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黑旗军 > 第143章 二十万冤魂
    董雪纯道:”光是杀掉司令官还不行,还要挑起他们内斗,才能大大减弱他们的战斗力。”

    李进喜强忍疼痛,问道:”如何挑起他们内斗?”

    董雪纯道:”副司令盖达以前是奥匈帝国军官,捷克族人,去年战败被俘之后,高尔查克欣赏他的军事才能,让他做了伯力副司令,他手下有几千名捷克兵,与当地沙俄兵,蒙古兵一直有矛盾冲突。我们做掉佩利亚之后,伪造些证据,然后收买当地沙俄、蒙古官兵,散布盖达想当司令官、残忍杀害佩利亚的谣言,两方冲突自然爆发了。”

    李进喜道:”这是一石二鸟的连环计,董组长厉害啊!”

    这时报信的沙俄卫兵回来了,对董雪纯道:”司令官同意见你了,信子小姐请进吧!”

    化名依田信子的董雪纯便走进了院门,身穿日本和服的李进喜等四个人却被挡在门外。李进喜气愤地用俄语道:”我们也是日本人,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

    李进喜不但穿着和服,还挎着东洋刀,还留着三道头发型,是四个人中最像日本人的。

    沙俄卫兵冷冷道:”为了安全,只能进去一个人。”

    在司令部会议室里,董雪纯指着墙上的地图道:”黄风村,几百门高射炮都屯放在那里。”

    佩利亚吃惊道:”黄风村!那里离海兰泡很近,你们为什么要把高射炮放在那里?”

    董雪纯道:”因为这批火炮本来是卖给中国人张作霖的,可是他压价太狠,我们老板一气之下,宁愿半价卖给你们,也不卖给他了。火炮太沉重,运到黄风村时,运炮的中国苦力临时要加工钱,老板不同意,结果苦力们罢工了,一哄而散走了,老板没有办法,只好派我来找司令官,请司令官亲自带人去搬运一下。”

    董雪纯说的十分认真,说话的语气配合着脸上的表情,佩利亚等三人都信以为真。

    盖达问道:”为什么要司令官亲自去运货?我替他去不行吗?”

    董雪纯道:”你们三万军队中,有不少马匪和战俘改编的,军纪不是太好,我们老板担心被黑吃黑,所以请司令官亲自出面就放心了,希望司令官能理解他的慎重。”

    她说的十分诚恳,三名指挥官都表示理解,其实三万沙俄军大部分都是马匪和奥匈战俘组成,军纪不是有些不好,而是烂透了。

    佩里亚问道:”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吗?”

    董雪纯道:”我们老板为了表示诚意,司令官去的时候,只要带二十根金条作定金,就可以把大炮全部运回来,其他款项,等验炮之后之支付。不过为了不惊动海兰泡的黑旗军,司令官不能带太多的人,最多一个营,否则会引发战争提前打响,希望司令官理解。”

    赫留金问道:”如果你们老板起了坏心,司令官发生意外怎么办?”

    董雪纯道:”我可以留下来当人质,如果司令官出事,你们就枪毙我,其实你们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不可能,我们老板做几百门火炮的大生意,怎么可能为区区二十根金条伤害司令官?”

    三名指挥官都认为董雪纯说的有道理,佩里亚便答应只带一个特务营去搬大炮,董雪纯说每门大炮下面都有炮车,一个人就能牵走一辆炮车。为了抓紧时间,明天早上六点,佩利亚就率特务营出发,大约六点半到黄风村,董雪纯说要回去派人给老板送信,明天早上六点之前来指挥部充当人质。

    回到出租屋之后,董雪纯对电报员小张道:”赶紧发电报给冷司令官,鱼已出水,随从三百,明天六点半到黄风村,速下网。”

    黑旗军第二集团军参谋长冷寒冰,同时兼任特种部队司令官,集团军直属的特务团、各师直辖的特务营都归他指挥,他随时可以从这些人中挑选精英,组成临时行动队。董雪纯离开北唐城之前,狄雄单独召见了她,给她一组联系冷寒冰的代码,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联系冷寒冰,让他派行动队协助。

