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乾九皇子 > 第57章 文武百官发难
    魏雄登时满头冷汗,道:“启奏陛下,微臣这就去查,三日之内若未查清实情,定当提头来见!”

    正武帝冷笑道:“提头来见,提谁的头,莫非是未来储君?”

    魏雄更惊。

    白素混入诏狱,乃八皇子一手操办。

    自从五皇子宁钦失踪之后,八皇子便一直疑心此事是宁飞干的,有心报仇。

    恰好太子自从之前被正武帝训过后一直怀恨在心,便暗戳戳撺掇了八皇子一番。

    二人虽然荣辱与共,但其实宁钦死了,于八皇子而言也是好事,届时他之政治资源,便会落到八皇子手上。

    八皇子一想,还有这好事,这才把白素放了出去,届时一旦宁飞死了,就算宁钦还活着,想必也会被宁飞手下撕票,届时一举铲除两个政敌,简直太赚了!

    北镇抚司有五卫,负责看守诏狱的这一卫的千户范昂恰巧是宁钦的暗子,宁钦于他有救命之恩,这才乐的配合。

    太子则能坐收渔翁之利,就算追查下来,顶多查到八皇子头上,和他无关不说,还能借机铲除这一政敌。

    这也是为何魏雄要主动求见正武帝的缘由,便是要借南镇抚司职权之便,请求全权彻查此案。

    不想刚一上殿,便被正武帝戳破此事,正不知如何应对,正武帝又提及太子,这下彻底没了主心骨,吓得瑟瑟发抖,无话可说。

    “让毛详上殿。”

    一旁太监捏着嗓子厉声道:“陛下口谕,宣毛详上殿!”

    无数太监转达,很快惊动一位胖壮汉子上殿。

    这人便是那黑袍人,总领锦衣卫!

    毛详亦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之后,起身道:“敢问陛下召臣何事?”

    正武帝冲魏雄努了努嘴,“你的人,你自己处置。”

    “是!”

    “还有事?”

    “回陛下,仙刃派与太行山匪混入都城一事已有些眉目”

    “此事不需细查。”

    “是。”

    “另外,着你亲信护好诏狱,宁飞若死,朕拿你是问!”

    “微臣遵命!”

    毛详带走魏雄之后不久,太子上殿。

    长期修道练出的含胸拔背突然变直,正武帝寒声道:“你为何要杀宁飞?”

    “哈!?父皇,儿臣冤枉啊!”

    太子忙跪下,仿佛第一次认识面前这人一般,心中暗道:“我做的滴水不漏,饶是父皇手眼通天,也绝不可能得知此事,想是在诈我,因此万万不能承认!”

    正武帝叹了口气,道:“莫非真要朕将锦衣卫千户魏雄叫来,命他当堂指认大乾储君?”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子还傻呵呵以为自己瞒过了正武帝,哽咽道:“父皇莫要听信谗言,除非证据确凿,不然儿臣决计不认这等欲加之罪。”

    “欲加之罪?”

    正武帝被太子气笑,道:“用非常手段杀人,又用常规手段自保,你那脑壳里装的是浆糊么?”

    皇家与百姓家并无分别,尤其面对不成器的儿子,正武帝更是不会说好听话。

    因先前一事,他已在心里对太子有了个大致模样,知晓自己这些年来教他太少,让他走上了弯路。

    如今得知他借刀杀人,气归气,但还不至于动这小子,将他召来,实是看看太子会怎么狡辩,却不曾想,手段如此拙劣。

    要个屁证据,难道正武帝有了废太子想法?

    而且连试探都不试探,直接要证据。

    这一点,连魏雄都比太子做的好,不知正武帝有无证据又无法试探时,最佳抉择是将此事的处理权揽到自己手上,就算有证据,借着职务之变,还不能将其销毁么?

    “罢罢罢,子不教父之过,是朕太过疏忽,竟不知你已走上这等歪路!”

    “大朝改在明日,届时莫要多言,好好看,好好学。”

    太子只得领旨谢恩,讪讪退下。

    次日,麟德殿,文武百官齐聚。

    严格来说,麟德殿已算是通俗意义上的后宫,历代先君在此宴请文武百官,正武帝信道之后便将这里改成道场,算起来,他们已多年未曾至此。

    更别说白天来此了,算得上破天荒头一遭,趁正武帝还没来,一干人等议论纷纷。

    “这麟德殿先帝在位时我曾来过,与当下并无两样,不是说陛下在此修道么,怎会如此?”

    “九殿下真是胆大包天,调戏谁不好,却竟盯上了镇北侯,这下好了,必死无疑了。”

    “西律真是亡我之心不死,据说光尸体就有数百,活捉之人更是不计其数,这要是哪日打了进来,咱们可如何自保?”

    “别担心西律了,想想那帮流寇吧,竟敢在都城向沈将军出手,也是她功夫了得,这才生还,若换成咱们,早一命呜呼咯!”

    “”

    “陛下到!”

    太监标志性的公鸡嗓响起,群臣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吧!”

    太监正要说话,正武帝却竟抢先了!

    底下官员更是摸不着头脑,破天荒上朝,且开大朝也就罢了,竟还如此亲切,着实奇怪。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没等正武帝说话,班中闪出一人,五十岁出头,乃是户部尚书萧祁,五皇子一派的人。

    “说。”

    “九皇子宁飞擅自调兵,其心可诛,望陛下社稷为重,诛灭此人!”

    “臣等附议!”

    大部分文官武将站了出来。

    他们这些人要么隶属于五皇子、太子,要么是梁国公、沈婉秋下属,自然不能放过这一机会。

    太子会心一笑,宁飞已得罪了这许多人,就算父皇有心要保,怕也无力回天。

    “都察院怎么说?”正武帝淡淡道。

    这话倒提醒了太子以及底下那一干文臣武将。

    都察院也是朝堂上不可忽略的一股势力,骨干有个俗称叫言官。

    这帮人不仅具有弹劾权,往往能大事裁奏,小事立断。

    这个裁字极有意思,取裁断之意,即你觉得不是大事,就便不必奏请圣上。

    比如一般来说,死刑名单必须交由正武帝亲自审核,批了红后才能秋后问斩,但若落到这些人手里,先斩后奏已是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参与地方政务!

    一般而言,地方行省由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组成,都察院御史只有监察之权,但近几朝,他们已能总领一方政法。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2_42091/31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