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春光明媚。

    胡芸儿带着胡山泉、胡青松和徐如萍,乘坐马车出了城,前往上次钓鱼时去过的祖家庄园。

    在那里她见到了祖明澈和郭红袖。祖明伦没有来,来的是他们的母亲郭红袖。

    难得春暖花开,莺舞蝶飞,万紫千红,鸟语花香,郭夫人带着一伙人出来踏春。

    她把那些手下撵得远远的,只有她和儿子祖明澈坐在岸边石凳上。

    她满面笑容,看着胡芸儿走过来。

    “芸儿,快来。我为你带了好吃的‘酥黄独’和‘古剌赤’。”

    胡芸儿上前见礼,看见桌上有几个食盒,里面装着各色点心。

    “酥黄独”是采用香榧和杏仁砸碎了,用盐酱调味,拌入粉浆,用熟芋头片拖面油炸,炸熟食用。油炸的焦香,配合浓郁的酱香,口味丰富,欲罢不能。焦脆的外壳,包裹着软糯的熟芋,层次分明,美味可口。

    古剌赤是用鸡清、豆粉和奶酪调成糊状,摊成饼状,再以白糖、松仁和胡桃仁作为第二层,如此层叠三四层,最后用酥油浇汁。

    “快坐!咱娘俩说会儿话。”郭红袖没拿胡芸儿当外人。

    胡芸儿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她做鬼那么多年,见多了人生百态,悲欢离合。

    她在石凳上坐下,一面跟郭夫人说些闲话,一面欣赏清溪河水静静的流淌。

    此时,胡山泉和胡青松拿着钓竿走到码头,挂上鱼饵开始钓鱼。

    祖明澈也带来一根钓竿,跟胡山泉要了些鱼饵,坐在码头上垂钓。

    徐如萍站在不远处的柳树下,身子笼罩在柳枝阴影中,不断观察周围的动静。

    郭夫人怕胡芸儿脸皮薄,所以主动开口说自家事,从老国公闭关修炼,到大将军驻守北方,再到长子祖明远和次子朱明伦,然后说到小儿子祖明澈。

    胡芸儿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的听,只偶尔开口问一句。

    “大兄三十多岁了,还没有订亲吗?”

    “原先订过一门亲事,是清波侯府的嫡女庄菱。那姑娘机缘凑巧入了仙门,便把这门婚事给退了。”

    “喔?”胡芸儿以前没听说过这件事。

    她知道清波侯府,府主庄志远,黄阶宗师,来自于东部的太湖之滨,此人一连生了七个女儿,好不容易才生出儿子,唯一的个儿子还不成器,功力太低,难以继承侯爵之位,未来的清波侯府必然降阶,甚至被朝廷收回封号。

    但庄志远有一个女儿通过仙门测试,成了百花门的弟子。

    百花门比朝阳宗弱一些,只招收女弟子。

    朝阳宗男女都要,主要招收男弟子,女弟子相对较少。

    自古仙凡两途,庄菱一旦入了仙门,自然而然就想着退婚,抛却凡尘,一心修仙。

    话虽然这么讲,但郭红袖说起这件事,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面色略微有些改变。

    “哼,我家明远已是九阶武师,用不了几年,就是武道宗师了!”她将胡芸儿当做自家人,并未隐瞒大儿子功力大涨。

    庄菱虽然进入仙门,但不等于就能成仙,只不过是炼气士而已。一百个炼气士中,只有一两个能成为筑基修士。在成为筑基修士之前,若跟武道宗师交手,往往处于弱势,远距离施法还好,近身搏杀必死无疑。

    胡芸儿又问:“二兄有没有议亲?”

    郭夫人笑道:“我正在帮明伦议亲呢!选了礼部尚书李成林的小女儿李月茹。李月茹刚及笄,跟你年龄一样大。你没参加及笄礼,所以没见到她。她在及笄礼上成绩优异,总分第三名,称号为‘卓女’。”

    胡芸儿有些惊讶,没想到祖家二公子,选了年纪这样小的女孩。不过转念一想,这也很正常。祖明伦二十五岁,出身国公府,文武双全,作为五阶武师,至少能活到九十岁。像这样杰出优秀的男子,想挑选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

    别忘了,苍兰国的普通女孩,寿命只有六十岁。如果祖明伦找同龄女孩,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

