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异世:大渊重生录 > 第60章 难民大潮
    “除非是京中下令?”颜峰接口道。

    邵剑飞摇头不答。

    颜峰知道话题过于敏感,连忙举杯相敬:“邵大哥,从今而后,小弟少不得向您请教。”

    邵剑飞也举起酒杯,二人相视而笑。

    仿佛在这一刻,心意相通,共同立下了某种不言而喻的盟约。

    ————

    青州城外,曙光初绽,将苍茫大地涂抹上一层淡淡的金色。

    在这柔和的金色之下,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缓缓展开。

    遥望远方,地平线上升起一股股烟尘,成千上万的难民如同洪流般缓缓涌来。

    他们的步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无尽的艰辛。

    在这难民队伍中,有些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则是抱着啼哭婴儿妇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忧虑;还有些是满脸泥垢、眼神空洞的孩子们,他们的童真已被现实的残酷所磨灭。

    城门处,州府搭建的帐篷如同星罗棋布,沿着城墙蜿蜒而去。

    府衙公人和城中守备的士兵们已经开始对难民进行统计分类,符合条件的便被带走,以工代赈。

    年幼的与年老的被分隔开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分离让难民们感到困惑与不安。

    守备军士们只是执行命令,却不擅解释,从而导致官府与难民的冲突不断上演。

    在这片混乱与哀嚎交织的场景中,颜峰的身影显得格外醒目。

    他目光坚定,脸上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为了防止疫病传播,他特意为每个颜家人都准备了自制的口罩,那是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杂些艾草碎末制成的,简单却实用。

    沈兰心看着手中的口罩,好奇地问道:“相公,为何不用纱巾直接围住口鼻呢?戴上这个……口罩,呼吸会变得不畅快。”她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疑惑与不解。

    颜峰耐心地解释道:“兰心,这传染病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在梦中的世界见过疫病大爆发,被传染的人几天之内就会死去,所以千万不可大意。”

    颜峰所处之地,一座临时搭建的粥棚赫然在目。

    炊烟袅袅升起,数口铁锅并排摆放着,锅内滚沸着粟米粥,白气腾腾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小翠和阿福在粥棚内忙碌地穿梭着为难民们盛粥;而赵青云与刘铁山则负责在棚外维持秩序。

    不一会儿的功夫,棚前便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难民们。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食物的极度渴望。

    有些被隔离的孩子们脸上沾满了泥土和泪水,他们伸出瘦弱的手臂,渴望能够得到一碗温暖的粥食来安抚自己饥饿的胃和受伤的心灵。

    而少年们则被守备士兵带走,他们的母亲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声音如同利刃一般刺痛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沈兰心看着这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景象,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她想起了自己离世的母亲,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

    她不忍地问道:“相公,为何兵士们要将他们分开呢?难道他们不觉得这样做很残忍、很心痛吗?难道这州府的官员们都是铁石心肠、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颜峰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他轻叹一声道:“娘子,其实这都是我的主意。”

    沈兰心闻言,心中十分不解,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急得直掉眼泪,想不到自己的相公竟然是如此冷酷无情之人。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相公,你这是何意?难道你不知他们母子分离之痛,老幼无助之苦?”

    颜峰知他误会,轻声道:“兰心,你听我解释。我这么做,实是为了保护他们,防止疫病蔓延。”

    沈兰心泪眼朦胧:“保护?相公也是读圣贤书的人,怎能将骨肉分离视作保护?”这段时间,沈兰心看着自己的相公一步步成长,从一个傻少爷蜕变成如今的秀才和知府幕僚,昨夜还……却不想他与那些官员一样,仿佛一瞬间,她与颜峰之间的距离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颜峰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水;柔声道:“兰心,你听我细说,此情此景,我何尝不心痛?但你可知道,如今天气依旧炎热,难民潮中疾病易于蔓延,若不加以控制,一旦瘟疫爆发,不仅这些难民将无一幸免,就连青州城内的百姓也会遭殃。我们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这些孩子,而是整座城池的生命与安宁。”

    颜峰的声音回荡在沈兰心的耳畔:“我提议将年幼与年老隔离,并非出于无情,而是为了预防疫病。孩童与老人抵抗力弱,易于染疾,将他们安置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配以医疗照护,才是最大的慈悲。”

    沈兰心秀眉微蹙,好奇地追问:“抵抗力是何意思?

