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 > 平安喜乐
    暂且不说这几家的关系,那钟彩莲听到说钟喜这边出事了,赶紧派小厮过来问候。知晓这边事情基本解决之后,到底后怕地扶了扶心口。

    生意刚做起来就出了这档子事,到底是有点影响的。这两日来店里的人愈发少了。但钟家也没太在意,只是因为钟喜研究出来了改良版火炉。

    实际上现在一些富户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炉子,但因为是开放式的,倒不如钟喜做的封闭式的安全且保暖。

    这批火炉钟喜面向的是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家。毕竟正是缺钱的时候,而且这种火炉用铁多,成本高,一般人家确实是买不起的。这一批火炉钟喜并没有放在明面上卖。他是将这火炉送给了他二姐家一个。

    这不,钟彩莲一看当即决定帮她弟弟走走门路。首先就是那宋氏。钟彩莲叫那小厮给宋家送了帖子,说有新奇物件,务必让宋氏过来掌掌眼。其实是因为这宋氏真是个好奇心很旺盛的人,所以钟彩莲也没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吊足了宋氏胃口。宋氏瞧见请帖,和钟彩莲所想一样,真的心生好奇,次日就去了钟彩莲那。

    “哟,这么快来了,我还想着秋冬这时候你都不大爱出门,还要再等几日呢。”钟彩莲促狭地说。

    宋氏推了钟彩莲一把, “好你个钟彩莲,竟敢编排我,哼,不赶紧把你那东西给我瞧瞧。”

    两人说说笑笑就往那堂屋走去。

    只见那堂屋中间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铁东西,刚过人的大腿。靠近便感觉烧的慌。不过这屋子真是暖和,刚刚宋氏进来就感觉到了。

    她生宋观南的时候伤了身子,落下了畏寒的毛病。这些年虽是精细养着,可这西北的天冬日到底难熬。可这屋子着实暖和。

    “你要给我瞧的就是这个东西?”宋氏靠近火炉,手虚靠着火炉边。

    “可不是,我那弟弟最近在捣鼓的就是这玩意儿,是改进的咱们用的那敞口的火炉,第一个就送来给我了,倒真是暖和。”钟彩莲说着,就不由自主显摆起来了。

    “哼,美得你。不过这火炉确实是个好东西,我订三个,先送过来。”宋氏说着,还不愿离开。

    钟彩莲看那样子,就知道这人要烤烤,就叫丫鬟给他们二人搬过来了椅子,围着火炉说起了话。

    “明日便是百酒的生辰是吧,我准备了生辰礼,明日便送到你府上。”宋氏说道。

    “怎么,哈哈,我们家百酒还小,你这就开始扒拉来了?”钟彩莲笑道。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家一一还不开窍,我总不能由着他。”宋氏说道。不过她也不算急,两个孩子还都小,要是长大了两人都没有要来往的意思,那也没关系,孩子是好孩子,那一家子也是可以结交的。

    今日那百乐总是围在她姐跟前说:“姐,明天是你的生辰哦。”百乐最高兴了,因为不管是谁的生辰,这日他们一家总是会吃得比往常好一些,主要是会有肉。虽然这些日子家里有了钱,吃肉频率比以往都高,但谁不爱吃肉啊。

    哦,她姐不爱吃。她姐百酒自小吃了肉,就会吐。长大些也好些了,可以吃点肉,但是平时吃的东西都是素的,一旦这饭食里加了肉沫,她一闻便知道,饼子要是用猪油做的,更是吃不下去。

    所以家里的肉自然是便宜了她和爹爹了。

    百酒被百乐吵得无奈,问道,“所以,明天你要吃什么,说。”

    “姐,肘子,我要吃望春楼的肘子,爹也要吃嘿嘿嘿。”百乐傻笑着对她姐说道。

    “知道了,明天必定来个四荤六素。”钟百酒一边玩骰子一边说道。

    “嘿嘿,我就知道。”百乐心满意足地回房了。

    她要早早睡着,明天就能吃上大肘子了。

    十月十六日一早,钟百酒就被她爹娘叫了起来。“生辰快乐!”两口子异口同声道。她娘手里还端着碗面,上面窝着一个蛋。

    老传统了,百酒心想,笑嘻嘻地接过面,“谢谢爹娘。”不过这次长寿面是全白面的,加上鸡汤做底,在这冬日吃上一口,从头暖到脚底。

    百乐这会也起了,抱着她姐“吧唧”就是一口。“姐姐,生辰快乐!”围着被子靠在何晓梅身边。

    “哼,你也馋了吧,口水可别打湿了被子。”何晓梅说道。

    满脸欣慰看着百酒吃饭的钟喜朝他小闺女看去,这一看笑得停不下来。那孩子脸上的心思真是明显啊:唉,好想吃面,可是吃了面那肘子不就会少吃两口了,可面看起来也好好吃。

    钟喜站起身,说道:“我去给咱们再下几碗面。”

