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 > 都是我的错,还有贫穷惹的祸
    钟喜看着这些小子都吃了起来,叫自己媳妇盛饭,一家人围着灶台端着碗也吃了起来。

    “你们是在哪碰到的?”钟喜喝了一口汤,问何乾和初三。

    “就在咱们庄子背面,那些人走的特别快,打着火把,静悄悄的,见着我俩才有声音,说是听见了狼叫。”何乾咽了饭,先说着。

    初三也附和:“嗯。”这次很干脆。

    “估计是吓到了,之前一直在乡下,天擦黑都回家了,没人在外面乱晃。”

    可不是,农村天一擦黑人人都往家赶,收拾收拾,就上炕睡觉。钟喜算是比较勤快的,之前没做买卖的时候,等太阳完全落山才会回家。

    后来做起了买卖,好几次赶夜路,全靠那一把大砍刀壮胆。可是要是真碰到狼,那也指定没辙。他一个三十岁的大人都害怕,更别说从小基本没出过远门的那些小子了。

    “不过都算能行,硬是往这来了。”何晓兰笑着说。

    “确实,这些都是里正和族长选的后生,表现还算可以。”钟喜也笑着说。

    梁柱这会儿接话了,“喜喜,你不是还让人带信儿去给你兄弟们,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来?”

    “估摸也要三四天。起码要交代家里,安顿一下这那的,再加上赶路,三四天是要的。”钟喜想着这事,也知道梁柱问也是估算要打的炕数。

    “没事,现在这些小子来了,都是干惯活的,明天把炕盘起来。”

    说完,自己站起身去锅边给自己打了一碗。

    等所有人吃过饭,钟喜直接通知今晚先睡觉。都别一个个瞅他了。

    -

    第二日。

    天刚亮就听见钟喜在院子里吩咐人干活的声音。

    “五百带一队人去庄子后面挖土盘炕。”

    “大牛带着五六个小子上山砍树。”

    “你们跟着你们梁柱叔,让他给你们安排。”

    厨房里是热火朝天做饭的声音,钟百酒起身收拾完就带着何晓兰、何乾、梁初三以及百乐,准备去县城。

    今天应该还有人过来铺子,她想着再招一天人,明天就招人进来干活。

    “爹,我带着我大姨他们先下去买粮油面,然后把铺子开开。”钟喜收拾着东西,扯着嗓子喊。

    “行,知道了。”钟喜正忙着,抽空又回了句:“让你王叔上来,先把铺子里的铁拿上,做些点播机,不能再等了。”

    “晓得了。”

    下了山,何晓兰带着初三去买东西,何乾和百乐跟着开了铺子。

    等第一批来的人都坐在那削木头,钟百酒让两人先看着,她去趟县衙。

    百酒没有直接去县衙正门,而是去四品斋买了点心到了县衙后门。直接去县衙见知县?不可能的,世道还没开放到那种地步。

    甚至她一介民女,想见人家官妇都是极难。出门人家都是轿子,那不是一个阶级。

    但她现在等不了,她爹在庄子里干活,她总要问个准话。从后院入手是最好,但也是个笨法子。

    宋观南今日准备去他姑母家,是因着姑母拜托,给表弟讲讲学问。

    还没近前,就听见钟百酒的声音,“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就说是钟家农具长女钟百酒拜见,为铁一事。”

    那门房看起来没什么脾气,可话不软不硬出来:“不行,除非有妇人给的拜帖,否则不能放进去,您别难为小的。”

    钟百酒原本就抱着试试的心态,一般确实不会让进去,转身就想走。

    急,那就让爹急去吧。百酒摆烂。

    “且慢。”宋观南快走两步,叫住钟百酒。

    “你来找我姑母?”宋观南没行虚礼,直接问道。

    “知县夫人是你姑母?”钟百酒见宋观南随意的样子,隔着帷帽问。

    “是,随我进来。”宋观南不再多话,转身就在前面走了。钟百酒一看有戏,直接跟在宋观南后面。

    “表少爷,妇人说今日您会来,小的特意在这等你。”在后门一直站着不说话的小厮见宋观南过来,热情迎了上去。

    门房看见宋观南和钟百酒说话了,这次却没有阻拦。

    原本跟着小厮的宋观南走到半路时健步如飞,直接超过小厮往前走了,钟百酒和小厮当场懵了,可那人也不说话,两人只好加快脚步。等到了堂屋门前,宋观南稍稍侧身,只说了句:“稍等片刻”就先进去了。

    钟百酒慢慢缓着气,没管那小厮低眉暼过来的眼神,提着点心在心里腹诽:真是惜字如金,过分无趣。

    殊不知这一路走在前面的宋观南原本好好地,没觉得什么,但大脑不控制地想到那天在李家院子里见过的百酒的眼睛。他顿觉失礼,尤其是他想着的本尊就在他身后,突然间就不自在起来,加快了脚步。

