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 > 聪明的人太多了
    “啊?”刚出来的吴洪被钟喜突然间这句话砸懵了。

    其实钟喜之前也没想起来,是今日往铺子走的路上他三姐跟他说的。而且因着吴家媳妇在后院,他也没进去。

    听三姐说,明白兄弟吴洪这是想要好好干,也是对他极其的信任,那咱们也不能让人家失望。

    晓得吴洪媳妇折了腿,觉得当务之急是解决吴洪的后顾之忧。首先吧,吴洪既然能带着媳妇来,说明有想要治病的念头,作为他的兄弟,不能耳聋眼瞎。再者,吴洪人在庄子干活,媳妇躺炕上要人伺候,总是会分心,作为东家,要分析利弊。

    “嗯,现在兄弟们都在,庄子上人手够,你先把弟妹的腿看好。”钟喜扯着吴洪往后靠靠。

    吴洪涨红一张脸。他其实想着先好好干,干一个月,等发了工钱,就带着媳妇去看病。

    “哥,不急。我先干完这阵子,就带我媳妇去。”

    “别了,一个大老粗干什么,再说了,先从你工钱里扣。”钟喜笑着拿出银子塞给吴洪。“赶紧的,别磨蹭。”

    吴洪也明白钟喜是在帮他,可是确实,在他心里媳妇很重要。他接过银钱,不知道明明算是赊了账,借了钱,可是心里就是一轻。

    “行,哥。我先带我媳妇去看病。保证早些回归队伍,不给你拖后腿。”有什么说的呢,早先积攒的情分让他受钟喜给的十两银子不算太负担,况且现如今也是给钟喜干事,要卖力,才算全了这份兄弟情。

    钟喜也是喜欢吴洪这麻利劲,见状,拍拍吴洪肩膀,先出去了。

    衙门送来的铁到门口了。

    “钟掌柜。”方圆笑呵呵地问好。

    钟喜一看,这不是县太爷旁边的小厮嘛。赶紧回礼,“方”

    “您还是叫我方圆就行。”方圆赶紧接话。他如今也就是十六岁,要是被能当他爹的人喊一声什么他可难受。

    “行。”钟喜也不纠结。顺顺当当喊了名。让他叫“方爷”他也喊不出啊,真是。

    “原本是要你们自己来取的,今日县太爷突然叫小的送一趟,您只需要在这本子上签字就行。”说完掏出个本子。

    上面详细记录了日期,铁量,来源,用处。

    根据这些铁量估算出能做的农具名称及数目,最后就要由钟喜签字。

    钟喜拿着本子,方圆在旁边又说了句,“掌柜的,先看看铁,然后这些兄弟们就送到这了。”

    “知道了。”钟喜带着兄弟们往装铁车走去。

    足足十辆车,车架大,包了铁,看着就知道是朝廷的。刘三跟在钟喜后面,算是开了眼界。

    当然后面那些兄弟也都有眼色,和胡三一样惊讶过后,收好自己脸上的表情,不用钟喜安顿,自己分配,每三人站一辆车架前。押运的人也自觉退到一旁。

    钟喜巡视了一圈,“胡三,先带着兄弟们押车往庄子走,去了有老王和老梁安排。”

    “行,东家。”胡三也没问吴洪去哪了,带着这批铁往外走。

    见胡三起车了,方圆也将那些押车的人安顿了,跟着钟喜进了店。

    钟喜在本子上补充上农具名称和预计数量,签了名,就给了方圆。方圆收好后,向钟喜拱拱手,“这就好了,”又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

    “这是令牌,只要进衙门亮此牌就可以进了。要是以后掌柜的要找县令,也算方便些。”

    令牌是上好的紫檀木,外边包了铁,上面只有一字“行”。

    收好令牌,钟喜更加高兴,“谢谢了。”有了这块令牌,以后他要是缺铁了,不用等县令找他,他就能先找县令。

    送走方圆,曹大勇和隔壁冯家男人过来了。

    “老钟,这衙门怎么还来人了?”冯山过来的时候抱了几匹布。

    见冯山已经问过了,曹大勇没说话,只是眼神表露出一样的意思。

    见两位邻居问起,这事也是成了定局,就将事情大略说了一遍。冯山听了,将手里的布匹直接放到钟喜的桌子上,“昨天你们铺子门口来了好些人,有些带着铺盖。我媳妇见了,想着可能是你们招的人,又穿着单薄,就从库房拿了这些布让我带过来。”

    何晓梅一听,原本擦桌子的人赶紧抱起布推搡起来。

    “这是干什么,赶紧拿去。都是你们挣钱的,拿给我家怎么回事?”掂起布匹就往冯山怀里塞。布多,也重,抱着吃力。还叫钟桂莲过来帮忙。

    冯山赶紧往后躲,“别,我媳妇给你们这些布不算好料子,有几匹花色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我看还不如给你们。”

    “别,这怎么好意思,赶紧拿回去。”钟桂莲摸了摸料子,是钟喜没进城之前穿的那种料子,硬,但也耐洗,且都是暗色的,耐脏,不得不佩服隔壁冯家媳妇的细心。

    “可别可别,媳妇交代我的。”转眼看见曹大勇,“曹哥,赶紧劝劝,你说咱们邻里邻居的,这么几匹布有什么好推搡的。”

