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43章 周朝:需卦中的文明蝶变(四)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在泥沼中等待,强盗来了。

    周穆王时期,王室衰败,国内渐起纷争,周穆王因此制定五刑、五罚、五过等刑法。周厉王在位时,更是贪图财利,推行暴政,民心逐渐背离。他那奢侈傲慢的作风遭到民众非议,召公劝谏他说,百姓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周厉王闻言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找来巫师监视并处死那些非议的人,导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都中的民众都不敢再多说话,在路上碰到只用目光示意。

    周厉王感到非常得意,他对召公说:“我能平息人们的非议,让他们连话也不敢讲。”

    召公做出了非常著名的回答:“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这是因为您把他们的嘴堵起来了啊。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水还要危险。河水被堵塞后,水位会上涨,最终导致决堤泛滥成灾,伤害很多人,堵塞老百姓的言路也是一样的。所以善于治水的人要对水加以疏导,善于管理人民的人要让老百姓畅所欲言。然而周厉王一意孤行,不听召公的劝诫。国内虽然没有人敢讲话,但是诸侯也不再来朝见。

    过了三年,不堪暴政的百姓忍无可忍,终于联合起来反抗。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躲了起来,而厉王的太子静则躲到了召公家中。为平息民愤,召公不得已把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了叛军,太子才幸免于难。此后一段时间,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了,太子静被立为周宣王。

    统治天下,治理政务,难免会出现不同意见。国君治政需以敬慎为基,用认真审慎的态度处理问题。成康两世不设刑罚而周室大兴,周穆王和周厉王则背离了祖制。周穆王开始制定刑罚,导致王室逐渐衰微。周厉王更是滥用暴政,结果“致寇至”,百姓群起反抗,把他赶下了台。

    周朝发展陷于泥沼,文明化进程尚在泥泞中等待时机。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在血污中等待,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继位后,丰、镐和泾、渭、洛一带发生地震,致使泾、渭、洛水枯竭,岐山崩塌。有个叫伯阳甫的官吏因此预言不出十年,周朝就要灭亡了。

    周幽王继位三年后,因宠爱褒姒而废黜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si)为王后,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不喜欢笑,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冰山美人。幽王想尽办法来逗她开心,为此不惜在烽火台点燃示警用的烽火,欺骗诸侯纷纷率兵前来国都勤王。诸侯火速赶到国都城下,却发现没有来犯者,愤怒却无奈的班师回国。褒姒看到诸侯狼狈的样子,终于笑出声来。周幽王见这个法子有用,就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他的威严和诚信渐渐丧失。不久,前太子宜臼的舅舅申侯联合缯和属于西夷的犬戎攻打幽王。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征发诸侯,但是诸侯都不相信他了,不再率军来助。周幽王被叛军杀死在骊山脚下,褒姒被掳走,王室的财物也被抢掠一空。这就是“需于血”。

    宜臼被立为周平王。他“出自穴”,将都城东迁到雒邑(今河南洛阳)以躲避戎寇。王室东迁,是为东周,天下获得短暂安宁。只不过周王室继续衰败,统治力下降,诸侯战争纷起。齐、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变得强大,政令渐渐不再出于王室,而是由称霸的诸侯国君主颁发。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759/12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