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55章 做毛毡
    宋小娟走了,苏秋月关好门才一屁股瘫坐下来,摸着自己乱跳的心大口的呼吸。

    她刚刚听到宋小娟说的话真的是吓了一跳。她还以为宋小娟也是重生的。脑子里都炸了。心里还是惊慌的很,色厉内荏的撵走了宋小娟。等心跳不那么快了才慢慢的冷静下来。

    她当时听到她说“梦里”的时候只当拿住了她嘴上的错处,赶紧把她赶走。现在想想应该是宋小娟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这就是她一直对她不放手的原因?如果是这样,她也能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宋小娟会因为做梦,梦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听得那两句好像也没有说到空间的事情。

    那就是说空间的事情没有暴露。这样总算能松口气了。

    刚刚她真的懵了,心里慌乱的不行,以为暴露了,以为宋小娟也是重生的。所以才会对她穷追不舍的。

    苏秋月在家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不确定心慌,现在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强撑着去表舅家让大表姐过来看家,她得去上河村儿。

    第二天早早的就出发了。感觉逃离十七大队,离宋小娟远一点再远一点,就会好点,慢慢的就情绪稳定了下来。

    感觉也安全了一些。等到了上河村儿她心也定下来了。上辈子的经历还是影响了现在的她。

    对宋小娟还是有些惧怕的,虽然这辈子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自己胆小怯虐一辈子,还是在有时候会冒出来对宋小娟不由自主的胆怯。

    苏秋月先把脑子里的宋小娟放下,买羊毛学习怎么弄羊毛毡。专心的干一件事儿,之前的慌乱慢慢的就平静下来了。

    等她往回走的时候,她也想明白了。现在的她不是上辈子的苏秋月了。宋小娟也不是上辈子那个高高在上的宋小娟。

    哪怕她也是重生的,空间的事情她知道。可是谁能相信呢?而且空间被她隐藏的很好,别人也夺不走。她很安全。

    还是上辈子最后知道的时候太过刺激,让她还是碰到一些情况还是有些心慌意乱的感觉。

    她得坚定的告诉自己,她已经不一样了,宋小娟也没那么可怕。她没有一直依赖空间为以后做打算,她有能力也在努力的坚持往前走。

    到了家她已经情绪稳定下了,这个家是她要坚定守护的,她要更强大,心也要更坚定。

    回来她又去了趟镇上,买了很多的肥皂。因为需要对羊毛做处理。

    先是把羊毛里面的杂质慢慢的挑出来,然后就开始清洗上面的尘土。然后一边清洗一边把羊毛梳顺整理出来,然后慢慢的阴干。

    “怪不得这玩意卖的贵,做的人也少,这是真麻烦啊。太费劲了。

    咱俩就弄干净这都好几天了,再阴干,然后再做也太费劲了。”许凤看着放在西屋等着晾干的羊毛说。

    “要是那么容易不就跟卖胶鞋似的了。”苏秋月拿着牛皮纸想着鞋样子怎么画平面图?。

    “干啥呢?”许凤看她在那比划来比划去就是不下笔。

    苏秋月赶紧把笔给她,两人开始研究毛毡鞋该怎么做。现在就是还弄不明白羊毛毡缩水比例,这就得慢慢实验了。

    等羊毛干好了,苏秋月就开始和山河村买羊毛学的还有上辈子看视频的经验,开始和表姐一起开始搓洗弄毛毡鞋。

    苏秋月让表舅用木头做了两个鞋撑子,到时候好把做好的毛毡鞋放上去好定型用。

    第一次做的失败就是没有掌握好缩水的比例,鞋子做小了,干了以后要不是鞋撑子顶着会更小,只能洗了拆了重新做。

    又做了两次终于做得差不多了。除了鞋底儿有点薄其他的都可以。

    只不过没做几双两人的手就受不了了,只能戴着手套继续弄。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过了好几天可算弄了几双出来。

    “哎呀妈呀这也太费劲了。”许凤一边翻看着手里的毛毡靴,一边给手涂嘎啦油。

    哪怕是后面带了手套,手还是起了毛刺,感觉特别粗糙。本来她是不在意的,苏秋月说时间长了该裂口子了,还是得好好保养一下。

    她们俩一共做了八双毛毡鞋。她俩一人一双,舅舅一双。许华和新月一人一双。

    剩下的打算赶大集的时候卖掉,试试行不行。

    “表姐你说咱们要是多弄几个人,一起做毛毡卖给收购站能不能挣钱?”苏秋月问。

    听她说挣钱,大表姐一咕噜就起来了,这个可以算算啊。

    “这个水不要钱,冬天烧热水费点柴火。剩下的基本都是费点劲。羊毛多少钱一斤啊?”

