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 > 第 138 章 138
    闭着眼睛,时间似乎流逝得特别慢,等啊等,终于等到天亮,清音赶紧起床,和顾安一起开车去书钢医院等着。

    大概半小时后,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接人的救护车就回来了,清音直接将人送到呼吸科,专门腾出一间特护病房。

    呼吸科主任见此,连忙带着科里的业务骨干上去,完成病人交接。其实在下面的县医院,书钢去的医生就已经交接清楚了,此时把情况跟清音一介绍,她也是愁眉不展。

    这何老太太今年八十,平时有一名五十多岁的保姆照顾,转院保姆也跟着来了,她还记得帮何进步去送过东西的顾安“是你呀小顾,多亏你,我也想给小何打电话,让他帮忙给阿姨转院的,结果他那边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后来好不容易打通了,那边又说他不在,出差去了,我真是六神无主,你来正好是小何让你来的吗”

    顾安点点头,面上看不出什么端倪,因为他也只是怀疑老太太病重跟何进步牺牲有关,但连保姆都不知道的事,她又从哪里知道所以他干脆顺着话头说何进步出差去了,拜托自己照顾何母,让她有什么困难只管对自己讲。

    清音忙着查看病历资料,然后进病房看情况。

    何老太太是一位头发全白的小脚老太太,身材娇小,五官秀气,肤色是典型的贫血貌。

    “按照那边医院的检查结果,血糖、肾功、血常规都不太好,我们先进行对症治疗,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强心利尿、抗感染”巴拉巴拉,呼吸科主任说。

    清音听着,点头,思路是对的,急则治其标,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先对症治疗没错。

    她于是又拿出听诊器,开始给老太太进行听诊,尤其是肺部,能听见明显的湿啰音,心尖部则是奔马律,这些不用她说大家都知道,毕竟都是教科书上必考重点名词。

    再看老太太情况,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紧闭,呼吸也有点急促,偶尔喉间还有喘息声。

    那边诊断没错,确实是多种基础疾病交加,就是去到京市,也是这几种对症治疗,没有什么特别的法子。不是当地政府不上心,而是确实没办法,能用的都用了。

    但来到清音这儿不一样,她还有中医

    清音坐到床边,捉住老太太的手,病房里所有人顿时全部噤声,大家知道院长要开始用中医的法子了已经见识过她多次力挽狂澜场面的下属们,心里也多了一种莫名的期待。

    似乎,只要清院长用中医,再严重的疾病,都还可以“试试”。

    不过,在把脉之前,她就已经摸过老太太的四肢,很凉,没什么热乎气,护士量体温却是正常的。脉象很细,舌头勉强看了一下,也是红红的,舌苔很少。清音想了想,在治疗意见上加了一条,输血。

    幸好老太太的血型很大众,输血科备有,一边输血一边对症治疗,“我门诊还有事,先下去,中途有什么就给我打电话。”

    呼吸科主任连忙应好,转

    头安排科室骨干好好看护这老太太,虽然不知道她和清院长什么关系,但能让院长这么上心的,肯定是非常亲密的关系,或者是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顾安留下看了会儿,人一时半会儿也醒不了,就先回单位,下班再过来。

    他的心情很糟糕,尤其是看着保姆一直询问何进步去哪里出差,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打电话,以前他每半个月就会打一个电话的,现在都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没消息云云。

    他不知道,如果是何老太太也这么询问的时候,他该怎么回答。

    而清音的心情也轻松不到哪儿去,中午抽空上病房看了一下,因为也才刚治疗上,看不出什么效果,下午下班后再去看也是一样的。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这种多种严重疾病交加的高龄患者,都不可能是立马药到病除,还是给药物一点时间吧。清音这么安慰自己,然后开车回家。

    厂里倒是把老张哥配给她做司机了,也有了一辆专门的小轿车,但除非去外面开会或者给领导看病,其它时候她都是自己开自家的吉普,老张哥一个人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在医院后勤处帮忙,有个啥重活累活他抢着干,花坛里的花花草草他也喜欢琢磨,不是浇水就是施肥除草,大有抢后勤工人饭碗之势。

    要是平时,清音还要打趣他两句,今天却没心情,她开上车子,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时不时打量着街景。

    现在哪哪都是人,有走路的,骑自行车的,骑摩托车的,开小汽车的,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大家司空见惯的和平与安稳,似乎越来越不值得歌颂,可就在看不见的地方清音想到了何进步。

    如果他不是为了出这次任务,他现在已经守在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给她喂汤喂饭,给她说电视上的新闻,像每一个这个年纪的小老头一样,孜孜不倦地劝说要怎么饮食,要听医生的话

