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星君的话本 > 第五十八章 开辟死人山
    程穗安同样也放不下程知乐和阿良,为了能够安心一些前往姻城,她还要做一件事,她怕像论毅所说的那样,满疆会寻查到这里,到那时,程知乐的安危并不能让程穗安第一时间知道,所以居住的地方要换一换。

    为了确保居住的地方不易让人察觉,程穗安便要亲自找出那么一个足够隐蔽的地方,可钱城上下,倘若说没人会去的地方,大概便是死人山了。

    据当地居民所说,那些没钱给家人安葬买棺的人,都会把死去的亲人或是衙门处理死囚尸体的时候,丢到死人山中让秃鹫叼食,但后来因为堆积的尸体太多,有些秃鹫还来不及叼食,尸体就自行腐烂了,臭得在山脚就能闻到那股作呕的味,久而久之,也再没人把尸体丢上去了。

    但金国与其他国都有签订条约,他们会世代开放城门,收留落难的百姓,而金国钱城中就是落难者最好的生存之地,这里没有太多规矩,哪怕初来此地没有一分钱财,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干活,就一定能活下去,可是他们忘了,老弱幼童者,是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换取钱财的,认可他们的人太少了,除了有才华的尚可有一习用武之地,可那些没受过诗书的平民百姓,除了干些重活,做不了什么,但又因为身体欠佳,故,只得在街头求食。

    那些自知自己活不久的人,会自行到死人山中等死,还有那些生下幼童却没有能力抚养的人,也会将他们丢弃在死人山中,更有在街头饿死的老人,衙役官府没有办法,处理尸体还是只能丢到死人山中。

    也正因为如此,尸体堆积太多,而后又传死人山怨气太重闹了鬼,有段时间弄得钱城百姓人心惶惶,官府便在山下粘了封条,此后便荒废掉了。

    程穗安是个胆子大的,她不信鬼神之说,倘若钱城真的没人会去,那即便他们口述些什么给满疆派来巡查的人,也必定不会说出死人山。

    凭借这个,就让她有了前去死人山的想法,她独自行去,不顾山下的封条,夜半入了深山,她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夜月光昏暗的原因,加之凉风习习,枯藤老树昏鸦,它们在寂静的夜里发出凄厉的哀鸣,给死人山带来了瘆人的意境。

    这令程穗安也不禁打了寒颤,这山确如百姓所说,已经荒废得显然,杂草丛生,已经没有路可走了,程穗安拿着长锄,带着灯帽,硬生生的砍出一条道路。

    她不知砍了多久,估摸着行到了半山腰,此处的杂草虽多,长得却没有那么高,也有几颗粗树,只是每走一步,就能碰踩到骸骨,仿佛是满山遍野的。

    此刻因是临近清晨,天似明不明,清合四月,浓雾肆起,程穗安累得没心思去怕那些骸骨,忽然想起行清节了也是快到了,她喘着气,抬臂擦着额间的汗,看着满地骸骨:“行清快到了,明日我待你们的亲人给你们烧些纸钱,你们当真若是有怨不肯离去人间,看在我给你们烧纸钱的份上,就庇佑我能在这里建上一间屋子,让我阿姐啊良他们安居在此吧。”

    她虽不信鬼神,但为了确认此地清平,总得要做些什么的。

    过了很久,浓雾渐渐散去了,天依旧阴沉,只是没了乌鸦凄厉的哀鸣, 除了满山骸骨有些瘆人,都很平常,又过了很久,天终于明了,程穗安观摩四周,却发现这山远比自己想的要大上许多,她花了一夜的时间凿路,自以为的到了半山腰,却发现自己离半山腰还有很长一段的路程。

    为了确保此山是否像百姓所说的那样不安宁,接下来的两月里,程穗安都独自在这里开路,实在累得不行了,就挨在树下小憩,有时弯腰太多,实在想要躺下,就拾着地上散成一根一根的骸骨充当枕头,垫在颈脖处。

    她的害怕比不上身心的劳累,虽然她并没有像寻常人一样对闹了鬼的地方或是死尸骸骨感到悚然发颤,但是相比于这些,她更害怕阿姐夜里的千丝万绪,使阿姐郁郁寡欢,害怕阿姐拼命让自己毫不停歇的劳作,只为没有心思去想旁的事,更害怕阿姐会丢弃自己,所以,程穗安也会夜不能寐,出于自己的私心,她再不想自己和阿姐再受到这些折磨。

    路开了半月,她终于到达山间的中央处,这里竹林茂密层层,仿佛没有间隙,她思衬着,最终觉得此处可以定居,竹林可以砍出空地,可以利用竹竿搭建一间竹屋,她又在此摸索了半月,熟悉此山结构,竹林往前处向下走,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水自高处流下,是清澈的,可见山中有泉眼,旁边连接着一座岭,因为挨着死人山,所以也跟着一同荒废了。

    如此一来,水源的问题便解决了,而后,她便在竹林间砍出空地,用图纸将大致的结构画出,采取粗壮的老竹,分割竹子的长度,插入先前挖好的地洞内搭建框架,利用泥土混合着石头进行夯实加固,就可以搭建地板,上面搭建房梁的承接架,可以采取棕榈树的枝叶及竹叶编织挡雨。

    她一边搭建又一边播种菜品,因为先前帮农民作农收桩,也学会了播种养成,想着竹屋搭建好,种子也该冒枝芽了,为了确保竹屋的结实度,她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苦心经营,从清合到了初商,历时三月。

