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流放后,我被暗恋了 > 第8章 露田宅田永业田
    最重要的讯息是,谢知予他们这一群流放犯,六户人家二十五人,要落户彰武县孤山屯,开荒屯田。

    按照十五岁以上男丁每人四十亩,十五岁以下男孩每人二十亩,女子每人二十亩的标准分一些荒地种植谷物,这部分叫露田。

    这些田不准私下买卖,等到年老身死的时候,再还田给官府。

    每户户主另外可以分二十亩永业田,限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麻等林果作物。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代传给子女,但限制买卖。

    每户人家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三口一亩,宅田也属属于永业田,可以世袭。

    三年后开荒的田数不够或者开荒田产出低下,不够缴粮税,他们这群人就要沦为官奴了。

    第一年如果女子出嫁或男子入赘当地人,自己要开荒的露田那份额可以减半。

    谢知予算了一下,谢家需要开荒六十亩露田,二十亩永业田,一亩宅田。宅田如果盖房也不用开荒。

    而宋家则需要开荒一百六十亩露田,二十亩永业田,二亩宅田。

    嘶,这田真不少!

    这些田如果在现代机械化水平的加持下,十来天就能完成开荒,开始种植。

    但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代,生产力低下,三年时间有些紧。

    按着从辽州城来彰武县时看到的官道旁平坦整齐的农田,如果有耕牛,再雇几个人,应该能凑合完成任务。

    如果再是类似东北平原那样高产的黑土地,那就好太多了,产量上去了肯定够交税。

    等许县丞这边喷着唾沫星子滔滔不绝完后,天色已经不早。

    彰武县县衙也不留人,再次吩咐众人每月末到县衙报备。

    早有下面一个孤山屯的里正等了好久,接了人便往屯里赶。

    彰武县在辽州的东北边,孤山屯又在彰武县的东北边。

    出了县城北门,天已经黑透,一行人背着破旧的包袱被褥,举着火把,步行了大约一个时辰,到了孤山屯。

    王里正瘦瘦高高,年纪应该有五十岁左右,黝黑的面庞上一双小眼睛闪着精光,下巴上畜着两寸长的山羊胡。

    他把六户人家安置在一个半旧的院子里,里面正房厢房都有,都是普通的石砖房。

    虽然窗户纸残破,可好歹房顶屋檐还能遮风挡雨,院中有一棵杏树,墙边有一口井。

    “这是我一族兄的房子,人家去了辽州城几年,托我照看房子,你们可以暂时住在这里,不能破坏屋瓦墙砖和门框窗棂。”

    当即有人大呼感谢,这王里正真是好人一个啊,没这屋子,他们又要夜宿荒野了。

    没等众人高兴,王里正摸着山羊胡又道:“正房三间,一间一天十文钱,东西厢房有八间,一间八文钱。”

    “里面床铺陈设锅碗瓢盆都没有,还这么贵?”有个老妇人疑问,是那个跳崖而死的女子的婆婆胡氏。

    昔日挥金如土的贵人们在经历三千多里的流放路之后,身上的盘缠所剩无几,现在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儿花。

    “这也已经是看在焦主薄的面子上给的价,要不是他吩咐我给你们找房,我肯定不乐意收留你们这群人。”

    见众人脸色不好,又道:“要是不想掏钱也行,每天给我家捡一大捆柴,村北面山里就有,枯树可以砍,小树可不能砍,那小树是来年官府要用的树苗,砍了要拿钱赔。”

    “听说山里有狼,去捡柴会不会有危险?”那胡氏又问。

    “不要往深山里去一般碰不到狼,要是不想交钱不想捡柴,那就出去自己搭窝棚,这院子房子可不能白给你们一大群人住。”

    胡氏和儿子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钟氏和宋严锵悄悄商量:盖房子花费大,一时半会儿没钱盖不起来。

    他们又初来乍到这辽东,以后怎么过还得看看情况。

    搭窝棚夏天可行,可过了八月,天气渐冷后怕是要冻人。

    辽东冬日绵长,窝棚不保暖,肯定不可行。

    还是租房吧,这房子虽然老旧了,但是收拾收拾住一年半载还行,以后再想法子解决住房问题。

    王里正又道:“交钱的现在就给,捡柴的明天下晌送我家去。我家就在村当中,问问村人就晓得。”

    宋佑麟问:“那要开荒的地离村里远吗?”

    “不远,近的二三里,远的四五里,明早我带你们去看。”

    大家都默契的没有给现钱,商量着明天看完荒地再去山里看看,如果柴火好捡,大家结伴去也好。

    钟氏还有些余钱,担心两个孙辈的身子,要了一间有炕的上房。

    宋严锵要了两间厢房,他家六口人,男子一间,女子一间。

    韩大夫给自己夫妻要了另一间有炕的上房,又要了一间厢房给儿子一家三口住。

    其他人则为了省钱有的两家合住,有的一家一间。

    房子选好,王里正举着火把从夜色中离开。

    谢知予她们那间房靠东,大概有二十平米,临窗有盘大炕,目测有个三米多,足够祖孙三人住,非常时期,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

    炕边有个两孔灶台,王里正说这灶台有两个烟囱,冬日用炕那边的,直接可以烧暖整间屋子。

    夏日则用另一面,灶台照样生火做饭,炕不会热的住不了人。

    灶台上架了几块木板,墙角扔了把破旧的缺腿凳,此外整间屋子就没什么陈设了。

    拿带叶子的树梢简单扫了一下屋头的蛛丝和灰尘,把之前的被褥抖抖铺好,祖孙三人就这样又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王里正一早带大家去看荒地。

    这一看,谢知予又eo了,完全不能跟昨天辽州城外官道旁边的田地比。

    离住处近一点的荒地有些坡度,上面长满了杂草,还铺了一层大小石头。

    好处是离河岸近,有河水灌溉,有河泥肥田,打理好了产量有保证。

    这一处王里正给每户分了十亩。他是积年的老农,脚下步子一量就量出几块地,分别栽上木桩区别间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1_41046/17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