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绝代特工王妃 > 第43章 一切都赶巧了
    辛梓懿见大家的目光都望向她这边,她只好对大家微微一笑,随后把遇到小男孩的事情原委说出来:“各位,实在抱歉打搅了你们的交谈,但并非有意的。方才在来镇府衙门的路上,路过一条小巷,看见几个大男孩在欺负这位小男孩。”她说着,便摆摆手和站在穿深红色官服男人旁边的小男孩打招呼,接着温柔地询问:“小孩,你是叫翼儿吗?”小男孩听到询问,点了点头,确认了自己的名字。

    辛梓懿和他打完招呼,也对他微微一笑,然后说:“我当时帮助翼儿把几个大男孩唬跑了,原本打算送他回家,但询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翼儿这小家伙很警惕,不肯告诉我。”她停顿片刻,再次望向翼儿,微笑以对,翼儿也向她咧嘴笑回应。

    辛梓懿继续道:“因不知翼儿家住何处,无法送他回去。而我要来镇府衙有事找镇令商谈,后来征得翼儿的同意,愿意跟我一起走,所以我便带翼儿同来,其实也是想到时能通过镇府衙帮忙找到他的家人,送他回家。”

    听完辛梓懿的解释,大家明白了情况,都觉得这位相貌平凡的姑娘心地很善良。尤其是那位穿深红色官服的男人,还向她微微躬身拱手致谢。

    翼儿听到辛梓懿的话,扯住那位身穿深红色官服男人的衣角。男人转过头,看向翼儿,翼儿仰头与他对视,点头表示辛梓懿所说的属实,随后又咧嘴朝男人一笑。

    而那男人看着翼儿,眼神中流露出慈爱,还轻轻刮了刮他的鼻子,温和地问道:“翼儿,是不是又淘气跑出来了?”

    翼儿听了男人的话,摇了摇头,不再露出笑容,还把头低下来了。小男孩似乎被某种情绪所影响,突然变得沉默起来。男人以为翼儿是因为被批评而不高兴,正在闹小孩子脾气。

    那男人想着小男孩闹脾气很快就过,所以并未过多思考。他轻轻牵起翼儿的手,随后转向辛梓懿,温和地介绍说道:“姑娘,多谢你对翼儿的帮助。翼儿正是我的儿子。我是琅西镇的镇令,李弘义。不知姑娘尊姓大名?前来镇府衙有何事需要商讨呢?”

    辛梓懿听完深红色官服男人的话,内心惊喜不已:哈哈哈,这一切竟然如此凑巧!

    然而,辛梓懿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当前处境,她觉得不便直接透露真实姓名。于是,她决定想出了一个谐音名字来称呼自己。她向李镇令拱手施礼,说道:“李镇令,您好!我叫子意,‘子’是孩子的‘子’,而‘意’则是意外的‘意’。希望这个名字不会让您感到意外。”

    李镇令听完辛梓懿的介绍,觉得这位姑娘颇为幽默。于是,他也向辛梓懿拱手回礼,并问道:“子意姑娘,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商谈呢?”

    在与李镇令交谈时,辛梓懿用余光留意到站在李镇令旁边的翼儿。当李镇令向她拱手回礼时,翼儿也模仿着李镇令向她行拱手礼,只是他并未开口说话。当李镇令和她在交谈期间,翼儿也静静地旁观,展现出其乖巧机灵的一面。然而,这样一个出色的孩子,又并非真的哑巴,却不肯开口,这让辛梓懿感到十分疑惑。

    尽管心中充满疑惑,但辛梓懿没忘记此行目的,就是要和李镇令商谈新品种农作物种植问题。

    在向李镇令作新品种农作物推广前,辛梓懿礼貌性的微微一笑,然后目光扫向在场的所有人员,李镇令察觉到辛梓懿的目光,误以为她因在场人数众多而不便交谈,于是便提议让其他官员和各村的里正暂时回避。

    辛梓懿得知在场者中是琅西镇的其他官员和各村的里正,心下当时觉得这真是太好了。她所要讨论的正是粮食种植问题,各村的里正在场无疑为此次商讨增添了便利。

    于是,她急忙摆手,和李镇令表示他们无需回避:“不不不,李镇令,正好,正好,大家不需要回避,正好可以共同商讨。”

    前面,其他几位官员和各村的里正听了李镇令的话后,已识趣地准备移步至大堂后门,打算前往前面大堂。然而,当辛梓懿提出需要他们都留下来商讨时,他们又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回头望了望李镇令,再看向辛梓懿。