    许凤就开始算计起来,然后跑出去借了一杆秤回来。

    因为做出来的这几双毛战靴是自家人穿,也没有算计用了多少东西。

    大表姐就开始挨个称重,然后计算一双鞋用多少羊毛,然后根据自己的听到的价格算能挣多少钱。

    “大姐,还有点羊毛,咱们做个毛毡帽啊。那个也能卖钱。”苏秋月看她上心,提议道。

    毕竟毛毡鞋还是挺费劲的,特别是靴子越高越费劲。苏秋月知道干毛毡的做法。但是现在没有那种针,现在还没法弄,如果有了那种针就能做的更快了。

    苏秋月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姐说了一下,两个人就开始研究到底怎么弄才能更快一些。

    大姐是有这方面头脑的,很快就能算出一双毛毡短靴用多少羊毛。

    其他的东西就得两个人慢慢的实验了。

    已经进了腊月,马上就过年了,这个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杀年猪备年货。

    今年的大集表舅家全家出动,大姐二姐都牵着一个孩子。许华和新月则跟着表舅一起逛大集。

    苏秋月今天给了妹妹两块钱,让她自己买想要的东西。

    她自己则在大集上买想要的东西。去年的大集她买了很多的药材,还有一些吃的。

    其他的东西就没有买。今年除了买吃的东西,更多的是看自己喜欢的东西。

    大集上有人会把家里不用的东西拿出来卖,比如苏秋月看到的装酒的皮囊。

    做的不是很精细,但是很有用,装酒装水都可以。还有一些老物件儿。

    其实就是一些瓶瓶罐罐、零零八碎的东西。比如烟袋锅、小刀之类的东西。

    苏秋月也不会看是不是古董,卖的人也不会当成古董卖。苏秋月只看自己看不看得上,比如买一个她看来比较完整的坛子,能装家里的糖块。

    还有一个简易熨斗,是一个整体,没有槽不能放炭块,就是放在炉盖子上加热就行了。

    苏秋月还买了一个有香味儿的手串,她不知道什么什么木头,就是觉得味道挺好闻的。

    大表姐则是把毛毡鞋给卖掉了,回去的路上和苏秋月两人数了好几遍。

    抛出去成本三双鞋挣了三块钱。

    “秋月这个真的可以做啊。你说夏天的时候做是不是更好,那时候只能到河边洗更方便呢。”许凤轻轻的说。

    “大姐,那不是让人家都看见了,再说你是投机倒把咋整?”苏秋月还是很谨慎的。

    “不会,卖给收购站呗,那也是钱啊。”许凤倒是不担心。

    “不过别人看见了,就会想着跟着一起做,这个就难了。”这个时候有些东西都是藏着掖着的,弄得人尽皆知还是不好的。

    “要不然咱们试试那个针,表舅有没有认识的铁匠啊,让他帮着做针呢?”苏秋月提议,这样在家做就行了。

    “你和我说说啥样的针啊?”许凤问。

    苏秋月只能尽量的形容那个毛毡针的样子。

    “这不就是锥子吗?把锥子尖弄一下不就行了吗?多弄几个针的锥子干的就快了。”许凤听了一会儿就感觉是锥子了。

    苏秋月一想也是啊,锥子还挺合适的。改装一下就行了。

    公社就有铁匠,到时候去一趟就行了。

    赶完大集就在家准备过年,小孩子是最高兴的。大队里的孩子们又开始口袋里有零嘴儿了。

    下乡两年多,这是第二个年。姐妹俩现在已经很适应乡下的生活了。

    新月越来越活泼,天气好的时候,在大队里四处乱跑。该干活儿的时候也能背着背篓去捡柴火。

    拾掇秋儿的时候,也能跟着在后面干零活儿了。家里也能帮着她烧火洗衣服啥的。

    苏秋月看着厨房大大小小的咸菜坛子、大酱缸。西屋吊在棚上的各种草药和吃食。

    还有炕柜上叠得整整齐齐厚厚的被褥。她和妹妹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忍不住骄傲。

    她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值得。她守住了妹妹,守住了家。

    三十晚上给爹妈爷爷拜年的时候,再没有去年的哀伤,只剩下骄傲和幸福了。

    表哥过年前三天才回来,还给他们带回来一些槽子糕和奶糖。初五破五。这一天开始就能动针线剪子了。

