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胡芸儿除了刚开始那几天去得比较勤之外,后面都是隔几天去一趟,没有一直泡在兵器铺子里。

    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修炼上,正在努力打通奇经八脉。

    修炼奇经八脉的难度比较高。

    如果说十二条经脉相当于江河,那么奇经八脉则相当于湖泊、海洋。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想打通奇经八脉,至少要好几年时间。

    但胡芸儿隔几天去一趟太庙,摸一摸那里的石碑,汲取充足的灵气,可以打通不少的穴位。

    归根结底,不管十二正经,还是奇经八脉,对于丹田来说,都属于外围性结构。

    人身上有精气神三宝,三宝之中,以精为根基,以气为中枢,以神为统帅。

    胡芸儿的长处在于,她做鬼多年,修炼的三魂七魄超出于常人,魂魄和元神一样,都受上丹田泥丸宫统帅。这番道理,就像寺庙里的老和尚,一辈子念经打坐,从来没有主动打通经脉,但在开辟上丹田之后,一窍通而百窍通,奇经八脉自然而然就打通了。

    除去太庙汲取石碑中的灵气外,胡芸儿还写字、绘画、弹琴,以灵笔来绘画,以灵琴来弹奏,都能吸引空中的灵气,就像醍醐灌顶一样,流入她的体内。

    这一日,她把从孙凉石那儿获得的五块白玉拿出来研究。

    那几块白玉上刻满了细密的符文,符文之细密程度令人惊讶,好像不是用刀雕刻的,而是用意念或者神识刻上去的。

    胡芸儿将那些符文翻译出来,发现这几块玉石上记载的内容各有不同,其中有两块玉石讲述如何画符,一块玉石记载了几种丹方,另一块玉石讲述青云门的心法“养神诀”,还有一块玉石,记载了轻功,唤作“青云仙步”。

    这些功法的档次,都比石碑上描述的功法更高深。看样子,石碑上留下的大都是基础功法,而真正的秘传心法刻在玉简上了。

    胡芸儿心里盘算:“怎么能拿到那些玉简呢?难道说,所有玉简都落在皇家手里,有没有玉简流落在外?”

    落在皇家手里的玉简,她暂时是拿不到的。她的功力不足,没法闯入皇宫,还能全身而退。

    她也不敢抛砖引玉,说自己懂得玉简上的符文,否则会被泰武王赵太敏囚禁起来。

    胡芸儿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那两块描述如何画符的玉简上。

    丹器符阵,乃是所谓的“修真四艺”。其中画符是修真人很重视的东西。

    常见的灵符分成护身符、攻击符、驱邪符、养神符等,每一种灵符还可以细分,比如说攻击类的符,包含火焰符,金枪符,爆裂符,雷电符等等。

    符的等级,分成灵符、宝符、云符、仙符、神符。

    灵符是筑基修士和低阶金丹真人画的符;宝符是金丹后期和元婴修士画的符;云符是步虚、合道真君画的符;仙符和神符则属于神仙才能画出来的符。

    玉简上描述的内容,涉及画符的总纲,还有几枚宝符和云符的画法。

    胡芸儿琢磨了几天,用灵笔在兽皮上作画,画的是《醉卧花下图》,一个看不出面目的女子,侧卧在桃花树下,桃花满枝头,还有一些花瓣落在地上,女子的身侧点缀着桃花。距离女子侧卧的地方不远,还有一汪潭水,潭水中有几只游鱼。

    她在画中添加了几枚符,一枚空间符,一枚左鱼符,一枚入山符。

    她并不晓得,自己画的符属于什么等级,只管按照玉简中描述的“云符”去画。

    画完之后,这幅图显得栩栩如生,能从空中引来源源不断的白雾,丝丝缕缕灌注于图画中。

    白雾环绕的过程,持续了一天一夜。

    然后胡芸儿将这幅画挂在入门玄关处。

    她特意叮嘱丫鬟雪雁,不可靠近这幅画三尺内。

    雪雁想不明白:“为啥不能靠近那幅画呢?”不过,既然小姐交代了,她照着做就是了。

    芷兰院,除了雪雁之外,还有两个丫鬟和两个婆子,这些人也得到叮嘱,不可靠近那幅画。

    然而有人不听话,非要靠过去试一试。

    于是乎,两天后,芷兰院丢失了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

    雪雁找了大半天找不到她们,哪儿都没有她们的踪迹,只好前去禀报大小姐。

    胡芸儿走到玄关处,念诵了两句“出山咒”,然后失踪的人出现了,面色苍白,惶恐不安,似乎魂魄被收走了一样。

    “吓死我了!我被一条鱼吞入腹中,暗无天日,以为自己死了呢。”

