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皇家暗卫在七零 > 第16章 下乡事定
    第二天一早,余元便带着谢茵来到知青办报名。

    过程顺利。

    有认识的人问余元,怎么不是谢菲下乡的?

    余元解释,他们本来是接谢茵来城里生活,不过谢茵体贴家里,也体贴她姐,又舍不得老家的亲人,主动要求下乡。

    正好这样谢菲也可以帮忙照应家里,如果有机会找个工作,还能补贴家里,缓解家里压力。

    这样安排对大家都好。

    嗯,对方看似信了,如果不是无意间看见她嘴角的嘲讽的话。

    对于下乡这件事,只要有下乡指标的人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思。

    大家心知肚明,大部分人也不会伸手管别人的家事。

    所以话题点到即止。

    出了知青办,谢茵眼巴巴盯着余元手中的钱票。

    150块和一些票证,是给下乡知青置办生活用品的。

    另有部分乡下补贴是由接收地的公社安排的。

    余元见谢茵看着她手中的钱票,赶紧把东西收进口袋。

    “这些东西你别看了,我先给你收着,东西我会给你准备的。一天天的,没赚到钱,就想着花钱。”

    “呐,这个下乡通知你自己收着,别给弄丢了,惹麻烦。下乡证明和车票都是出发那天统一发放。你还真是捡便宜,这次可以坐车回去了。”

    “别傻站着了,回去糊纸盒子吧。我先去上班了。”

    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吧,看来这个钱票是到不了她手里了。

    她要使出谢老爹和谢老娘两个杀手锏了。

    既然出来了,谢茵暂时不打算回去。

    她可以好好逛逛吴市的市区。

    从前,在老家,她去的远的的地方就是老家县城和隔壁县城。

    吴市的繁华程度确实不是老家那边可比的。

    她也可以趁机采购一波。

    找个无人的地方,做了伪装,她要去消费。

    杀到吴市的百货商场。

    跟她空间仓库不能比,却也是琳琅满目。

    紧着她空间里这段时间交易所得的当地票证,吃的喝的用的,想买的能买的基本买了个全。

    快离开百货商店的时候,多亏了她耳力好,听到两个中年妇人低声交谈。

    “唉?你这次到这里来买这多东西要干什么?你看这盆儿啊,壶啊,也没听说你家要办事啊?”其中一个人说。

    “唉……还能是为了什么,我闺女下乡的事呗。”另一个人说。

    “哦,我想起来了,前天我听人提了一嘴,你家闺女工作不是都安排好了,就等着上班么,怎么又要乡下了,当时我还以为为那人瞎说的呢。”

    “就这么个糟心的闺女,被我们养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被我们家属院老吴家那个闺女一撺掇,就擅自报名下乡了,还是东北那么远的地方。儿女都是债啊,我和她爸都被气着了,还不是得乖乖给她安排。”

    “你们就没找人打点一下?”

    “怎么没有,现在这个情况,肯定是要下乡了。要是把她强留在城里,我和她爸都得被连累着吃瓜落。你说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傻。”

    “那找个近点的地方呢,东北那么远,那边那么冷,你闺女能适应?”

    “我和她爸也担心呢,也去知青办那边打听过了。知青办那边也怕东北那边下乡的指标完成不了,除了特意安排到那边去的,还有自己要求去的,其他都是先紧着那边安排的。说是除非找到别的地方的知青调换,否则不能换地方。不光我们家,也有几家也想换来着。这次最近的下乡地点是隔壁省,我们老家就在古县县里,我也想把我家丫头换到那边去,老家那边也有照应,我们也放心。可是哪里那么容易啊,没人愿意换啊。唉,只怪我们家丫头自己蠢啊。”

    “现在报名还没结束呢,说不定后面有人愿意换呢。你先别着急。”

    “只能这样了,我先把东西准备着,反正大部分东西不管去哪里都用得着。就是这棉花,一时半会儿还没买到。”

    ……

    谢茵本也是随便一听。

    但是听着听着,她突然就想,她为什么就要回老家去下乡。

    虽说,她觉得在那边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可是在那边生活掣肘也多。

    现在她年纪大了,就老谢家人的性子,估计会想从她的婚事上捞一笔。

    她有信心不会被他们坑到,但她不愿意去见招拆招,忒烦。

    况且,老谢家人用孝道压人的话,她难免被动。

    那么,换个地方下乡,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老谢家就在刚刚那个人说的古县。

    东北,她从这个时空的地理知识上了解过,大致跟她前世的北地差不多,她曾经在北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去那里,她不慌。

    那就跟上去。

    哟,那位妇人住在机械厂。

    从她跟别人交谈中得知,她是区妇联的主任,她丈夫是机械厂的厂长。

    对谢茵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谢茵再次改装,一个乡下大妈形象诞生。

    见那位厂长夫人再次走出家门,经过一个僻静的地方时,谢茵连忙跟上去。

    “大妹子,大妹子,等等我。”

    “这位大娘你有事什么事?”

    “大妹子,我刚刚听说你家闺女要下乡了。”

    妇人警惕地盯着谢茵,“你要干什么?”

    “大妹子,我没有恶意。是这样,我今天来城里走亲戚,你也知道我们乡下人没什么钱,正好家里存了些棉花, 我们就想换点,好买点礼物去亲戚家。”都是场面话,场面话。

    妇人愣了一下。

    “大妹子,我们这可不是买卖啊,就是换点东西啊,你要是不愿意,就当我没说,没说哈。”

    对面妇人想了想,“你真有棉花?新棉花?有多少,想换多少东西?”

    “大妹子我还能骗你不成,我们今天带了20斤,你也知道现在棉花12元一斤,还要棉花票,我也不要票,就两块钱一斤,这可比黑市便宜多了,也是我和大妹子有缘,我不要价,你也别还价,成不?你看你要多少?”

    确实,谢茵给的棉花价相比黑市,着实公道。

    对面妇人稍稍一想,“成,你那20斤我都要。你的棉花在什么地方。”

    “那大妹子你等我两分钟。”

    走到妇人看不见的地方,两分钟后,谢茵背着一包棉花跟妇人完成了40块钱的交易。

    果然是有钱人,随随便便身揣四十块巨款。

    “大妹子啊,看你也是爽快人,我跟你投缘,给你透露个消息。”

    “什么消息?”对面妇人估计真的好奇,这个乡下农妇能给自己什么消息。

    “也是我从食品厂那边听来的,可能对你家有用。”

    “哦?”

    “食品厂有个姓谢的车间主任家一直养在乡下的二闺女前些日子来城里,这闺女户口在城里,据说又给报名去了老家下乡,他们老家说是在古县。估计这个闺女在家也不受宠,养的也不亲,这闺女到现在衣服上还有补丁呢,在老家估计也是被苛待的,你说,要是补贴一些钱票,这个闺女愿不愿意换个地方下乡呢?”

    “大妹子你说这个消息是不是对你家有用?也就是你,其他人我可不说。”

    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后面几天,谢茵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

    3天后,大概确认了事情的安全性,她又见到了机械厂的那位厂长夫人。

    她是专门来找她的。

    在她一番利弊分析,连哄带骗后,谢茵“天真愚蠢”地被200块钱外加一些票证收买了。

    带着她的下乡通知,去知青办更换了下乡地点。

    就此,谢茵成了一名即将去东北下乡的知青。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375/21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