    五分钟后就接到了回电,小张翻译完之后,对董雪纯道:“董组长!冷司令官说,他会亲自率特务团一个营提前到黄风村埋伏,特务团长石柱和副团长刘台南都会去。”

    董雪纯一听松了一口气,就听见李进喜道:“有闪电快枪冷司令官亲自动手,自然万无一失,何况还有中流砥柱石团长和华南猛虎刘副团长协助。”

    下午三点,北唐城,张绍曾和几名记者正走在大街上,就听见一个报童从远处跑来,大声喊着:“卖 报!卖报!《正义日报》最新一期,上面有‘生当做人杰’的两篇文 章!”

    张绍曾笑道:“狄夫人文章居然成了报纸卖点了。小孩别跑,我买一份。”

    他叫住报童,买了一份报纸,邵风平和张炳福也掏钱各买了一份。陪同的胡林道:“正好也走累了,你们是不是到前面茶馆坐坐,喝杯茶,看看报纸?”

    张绍曾等人都表示同意,进了茶馆二楼雅座后,胡林急忙为他们每人点了一杯茶,今天冼玉姬要忙于搞宣传没有来,莫里迅也在蓝记大酒店陪同卡尔没外出,胡林要陪的只有张绍曾、王方亭、邵风平、张炳福四个人。

    张绍曾坐下来打开报纸,看见头版有蓝锦春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二十多万中国人的冤魂在天上看着》,触目惊心,文章叙述了当年外东北大屠杀的详细经过,其中有好几个当年幸存者的口述,显然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另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参加黑旗军、消灭沙俄匪、收复外东北》,介绍了北海省各行各业对黑旗军的支持,看得人热血沸腾。

    张绍曾感叹道:“狄夫人真乃女中豪杰,她写的文章,总是能抓住人心,《二十多万中国人的冤魂在天上看着》看了之后,我忍不住流泪了,《参加黑旗军、消灭沙俄匪、收复外东北》这一篇让人看了大呼痛快。”

    张绍曾不知道的是,这一期《正义日报》在东北三省引起的轰动,远远超 过北海省,因为当年外东北大屠杀的幸存者、遇难者的亲人大多在东北三省,尽管过去了十八年,但还有很多人还活着。这些人看了《二十多万中国人的冤魂在天上看着》之后,勾起了尘封已久的伤心事,都流泪了,甚至有人就在茶馆、酒楼这种公开场合嚎啕大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关东钱庄,三十多岁的朝奉张玉和走向王掌柜,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王掌柜笑道:“小张这是怎么了?天天见面的。行这么大礼做什么?”

    张玉和认真道:“感谢老掌柜十八年来的培养教导,我要辞职走了!”

    王掌柜一听大吃一惊,问道:“是不是花旗洋行高价挖你了?”

    张玉和道:“不是,没有任何同行挖我,我辞职是为了这个!”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正义日报》,对王掌柜正色道:“黑旗军收复外东北的战斗已经打响了,我是庙街人,十八年前全家人被沙俄杀害,现在黑旗军帮我报仇了,我要参加黑旗军,为复仇尽一份力量!”

    王掌柜着急道:“小张你可要想清楚,当年你从一个小伙计升到朝奉的位置多不容易啊!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我已经老了,老板家的大小姐又非常喜欢你,将来这个钱庄还不是你的吗?你这一走,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张玉和眼圈一红,流下泪水,他坚决道:“我对不住老掌柜和老板的厚爱,也对不住大小姐的一片深情,我家人的冤魂在天上看着呢!为了这一天,我等了十八年,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他把辞职书朝王掌柜面前一放,毫不犹豫地走出了钱庄大门。

    黑龙江督军孙烈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正义日报》,边看边用手帕擦眼泪,这时儿子孙大虎推门进来道:“爹!不好了!我手下第三团一营营长吕大勇叛逃了,带走了一百多人,去投黑旗军了,连武器都带走了,要赶快通知漠河哨卡拦住他们。”

    孙烈臣一惊,问道:“他走时没有留下书信?”