    “我也被吓死了!我好像进入花瓣里了!有一个陌生女子躺在草地上,不说不动,冷眼看着我。我怎么挣扎都动不了。”

    “这幅画有古怪!就像妖怪一样,能把人吞进去。”

    “都怪我不小心,没牢记大小姐的叮嘱。”

    胡芸儿心道:“我如果不念‘出山咒’,两人可能死在里边。不吃不喝,能撑几天呢?”

    从这天开始,她的画更上一层楼,已经超越了灵境,但还没达到仙境,介于灵境和仙境之间,有一层境界唤作“真境”,能在画里开辟空间,就像储物袋一样,纳须弥入芥子,从外边看栩栩如生,从里面看真真切切,对不明真相的人来说,有隐藏的杀伤力,一旦陷进去,很难再出来。

    此时的胡芸儿,堪称苍兰国千年未见的大画师,像这种级别的画家,或许在数千年前出现过,但自从青云门和空桑门灭绝之后,周围万里内不再有步虚真君和合道真君,也就没有人能掌握“云符”,并且将其运用到画作里。

    据说目前的朝阳宗只有一位元婴老怪,而元婴真君只能画出宝符,很难画出更高等级的“云符”。

    这一日,祖明澈来见胡芸儿,说护身宝甲制作好了,经过测试,效果极佳。

    这是一副半身甲,往身上一套,能护住胸腹重要脏器。整幅宝甲约有二十斤重,同样采用灌钢法制成,将符文锤入其中,能从表面隐隐约约看见花纹,但是看不清晰。有了这么一副宝甲,普通刀剑砍不透。

    祖明澈没舍得用自己的宝剑测试,只用市面上常见的百炼刀劈了几次,结果让他很满意。

    除了向胡芸儿展示宝甲外,他还带来了半车兽皮。

    “这些兽皮,都是我爹从草原上收购的,其中化妖的兽皮很珍贵,只得到十余张皮子,其余都是凶猛野兽的兽皮。

    妖兽的毛皮,跟普通野兽不一样,看上去有一层特殊光泽。

    除了色泽之外,妖兽皮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的坚韧程度,是制作皮甲的上好材料……”

    他把十几张妖兽皮拿出来,一件件展示给胡芸儿看:“这是一张虎皮,化妖的猛虎十分凶残,即便是中阶武师,也不是它的对手,必须有多位高阶武师联手,才能将其猎杀;这是三张狼皮,化妖的狼体型很大,几乎是普通狼的三倍;这是犀牛皮……这还有一张狗皮……”

    胡芸儿笑道:“怎么会有狗皮呢?若是家养的狗,即便化妖,也未必伤人啊。”

    祖明澈道:“我也不晓得,狗皮是从哪儿来的。或许是因为两国交兵,一方士兵斩杀了另一方的猎犬。”

    “你只有宝甲,还没有头盔。我帮你做一顶狗皮帽子,如何?”

    “好啊。”祖明澈以为她在开玩笑。

    然而没想到,十天之后,胡芸儿让人将狗皮帽子送过去。

    祖明澈看见帽子外边是致密的毛,里面的皮子画满了花纹,他还在帽子里找到一张纸条,说这不是普通的帽子,它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将敌人的攻击大幅削减。而且,戴上它之后,还有轻度易容的视觉效果,让眼睛、眉毛、嘴巴发生变化,使对手产生错误印象。

    他戴上帽子,去见大哥祖明远。

    祖明远觉得很奇怪,道:“你若不是我兄弟,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祖明澈将帽子摘下来,形象瞬间变回原样,他把帽子扣在大哥头上,发现大哥的样子也发生改变,变得陌生了。

    祖明远取下帽子仔细观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

    祖明澈道:“我猜跟那些花纹有关。”

    “花纹是谁画的?”

    “胡小姐。”

    “这姑娘越来越神奇。前些日子,你给我的宝剑,我使着特别顺手,有种‘宝剑通灵,随心所欲’的感觉。你知道吗?那一套青锋剑诀,总共十三式,原本我费劲心思,都施展不出第三式,有了你送来的宝剑,才将前三式顺利施展出来!”

