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 > 三信事变
    而且这股风不止在县城出现,很多人口口相传,从府城来了人。

    这下子,钟意楼的招牌彻底打了出去,更有那府城小姐,放言要见钟意楼的东家,就是要和钟百酒一起在府城开一个一模一样的钟意楼。

    这么一来,钟百酒关于服装高定这个项目就停了下来,先紧着跟进府城钟意楼的建设。

    对于资方,钟百酒十分乐意见面。她也想扩大经营,可奈何资金不够,这有人送钱上门,哪有不见的道理。

    最终,百酒选定了一个大款。

    只关心利润,其余让百酒放手干。而且府城钟意楼的位置也是这位提供:主街的一个四层楼。

    地址是钟百酒带着她三姑母去的,顺带叫了如今在府城的钟彩莲。钟彩莲是知晓那座四层楼是谁家的买卖,几人看过后,在四楼说话。

    “百酒,这钟意楼一定要好好干。”

    她自然知道。

    主街,四层楼。要知道,大庆朝百姓盖房是有规制的,像这种四层楼,只有那官拜三品以上才可,且主街的商铺后面都是各方势力,绝没有平头百姓的立足之地。

    可,“二姑母,你知道背后东家?”

    钟彩莲轻轻抬手到腰间,比了个“二”的手势。

    两人心下了然。

    原是那主战的二皇子。大庆要和赫苏开战已经不再是秘密,民间对这事得讨论更是疯狂,更有那说书先生靠分析各方势力赚钱。

    不过,这并不影响钟意楼的进程。决定在府城开钟意楼时,就让韩淑带着人回乡招人了。

    这次招的人要更多,不只是三四十岁的妇人,还有十四岁往上的干练少女们。

    这件事全是韩淑在管,人已经招好安顿在县城外的庄子,只等钟桂莲回来培训了。

    在钟意楼第一个月盈利后,就在郊外买了个庄子当成作坊。地方不比她爹的小,但是相对来说,布局更加四方四正,这都是百酒点灯熬夜画出来的图纸,师傅就是那钟意楼的木匠,这次合作,他和百酒默契十足,带着自己的工人,快马加鞭做了出来,等到韩淑招的这批人来,已经过了刚开始的艰苦时期了。

    钟桂莲回来,培训正式开始。

    而百酒根据这些人的表现,挑出了十个很有力气的妇人。

    这些人身兼二职:保镖和按摩师。

    府城的钟意楼有四层,做妆品只用两层绰绰有余,第三层被百酒设计成了按摩室。

    教按摩的师父,是瀛海堂的老大夫。另一项自然是宁远代劳。

    钟桂莲有意培养个顶事的,她要和百酒去府城,县城这摊子,最后给了小萍,她的少年好友。

    这么忙的日子里,钟百酒和宋观南的婚事也算是定下了。

    两家人先简单地过了礼,共同商议后达成一致:等宋观南秋闱过后,两家人选定时间,正式走程序。

    定亲那日,两人简单见了一面,钟百酒瞧着宋观南,觉得成亲选宋观南确实不错。而且她也觉得,好东西,要先得到,藏起来。不然等到他大放光彩那日,就迟了。

    宋观南不知道自己在百酒这算是个珍稀玩意儿,只是觉得百酒能答应,就是他的福分,在百酒跟前表示一定要考出个名堂,到时候大大方方接百酒进门。

    看着眼前少年人烧红的耳朵,“那就一言为定。”

    宋观南看着眼前的少女,眼神坚定,“一言为定。”

    -

    钟喜的买卖也是四面开花。

    首先就是背负式割麦机。

    八月份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卖了起来,蔺吉安成了钟家农具的掌柜,一天天忙的不可开交。

    刚开始都是一些老顾客介绍。

    他们已经用过割麦机,这邻居什么的今年再跟他们借,其实都有点耽搁双方的事,所以呢他们就让亲戚朋友来钟家农具。

    东西用了一年了,也没坏,只拉绳磨损严重,就让赶集的去的时候带跟绳。

    那你说,这东西有没有其他人家卖?