    转身进了厨房。百乐这会也不管了,想着大不了吃完再睡一会,等起来,这碗饭就是昨天吃的,已经没有了。

    如此,几人吃碗面,两口子还没出去。钟喜从衣裳里翻出了一张纸。对着钟百酒道:“百酒,前些年在家里受苦了。我知晓你早慧,但没给你好的条件,爹感到愧疚,可如今爹赚了钱,往后你不用怕哪里用钱却不凑手。我呢,不求你能多么能干,多么聪明,爹只求你健健康康,岁岁年年。”

    “这是爹娘前几日给你看的一套二进的房子,在城东那边,离你几个姑姑都近,院子很大,有个花园,还有个石井,旁边是个石桌。房子也宽敞,算是我们给你的生辰礼。”

    钟百酒接过那张地契,看着那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心里泛起潮意。

    她其实从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她什么都不在意,唯有的在意便是这些和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如今看爹娘刚挣了钱就送了她这么大的礼,嗓子便觉得有点堵了。她扔开那张纸,扑过去抱住了爹娘。

    她这世上最最放心的靠山。“谢谢爹娘。”

    一家人抱了一会,何晓梅出声了,“好了,今天高兴,赶紧起来拾掇拾掇,你二姑母叫你今日去她那呢,我们一起过去,今日歇业。”

    一家人都起身收拾了。

    等到午时,一家人到了钟彩莲家,钟百乐最爱的大肘子也在桌子上。百乐一见,眼睛就放了光。“你看她那个馋样,好像从没给她吃饭一样。”何晓梅笑道。

    “真是个活宝。”钟彩莲也笑道。

    几人吃完饭,说了会话,一家人准备打道回府了,主要是也要看看买的那个房子。

    早上钟百酒就说一家人都搬到那去住,还要看看要添些什么物什。

    这时钟彩莲拿出个盒子,说道:“你还记不记得你宋家伯母,就是小时候你来二姑母这总见到的那位伯母?”

    “记得,怎么了”百酒疑惑道。

    “她知晓今日是你生辰,特意送了礼过来。呐,拿着,还有我的这份。”钟彩莲说完,就把手上的东西送到白酒手上。

    打开盒子,是一根玉簪。触之温润,雕刻精巧,是个好东西。“那姑母代我向宋家伯母道声谢,等我哪日再登门拜访。”今日她是不会去见的,因为今日属于家人。

    “我知晓了。”钟彩莲说道。

    说完,几人算是从钟彩莲这边出来,然后就去了新买的宅子。

    这宅子果然很合钟百酒的喜好,坐北朝南,通透敞亮,院子中间的设计也很有巧思,这么一看,她满意得不得了。隔天就收拾东西这些,三日后住了进去。

    这次一家人终于算是在县城定了家。

    这套宅子里除了一进那几件小耳房没人住,二进留了一件屋子给了蔺氏。一家人准备等过完年就带蔺氏来城里住。

    转眼间,过年了。

    如今的钟喜也算是衣锦还乡,之前十月份的那一批火炉卖了好价钱,钟喜一家身上现在不止有几百两,如今他也有一千多两银子,身家已经翻了几番。

    回乡过年不只是家人团圆,这家家户户关系也需要走动。往年比较冷清的钟家今年可是热热闹闹,人进人出。钟喜呢,也没有那赚了钱之后的骄傲,他还是和以前那样,和和气气地送走一批又一批人。

    他毫无意外地醉了。送走最后一家,坐在他爹牌位前,一边烧纸,一边低头絮絮叨叨说道:“爹,你看今年给你的吃的是不好多了?嘿,你儿子,我,挣钱了。我娘身体很好,人精神得很。媳妇和娃都好着呢。爹,我没走科举的路,你是不是有点失望。可是爹,一家子张着口,我实在是读不起书。”

    “您老人家别怪我,你看,我能给你买好吃的了,我给你供了羊汤,好喝不。我知道,您就好这口”

    “爹,我想你了”钟喜低着头,烧着纸,红了眼睛。

    那纸灰好似听懂了,飞扬起来,落在了钟喜的头上,手上。

    何晓梅站在门口,也红了眼。孩子她爹今日受刺激了,往常闲咱家穷的人如今也来家里拜访,往日的钟老爷子的学生如今也来认他家这口子,为着啥,还不是钟喜出息了。

    正月初三,回娘家。

    何晓梅带着钟喜和两孩子回了大湾村何家。何家姥姥出来迎的时候,那脸上的笑确是有点勉强,眼睛也浮肿着。

    “娘,你这是怎么了?”何晓梅看他娘脸色不对,问道。

    钟喜一看,打了声招呼,去了堂屋。

    何老爷子正在堂屋皱着眉,没有说话。没见何大红,钟喜便问道:“大红呢?”

    何老爷子抬头叹了口气,“他去镇上赌了,三十日出去就再没回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0_40249/5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