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55章 师卦中的战国争雄(三)
    六三:师或舆尸,凶。

    战争中,有时用大车装运尸体,凶险。

    君王如果不中不正,不能合众力,振军心,部队犹如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就容易打败仗。楚国就是因为君王昏庸,群臣相妒,导致军民离心,最终败落。

    经过历代耕耘不休,楚国崛起成为中南地区的强大诸侯国,地大物博,代有名臣,本有足够的实力和秦国掰一掰腕子。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楚国王族的直系后代,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公元前3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屈原开始担任楚怀王左徒,主要负责变法改革。他提出“内修弊政、外联齐国”的美政思想,并制订出台各项法令,毫无意外地动了楚国王族和贵族的奶酪,因此不被所容。

    有人向楚怀王构陷屈原,楚怀王不能明辨是非,他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罢黜了他的左徒之官,转任三闾大夫。屈原不能自证清白,忧愁苦闷之下写出了《离骚》。公元前304年,楚国与秦国建立友好邦交,与屈原的谋划背道而驰。屈原力谏无果,触怒了楚怀王,再加上奸人陷害,被流放到汉北(今河南南阳)。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使计扣留,劫往咸阳,要挟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宁死不允,一年之后病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位,因不肯割让土地,秦国发兵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夺十六城。屈原劝谏楚顷襄王要远离小人,励精图治,为楚怀王报仇。楚顷襄王却听信谗言,再次把屈原革职放逐到了湘南。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郢被秦军攻破。屈原见山河破碎,怀石投汨罗江而死。国家不幸诗家幸,屈原在流放期间自铸伟词开创了楚辞文体,和《诗经》一起成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他先后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歌,抒发心中的痛苦、愤怒、悲怨和孤独,由此形成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为后世中国文学提供了无穷养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世。屈原死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专门用来纪念屈原。时至今日,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各地纷纷赛龙舟。

    君王不正,国家会灭亡,而主帅不正,军队会打败仗。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赵国大将廉颇奉命率军援救,与秦军会战于长平。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往前追溯五百年,他和秦王嬴政有亲戚关系。他深知秦军势力强大,不能正面硬刚,于是修筑军事堡垒,坚壁清野,准备和秦军打持久战。这个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秦昭襄王久攻不下,无奈向丞相范睢问计。范睢使了一招反间计,让赵国人相信秦国最害怕的是青年将领赵括,赵孝成王中计,认为廉颇怯战,于是强行调离了廉颇,并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起用赵括为将。

    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酷爱兵法,谈起用兵之道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但其实只是纸上谈兵之辈,并不真正善于领兵打仗。他上任后,果然改变了廉颇的坚守防御策略,力主转守为攻。

    公元前260年8月,赵括轻率出兵,结果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被秦国名将白起诱敌深入后,整整围困了四十六天。赵军多次突围无果,最后粮尽援绝,不得已用人肉充饥。赵括在突围时中箭身亡,数十万赵军投降秦国,被全部坑杀。长平之战中,赵军阵亡达四十五万人之多,国力从此大不如前。

    六四:师左次,无咎。

    军队驻扎在左边,没有危险。

    一个国家要建立完备的军防体系,设立治安机构,抗外辱,治内乱,使国家稳定发展。部队在对外作战时适时后撤固守,这没什么可怪罪的。领军出征要注意保存有生力量,不能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战国时期,北方匈奴族逐渐强大,经常南下进入赵国、秦国和燕国边境烧杀抢掠,三国不得已修建长城抵御。赵国名将李牧奉命率军驻守代郡(今河北蔚县)和雁门(今山西代县)一带,与匈奴交战,以守卫赵国北部边境。

    李牧(卒于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柏仁(今河北邢台市)人。他一生“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在赵国边境选贤任能,用兵如神。他一边加大军费开支增强士兵体质,一边加强军事训练增强军队战斗力,并以坚城为基础采取坚壁清野、伺机反击的方针,以守为攻来对抗匈奴骑兵入侵。这种固守不出的战法被质疑,赵王甚至一度另派将军来替换李牧。李牧被撤职后,每当匈奴来犯,赵军便主动出城迎战,结果是屡战屡败,部队伤亡很大不说,还让周边的老百姓也受到了牵连,纷纷逃亡。赵王见形势大坏,只得下令重新起用李牧,官复原职。李牧说:用我可以,但是我要用回以前的老办法,大王不得干涉。此后李牧稳守边疆,军队经过几年训练,战斗力大大提高,士兵的求战愿望也一天比一天强烈。李牧见时机成熟,于是组建了一支结合战车、骑兵、弓兵和步兵的多兵种部队出击匈奴,经过激烈战斗,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并乘胜追击到东胡(今内蒙古东)、林胡(今山西北部)一带方止。此战之后十多年里,匈奴再也不敢兴兵侵犯赵国边境。

    公元前234年,秦军大举入侵,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率部南下连破秦军,被封为武安君。

    有李牧在,赵国边境稳如泰山。但是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自毁长城杀了李牧。公元前228年,李牧死后仅仅一年,赵国都城邯郸就被秦军攻破。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759/134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