    有。钟喜去年造出来这背负割麦机,刚开始没人去仿,可这世上能人多,又觉得实在是个好东西,就将钟喜那机子拆开研究。

    这不,现如今县城里加上钟家一共有三家卖割麦机的。

    各家之间有竞争,这并不是坏事。当时钟喜知晓有人仿了他的割麦机,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觉得别人抄袭,而是欣喜。

    没错,欣喜。在他看来,竞争是必然的。他一个人不可能吞掉整个市场,市场需求在那,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新鲜血液流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钱大家一起赚才算仁义。

    基于此,钟喜在两家开业的时候都去捧了场。

    那两家这时候出来明显是准备和钟家打擂台,却没想到钟喜来仔细看过他们割麦机后,将他们东西的缺点指了出来,还教了师傅如何改造。

    这种情况,你说能做那种降价膈应人的事吗?况且钟家的铁由上面提供,恶性竞争只会让他们伤个透。

    所以,尽管又新加了两家,这钟家农具还是卖得快。即使有一部分分流给了别人,也并不叫人心焦。

    割麦机之间的竞争让钟喜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写了封信交给了王奇州。

    信的大概内容就两点:

    一,现如今农具市场潜力大,有新人加入,为着乡亲着想,钟喜想让上面加大铁量扶持,将铁量按照一定的规矩分配给这些做农具的商家,这样就能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还利于百姓。

    二,既然要这么做,那如何规范市场,必定要官府的人从中周旋。铁量分配,农具监管,还有就是到底是带了锋利锯齿,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不过关,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那这些都需要有人去规范。

    王奇州看过钟喜的信后,叫了三家来县衙开会。先将府城给他的信给了三人。

    他们之前在府城的推销很是成功,现如今府城有人售卖,可是效果并不好。那割麦机下面的刀片在运转途中突然飞出,造成了好几起死亡事件。

    知府来信就是想让钟喜带着他的团队过去帮忙。

    钟喜看了之后当下觉得自己还是想得太少,立即决定带人去府城支援。

    另外两家则是后怕。

    这个东西当时自己仿出来技术也不算很成熟,还好刚开始就有钟喜帮着他们,要不然,说不定这时候就会出现府城那样的事情。

    这么一下,让他们原本就对钟喜的感激更上一层。

    这还不算,等到王奇州将钟喜的信给那两件看了之后,两个都大受震撼。

    不为别的,在如今世道,谁做买卖不是想一家独大,可钟喜,却愿意将铁分出给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双双站起身,对着钟喜作了一揖。

    他们是商人,没错,但他们更是大庆的子民,是这日日土里刨食的老农。

    西北,缺很多东西,缺水,缺粮,可不缺铁骨汉子。若能做些实事,自然求之不得。

    今日,钟家兄弟带着他们挣钱,带着他们给百姓谋福利,那以后他们就以钟喜马首是瞻,紧紧追随。

    钟喜却笑笑,摆摆手就让两人赶紧别做这套,“只是个想法,这不是还没有成,一切还要等大人定夺。”

    在上面坐着的人也难得露出了笑,满意看着三人,又丢出一封信。

    是给知府的信。

    等看完,这三人又齐齐对着王奇州跪了下去。

    钟喜在这一刻觉得,大庆有王奇州这样的人,是大庆之幸。

    以百涛县做起,设立农具监管司,规范农具市场;政府给予补贴,扶持技术人员;官员下乡,解决百姓难题。

    父母官原来是如此,想民所想,急民所需,为民解忧。

    这次事件,被钟百酒知道后,简单称为“三信事变”。

    王奇州那封信,是钟喜亲自带去给了知府。

    知府很是爽快,痛快批下,让王奇州放手去干,接着就将钟喜团队的人安排在官府驿站,第一日休整后,以梁柱、刘娟为首共十人分散到府城各家,进行了技术指导。

    这一场技术交流十分成功,知府等到下面的人给他报告了所有成果后,奏折直接送去了丞相府。

    等第二日丞相带着奏折去上朝,引起上层一片重视。

    不过这也算是后话了。

    且说回百涛县。

    钟喜带着人走后,何晓梅稳固大后方,一直庄子,作坊两头跑。蔺吉安作为大哥,帮钟喜稳固了县城的市场。

    他们一家如今算是稳稳定在百涛县了,他媳妇周氏更是转了性子。原本整日柔柔弱弱的人现如今能站在铺子门口招揽顾客,组装机子更不在话下,两口子交流多了,蔺吉安也被锻炼起来,现如今钟家农具基本上是放手让着两口子干。

    等到钟喜一行人回到百涛县,就发现董千户成了农具监察官。

    整个百涛县的农具在售出之前,会通知董监察,董千户就会带人去庄子检查,不合格的全部打下重做,对于合格的登记在册,然后放入市场。

    这董千户带着的人,除了自己在卫所的几位机灵兄弟,大半是钟喜庄子上的。

    他们原本就是做割麦机,做起检查来得心应手。

    等到九月份,整个百涛市场已经规范起来,割麦机售价下降,农户们基本人手一台,也有了一首传唱的花儿:

    西北田,在山地,挑水来,累断气。

    有一人,叫钟喜,有头脑,也为省力。

    埋头造,割麦机,带乡亲,省力气。

    开商铺,做新品,只为那,凡尘泥,只为那,凡尘泥。

    歌中所唱之人,却没法休息,又带着人出发了。

    他们百涛黄芪也该走向整个大庆了。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249/5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