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 >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计划走来了
    百酒出现在城门口,钟喜就觉得可能出事了。

    这不,等几人出示了进城保书,钟喜就迎了过去。

    “咋了,家里铺子出事了?”钟喜把鞭子扔给了梁柱,跑到自己闺女那问道。

    “昨日知县大人派人来铺子找你,我说你下乡了,明天应该到了。知县回话说等你今年来了就赶紧去县衙,所以我今天一早就在城门口等。”

    “爹,你赶紧去县衙吧,看看知县说什么。”

    接着向梁柱问好,带着回了铺子。

    铺子今早是蔺氏和百乐两人看着,这几日那存货早都卖光了,但时不时会有来买些小零件的人,这铺子也就日日开着。

    “奶,这是我大姨夫和初三哥。”钟百酒带着两人进门,何晓梅去安顿骡车了,直接走了后院。

    “百百乐呢?”初三问道。

    蔺氏接话说:“在后院呢,这两天在书坊淘到一本西疆那边语言的书,见天地模仿呢,嘴里叽里呱啦的。”

    “这几天学异族语呢那就是。”百酒接话道。

    说着话的功夫,百酒收拾了几个茶碗,给赶路这几人一人倒了杯水。

    何晓梅把骡车安顿好,推开铺子和后院隔着的那扇门,说道,“赶紧缓缓,等下我做饭。”

    蔺氏见钟喜还没来,知道应是直接去了县衙,但还是开口问了句:“你爹呢?”

    “直接去县衙了,不用管。”百酒随意答道。

    -

    县衙这边。

    钟喜一到县衙门口,那衙役就迎了上去。

    “是钟掌柜的?”

    “正是正是,听说知县大人找小人,这不刚回县城就来了。”钟喜笑着作了个揖。

    “哎呦您可别,快快请进,知县大人交代了,要是您来,就立马带进来。”这也是个有眼力见的小子,上次也是这位去叫的钟喜。

    钟喜跟着走的时候,心里已有谱了。

    大概是之前谈的那事有点着落了,而且是好事。

    但具体有多好,他是不知道的。

    “掌柜的稍等,容我进去通禀一声。”那位带路小子也朝钟喜作个揖,就进去了。

    没怎么等,钟喜便被请了进去。

    和上次一样,钟喜进门,只低头行跪礼,“草民钟喜叩见大人。”

    “赶紧起来吧,我写去朝廷的奏折已经批下来了,你看看。”说着就把奏折递到钟喜手上。

    那衙役原是知县的小厮方圆。

    方圆看了眼自己大人的眼色,说道:“掌柜的这边坐下看。”接着给王奇州和钟喜倒上了茶。

    钟喜也是不扭捏,道了声“谢大人”就坐下了。

    可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惊得钟喜从椅子上起来,又直直跪在地上。

    原是那批完的奏折就这几个意思:

    一呢,钟喜以后的商税减免一成;二则是以后钟喜用铁皆由朝廷提供,无需报给里正,只需上报县衙,由知县调配;三就是要求钟喜快速组成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打铁工,名单上交。

    钟喜看着那鲜红的皇上的批字,又抬头看向知县,半天说不出话。

    “怎么,不满意?还是干不好?”王奇州似笑非笑道。

    “不,草民,草民钟喜原为皇上分忧,只是”

    王奇州看钟喜那犹犹豫豫的样子,直接问道:“哪里还不明白?快快说,完了赶紧去做。”

    “是,大人,这以后用多少铁都上报朝廷,那我用来做买卖的也是吗?”钟喜有点不敢想这么好的事落在他头上。

    “没错,朝廷对你新做的农具很有兴趣,在京城那边已经传开了,可是我们拿去的各样只有一个,所以很多人只是听说,尚未得见,所以你可有的干了。”

    “先把这批点播机的用铁量报上来,然后我去给你调配,再向各县城,府城通信,推广新型农具,惠及万千农户。”看,这会,王奇州都不“本官,本官”的了。

    “还有一点,朝廷向你直接配铁是为了减少农人负担,所以这个定价一应该知道怎么办。”

    钟喜早在看到奏折的时候就想到这一块了,这会自然称是。

    “是,大人。关于选拔一批大铁工,草民会从这批做点播机的工人中挑,会尽快办成这件事。”

    “嗯,知晓了。先报用铁量,就赶紧寻摸地方,干吧。本官相信自己的眼光。”

    钟喜细细算了下,报给了知县就回了铺子。

    -

    钟喜这一走时间稍微有点长,一家人都吃完饭了,还不见人影。

    蔺氏便抱了个小凳子,坐在门口晒着太阳等儿子。

    旁边的曹大勇这两天恰好都看见有衙门的人来找钟喜,有点担心钟喜是不是因着上次监市的事情惹上了麻烦,这会也跟着蔺氏在门口等。

    “老太太,晒暖暖呢。”

    “可不,铺子里有点阴冷,外面暖和一点。”

    说了两句,各自都没了话,都安安静静等着。

    没一会,你看那踩着七彩祥云过来的可不是她儿子嘛?