    颜峰说:“就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成年人的抵抗力最强,幼年次之,老年最弱。”他稍顿片刻,待沈兰心情绪稍稳,又继续说道:“此法,我乃是借鉴古时智者的策略。昔日有医圣张仲景,当伤寒肆虐之时,他隔离病患,施以汤药,终使疫情得以控制。如今我将孩童与老弱隔离,实则是为了保护他们。孩童体弱,更易染病,隔离可减其风险。同时,以工代赈,让青壮者得食,又能助城防,此乃一举两得之策。”

    沈兰心闻言,轻轻点头,似有所悟,却又对那张仲景产生了兴趣:“那张仲景究竟是何许人也?”

    颜峰苦笑,随即轻声叙述起一个简短的故事:“曾有一小镇,遭逢饥荒。镇上来了一位智者,他提议将有限之食物先给予能劳作的年轻人,以确保春天到来时,他们有力气耕种土地,延续生机。起初,人们对此不解,以为智者舍弃了弱小。然而,智者坚持己见,最终小镇得以度过难关,焕发出新生。正如那位智者一样,我所做之决定,亦是为了大局,为了长远的考虑。”

    沈兰心听着颜峰的比喻,心中的误解渐渐消散,她开始理解颜峰的良苦用心:“相公,是我错怪了你。但那些被隔离的孩子和老人,他们的安危如何保障?”

    颜峰叹了口气,道:“夫人放心,官府会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的照顾。而且,隔离只是暂时的,一旦确认他们无病,便会让他们与家人团聚。”对于这点颜峰心里是没有底的,也不敢告诉沈兰心官府此举更多是为了防止难民哗变,以维持秩序。面对如此庞大的难民潮,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一大难题,更何况是在这落后的古代。

    正当沈兰心的心情有所缓和之时,一阵微弱却坚韧的童声穿透了嘈杂的人群,引起了二人的注意。

    只见一个小女孩,年约五六岁,衣衫破旧,双脚赤裸,血痕斑斑,正艰难地走向粥棚。她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更小的婴儿,那婴儿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显然病情严重。

    小女孩蹒跚着走向粥棚,每走几步便停下,用自己的衣角擦拭弟弟嘴角的白沫,眼里满是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弟弟的不舍。

    这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沈兰心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从女孩手中接过婴儿,柔声道:“孩子,别怕,我们会帮助你的。”

    女孩抬头望向颜峰,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无助与祈求,颤声道:“大人,求您救救我弟弟,我可以做工,做什么都行,只要能让他吃口热的,看个大夫。”

    颜峰点点头:“赵大哥,麻烦您跑一趟,速召赵大夫来此。”

    女孩无暇顾及自己,只是紧紧盯着沈兰心怀中的弟弟,眼中满是担忧。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洒在难民们的脸上,照亮了他们疲惫而憔悴的面容。然而,那一道道未干的泪痕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颜峰环顾四周,难民如潮水般涌入,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眼中流露的绝望与无助却惊人地相似。

    一个年迈的老者,用颤抖的手紧握着一根木棍,棍子的另一端挂着几件破旧衣物,那是他全部的家当。他步履蹒跚地走向颜峰,声音嘶哑地恳求:“大人,我们只是想要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一口饭吃,这要求过分吗?”

    “唉!”颜峰叹息,其实这个要求对现在的青州来说挺过分的。

    不远处,一名年轻母亲坐在地上,怀中抱着一个瘦弱的婴儿,婴儿已经没有了哭泣的力气,只是偶尔发出微弱的呻吟。

    母亲的眼神空洞而茫然,仿佛已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破碎的衣衫坦露着干瘪的胸部,那婴儿也不知断粮多久。

    颜峰感到前所未有的重压,每一双求助的眼睛都在无声地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如此多的苦难?

    夜幕降临,篝火在营地中星星点点地燃起,难民们围坐取暖,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摇曳不定,显得更加孤独与渺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626/171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