    清音鼻子一酸,顾安将来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当鱼鱼需要爸爸送出嫁,顾妈妈需要儿子陪护床前,她需要一个伴侣携手漫步的时候,他会不会也突然失联

    想着想着,车子不知不觉就开进了杏花胡同。

    现在的杏花胡同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住的人更多,更杂,也更热闹了,已经是附近有名的小型集市,顾妈妈现在买菜都不上菜市场了,说是来杏花胡同买的菜比外头新鲜,种类更齐全也更便宜。

    清音把车子停在路边,不知不觉走进这个住了快十年的小胡同,“哟,清医生下班了”

    “清医生哪天坐诊,给我加个号呗你叔这老毛病又犯了。”

    清音一路答应着往里走,现在已经没人会叫她“小清”了,都是清医生或者清院长,莫名的多了某种敬意。

    当然,一路上她也看见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正在兢兢业业的量尺寸,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实际居住情况,统计人口和工作单位,大家闹哄哄的,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拆迁改造工程做准备。

    来到熟悉的十六号大院,刚进门就遇见赵大

    妈,以前在院里最爱跟秦嫂子一起给她带来当日最新鲜“瓜”的老太太,“哎呀清医生回来了,今天过来有事儿”

    没,随便看看。

    9想看老胡十八的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吗请记住的域名

    “那上家里坐”

    清音婉拒了,她来到自己的屋子前,以前这间屋子是玉香在住,后来顾全回来,在外头买了独院,他们就搬走了。清音没带钥匙,窗帘拉着,隔着窗子也看不清里头什么样,但应该跟自己记忆中差不多,当时他们搬到梨花胡同,那边的家具都是现打现买的,这些就闲置了。

    正看着,忽然隔壁房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头出来一个灰头土脸半头白发的女人,身上穿着旧衬衣灰裤子,身形有种不太健康的臃肿。

    这是清慧慧,清音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她了,最近一次听说她的消息,是顾妈妈说她在到处借钱,刘志强的儿子要结婚,找她要房子,她一个没正经工作的中年妇女,拿不出就只能去借,后来借到亲妈林素芬这儿,被骂了一顿,母女俩再再再次绝交。

    没想到,她还会回来,这间屋子以前已经断清楚了,是属于林素芬和林耀的,她还回来干啥

    清慧慧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裹着衣服准备离开。

    “慧慧难得回来一趟,咋不吃了饭再走”

    “家里儿子还等着我做饭,先回去了,以后有空再过来。”

    众人听见这声“儿子”,顿时露出一个鄙薄的神色,都不搭理她了。

    她前脚刚走,赵大妈等街坊们后脚就开始议论纷纷,“前几天回来借钱才被赶走,今儿又来,为了那三个继子,她可真是掏心掏肺啊。”

    “可怜林耀是她亲生的,却跟没爹没娘似的,上次回来听说受伤又住院了,她别说鸡蛋送一个,连看都没去看一眼。”

    “这刘志强到底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咱们以前劝她,她就说刘志强对她挺好的,对她好能让她大冬天卖烤红薯,能让她到处借钱给继子买房她嫁过去的时候,那三个继子都比林耀大了,哪里有啥恩情可言哟”

    清音听了一会儿,心里只剩叹息,这个全书中毒最深的最大的恋爱脑,但凡她能清醒一点,现在都是另外一种人生。

    回到家,顾妈妈见她神情不太好,“是不是工作上出啥事了”

    “没,回了一趟16号院,遇到清慧慧。”

    顾妈妈叹息一声,现在的清慧慧,哪里还有当年娇俏小姑娘的模样,早被生活磨成了滚刀肉,“快五十岁的人了,一点长进没有。”

    清音也不知道自己今天为什么要去杏花胡同走一趟,就好像冥冥之中有股什么力量吸引着她走过去一般,可能是最近连续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担心顾安的结局,清音急需找到点什么。

    这边正想着,家里的电话响起来,顾妈妈赶紧一拍脑门,“哎哟瞧我给忘了,应该是全子打回来的,刚才他就当打了一个说找你或者安子,我忘了。”

    清音赶紧进去接起来,“哥”

    “嗯,你们最近很忙吗”怎

    么下班半天了,两口子都还没到家。

    还行▍,哥是不是那边有消息了”

    “我这边下午刚接到个电话,一个年轻人听说我们在找这样的女人,说可能是他母亲”

    见他犹豫,清音略一想就明白,“您是觉得消息来得太快,不可信吗”

    “对,我们昨天才想好的计划,上午才把消息发布出去,下午调查组就接到线索,这速度是否太快了”