    因此之故,郭夫人相看儿媳,总要找年龄小一些的,但也不能是幼女,及笄是前提。

    提起李月茹的“卓女”身份,郭夫人的面上露出笑容。镇国公府是武修之家,难得能娶到出自文官家庭,知书达理的好儿媳。

    她倒没有将胡芸儿与李月茹相比,因为胡芸儿是内阁首辅亲传的嫡孙女,跟小儿子祖明澈有特殊缘分;胡芸儿给祖家带来好处,不但治愈了祖明澈的残疾,还让老国公功力大进,有希望再上一层楼,成为地阶宗师。

    在她看来,胡芸儿是个神秘、机灵的姑娘,就像传说中的小仙女,能从清溪河中钓上来灵鱼,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比较而言,她更看重人品和能力,至于说琴棋书画,还不是最关键的。

    这次郭夫人出来踏春,顺便跟胡芸儿聊天,发现她是一个好脾气、容易交流的姑娘,心里就更加喜欢了。

    “芸儿,我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用什么饵,能将灵鱼钓上来呢?是胡大人刚发现的秘诀吗?”

    郭夫人心想:“如果胡大人早知道怎样钓灵鱼,那么胡家肯定能培养出武道宗师来。”

    胡芸儿道:“是我自己从浩如烟海的古书堆里翻出来的。”

    “哪儿有浩如烟海的古书?”

    “皇家藏书阁。”

    “我都不晓得,皇家藏书阁还对外开放?”

    “我拿了母亲的灵女令牌,每次进去要缴纳一两银子。”

    “没有令牌能进去吗?”

    “能,但要缴十两银子。”

    “那儿有什么珍贵的典籍?”

    “浩如烟海,鱼龙混杂,不容易找到好书。前些日子,我找到一本剑谱,凭着记忆把它写出来。想将它送给明澈。”

    胡芸儿取出一本手绘的剑谱,这本剑谱出自滁州大墓的石碑,原本唤作“青云剑诀”,被她改名为“青锋剑诀”,总共十三式剑法,只有口诀和描述,没有具体的姿势图。

    郭夫人不敢怠慢,赶紧将祖明澈叫过来。

    “你看看,这剑诀能不能练?”

    祖明澈仔细琢磨了片刻,道:“第一式我勉强能看懂,后面的太复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望向胡芸儿,道:“我想请教兄长和祖父,可以吗?”

    胡芸儿点头,低声道:“可以,但只局限于国公府内,别将它传到外面去。这份剑诀很厉害,尤其是后面三式,属于剑仙级别的心法,可以御剑百里,取人首级。”

    郭夫人听得心惊肉跳,欣喜之余,又有几分惶恐。她转头四顾,唯恐这话落入别人的耳中。

    所幸其余人都离得比较远,胡芸儿特意压低了声音,那些人应该听不到。

    祖明澈将剑谱紧紧抓住,道:“我明白,多谢厚赐,容后报答。”

    胡芸儿又道:“过两天我要回青羊山,可能要在那儿待一段时间。”

    祖明澈问:“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了,你好好练剑。明年冠礼之后,还要参加一系列比试,对吗?”

    “是的。”不管祖明澈是否进入空桑界,总归要参加比试的。以他国公府的出身,如果在比试中获得好成绩,可以担任六品千总,或者从五品的参领,又或者大内侍卫。

    说话间,码头上传来动静,有大鱼上钩了!

    经过一番奋战,胡青松、胡山泉联手钓上来一条四尺长的鲤鱼。

    不知何故,今天运气不太好,直到日头偏西,也未能钓上来第二条。

    胡云儿将鱼收起来,回到家中,将鱼分成两份,鱼头留下,鱼尾送至国公府。鱼头这部分,又被她切成几块,送给胡三春两块,送给朱红衣一块,约有十斤鱼肉。

    朱红衣自己不吃,又提着鱼回了娘家。

    这一次,她只匆匆见了父亲一面,将鱼肉留下就走了,因为朱尚之处于“半闭关”状态,从一个月前就开始收敛心神,不再跟人讲话。朱尚之以前是大将,又做过兵部尚书,因为杀戮太重,后来受僧人点化,转修武僧外门功夫,相当于“青蝉寺”的俗家弟子。