    苏秋月和大表姐去公社找铁匠定制毛毡针。就是锥子,但是前面的针再细一点,上面要弄的很粗糙。

    铁匠说好做,苏秋月就做了几个型号的,粗的细的,还有一把上面有好几根针的。

    说好了等过了十五就去取。

    “秋月?在屋里吗?”苏秋月正在看书,就听见表哥的声音。

    “在屋呢!”苏秋月赶紧跪起来喊了一声,很快表哥、大表姐和表舅就进来了。

    “秋月啊,咱家你是有文化的。现在你表哥有点事儿,想让你帮着拿拿主意。”表舅这才把来意说了出来。

    表哥这次借调,工作就是重新抄录一些古籍,还有一些只剩下些模糊痕迹的古画。

    刚开始许辉只是抄录一些古籍,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要翻阅只能是抄录下来研究。

    那里负责的老师后来发现他竟然能模仿的几乎一模一样,有缺损的地方也没有胡乱的填补,是个踏实稳重的。

    然后就开始负责一些珍贵的古籍抄录。有一天一本书里有插图,许辉就老老实实的复画出来。

    那是一幅古佛塔的样图,上面纹路有些复杂,许辉学过木匠对榫卯结构很了解,所以很容易就画了出来。

    被一个负责人看到了,然后就让他把一些残破的建筑和花纹图样试着复画补充出来。

    许辉这方面非常的有灵性,非常轻松的就完成了交代的任务。这下那个负责人一下就兴奋起来。

    然后就提出收他做徒弟,然后就要送他去京市上学。他需要系统的学一些建筑和绘画方面的知识。

    事情是好事儿,一个厉害的师傅愿意培养自己儿子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可是这一上学就是三年,三年啊,等毕业出来这不得耽误老多事儿了?

    “表哥,那个老师具体咋说的?说你关系调到哪去?说没说去上学咋弄?”苏秋月问。

    “老师说把我调到省博物馆。然后由单位推荐去上学。”表哥挠挠后脑勺有些不知所措。

    他觉得老师是为他好,他应该听老师的。但是老师让他和家里商量商量。

    他爹是觉得上大学要花钱的,还得三年。家里还欠着秋月的钱呢,这不就又得拉饥荒了。

    “舅,我哥必须得去啊。别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单位推荐也是个荣誉呢。

    舅不用担心花钱的事情,既然是单位推荐去的,每个月还是有补贴的。

    再说上学也不是天天在学校里没有一点空闲,我哥又不是懒人,放假的时候去打个零工,表舅再接济一点够用了。”苏秋月大约知道表舅担忧什么。

    “这机会没了可就真得后悔一辈子了。我哥那可是读大学。以后就是文化人了。以后相对象可就不是咱们农村人了。最低也得是个文化人啊。

    以后有了孩子,表舅你想想,你孙子可就不是咱们乡下孩子了。”苏秋月给他说以后的好处,这样表舅就能放心了。

    “真的?这要是单位还给点补贴,确实是好事儿啊。”表舅听了苏秋月的话,也算吃了定心丸。

    等过了十五表哥上班儿去,调令一下来,出了正月就得去京市上学了。

    那可是京市啊。到时候大表哥还能回来一趟,到时候再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出来就行了。

    “大姐,表哥上大学了以后咋地都能有出息了。你咋还不高兴?”苏秋月看着表姐一脸的不爽,不明白家里出了喜事儿,她咋还不高兴了呢。

    “我那是为了他呀。是那两个白眼狼,来信了!”许凤一提这个就来气。

    “人家啊,这都两年了,两人一共来了不到十封信。除了最开始的一封是保平安的。

    剩下的就是说自己训练多么多么辛苦啥的。这不又来了一封信。两人当官儿了。

    啊,主要是跟我奶说一声,我们就是顺便听一听。

    这当了官儿,工资也高了吧。我可没看见一分钱。”许凤一说到这非常的不忿,白眼儿狼!养活他们都不如养活两条狗。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845/14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