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29章 殷商之王朝兴衰
    夏桀十五年,成汤将国都由商丘迁至亳(今河南偃师)。他在这里营建新都,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积蓄力量准备改朝换代。“汤修德,诸侯皆归商。”成汤勤政薄敛,体恤民情,赢得了四方拥护。待兵强马壮、民心归附之后,成汤从亳起兵,率军于鸣条山之战灭夏,随即在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殷朝,又称商朝或殷商。《尚书·召诰》则称之为大邦殷。

    殷商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还留有母系氏族的印记,主要是兄终弟及,后期才改为父死子继。成汤建商后,在位十三年便去世,庙号太祖。外丙继位,三年后去世,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后去世,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由开国元老伊尹执政。太甲在位十二年后去世,庙号太宗,其子沃丁继位,伊尹继续为相。公元前1541年,沃丁在位二十九年后去世,其弟太庚继位。

    太庚在位二十五年后去世,其子小甲继位。小甲在位十七年后去世,其弟雍己继位。雍己在位期间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各诸侯的势力却日趋增长,很多诸侯开始不来朝贡了。

    雍己在位十二年后去世,其弟太戊继位。太戊启用伊尹之子伊陟(zhi)为相,任用巫咸辅政。在伊陟和巫咸的辅佐下,商朝再次兴盛,诸侯纷纷来朝,史称太戊中兴。太戊在位七十五年,他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凭中兴之功得庙号中宗。

    太戊的儿子中丁继位后,将都城从亳迁到了嚣(今河南郑州)。中丁在位十三年后去世,其弟外壬击败其他兄弟夺得王位,首开“谁拳头大谁即位”的先河,造成长达百余年的九世之乱。商朝再次衰落,诸侯又不来朝贡了。

    外壬在位十五年后去世,其弟河亶甲继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河亶甲被迫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并连年出兵征伐以转移国内矛盾。河亶甲在位九年后去世,其子祖乙继位。因相地处黄河下游,水患频仍,祖乙迁都至耿(今山西河津)。结果第二年耿因水患被毁,王都迁到了庇。

    九世之乱期间,商朝频繁迁都,国势继续衰落,直到盘庚继承王位。盘庚即位的时候,国都在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公元前1300年前后,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他推行政令,百姓安宁,商朝再度振兴。从盘庚到康丁,殷商王朝在殷建都时间长达二百七十三年。安阳是中国历史上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盘庚死后,其弟小辛继立,殷商再度衰败。小辛死后,传位其弟小乙。小乙死后,其子武丁即位。武丁在位五十多年,缔造了殷商王朝最鼎盛时期。武丁大力拓展王朝版图,促进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殷商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死后庙号为高宗,史称殷高宗。

    武丁时期留存至今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宫殿、墓葬、作坊等大型建筑遗址。我们从这些遗存中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铜、铅、锡三元合金已经出现,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当时青铜器生产数量剧增,且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yan)这样的重器。这表明中国青铜时代在武丁时期已很繁荣。此外,武丁时期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相当成就。

    武丁开创的太平盛世,为殷商晚期社会发展乃至西周文明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他死后,这种盛世没能延续下去。国内矛盾越来越尖锐,诸侯纷纷起兵反叛。面对这种局面,殷商最后一位国王帝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殷纣王试图力挽狂澜。他连年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也给周留下了可乘之机。

    中国奴隶社会三个朝代,夏朝原属西羌,殷商源于东夷,周人则来自于戎狄,它先后成为夏商两朝西北部的属国。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攻打殷商,牧野一战血流浮杵,纣王败逃鹿台后自焚而死。国祚绵延五百五十余年的殷商王朝至此灭亡。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分封诸侯。他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就地封于殷,统治殷商遗民,以奉其宗祀,又派自己的亲兄弟管叔和蔡叔协助治理。殷商王族箕子不愿臣服,带着一部分殷商后裔北上建立朝鲜国,史称箕氏朝鲜。直到西汉初期,箕氏朝鲜才被燕王卢绾部将卫满所灭。

    武庚就地封殷,也许是因为周武王积德行仁,无意赶尽杀绝,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武王只是推翻了殷纣王的统治,大多数原有诸侯国却并未被周朝占领。这些诸侯都在观望,并没有立刻承认周朝是新的宗主国。另外,殷都及王畿的殷商王族势力还很强大,周朝的大本营丰岐则距离太远,鞭长莫及,如果草率痛下杀手,容易激起新变。

    周武王本待徐徐图之,怎料世事如棋,瞬息万变。两年后,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幼年即位,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居摄政事。很快,国内传出“周公将不利于孺子”的篡位谣言,武庚被管蔡二人撺掇着起兵伐周,三年后兵败被杀。

    周公平乱之后,全力封邦建国以拱卫周王室安全。他将殷都及畿辅之地封给了周文王的儿子康叔,建国号卫。将殷纣王庶兄微子启与部分未卷入叛乱的殷商遗民封于殷朝旧都商丘一带,建国号宋,以奉殷祀。又先后将姜太公封于齐,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文王庶长子召公封于燕,用以取代殷朝原有的诸侯国。周朝武、成两世共封建七十多个新国,其中与周王族同姓的有五十多国,再加上新归服的旧有国族,林林总总有一百三十多个诸侯国。

    周朝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袭王朝,而这也是东周末年春秋战国乱世的历史根由。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759/12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