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阳的影子是金色 > 第26章 草稿《行路难,多岐路》
    “怎么样啊?刘局长那边妥了吗?”老得看见章楠回来了,立马上前询问道。

    “嗯,妥了。”章楠轻轻的点点头道。

    “这就好,这就好,哎呦,可担心死我了,我还真以为那个什么刘局长是个正人君子呢。还是我眼睛看的准啊!”老鸨显得有些高兴的说。

    “妈妈说的是,妈妈眼光确实独到。”

    “姑娘,别这么说,总这么说,搞得妈妈怪不好意思的。是多亏了你,我去肯定是没用的。哈哈哈。”

    “世人都说神仙好,如果说神仙也会贪慕人间,不也是因为有我们嘛?”

    章楠:“……”

    宝积寺

    “不假外求?先生思想依旧是儒家之普思,是向内寻求真理求圣之道,依旧是方内之人。浮躁之气,名节之声。非解破凡心,料理禅机,终定机缘。说白了,还是未与我佛有缘,未开禅修妙境之心呀。”方丈回复刘局长说道。

    刘:“虽像是儒家思想,但怎无禅机之缘,禅修所讲不也是这个向内而求?千年前儒释道便成了一家,怎还分个你我。修禅便是修身,佛讲究修心悟性参禅,不也是修身?不也是不假外求。两者悟大道,感哲思,是成佛成圣皆过的必然之举。怎么到方丈口中有其二分。而且两者内容相同,怎么还算与佛无缘呢?佛悲众生苦,欲救之于黎民于水火,也绝非方丈以为的方外之地。佛之所及早已广布天下。”

    “舍主此言诡辩难当,佛是佛,儒是儒,儒是凡俗之道,佛是天外仙途,无有可比。佛渡有缘人,唯有了却凡尘,堪破红尘,才能得到我佛点化。是有一定门槛的,并非世人随便就可入我佛门。佛渡有缘人,施主要先方信了我佛,我佛才能亲临。领君进入那西方禅境。必然是先向外求,再向内求由外至内将能成佛也。”

    “哈哈哈哈哈,方丈多年料理佛经无数,班禅诵经,至少是离佛祖最近的人,也应是最有佛缘的人,没想到竟是如此高论。”

    “当今天下,是佛横行于世,还是儒横行于世?都不是,当今之天下,是法墨之道。至少是向往法墨之道。”

    “送客!”

    “甚是荒唐,老纳虽不才,但也知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2000余华岁,不是佛盛,便是道盛。秦朝法家,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更何况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自汉以后,儒家极显一时,更无有墨家和法家说法的地方。”

    “墨者,侠客之道也。兼爱而非攻。互爱互助,诡术奇门恫吓江湖。非大国之气量之学也。怎可为将来之显学?”

    “墨家的兼爱非攻和如今的民主博爱思路相通,我说将来是墨家的天下,何不为过呢?儒者,中华出世精神的寄托也,文化之承载者也。孔老夫子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教条。孔子问道于老子学习老子广博精深之文化。儒学的精华也是当今所提倡的,比如仁者爱人。所以说当今或者是说将来何不是儒墨的天下呢。只是需要改进一下而已,与时俱进罢了。西方诸国有一个天赋人权的概念,也就是说,人拥有天生下来的平等,博爱,友善和尊严。这些都是自己的权利,而佛家讲究六道轮回,所谓的避世,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寄托,心安理得的剥削的人,心安理得的折磨自己。”

    “当然了,中国能拥有儒释道而且三家并立是中国的幸运,至少这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无论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能寻找一个精神的慰藉,一个存在的理由。”

    “相当于为中国的哲学构建了三座大山,仰之弥高,观之弥深。所以,中国人无论是进退都有一套自己的说法。这是一种智慧。历史上很多的名人,他们并非单纯的儒者,或者是单纯的佛家子弟。兼收并蓄的态度让他们兴奋不已,却又让他们名垂青史,就进了说有王阳明远了说有韩非子。一个儒家,一个法家,但都样样精通,取百家之长,方是源头活水,方能不断增进,虽说是有许多观点源于自己的偏见,但是偏见也是源于自己的学识,所以往往能逻辑自洽。所以,无论是儒墨也好,佛家也好,道教也罢。各取所长,才是他们现今留存于世的主要原因。”

    “今天确实是老衲我有些失态,没有先生学识之广博,原以为刘先生身为局长,而且年纪轻轻,应该只是略知皮毛,在此地卖弄学问,没想到竟是真的大才。在究理哲思方面,老衲甘拜下风。刘先生常来。”

    “有幸再来拜会。”

    地处高山上宝积寺屹立在山间,厚厚的积云笼罩整片天空,隐隐能听到隆隆的响声,颜色越来越深,终于在下午三点左右下起了暴雨,山间小泉不在叮叮咚咚作响,而是哗哗啦啦。泉水也变得浑浊,激烈的泥石流夹杂着残枝枯叶顺水而下,像远古的巨兽,一路狂奔而下。气势壮如牛,刘局长,扶了扶眼镜,看到这么壮观的场景,撑着油纸伞在一旁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在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么浑然天成的世界,只有诗里有。

    一场大雨过后,天空终于放晴,一缕阳光从沉沉的云中掀开,暖阳扑面,斜斜的照在人的身上。

    刚刚是雨中仙,现在是放学而归的少年,那样肆意奔放,心情别样的好。刘局长,这边要下山去,他不知道谁别将何时回来,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一辈子。

    他掀起裤腿,勉勉强强的向山下走去,一场大雨的破坏将下山的路,不说冲的一干二净,也至少是使他走过的每一步路都能紧紧的与山间的雨露和泥土来个亲密接触。泥土的芳香,能浪能回想起小时候玩泥巴的场景,那是故乡的味道。

    很显然,他很享受,在这个自然的环境中,他能找到曾经真正的自己的样子。即便行路难,多歧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298/20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