    孙大虎道:“他在宿舍床头留下一封信,上面只有八个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知道什么意思?”

    孙烈臣道:“说明你对部下不够关心啊!我倒是想起来了,这个吕大勇一出生就没有娘,他娘生他时难产死了,是他爹把他一手带大的,十八年前外东北大屠杀,当时他们在海参葳,他爹为了掩护他逃跑,被沙俄兵杀害了。现在有机会报仇了,他能不去吗?”

    孙大虎吃惊道:“听爹的意思,就这么算了?”

    孙烈臣叹息道:“《正义日报》的文章写的太惨了,连我看了都落泪,当年你表叔一家人在海兰泡被沙俄人杀害,你最小的表弟才三岁啊!如果不是我年纪大了,又担任黑龙江督军职务,我也想去投黑旗军啊!让他去吧!你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啊!”

    这时对面办公室的参谋长张作相听见动静,走了过来,他手上也拿了一份《正义日报》,对孙烈臣道:“督军啊!看看人家《正义日报》的文章,再看看《奉天日报》,张大帅找的什么狗屁文人,尽写些婚丧嫁娶的无聊事,还有公子恶少在青楼争风吃醋的花边新闻。千篇一律,有人看才怪。”

    孙烈臣道:“大帅一向看不起文人,认为他们全都是废物,有骨气的文人被他赶走了,留下的都是马屁精,当然写不出好文章,从《正义日报》的文章就能看出,文人不是废物,这一篇《二十多万中国人的冤魂在天上看着》,就夺走了多少东北的人心啊!可抵十万大军。当年大屠杀遇难者亲人不下十万人,他们一直在盼报仇,曾经把希望放在清廷那里,清廷让他们失望了,民国成立后,他们又把希望放在北洋政府那里,北洋政府又让他们失望了,现在黑旗军连续收复四座城,终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奉天的金福客栈是奉天城很有名气的大客栈,老板金老爷子六十多岁了,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给掌柜伙计的工资都比别人高,金福客栈的全体员工都为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感到幸运。但是这一天,金老爷子的做法让所有员工都惊呆了。

    这天金老爷子拄着拐杖出门时,被金福客栈的几十名员工们拦住了,金老爷子并不生气,微笑道:“你们拦着我做什么?”

    掌柜胡胖子问道:“老板!今天我们被天瑞客栈的人赶出来了,他们说你把金福客栈卖给了他们,这是真的吗?”

    金老爷子道:“是真的!我以五千大洋的低价卖掉了金福客栈。”

    胡胖子吃惊道:“老板!金福客栈可是你十八年的心血啊!而且你卖的太低了,至少值一万大洋,是不是他们逼着你卖的?你可以到衙门告他们。”

    金老爷子道:“是我自愿卖的,因为我要离开这里了,急等钱用,能立即拿出钱来的,只有天瑞客栈,我对不住大家,小福子,给每个员工发一百块大洋,胡掌柜给二百,你们另找工作吧!”

    小福子是金老爷子的养子,他从箱子里取出红色的银元封,一封封地发给大家。

    胡胖子道:“老板!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金老爷子道:“因为我是外东北伯力人,黑旗军要收复伯力了,我要回家了,我老伴、儿子、女儿都在天上看着我呢!我要去投奔黑旗军,为黑旗军尽一份力量!”

    一名伙计道:“老板!你都六十多了,黑旗军不可能要你的。”

    金老爷子道:“我打仗也许不行,烧个饭菜还是可以的,还有这剩下的钱,我也要捐给黑旗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正义日报》两篇文章发表的第二天,东北三省的各地道路上,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人流,像难民又不是难民,因为他们当中有人穿得很华丽,有人骑着马,有人坐着马车,他们目光坚定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奔去:去海兰泡,投奔黑旗军。他们当中有人放弃了工作、有人放弃了官职、有人贱卖了产业,甚至有人抛弃了反对他的妻子,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回家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613/24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