    快到他都怀疑,这个人怕不是在他们系统内部有什么眼线。

    清音也觉得可疑,“哥能跟我先说说这个人的情况吗”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自称他母亲是京市日报一名记者,十五年前在一次外出采访途中莫名消失。他父亲报案,也找过很多年,一直没有线索,原来是因为车子翻下山崖,又滚了很远的距离,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经过多年泥土掩埋,又经过雨水冲刷,一直到三年后才被山里的农民发现已经被锈蚀得不成样子的汽车框架,靠着里头的骸骨检验证实其中一名死者正是她母亲当年一起出差的司机,而他母亲的遗体一直没找到。”

    “当地人说那山里有野狼和豹子出没,可能他母亲已经被但他不愿相信,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

    听起来是挺像那么回事儿,清音觉得以那个女人的情况,身上也没什么值得别人大费周章来认亲的,年轻人的几个细节都能和从周富贵嘴里说出来的供词对得上,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对了,他后天过来南山乡,我们让他带着小时候的照片,最好是全家福过来,到时候我们比对之后会传真一份给你,你跟那个女同志比对一下看看。”

    清音连忙答应,顾全又问了几句玉香和小石头的情况,知道娘俩都在他们家吃,也就放心了。

    这不,他电话刚挂,小石头就呼哧呼哧从外头跑回来,手里还拎着两根冰棍儿,“奶,婶儿,给”

    这都九月份的天了,顾妈妈可不敢吃这么凉的,“拿开拿开,我看着牙齿就打颤。”

    小石头跑得满头大汗,小脸红扑扑的,慢慢长大后,他的手脚也长了不少,不再是小时候的五短身材,他扭着细长条的小身子“婶儿,那你能吃两根哟。”

    清音接过一根啃了一口,差点没把牙冻掉,看来不服老是真不行了,那凉冰冰的口感瞬间把她冻得一激灵,逗得小石头哈哈大笑,“婶儿你跟我奶一样,牙口不好,咱们家就我跟我姐的最好,我们吃凉吃热都没问题哟”

    小家伙得意洋洋的,也不嫌弃婶儿咬过一嘴,就着婶儿咬过的地方,咔嚓咔嚓就是两口,那声音被灰太狼这种小馋狗听见,尾巴都摇成电动小马达了,要是他再“不小心”掉一块下去,它立马风卷残云抢得干干净净。

    清音恹恹的,就没让顾妈妈做太复杂的晚饭,一人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再热了热中午的剩菜,除了小石头,大家的食欲都不太好。

    接连两个晚上,顾安都是半夜才回来,天一亮又消失,清音担心着何老太

    太的病,也没心思担心他去了哪里。

    第三天早上,清音刚到诊室,呼吸科就打电话下来求救,清院长,何老太太的情况似乎不太乐观。

    老胡十八的作品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清音怔了怔,留下香秀替自己在诊室里坐镇,带着四个跃跃欲试的小徒弟上呼吸科病房。

    “目前老太太的血糖倒是降下来了,感染也基本控制住,但又大小便失禁,还心衰了。”呼吸科主任拿着昨天的化验结果说。

    因为化验室能力有限,样本量又太多,昨天的结果需要今天才能拿到,清音看了一眼,除了贫血略有改善,其它的跟刚入院时候查的差不多,尤其是感染、贫血和电解质紊乱三大巨头,这才是导致心衰的重要原因。

    呼吸科主任深吸一口气,“老太太现在的情况,是积重难返啊。”

    要是放在一般家庭,家属可能已经放弃抢救了。

    清音却不可能让自己就这么放弃,就算是为了何进步,她也不会就这么放弃。她沉吟片刻,将报告单子递给四个小徒弟轮流传阅,然后坐到床边,给老太太把脉。

    四个小徒弟是第一次跟着师父走进病房,接触这么严重的疑难杂症,既“兴奋”,又紧张。他们看了看单子,又看了看老太太,最后跟着清音的动作,来了个望闻问切全套。

    “何老太太的脉象跟这三天以来的每一次把脉一样,依然是细脉,舌红少津,四肢冰凉,胸口冷汗。”清音将老太太的衣服拉好,被子盖好,看向四个徒弟,以及科室里中医出身的几个年轻大夫,“如果按照中医对症治疗的思路,我们应该怎么治”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话。这么严重的病人,他们打从一开始就没敢想要用中医治疗。

    “要不,请心内科会诊”

    清音心里一叹,这就是在临床待久了的通病,不能说错,但找来心内科的专家又能怎样,他们已经用上了强心利尿的办法,也没能扭转心衰的局势,而心内的治疗手段,要么药物强心,要么手术介入。

