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红警 > 第40章 :惨绝人寰济尔哈朗
    吴襄父子二人和几个老卒一直在外面等着。

    听到传唤他,连忙一溜小跑的跟了过去。

    此时吴襄只是刚刚撤回山海关的四品武官,跟高第这种国防部长级的一品大员差了十万八千里。

    只因为他为人乖巧,善于急上官所急,召之即来,来之能用,所以高第用的很顺手。

    吴襄噗通一声跪下重新见礼:“末将吴襄叩见大人。”

    高第将手中令签递给吴襄:“你们父子二人跟他们走一趟,将货物全部点验完毕,然后去觉华岛疏散军民,去吧!”

    “末将得令!”

    吴襄二话不说,接过令签仔细收入怀中,又出门候着去了。

    高第难得主动的抱拳对赵颂说道:“那就拜托二位了,万两黄金我自会筹备,东西送到山海关之时,黄金自然交付给你。”

    这样的大捷,他肯定要连夜写好奏章,八百里快骑送入京城,顺便发动京城关系,搜罗黄金用来“犒赏三军”。

    赵颂也不想久待,至于定金之类的,他也不想纠缠。

    按照鞑子的凶性,很可能还会去一趟觉华岛。

    军情似火,赵颂现在只想尽快去救人。

    离开山海关,赵颂带着吴襄父子和六个吴家的家丁老卒上了炮艇。

    他没理会吴三桂对炮艇的大惊小怪,立即发布命令道:“黄海生,你带一艘炮艇先去觉华岛,如果发现鞑子就拦截他们。”

    黄海生有些为难的说道:“首长,37炮弹不足了,25炮弹还有一些。”

    赵颂道:“我们匀一半25毫米炮弹给你,步枪弹也都给你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到我们大部队到来。”

    他现在要回去把这艘炮艇的弹药补满,还要把其余六艘炮艇全都拉过去。

    觉华岛上山地很多,不像宁远,周围都是平原,可以很好的发挥炮弹威力。

    炮艇毕竟不能上岸,赵颂要想充分发挥火力优势,还是要多带炮艇才行。

    两条艇出海之后就分道扬镳,一条往北去觉华岛,一条往东去旅顺口。

    两百五十公里的路程,开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到港。

    一路上吴三桂对于这种新奇舰船的问题无数,不过没什么人搭理他,让他觉得好生憋闷。

    此时的吴三桂只有十八岁,还不是后世的大汉奸,心性有些孩子脾气。

    不过赵颂对他后来的作为很是恼怒,所以不太想理他。

    吴襄此人一向是个庸人,靠着大舅哥祖大寿沾了不少光,但是现在却对高第言听计从,可见是个什么成分。

    很难说,这种有奶就是娘的作风是不是父子一脉相承。

    所以,无论这俩人如何套近乎,赵颂都做高冷状,不作一答。

    吴襄脸皮厚,无所谓。

    吴三桂却明显对赵颂有些恼火,要不是吴襄私下拦着,只怕是要恶语相向了。

    赵颂先把吴襄父子送到旅顺老港,让他们清点人头,又安排人去把一直关在小黑山基地的济尔哈朗运了过来。

    赵颂原本想用济尔哈朗换辽民的,不过后来又抓了五个鞑酋,个个身份都不比他低。

    而且阿敏几人还不知道舒尔哈齐也被抓了,回去之后根本不知道他去了何处。

    赵颂正好可以把他送给高第,换来了觉华岛的粮草和一万多军民。

    济尔哈朗吴襄见过,互相之间还打过几架。

    当然是济尔哈朗追,吴襄跑的这种层次,追上就会嘿嘿嘿。

    “哈哈哈,还真是济尔哈朗,你再打我啊,你的能耐呢,还不是落到老子手里了?想不到啊,你也有今天啊,”吴襄开怀大笑,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呸,你这手下败将的明狗,有种放老子回去,咱们真刀真枪的打过,看看爷能不能扒了你的皮!”济尔哈朗一口浓痰喷在吴襄脸上。

    吴襄慢悠悠擦去口水,吩咐左右家丁道:“把这鞑酋给我按住,老子要割了他的舌头,让他口不能言,砍了他的指头,让他手不能书。”

    济尔哈朗睚眦欲裂,怒目而视吴襄,怒骂不止:“汉狗,懦夫,爷就是被你折磨死,你也是爷的手下败将,哈哈哈哈!”

    随着阵阵惨叫声响过,济尔哈朗已经成了一个口不能言,手不能书的废人。

    吴襄这样做当然有深意,被变成了废人的济尔哈朗送回京城,才不会说出他被俘的真相。

    赵颂将吴襄等人送到老港口后就让炮艇开回了军港。

    将炮艇重新补给后,他就奔向军港开始购买民用船只。

    现在他的账户余额只剩下一万多,还能购买两艘一千吨级的中型水泥机动船。

    这艘船的船身由钢筋水泥浇筑,中部和前部都是巨大的货仓。

    后部有一个大棚屋,里面是驾驶室和船舱休息间之类的功能空间。

    尾部有两台大马力柴油机,还有两个柴油桶,用来储备燃油。

    它的空载排水量1000吨,满载排水量1500吨,近海航运的安全排水量为1300吨。

    建造价格比钢铁船只便宜,但是适航性和运输效率比钢铁船只差远了,还不到一半。

    这是特殊时代的产物,那时候全国钢产量都不够用,只能用水泥造船。

    除了这种机动水泥船,还有一种五百吨级的无动力水泥驳船可供购买。

    这种船本身没有动力,只能由机动船拖在后面牵引着行进,往往一拖一大串,跟火车似的。

    千吨级机动水泥船3000一艘,六百吨级无动力驳船500一艘。

    赵颂购买了两艘机动船,和六条驳船。

    机动船一拖三,彼此还有个备份,海上航行更保险一些。

    只是民用船只不配驾驶人员,赵颂还得从军舰上调了六个人过去开船。

    6艘炮艇先行出发,六条水泥船紧随其后,他们的速度肯定跟不上炮艇,同样的航程,水泥船需要三倍的时间。

    出发后,赵颂去老港口重新接回了吴襄父子。

    他们的六个老家丁留在旅顺盘点鞑子头,济尔哈朗也留在这里止血养伤。

    吴襄一见到赵颂就兴奋的说道:“赵先生真乃信人也,货物数目不差,成色也是上佳,济尔哈朗也是本尊无疑,烦请先生送我回山海关,我把好消息给督师送去。”

    这种事情,越是及早报信,上官对他的印象越深,以后有好事肯定能想得到自己。

    吴襄深谙马屁之道,此时当然是归心似箭。

    可惜赵颂不解风情,摇摇头说道:“我们得先去觉华岛,看到军民无恙才能放心。”

    “嗨!”吴襄道:“那些军民算得了什么,跟野草似的满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督师可就只有一个啊。”

    他凑近几步说道:“你家毛帅孤立无援,如果交好督师,以后面见天颜,庭奏的时候稍微歪歪嘴,就是他享用不尽的好处啊。”

    吴襄只是在码头附近忙活,还未深入旅顺,所以对旅顺发生的深刻变化还没有认识到。

    先入为主的一直认为,旅顺还是毛帅的属地,赵颂只是毛文龙的部下。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491/23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