    李镇令也对辛梓懿的提议感到意外和好奇,不知道她要商讨什么。但既然辛梓懿建议大家留下来,李镇令便示意他们也留下来一起商讨了。但不知为何,李镇令看着辛梓懿,心里莫名就有种感觉,这位子意姑娘绝非寻常之人。

    小院中刚好设有石桌和几张石椅,李镇令便邀请众人一同围坐。这时,一名身着侍卫服饰的人走来,向李镇令躬身行礼,禀报道:“大人,侍卫们巡视回来了,镇上一切安好,并无异常。”

    李镇令听后点头示意知道了,随后对齐霁说道:“齐霁,你刚回来,正好,去沏壶茶来。这位子意姑娘要和我们一起商议要事。”

    齐霁拱手应声道:“遵命,属下这就去准备茶水。”说完,便恭敬地退下去准备茶水。

    在与齐霁交谈时,李镇令注意到辛梓懿看了齐霁一眼。待齐霁离开后,李镇令便对辛梓懿介绍道:“子意姑娘,齐霁是我们镇府衙门的侍卫统领,他忠诚可靠,且做事细心周到,是位很不错的侍卫统领。”

    辛梓懿点头表示赞同,因为她能从齐霁身上感受到那股正气凛然的气质,所以刚才才多看了齐霁一眼。

    随后,她微笑着说:“看得出来他是位很不错的统领,我刚到此地不久,但已听闻对镇令大人的诸多赞誉。像镇令大人这么好的上级,必定是会带出优秀的下属,我觉得很好。”

    其他几位官员和里正听了辛梓懿说的话都赞同地点头,他们的镇令确实是个好镇令。倒是李镇令在听了辛梓懿的赞誉和得到其他几位同僚以及各村里正的认同,略显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客套寒暄过后,辛梓懿想到正事,便接着转入正题道:“李镇令,我这次前来,是有关于新品种粮食种植的问题想与你们探讨。”

    此言一出,李镇令及其他几个官员、各村的里正皆感意外,他们没想到原来辛梓懿也是为粮食问题而来。

    粮食问题,牵动着整个镇乡的民生大计,他们也正苦思如何能提高产量、增加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所以当辛梓懿说有新品种粮食种植问题需要探讨,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积极反应和兴趣。

    一时间,他们都纷纷向辛梓懿发出问题:

    “子意姑娘,您说新品种粮食是什么样的?”

    “子意姑娘,新品种粮食需要怎么样种植?”

    “子意姑娘,新品种粮食的产量高吗?”

    “子意姑娘,你所说的新品种粮食是真的吗”

    “子意姑娘…”

    辛梓懿见大家对新品种粮食都很感兴趣,而且都双眼期待的望向自己,渴望从她这里得知答案。

    她只好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然后才继续说:“是这样的,我在乡下认识的一位老爷爷。他送了我一些新品种的粮食种子,并教会我如何种植。老爷爷还告诉我,这种粮食抗旱抗涝,容易种植,且产量稳定。我刚来到你们镇时,路过田地,发现你们这里只种植一种粮食,倘若遇上旱涝等天灾,粮食储备恐怕难以应对。所以,我这次来,就是想把那几种粮食推荐给你们种植,我可以免费提供种子给你们。我建议大家多种几种粮食,这样不仅能改善民生粮食问题,还能有效应对和预防不可预测的天灾。”

    李镇令听完辛梓懿的话,眼前为之一亮。因为辛梓懿所说的正是他们所愁的问题。现在这位子意姑娘不仅向他们推荐新品种粮食,还表示愿意免费提供种子给他们种植,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李镇令心里不仅感到激动和喜悦,他还觉得这个子意姑娘不简单,心中莫名的就对她的话充满了信任。其他官员和各村的里正也一样,也是满心欢喜,眼中还充满了期待。

    李镇令激动之余,兴奋地笑着说道:“子意姑娘,请你快告诉我们,这些新品种粮食我们该如何去种植?”

