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夫君,等我三年!】 > 第53 章 转折
    秀儿一脸茫然道,“那么公公、婆婆为什么瞒着我一直不说呢?我相信她们一定有苦衷,你别走,我叫我妈来,当场验证!”

    冯燕接到秀儿的电话,不一会儿便来到楼上。她心平气和地说,“秀儿,别着急,当时高医生把百年灵芝送来,就言称无偿赠予,只为报恩!不留美名,是怕医院领导知晓,他吃里扒外,越科看病,与妇产科大夫争功。再说高医生是退休返聘,他早已淡泊名利,豁达做人!不像小娟所说,故意隐瞒秀儿。”秀儿听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了大半。

    她看着眼前慈祥的婆婆,感动地说道:“妈,谢谢你们的良苦用心。我之前误会你们了,对不起。”

    冯燕轻轻拍了拍秀儿的手,微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你和小文平安健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小娟一看,本意证明父亲出手救人有功,都不知内藏曲折故事。抱歉说道,“谢谢师父告诉我真相,对不起,我误会你们了!”

    送走小娟以后,秀儿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在公婆的关爱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正当冀峰水泥高歌猛进,市场畅销时,国家水泥政策的变化,让这艘巨舰发生了巨烈的重创。部颁条文规定,凡机立窑水泥,就是要在明年年底前,全部砍掉停产,推广回转窑生产。

    冀峰水泥现状是拥有三条生产线,都是机立窑水泥。以李总为首的一班人,响应国家号召,一方面跑办回转窑立项审批,另一方面寻找市场伙伴,寻求六亿元的资金贷款。

    云华上班,本来优越感十足,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厂内的制度更加严格,工人的加班加点更加频繁。因为只有生产优质的大量水泥,才能换回更多资金,支持跑办项目的各种支出。

    厂里一拨又一拨的贷款商团来考察,看冀峰水泥的生产的环境,是否值得他们将钱投入。企管科长高海兵,三天两头带人视察生产线,讲解厂内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到荣誉室观看荣获的国家省、市部颁发殊荣。

    市环境办接到厂里的回转窑立项报告,半年内驻扎厂区,进行环境测评。看每天的粉尘数据、风速流量,是否允许批准立项。

    云华带领电修一班人,除维护生产设备,还要检查各车间除尘设备运行情况。因为一旦设备损坏,尘土飞扬,环保指标超规,回转窑立项证书就会受阻。天天忙忙碌碌,马不停蹄。

    下班后,本来不爱吸烟的云华,也站在阳台上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他作为一名主任,也在为冀峰水泥的命运担忧。如果回转窑顺利投产,水泥生产一片光明,自己工资依旧水阔江宽。如果寻不来贷款合作方,自己的金饭碗丢掉,下岗失业。

    秀儿抱着小文,在屋内来回走动,不忍打扰他。巨大的思想压力,让三十五岁的他染上了白发。他也愁,一家三口,全指望他的工资收入维持度日。

    许汉山听说水泥厂的情况,带了铁观音新茶,陪儿子聊天解忧。阳台上,茶台摆上,插电烧水,清雅的袅袅茶香,一下子勾起了云华的兴趣。父亲斟了一杯,给儿子道,“云华,喝一口尝尝,真正的明前茶!”云华知道父亲的爱意,怕自己陷入忧愁,伤了身体,便轻轻啜了一口。“好香呀!爸爸藏着如此宝贝,留下一盒我解馋。”汉山高兴地说,“咱家小江南茶社,多得很,啥时想要,爸都随时送来。”云华的心结,慢慢打开。捧着茶杯,看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感慨万千。

    “爸,要是水泥厂真倒闭了,我还能干啥呢?”

    许汉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安慰道:“别怕,天无绝人之路。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

    云华叹了口气:“可我只会修电器,其他的技能都不会。”

    许汉山笑了笑:“那就学啊!技多不压身,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

    云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时茶台上的手机响起一阵铃声。

    是厂里打来的电话,通知他明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讨论关于回转窑项目的最新进展。

    云华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干劲。

    他知道,未来的路也许会很艰难,但他必须要勇敢面对。

    冀峰水泥会议室,李总高兴地给大家讲话,“同志们,经过我们有关人员的辛勤努力,回转窑生产线的环评报告已经获得审批!”全场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都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李总,因为李总的每句话都关切着水泥厂的命运。

    接着李总叹了一口气,“目前,我们与上海、广州、非州几内里三家投资公司贷款均已失败!”他顿了一下,喝了两口茶,他又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外事办一帮爷们,决不气馁,我们还会年底前联系其他投资公司,进行合作洽谈,争取让八百名员工谋个长期的铁饭碗!”

    接着企管科高海兵讲话,“通过去年末位淘汰制,现在公司员工全是精兵强将,外事办跑办贷款事宜,厂内人员要精心组织好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为回转窑生产线储备更多自有资金。”

    会后,各车间召开会议,传达了回转窑回转窑环评手续已经拿到,贷款还在跑办,生产线坚持严把质量关,为回转窑项目做资金准备。员工们纷纷表示,愿与冀峰水泥共存亡,响应李总的号召,开足马力多产优质水泥。

    晚上,李汉山又与云华品茶座谈。他像作战的将军劝告云华,“国家砍掉机立窑,推行回转窑水泥,是质量升级改造的必由之路,像当年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改革必须有阵痛,淘汰不符合经济形势的东西。你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去迎接新风浪的挑战!”云华听了父亲的教导,思想豁然开朗,个人得失算什么,国家繁荣富强才是时代的呼唤!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795/107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