    青蝉寺位于西方青蝉山,距离京城三千八百里,那里全是崇山峻岭,属于苍兰国和金珏国的分界线。

    苍兰国内也有一些寺庙,但大多关起门来修行。

    青蝉寺规模宏大,跟仙门朝阳宗类似,打开山门,对外开放,只要是成年男子,愿意供奉一千两银子,就能成为俗家弟子,传授“金刚不坏神功”外三层功法。

    青蝉寺广种薄收,每年招收数千名俗家弟子,收银子收得手软,传授的功法也是真的,但真正能练成神功的并不多,因为这门功法很高明,从低到高,总共有九层心法,前三层属于基础功法,低阶武师练第一层,中阶武师练第二层,高阶武师练第三层。从第四层开始才算登堂入室,黄阶宗师练第四层,玄阶宗师练第五层,地阶宗师练第六层。到第七层以后,就不再不对外传授了。

    青蝉寺宣称,只要俗家弟子成为武道宗师,炼至“金刚不坏之身”第四层,就可以担任外门护法罗汉,不单自己能获赐一颗“罗汉果”,延长寿命三十年,而且整个家族都受佛门庇护,不会被朝廷抄家灭族,也不会受仙门和魔宗的摧残。

    据说青蝉寺的老方丈,已经活了七百多岁,功力不亚于仙门金丹后期的真人。

    青蝉寺地位超然,不受苍兰国的管辖。它招收的弟子,出自苍兰国的不足三成,其余来自于金珏国、花莲国、北蒙国等周边国度。

    胡芸儿之所以将灵鱼送给朱红衣,也是寄希望于朱尚之成为武道宗师,从而得到佛门庇护,那样的话不但两个堂兄能活下来,而且对祖父胡人杰渡过难关有帮助。

    国公府,老国公祖永寿正在闭关。

    大将军祖青云和大公子祖明远常年驻守北方边境。

    家里只有二公子祖明伦和三公子祖明澈。

    这两个人屏退左右,关起小院的门扉,研究“青锋剑诀”。

    祖明澈以为自己看懂了第一式,然而施展出来却发现不对劲。

    架势不难摆出来,难的是气机的运转。

    要想施展出第一式心法,要求以意念催动灵气,从丹田起步,上胸膈,出于肺,动于肩,手腕灵活,挽起七个剑花。

    整个过程要调动三十三个穴位!

    而有些穴位,他还没有打通呢!

    所以,单是这第一式,他就暂时施展不出来!

    而祖明伦是五阶武师,按照剑谱上的要求琢磨了几天,连续数十次尝试之后,顺利的施展出来,竟然在剑尖形成七朵剑花的同时,出现梅花状的剑气外放!

    见此情景,祖明伦大吃一惊!

    剑气外放,哪怕只有三寸,也要有宗师级别的修为才能做到!而这门剑谱,竟然让他这样的中阶武师提前做到了,而且他放出的剑气足有一尺长!

    这件事有些荒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祖明伦瞪大眼睛,呼哧呼哧喘粗气,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祖明澈也很震惊,心中羡慕,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修炼,争取早点儿施展出这一招。

    过了好大一会儿,祖明伦才深吸一口气,道:“这份剑谱,价值连城!你可要仔细收好了!千万别把它遗失了。这样的剑谱,用在你我兄弟身上,能将杀伐实力增强三倍,若是让祖父和父亲看见,在他们手里能发挥更大作用!”

    祖明澈道:“胡小姐将这么珍贵的剑谱送给我,你说我该怎么投桃报李呢?”

    祖明伦想了想,道:“我听说,北蒙国崇佛灭儒,将太庙里的石碑拖出来,丢到荒郊野外,任凭风吹雨打。先前,父亲曾派人悄悄潜入北蒙国,带回来一些碑文拓片,珍藏在府中秘库里。你不妨请胡小姐来府中,问她对那些拓片是否感兴趣。”

    “好!”祖明澈即刻前往胡府。

    然而他去晚了。

    这天早上,胡芸儿已经离开了上京。

    祖明澈只能怅然而归。

    陪同胡芸儿上路的,除了胡山泉、胡青松、徐如萍和丫鬟雪雁外,还有一位七阶武师,是依附于胡府的客卿,名叫“黄崇”。

    黄崇是一位中年人,曾经做过走南闯北的镖头,因为有一次,押运的镖被山匪劫走,赔的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干脆不做镖师了,到胡府应聘随扈。

    他在胡家干了七年,得到不少好处,除了固定薪水,让妻子儿女有了稳定的生活外,还得到一些基础丹药,让自身的功力增长三阶,从四阶武师变成了七阶武师。

    七阶武师,已经踏入高手行列,如果从军的话,能成为副尉、军校、守御、佥事,但那需要头上有人罩着,否则日子不见得多好过。

    他留在胡府做随扈,平日里工作比较清闲,有更多时间用于修炼。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237/20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