    “大哥,你都能施展第三式了?我才学会第一式,只能在剑尖形成少许剑芒,无法发挥最大威力。”

    祖明远又道:“还有胡姑娘送给爷爷的‘五气归元诀’,我练了两个月,越练越觉得惊讶,它能补足五脏之气,让我朝着宗师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照这么修炼下去,我距离进阶宗师不远了。”

    祖明澈道:“大哥,你抓紧时间进阶,爷爷还想让你去苍梧省呢。”

    “嗯,爷爷将启元丹给我了。过几天,我就要闭关潜修。”

    像这种大户人家,平日里做好了丹药的准备。老爷子祖永寿早在五六年前,就以重金购买了三颗启元丹,给每个孙子准备了一颗。

    他经常参加拍卖会,每次都参与竞拍,不管有没有枣先打两杆子,如果运气好,就能买到想要的丹药。他还准备在未来五年内,多买几颗启元丹备用呢。

    反正老二祖明伦才是五阶武师,老三祖明澈才是二阶武师,距离九阶武师还早着呢,老爷子有的是时间慢慢采买丹药。

    随后,祖明澈去见了二哥祖明伦,跟他显摆狗皮帽子。

    祖明伦正在跟他的老师郑明下棋。

    苍兰国的科举考试,并非只考四书五经,而是兼考琴棋书画。对于儒生而言,琴棋书画就像仙家的修真四艺。

    祖明澈在边上看了一会儿,无奈二哥头也不抬,压根没瞧他的狗皮帽子。

    祖明伦又不能当着郑明的面多说,所以他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就走了。

    他回去继续修炼,继续按“无名仙经”呼吸吐纳;同时用“四灵诀”来炼体;每天早晚各一次,施展“青锋剑诀”半个时辰。除此之外,他还要抽出半天时间,去族学跟大儒郑明学习儒门经典。

    郑明,进士出身,以前做过官,曾经担任正六品的京府通判,因为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溜须拍马,后来致仕做了教书先生,在太学里教了十几年的书,等到六十五岁之后,才受邀来国公府族学,每日里给学生上半天课。

    国公府是武修之家,当初老国公祖永寿的意思是想给孩子们启蒙,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一些儒家基础经典就够了。

    然而郑明毕竟是大儒,善于因材施教,竟然将祖明伦培养出来,顺利考上了举人,超出了老国公的期望。

    老国公一开心,奖励他白银万两!另外帮他买了500册珍本古书,

    郑明也不是很缺钱的人,因为他每个月拿到的薪水不菲,比在太学担任教授还高。他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一个儿子都中了进士,长子郑长甄担任盐运司经历。

    郑明才72岁,大儒的寿命是130岁,他距离寿终还早着呢,所以不甘心退休养老,想出来做点儿事。

    每一位大儒都喜欢收藏书籍,郑明也不例外,他对500册珍本典籍很喜欢。

    前不久,老国公被封为“苍南王”,私下里向郑明许诺:如果能让小孙子中秀才,再帮他弄500册典籍;若是能中举,奖励他1500册!至于说进士嘛,难度太高了, 他不敢有那个奢望。

    因此,这些日子里,郑明开始认真教祖明澈儒门经典和琴棋书画。

    教了一个月,他发现祖明澈人聪明,是很好的读书苗子,资质比祖明伦还要好。当初他教祖明伦时候,有的经典要讲两三遍,而祖明澈听一遍就懂了;同样一篇文章,祖明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背诵,而祖明澈用不了一个时辰。

    于是,郑明如获至宝,将儒门经典倾囊相授。

    又过一个月,他发现祖明澈的智力越来越强,背诵同样长的文章,原本要一个时辰,此时只要盏茶功夫,再后来甚至看一遍就能记住。

    “这是聪明绝顶的旷世奇才啊!”

    他不晓得,祖明澈修炼了《青云仙经》,这是青云门亲传弟子才能接触到的修仙心法,跟武修的锤炼筋骨不同,它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精气神谓之三宝,精是基础,气是中继,神是升华。

    少年人嘛,精力旺盛。若是不求上进,便会沉沦不起。一旦沉沦,精气流失,记忆力会越来越差。反过来,修炼仙经之后,能将后天之精,变成先天之精,精气充足,神识越来越强,记忆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而且,因为修炼的缘故,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那些个仙人,都可以吸风饮露,辟谷不食,既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每天不睡觉,自然有更多时间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237/20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