    正好齐霁端来茶水,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同时也听到了辛梓懿的话,他对此也颇感兴趣。于是倒完茶后,他并未退下,也站在一旁倾听。

    辛梓懿端起面前的茶水轻啜一口,也不卖关子的说道:“我要推荐给大家种植的三样新品种粮食叫红薯、玉米和土豆。这三种粮食的种植方法都非常简单易懂。”

    接着,她分别介绍了这三种粮食的种植方法:“红薯适应性很强,不挑土、不挑地,只需将红薯苗栽入土中,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它生长就可以了,而且红薯的产量相当高。玉米呢,则喜温暖和阳光,对土壤要求也不高,选好地块后,深耕松土,施些底肥,播下种子后,注意保持水分和防虫就可以了。最后土豆,它种植更为简单,将切好的种薯块放入土中,稍微培点土,等待其发芽生长即可。它们都是耐旱耐瘠的农作物,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生长。而且它们一年可以种植两季,分别在春季和夏季。红薯的生长周期约为4至6个月,而玉米和土豆则约为3至4个月。”

    辛梓懿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这些粮食收成后可以直接煮熟食用,玉米和土豆还可以用来做菜。此外,它们还可以加工成红薯粉、玉米粉和土豆粉,不仅便于存放,还能制作出更多美味佳肴。”

    李镇令和其他官员以及各村的里正,听了辛梓懿的叙述后,了解到新品种粮食不仅种植简便,便于存放,食用方法还多种多样。他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内心的激动难以掩饰,甚至连一旁旁听的侍卫统领齐霁也感到兴奋不已。

    李镇令的内心不仅兴奋,他还有点不敢相信,这天底下竟有如此优质的粮食可供种植。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子意姑娘,那…那你所说的红薯、玉米、土豆真的那么容易种植吗?真的有种子吗?那这些粮食种子现在在哪里?能让我们看看吗?”

    辛梓懿点头微笑,说道:“这些作物确实容易种植。种子我今天没带,明天再带你们去看。到时候,你们每个村都带些回去种。每次收成后,留出一部分优良的粮食作为种子,如此循环即可。”

    听到这里,几个村的里正兴奋不已,一窝蜂的挤到辛梓懿面前,争相要自我介绍,似乎担心他们没作自我介绍,到时就领不到新品种粮食的种子似的。

    第一个挤到前面的是琅西一村的里正,侯贤正,他急切地说:“子意姑娘,我是侯贤正,琅西一村的里正…”但话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个里正挤到一旁。

    紧接着,挤上前来的是琅西二村的里正,他噎了一下口水,抓紧时间介绍道:“子意姑娘,我…我是陈文,琅西二村的。我们村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但同样,他的话也没说完,就被第三个里正挤到一边去了。

    第三个里正,他用力挤到辛梓懿面前后,先张开双臂作好防备,他用双臂阻挡其他人的推挤,然后才满脸笑容地自我介绍道:“子意姑娘,我是周值,琅西三村的里正。我们村人口也多,希望姑娘能多拨些种子给我们。我代表我们全村村民感谢姑娘!”

    后面还有两个尚未自我介绍的里正见状,也急于挤上前来介绍自己及村里情况,无奈周值身材魁梧,他们怎么挤也挤不动,在他们相互推挤中,场面顿时变得一片混乱…

    李镇令知道五个村的里正们此刻心情激动。在这之前他们在沟通粮食问题时,他们也是在为各自村民争取更多粮食补助时,显得很激动。如今得知子意姑娘拥有如此优质的新品种粮食作物,所以他们就表现的更为急切了,都想要为自己村的村民争取更多的粮种。

    然而,由于相互推挤,场面陷入了混乱,李镇令不得不站出来制止,他大声说道:“请各位冷静一些!请冷静!新品种粮食的粮种会公平分配的,大家不要推挤,别吓到子意姑娘!”

    辛梓懿确实被几个里正争相挤到面前介绍,导致场面混乱,感到有些惊讶。她也能理解每个里正为村民争取福利的急切心情。

    于是辛梓懿也出言安抚道:“各位里正,你们好!我非常理解你们的激动心情。这样吧,稍后大家去登记下各村的情况,然后统计各村所需粮种的数量,我会尽量备齐。若数量有限,那就公平分配给各村。其实我前面有讲过,新品种粮食只要首次种植收成后,大家就能自行存粮种的了,以后各村每户肯定都能种上这种新品种粮食,不必担心种子不足的。”

    最后在李镇令和辛梓懿的安抚下,那几个村的里正才停止了围在辛梓懿面前推挤的行为,也停下了吵吵嚷嚷的声音。

    然后李镇令吩咐齐霁取来笔墨纸砚,放置在石桌旁。其他几名官员则协助各位里正登记各村的情况。

    此时,辛梓懿和李镇令起身,将石桌的位置让给了他们。各位里正随即聚集在那几名官员身边,争相报告各自村的情况。辛梓懿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看到各村的里正为村民争取福利的积极态度,心中不禁感到欣慰和感动。

    这时,李镇令走到辛梓懿身边,有些尴尬地说:“子意姑娘,刚才几位里正的鲁莽行为惊扰了您,让您见到这样的场景,实在是抱歉。”

    辛梓懿则摇了摇头,微笑着对李镇令说:“这没什么,我能理解各村里正都是在为各村村民们争取福利而已,这样反而显出大家的责任心和团结。我倒是很欣赏他们这种为村民谋福利的干劲。”

    李镇令听了,颇感意外。他原以为子意姑娘会对那几位里正的鲁莽行为有所介怀,然而她不仅毫不在意,反而对他们的责任心和为村民谋福利的干劲表示欣赏。这一点让李镇令对辛梓懿打从心底对她刮目相看。

    李镇令在心里思索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问道:“子意姑娘,我们镇有五个村,每个村都上千户,新品种粮食的种子数量能够吗?真的没问题吗?”

