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酒色财气 > 第225章 格局大一些
    耿海清没想到李焕会这么说,倒是有些意外。

    李焕见耿海清面露疑惑,当即向他解释道:“锦江新区的盘子太大了,威胜地产不可能全部吃下来,万龙集团虽然节操不咋地,可终归还是国内比较着名的地产商,有了他们的参与,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

    不管和万龙集团有任何过节,可在锦江新区的开发建设上,李焕还不会如此没格局。

    锦江新区的盘子太大了,就算把万龙集团赶出去,也会有其他的地产商参与进来,与其选择一个未知的对手,还不如让万龙集团继续留在锦江。

    当然如果给与李焕充足的时间,李焕自然能调集充足的资金来对锦江新区进行开发建设,可李焕知道,未来十年是华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十年之后,房地产行业从盛夏直接步入到寒冬,多少地产大佬风光不再,锒铛入狱的有,为了保命抛售核心资产的有,甚至人都没了的也有。

    所以锦江新区的新建和锦江旧城区的改造必须得在未来八到十年内完成,如果错过这十年,那未来不可能再有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

    “怎么这种眼神看到我?”李焕说完看着耿海清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当即笑着问道。

    “这不像你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话啊。”耿海清不由感慨道。

    二十多岁,正是热血沸腾,寸步不让的年纪,没想到李焕能说出这么有格局的话来。

    “哈哈,耿哥,十年,我们只有十年的时间,我判断未来十年是华国开启大基建的时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十年,历史不会再给锦江这个机会。”李焕对着耿海清郑重说道。

    随着灯塔国次贷危机的外扩,华国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将开启四万亿救市计划。

    随着央妈的大放水,全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基建计划,高铁、高速、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获批通过,随着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房价的基础被进一步夯实,接着就开启了房价暴涨的时代。

    那些享受了本轮基建投资红利的城市,对外进一步吸引产业、资金和人口的聚集,如此一来,这些新产业、新人口的聚集又为城市房地产提供了坚实的购买力。

    另一方面,城市内部基础建设的扩大为城市的规模和量级的提升打开了想象空间,整个城市如同摊大饼一样,极速的扩张起来。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央妈放水搞基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房地产的大松绑,降税费、降首付、降贷款利率,为了让老百姓买房,可谓是操碎了心。

    四万亿看似很多,可平摊到全国这个多城市,那就是僧多粥少,所以李焕有必要向耿海清提个醒,别被其他城市给抢了个先。

    “只怕老百姓要骂娘了。“耿海清听了有些自嘲的说道。

    十年之内要将完成锦江的改造计划,势必要对旧城区大拆大建,老百姓的目光看不了这么远,只会觉得耿海清这个父母官到任之后,自己的生活变得不方便了,城市变得乱糟糟的。

    那老百姓不骂娘才怪呢。

    “哪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相信十年之后,锦江市的百姓会体谅耿哥的一番苦心的。”李焕笑着安慰道。

    “哈哈,你这个小滑头。”虽然明知道李焕这番话是有吹捧的嫌疑,可关键是这马屁真的就拍到他心坎上了。

    耿海清作为一个有政治追求的官员,一想到一座城市在自己的手里获得新生,这种诱惑确实难以抵挡。

    “好了,锦江市的开发我会加快速度,十年之后,只要锦江的老百姓说一句我耿海清还是为锦江做了一些事情,我就心满意足了。”耿海清看着远方感慨道。

    见耿海清同意,李焕也将自己在成都的所见所想及所得一一说给他听。

    在李焕未来的设想中,沙井巷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说一个开始。

    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沙井巷,那即便沙井巷开发的再好,锦江市的配套基础建设不能起来,那沙井巷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

    但是锦江市的基础建设投资巨大,根本不是李焕或者威胜地产这样的民营企业所能承担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投资。

    对于沙井巷这样的项目,根本不能算小账,而是要算大账,不能仅仅看到沙井巷这个项目盈利多少,而是要看到这个项目能带动锦江市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沙井巷一年接待游客一千万,那可能给沙井巷创造净利润三千万。

    可这一千万的游客到了锦江市,不能光逛一个沙井巷吧?肯定还要吃还要住,走之前说不定还要带一点土特产走,这无形当中给锦江市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锦江市的文化名片被打造出来,那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过来,这样的社会效益又该如何估算?

    耿海清听到李焕的这番描述,当即也陷入到沉思当中,如果李焕描绘的蓝图真的能实现,那将为耿海清积累相当丰厚的政治资本。

    也就是说,锦江市根本不是耿海清的终点,甚至可以展望一下更高层级的职位。

    “这样,我会和几个银行的领导打一打招呼,关于沙井巷的融资尽量放宽松一些。”耿海清思虑片刻后还是对李焕说道:“至于你说的税费返还,我倒是建议你拉入一家国有资本,就沙井巷项目成立一家合资运营公司,到时候根据沙井巷每年接待的人数,进行必要的税费返还。”

    李焕听完当即对耿海清表示感谢,耿海清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难得了。

    “要不就定锦江市文旅集团,不过文旅集团的一把手建议换一换。”李焕也适当提醒道。

    “行,上次陪我们一起吃饭的招商局副局长柳致怎么样?”耿海清想了想后问道。

    李焕这才想起,耿海清在锦江第一次请自己吃饭时的那个风韵犹存少妇。

    “行,没问题。”李焕忍住不多想,立即点头答应道。

    二人正事商量完之后,在庄园里面吃了顿便饭,接着先后离开了庄园。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778/13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