    可这蔺氏还没开口,那曹大勇问了:“老钟,这两日总有县衙的过来,可是上次监市”

    “不是的,别担心,是好事。”钟喜也不愿藏藏掖掖,但这事还没个大章程,就先没给曹大勇说。

    曹大勇见状,笑着道:“那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只管说。”说完就回了自己的骡马市,真是干脆利落。

    见曹大勇进去,钟喜赶紧催蔺氏:“娘,赶紧收拾进去,家里有事。”

    说着,就往铺子里收东西,这蔺氏又没张开嘴。

    这可真是。

    八百年想关心一回,还不给机会。

    等到钟喜收拾完,就把知县说的那些话以及批注都给说了。

    说完,一家人都默了。

    真的是除了蔺氏、梁初三和梁柱以外,所有人大脑都飞速运转,钟百酒则是大脑转速过快,回身拿了纸币,就在纸上罗列起来。

    众人不说话,都在看百酒。

    梁柱大脑不需要飞速运转,他只需要知道:技术性人才,只懂做好东西就行。

    梁初三则是自暴自弃:听起来,好像没自己的事,真是一点用都没。

    蔺氏只是在想:老二真是出息了,这,唉,不知道老大如今怎样了。上次来信还是过年的时候

    最后敲板:

    首先,钟喜要在城外租个庄子,且要和其他庄子离得远一点。为什么?虽然这第一批还是做点播机,但后面既然要做军需,那必然会派来朝廷上的人,自然要避免人多眼杂的地方。

    第二嘛,招人。这一步就需要钟喜和何晓梅把关了,四乡哪些人能用,哪些不能,自己要有个章程。

    最后,这关于人才培养。钟喜表示每次和自己合作的那位王铁匠是个好的,且这么多次用习惯了,做事也很严谨,可用。所以等会钟喜要出去王铁匠那一起商量。

    先大致定了这些,一伙人就忙了起来。

    钟百酒写招人告示,要求有做木匠活的经验,为人诚实,踏实肯干,能吃苦。

    钟喜也拿着笔,写着名字,还在和自己媳妇嘀咕:“娃,这个吴洪这次第一批就给招进来,昨天还在想呢,这不是打瞌睡送了枕头。”

    梁柱则是在铺子里看那些小零件。这以后都会是他干的,先多看看。

    初三有点无所事事,他实在不知道干啥。虽说跟着他爹来了县城,但这花花世界他沉迷不了。

    这边钟喜商量完,看了一眼初三,说道:“初三,等下跟着你姨母,去看庄子,保护好你姨母,听明白没?”

    初三眼睛一亮:有了,我是护卫!他一身的腱子肉,看起来可唬人了。

    “娘,你和百酒百乐就先回家,我带着梁柱去趟铁匠家里。”说着,已经从后门出去了。

    “还有,娘,别给我留饭。”这会是真走了。

    蔺氏这会儿确实有点心疼自己儿子了,从县衙来稀里糊涂扒了两碗饭,这就又出去了,一天没个闲时候,这次回来人明显瘦了一大圈。

    “唉,你爹这,还比在家种田的时候忙。”蔺氏感叹道。

    自来了县城,老太太也是看清楚了,自己儿子没在县城享大福,乱石滩村里人酸不拉几在说钟喜挣钱了,现在是城里人了。

    可你看这城里人,忙啊,脚不沾地的忙。

    祖孙三个走到了巷口,正好碰到了下学的李昌平和宋观南。

    “哟,奶奶,今儿个怎么还能碰上你啊,真是想死我了。”说着就想去勾老太太的肩膀。

    嚯,那老太太又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因这脸上皱纹多,像朵大菊花。

    “可不,我的乖孙,下学回来了?”说着看了眼站在旁边的宋观南,“你和一一一起回了,这样好,多和一一玩,说不定能沾点光。”

    宋观南这会见了蔺氏,恭敬地行礼:“蔺奶奶好。”

    就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等这祖孙俩说话。

    钟百酒戴着帷帽,大大方方地打量宋观南。

    这就是那次来家捉兔子的那个宋观南?如今越发好看了,清清泠泠站在那,倒是好风景。

    这位早都忘了前几日就在二姑母家见过,只不过自己当时昏昏沉沉,还嫌人家扰了睡眠。

    可这美景被钟百酒这么一看,却害臊了。耳朵有微微红起来的趋势。

    正有点忍不住想出声,百酒就转开了视线。

    她也知道虽是戴了帷帽,可也就一层纱而已。

    可这祖孙俩话是真多,百酒想回家了,掀开帷帽对着李昌平说:“哥,你话很多是因为学堂上夫子不让说,憋着了是吧。”

    李昌平一听,也没生气,转身就对宋观南说:“你看看,你看看,别人家的妹妹那都多乖,我们家这个恨不得张嘴就把人噎死,一点都不可爱。”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249/5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