    可等他停下,侧身时才发现钟百酒跟他有点吃力。

    缓好了劲儿,刚摘帷帽,就有丫鬟出来叫钟百酒进去。

    “民女钟百酒见过夫人。”

    “快快请起。”听见这话,钟百酒缓缓起身,轻抬眼看了过去。

    是个年轻的妇人。面嫩,看起来岁数还小,不过王氏要比知县大两岁。

    而王氏也从钟百酒进来就打量少女。

    是个美人,十五岁的年纪虽然还没长开,可也能窥见往后的容貌。鹅蛋脸,瑞凤眼,柳叶眉,鼻子嘴巴更是精致。但这眼睛前面稍显圆圆,看起来有几分符合年龄的稚气。

    之前她听姐姐说过,说是中意钟家大女儿,且一一和钟百酒小时候就见过,但一一却拒绝了,可她好奇心重,想知道自己那心高气傲的姐姐看上的儿媳妇长什么样子,这次总算见到了。

    可她看她那侄儿不像是拒绝的样子。

    主要是自家侄儿她知道,绝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往常见了小娘子根本不会往前凑,这两年家里给张罗结亲的事也总是拿科举当借口。

    不过这次她算是见了,这钟百酒应该是那宋观南喜欢的人,不然刚刚进来的时候那耳朵尖怎么会那么红?她也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是,谢谢夫人。民女在四品斋吃过这几样点心,暂且借花献佛了。”说着,对王氏柔和地笑了笑,将点心递给旁边丫鬟。

    那丫鬟却开口道:“四品斋的点心也敢拿来给夫人,真是乡下人上不了台面。”

    钟百酒面上还是那副温和顺从的模样,见丫鬟那么说,微微低了低头,语气可怜道:“夫人切莫见怪,只是只是民女确从乡下来,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吃了四品斋就觉得十分好吃,就拿来想让夫人尝尝,是民女糊涂了。”

    宋观南原本是在隔间陪着表弟,可钟百酒在外面他总是心乱,就隔着屏风侧着身瞧。

    这便看见钟百酒装可怜那一幕。

    那女子低垂着眉眼,听见丫鬟那么说似是有些慌乱,可还是佯装镇定表示立场,因为垂着头,露出雪白纤细的脖颈,显得更加柔弱可欺。

    这与他在李家见过的那个少女完全不同。

    虽说那次只是看了一眼,可那一眼中的情绪他感知得清清楚楚,是冷淡,是厌烦,甚至是带着目空一切的张扬。

    “无妨,正好,一直吃家里厨子做的糕点也有些腻了,”王氏看着下面钟百酒规规矩矩的样子,也是心生欢喜。

    “你这次来,所为何事?”

    “民女父亲钟喜,正奉朝廷之名制造新农具,为加快制作速度,民女斗胆过来询问铁何时送到。”

    “这事知县倒是和我提过,应该是快了,但不知具体哪日。等今晚我问过后,再告知你。”

    “民女知晓了,那民女就先告辞了。”钟百酒又行了一礼,准备退下。

    “暂且等等,”王氏说完,对着旁边丫鬟说了两句,之见那丫鬟进了隔间,“让我侄儿送你出去。”

    其实这稍微有点不妥。可西北民风开放,虽说没有赫苏人大胆,可也是受了影响。

    钟百酒也没有说什么,但也没有料到宋观南居然就在隔间。

    也是因为宋观南的表弟今年才三岁,往日都是王氏带在隔间的。

    没一会儿,宋观南就出来了,向其姑母行了礼后,就带着钟百酒走了出去。

    两人抬头的时候,王氏在心里暗叫一声“好配”,面上却不动声色。她那侄儿是县城人人称道的俊俏,可随着年纪越大,也越不爱笑,看起来有几分冷淡,不过也衬得更加好看;那女子更不用说,两人站在一起,十分赏心悦目。

    见两人走远,王氏笑着问旁边的丫鬟:“你看这两人是不是很般配?真是郎才女貌。”

    可那丫鬟却说:“哼,一个乡下农家女,还妄想攀上表少爷,我看才不呢。”

    王氏没有接话,只在心里回道:如今是农家女,也以后未必还是农家女。

    先不说钟百酒的爹是个有本事的,如今更是和朝廷搭上了线,为西北这边提供新农具。而且她也知道,做农具应该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战事。

    他们大庆国与赫苏国接壤,可赫苏人不太会种粮食,每到秋冬最会在边境抢粮。不过他们也不伤人,拿够粮食就走。可这么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听她男人的意思,应该是朝廷要采取行动了。

    往外走的宋观南也正在给钟百酒说这事。

    “朝廷给你们提供铁应该是和赫苏国有关。”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249/5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