    八十岁的何老太太,不一定能承受手术之苦。

    “师父,我们可以用治疗脱证的思路试试吗”忽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赵爱国,小声道。

    他只有一只手一只脚,自从进门后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不然会站不稳。

    清音心头一松,“哦说说看。”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赵爱国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他知道,师父愿意带他们来,还是第一次带他们来这样的病人面前,这就是让他们学习的机会,即使说错了,师父也不会责怪,因为只要是学习,就允许犯错。

    这是师父说的。

    他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根据四诊合参的结果来看,病人是典型的心肾阳虚、元气将脱,也就是书上说的脱症,咱们可以益气固脱。”

    清音点点头,“那用什么方子呢”

    赵爱国局促的摇头,“对不起师父,我们还没学到方剂学的内容,但根据现阶段学到的中药学基础来说的话,

    可以用人参之类的补气药。”

    清音再次点头,还在他肩膀上拍了拍,“不错,你们才学一年基本功,能有这样的判断和胆识已经很不错了,我也打算益气固脱,但光用人参不行,还得加把火,用红参吧。”

    其他几人跟着点头,红参的效用更猛,在中医急诊学上用的确实更多,加上它的热性对老太太的心肾阳虚也是及其对症的,就像给一盆冰水加热需要用到柴火一样。

    “不过,光补气不行,这只是增加摄入,还得再减少消耗,用”

    “收敛固涩的药物。”孙爱兰像平时跟诊时一样顺其自然地接口道,反应过来的时候,所有人的视线已经落在她那张被胎记占了三分之二的脸上,她吓得连忙低下脑袋。

    清音点点头,“很好,所以我还打算用点山萸肉,来,帮我开方吧。”

    孙爱兰也顾不上那几道火热热的视线,低着头,掏出随身携带的处方签和钢笔。

    “山萸肉六十克,红参三十克,武火急煎成150毫升汤汁。”

    孙爱兰写好,递过去,清音检查一遍,没问题,签字,盖上自己的章子,又递给呼吸科主任,“让人赶紧去药房抓药吧。”

    主任看了看就两味药,“这就两种药吗”

    “嗯,先喂下去,我在门诊,有什么打电话。”

    何老太太重要,但门诊等着的病人也不能忽视,清音带着四个小徒弟,仿佛脚底带风,腿脚不好的赵爱国和李爱琴也不甘落后,一蹦一跳的跟在她身后,走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说不出的奇怪。

    新来的病人和家属们还不习惯,都被这种奇怪的组合吓一跳,赶紧让道,一直等到他们走远,才议论起他们的身份。

    “这就是清院长,书钢医院的院长。”

    “那她身后这四个”

    “哦,这是她的徒弟。”见问话的人撇嘴,熟悉的人就笑道,“你别忙着撇嘴,说不定将来清院长的号挂不上,咱们还得找她这四个徒弟看呢。”

    “这”

    “人家只是肢体残疾,又不是脑子不好使。”

    回到诊室,香秀已经陆续完成了五六个病人的基本问诊,清音接过病历本开始一个个叫号,速度快了很多。

    大概三个小时后,门诊病人即将看完,电话机响了,李爱琴离电话机最近,她接起来,听了两句,立马眼睛一亮,“师父,老太太醒了”

    清音也是一喜,接过电话,“怎么样,神志清楚吗”

    “清楚,对答如流,心率恢复到85次每分。”服药前是114。

    “血压回升到11676。”服药前收缩压只有85。

    “呼吸从26降低到20次每分。”

    清音“嗯”一声,单从这几项生命体征上来看,是向着平稳恢复的,“从现在开始,药量减半吧,加强二十四小时看护,有什么再打电话。”

    话虽如此,但她还是趁中午吃饭的时间又上病房看了一圈,确保老太太情况稳定,这才离开病房。

    刚走到门口,正想着要不要去看看鱼鱼的救命恩人,忽然香秀拿着一张纸从楼底下跑上来,“师父,这是刚刚收到的传真。”

    清音接过来一看,上面的黑白照是温馨和睦的一家四口,前排板凳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和一个浓眉大眼的小男孩,他们身后站着一男一女,男人温文尔雅,目光含蓄,女人清秀温柔,目光含笑哪怕中间隔了二十年,清音依然能看出来,这个女同志就是住在另一间特护病房里的鱼鱼的救命恩人。

    而更让清音震惊的是,搂着小男孩的老太太,跟刚刚的何老太太也非常像

    传真过来的,技术有限,大片黑白阴影太多,看不太清楚,但清音可以肯定,照片上的人五官和现在的何老太太相似度非常高,至少达到了70以上

    电光火石之间,清音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极具巧合的念头

    老胡十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p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_7619/500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