识时务的人太多了,可甘心抵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博一个天下大定的人却不多。

    此刻的她才明白,乱世之中唯一能让人深有安慰之感,便是有这样怀有赤子之心的人立于尘世中,恪守着胸中道义,谋一个万世太平。

    “孔明,你信我吗?”

    “信。”

    “你会遇见你的光武,你会照亮这个黑暗的时代,你会开创不世功勋,流芳万代。”

    “拥不世功勋,得以流芳百代非亮初衷。唯愿尽绵薄之力,乱世止戈。”诸葛亮笑道:“不过,希望如你所言。”

    而后见周瑛打了个寒颤,他道:“风太大,回去吧。”

    “不,我要守着这漫天的孔明灯。担心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周瑛仰望着星空说道。

    “你若是喜欢,以后你每年的生辰,我都给你点上一盏。”诸葛亮说。

    周瑛未答,侧身将那枚卷云月纹玉环掏了出来,握在掌中。

    她捏着这枚玉环,望着他,一时间无言以对。她明白这枚玉环的意义,从五岁那年便明白,只是如今她的豫章少年变成了诸葛亮,她便要不得了。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尊王攘夷,兴微继绝,拨乱反正,支起了东周王室将倾的政治大厦。乐毅以五国之兵,让齐国经受快要灭国之祸,报了齐攻弱燕之仇。

    两人都是闪耀于那个时代的启明星,而诸葛亮将不久光明朗照于尘世,也会成为让后世瞻仰的星。

    而自己呢,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只想避世,过安稳的生活。

    “原先便是你的东西,该还给你了。”周瑛又把这枚玉环退给了他,“我此番远赴益州,是为了寻一个在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人,他让我魂牵梦萦了多年。”

    诸葛亮接过玉环,周瑛躲闪的眼神和她的话,让他心下蓦地一沉。

    那一夜两人枕着秋风,相顾无言。

    在这个寂静的夜,两个身处乱世的人,有些许失意,并肩立于明月下,开始慢慢明白彼此心中的信念。

    多年后,得知她死讯后的漫漫长夜里,他都会回忆起这一晚,她眉梢间的娇俏,美眸清扬还有那爽朗无畏的笑容。

    晨曦之光照耀在菅芒花的花蕊上。

    诸葛亮睁眼发现身侧的周瑛不见了,他仓惶起身四顾寻找不得见,赶回坞堡时,发现屋内陈设如旧,却空无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_7767/382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