    辛梓懿微笑着点头,信心满满地说道:“李镇令,您尽管放心,我保证能为每个村提供足够的种子。”

    辛梓懿之所以敢如此保证,是因为早已让小一备好种子了,土豆和红薯的种薯都育好发芽了,只需分配给村民便可种植。

    听了辛梓懿的保证,李镇令就莫名的深信她会说到做到。于是,他满怀感激地说:“子意姑娘,这次真是太感谢您了!在我们为粮食问题发愁时,没想到您及时出现,简直像是活菩萨显灵一样。”

    辛梓懿听到“活菩萨”三个字时,让她想起了墨竹镇的村民,他们也曾亲切地称她为“活菩萨姑娘”。这让她不禁笑了笑,脸上露出笑容来。

    李镇令见辛梓懿听完他的话后笑了出来,误以为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让她觉得好笑,于是忍不住问道:“子意姑娘,是不是在下哪里说得不对,让您见笑了?”

    辛梓懿见李镇令这么问,知道他误会了,赶紧摆手解释道:“李镇令,您误会了。我是因为您刚才提到的‘活菩萨’三个字耳熟,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所以忍不住笑了出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李镇令,您应该知道墨竹镇吧?”

    李镇令听完辛梓懿所说,点头表示理解:“嗯,我听说过墨竹镇。正是因为墨竹镇的旱灾,我们官员和几位里正也在沟通如何提高琅西镇的粮食储备。子意姑娘您也关注到墨竹镇的旱灾问题,莫非您与墨竹镇有所渊源?”

    辛梓懿微微笑了笑,说道:“也没有什么渊源,只是之前前往过墨竹镇,目睹了那里的困境,并尽我所能给了当地村民一些帮助。也提供了一些红薯和土豆的种薯给墨竹镇当地村民种植,也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粮食来源。当时,村民们感激地称我为‘活菩萨姑娘’。所以,当李镇令您提到‘活菩萨’时,我就想起了墨竹镇的村民们了。”

    李镇令听后,难以掩饰自己心里的感动之情:“子意姑娘,原来您曾帮助过墨竹镇的村民。您作为一位女子,能有如此善举,真是让我既感到愧疚又深感佩服。您不仅救助了墨竹镇的村民,现在还来助我们琅西镇的村民一臂之力。用‘活菩萨’来称呼您,真是恰如其分。”说着,李镇令就向辛梓懿躬身拱手行礼。

    辛梓懿急忙摆手,说:“不不不,菩萨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我只是个普通的乡下人,无法与菩萨相提并论。我只是有幸遇到过一位曾救助过我的老爷爷,他给予我帮助和教导。因此,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也想尽我所能,尽一份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

    李镇令听辛梓懿这么说,对眼前这位姑娘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一个姑娘能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实在令人赞叹。虽然她的长相并不出众,但心地却是十分善良,仔细观察还能感受到她散发出的独特气质,令人不禁心生信服。自从辛梓懿出现在镇府衙的小院,李镇令就多次产生这样的感觉,如今他真心认为,子意姑娘绝非寻常之辈。

    这边,李镇令和辛梓懿继续交谈着,而那边,几个里正仍围着几名官员,他们正在热切地诉说并登记各村的情况,现场熙熙攘攘。大家都未察觉到,大堂后门处,此时悄然站着一个女人。

    那个女人看上去约莫二十五岁,衣裙光鲜亮丽,面容皎洁,肌肤白皙细腻。她的双眼明亮如星辰,望着辛梓懿高挑姣好的身材背影时,突然之间,眼睛有狠厉之色闪过,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她的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身体紧绷,显然在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紧紧锁定在小院中的李镇令和辛梓懿,见他们两人有说有笑。他们那谈笑的样子映在她眼中如同刺眼的针芒,让她心中充满了嫉妒与怨恨,脸色逐渐阴沉,眼中狠厉的光芒愈发强烈…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640/10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