    这曹大勇不是个好说话的,这场景见了,比冯山更无措。他就不是个能说的,没见这么一会儿他一句没憋出来?这怎么还给扯到他这儿来了。

    这么一看,那骡子,马可亲多了,虽是臭吧,可不会碰到这种场景。

    于是转向钟喜,评说道,“你们拿着,老冯给肯定是实心给的。”说完这句就没再插话。

    何晓梅和冯山推搡了一会儿,见没戏,笑笑算是收了,和钟桂莲放了布匹到后院,拿着银子就去了冯家。

    何晓梅那架势就是“我收了你的好意,可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我还是要表示表示。”冯山呢,也没拦,拦不住,钟桂莲也跟着过去了。

    这么的,就是男人和男人聊,女人和女人聊了。

    曹大勇和钟喜细细聊了些等农具制成后要出去的事儿,表示自己到时候也想跟着出去转转。

    钟喜自然欢迎。像曹大勇这种之前当兵的,如今返乡还能立住脚的人不会是简单人物,肯定有本事。

    冯山呢,则是和钟喜商量生意经。他家的布庄,生意不算红火,但也可以。可他也想要再进一步。儿子小的时候还好,花钱少,可如今上学堂花钱真如流水。

    几人就坐在铺子里,喝着茶,续了情,也交流了经验。

    女人这边呢,何晓梅进门就笑道,“最近生意好啊,送我那些布看来手头宽裕。”在后面站着的陈蓉见何晓梅来了,从布匹后面过来,看了眼钟桂莲,一手牵一个,“你可别笑话我,”又转头看钟桂莲,“这位是?”

    何晓梅接话,“我三姐,这两日过来帮忙。”

    钟桂莲也是友好地捏捏陈蓉的手,“你拿过来那些布,我看了,正合适做活的人穿,真是费心了。”

    不管人家抱有什么心态,是完全的为你好,还是想交好有前途的人家,都不能否认人家的用心。

    拉着两人坐下,“嗐,那些布在县城买的不好,也积压了两三年,这不,昨日看见来你家的那些人,”在这顿了下,“百酒她娘,我不是为了挣你的钱,就是有点难受,去库房把这批货翻了出来。”

    陈蓉心话,之前两家因为监市的事亲近了不少,原本就喜欢这两口子。昨日见了那些人,怪她心软。雨太大了,众人浇得不成样子,她就想起库房里那些布。

    可为什么昨日没给,还不是因为有些舍不得。这些布匹成本大概五两,也要她买几日才能挣到。可今日见了钟家和衙门有来往,狠狠心,就让自己男人带着布匹过去了,求的不还是交好,人家有好事,自己也能沾一点。

    “我还不知道你,心软成什么样?”何晓梅笑道。陈蓉个高,可实实在在是个温柔的。

    “行了,别说我了,你俩等等,正好啊,我在胭脂铺买了口脂,你们瞧瞧配不配我的肤色。”也不等何晓梅俩人说话,自己进去拿了。

    钟桂莲对着何晓梅一笑,“你这邻居有点风风火火的意思哈哈。”

    “就是的,之前监市抢他家布匹,我和她真是脸面都不要,和人家抢。”何晓梅如今说起这件事,还带了笑。

    没说两句,陈蓉就用后背掀开帘子,手上端着托盘。

    托盘里放了一碟点心,旁边是口脂和镜子。

    “你俩瞧瞧,这口脂颜色如何?”陈蓉打开盒子,给两人看。

    何晓梅在这方面还不太精通,“挺好看的,涂上看看。”

    要钟桂莲说的话,她觉得颜色过于亮,不太适合陈蓉。可是还没上嘴,也就没有贸然说话。

    涂到脸上,果然,原本只是有点黄的人居然有点发黑。甚至因为涂得有点重,显出些刻意的风尘来。

    这会儿何晓梅也有点皱眉,“这怎么涂上之后你还比原先黑?”

    原本静坐等待评价的陈蓉拿起镜子,“真的吗?那家掌柜的说是京城和南边卖的最快的款。”她其实有点看不出来。

    “是有点黑。”钟桂莲接话,“但这不是你的问题。咱们这边人原本就有点黄,涂上这种红,会显得更黄,更黑。”

    何晓梅听钟桂莲这么分析,也点点头,没错,这么说她也有点明白了。

    就是不适合呗。

    “那我适合哪种颜色的口脂?”陈蓉卸了口脂,问钟桂莲。

    钟桂莲打量了一下陈蓉的唇色,“你的唇色颜色相对来说深一点,肤色却不算太黄,所以我觉得要选比这个口脂颜色要浅,还要偏向蜜桔色的口脂比较适合你。”

    陈蓉迷茫了,县城的胭脂铺就是哪几种红,没听说这种颜色的口脂啊。

    “不曾听过这种颜色的口脂啊?能在何处买到?”

    这么一问,原本只是认真回答的钟桂莲突然就笑了。

    对啊,去哪买啊?从前觉得自己只是个伺候人,给夫家做饭洗衣的人,可跟着百酒,何晓梅这么几天,她突然就不想这么过一辈子。

    为什么男子都有事业,能闯天下,女子就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那女子为何不能如同千万男子一般,拥有自己的事业?百酒一个尚且十五岁的女孩能为了家人不畏生死,不惧神佛,她为何就要认命,将自己困于宅院?

    况且,她能感觉到,在颜色方面,她有天赋。

    “十日后,我拿来给你。”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249/5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