    她依旧做着东家给的活干,她不分昼夜的赶工,赚钱和搭建、播种,都没有停歇。

    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四个月,待所有该做的都完工,山路也被她走出来了,杂草清得干净,唯有还没化成灰的骸骨要埋起来,她怕阿姐上山会受到惊吓。

    再就是,考虑到溪水要走一段长路才能找到,所以程穗安决定将流水道挖到竹屋跟前,这样可以减少阿姐挑水的重担,毕竟程知乐没什么力气。

    “阿穗,你当真要回姻城?你不要因为我即便要回,那也是我该回,责任是我的,不是你的”程知乐青白着脸,神色悲鸣麻木。

    “其实阿姐过得也很辛苦。”程穗安淡然道:“但为了日后我们谁都能心安理得的过下去,这件事情就必须有个了结,不要你死我活,不单是为了阿姐,同样也是为了我自己。”

    程知乐摇头:“可这个了结也不是你该做的,我不要你做这些。”

    “是有条件的。”程穗安望着她,宽慰道:“待我回来,不论结果如何,我要阿姐放下心中的亏欠与自责,随我去江都,我们带着阿良一起,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我们还那样年轻,阿良也还那么小,你别丢弃我们,好吗?”

    “我”程知乐自认这一切都是她的过错,无辜的人不该替她受过,她本该在第一时间回绝程穗安,可看到程穗安祈望的眼神,像是哀求,握着她的手也越来越紧,一时间,她被噎住了。

    “阿姐”程穗安再次祈望着她:“你答应我。”

    良久,在程知乐内心纠结过后,她轻轻的嗯了一声,程穗安缓缓松了口憋着的气,露出欣感的笑,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我重新选了住处,我们收拾东西,连夜搬过去,不引街坊近邻注目,这样一来,若是满疆派人查到此处,旁人也不知晓你的行踪。”

    于是连着半夜赶路上山,包袱多而不沉,阿良受不住困意,程穗安也只好背着他一道上去了,山路十八弯,程穗安对此虽不说了如指掌,但在这里开路搭建的四个月,她也是熟悉的。

    经过了弯弯绕绕,一夜天明,他们终于行到了竹林间,程知乐看着一方狭小却又温馨的天地,莫名落了泪:“你这四月以来都没回两次家,就是在此搭建竹屋?”

    程穗安嘻笑着应答:“嗯,不过阿姐不必害怕此山,我在此从未有过异事发生,也备了足够多的烛火,夜里无需怕黑,还跟火药匠学做了火折子,阿姐做饭就再也不用钻木取火啦,我还种了土豆甜瓜,还买了许多菜品的种子都不及播种,阿姐日后若是得空,这些就都种上吧,往前处直走能瞧见高山流水下的小溪,那边连接着一座岭,也是荒废的,我把流水道挖到家门前了,阿姐挑水就不会太劳累。”

    她一一嘱咐着临走前要交代的话,企图用这些掩盖表面的不舍,她突然很庆幸当初将阿良带了回来,否则,程知乐定是要一个人的。

    “也不知我回来时,阿良还会不会记得我。”程穗安轻轻将背上的阿良放下,他迷迷糊糊的醒了,站在地上昏昏欲睡,依旧觉得很困。

    程穗安抬手轻轻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我心中惦念的人又多了你一个,但敢将我忘记,定叫你屁股开出花来!”

    也许程穗安真的不想阿良将她忘记,弹他脑瓜的力道没因啊良还小减轻,瞬间就起了一道淤青,阿良疼得哼了一声,伸手捂住了脑门,泪眼汪汪道:“阿穗姐姐”

    程穗安看着他:“记着我。”

    她不敢多留,也怕自己憋不住眼中的泪,转身下了山,期盼自己终有一日能如释重负,能带着阿姐阿良去江都过着寻常人家的日子,春夏秋冬都如此平淡安稳。

    除却身上的一个水囊,和袖口的馍饼,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破剑,程穗安没有要带的了,钱财尽数留在了家中,留了租一匹快马的钱,也要赶着回姻城了。

    她又很巧的碰到了论毅,只是不曾停下马来,也同他道个别。

    论毅知道她生自己的气了,可是如果他不上前拦上一拦,只怕再说上话,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只不过,程穗安不是因为他有意劝她让程知乐回去,而是明明说好的不要将姻城打仗的事告诉程知乐,他却食言,封不住嘴。

    论毅:“穗安”

    程穗安迫不得已停下,若是换作旁人,她也许就没那么心软,那怕撞上去,也懒得停了:“先生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我就先走了。”

    论毅抬着头,手抚在马身:“知乐说你要回姻城助百姓出城?”

    程穗安无奈叹了一声,不是那么有耐心解答:“嗯,毕竟先生也有仁慈之心,劝解过我让阿姐回去换百姓平安,只是我不舍,决定自己替阿姐博上一博。”

    论毅无措的想要解释:“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是”

    “我理解先生。”程穗安鄙夷道:“先生和百姓们一样不想死,不想看到战乱,不想流离失所,所以告诉我阿姐城中还在打仗,劝解不了我,就改去劝一个性子软的人,不是吗?”

    论毅一怔,手足无措的摆手摇头:“我没有穗安,不是这样的——”

    “驾”的一声,程穗安策马奔腾远去,不想再听无谓的话。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2_42273/33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