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和嫡女的种田日常 > 第 34 章
    陈良每日下午的课程都很轻松,带着全班同学数手指拇,反反复复数。

    如果她早上起得早,精神好,就会帮顾卿姿带学生。宋语竹是学生里最特别的一个。她和宋姐姐不同,更文静内向,不善言谈。

    陈良觉得宋语竹很奇怪,学的字很有指向性。

    一般学生都是从自己名字开始,然后学一些实用词汇,比如:青天大老爷冤枉啊,小人真的是被冤枉的,你的价格太贵了,树织镇,红松村之类的。

    宋语竹最先学的是土豆,然后整日问土豆的种植和生长。

    土豆是关外常见的食物,但是,陈良回想起宋语竹关于吃的每一个画面都有土豆的出现,于是问道:“你喜欢土豆?”

    “你觉得最好吃的食物是什么?”宋语竹问她。

    “好吃的?这个可就太多了。但是大米是最百搭的,而且吃不腻。”陈良对食物是博爱的,大米作为主食,优势明显 。

    有的人爱吃面条,有的人爱吃馒头,而有的人……

    “我就爱吃土豆,土豆是最完美的食物。”说起土豆,宋语竹眼里有光,“土豆是最完美的食物,易种植,产量大,,还耐放好储存,过冬必备。而且熟的土豆有特殊香味。”

    于是,闲暇时,陈良教她土豆泥、土豆饼和土豆条。

    土豆泥只加盐就很美味,并且加了蜂蜜后就成了甜点。

    土豆条讲究外酥里软,诀窍就在于焯水后的土豆条需要冷冻,然后放入油里炸。关外冬季很适合冻土豆条。

    陈良去年无聊时做过土豆条吃,顾卿姿吃了都说好。但是两人也不能顿顿吃土豆,后来就没兴趣了。

    原本想去摆摊卖土豆条,但是吧,冰天雪地的季节里,她们出门都费劲儿,更别说把摊子带到集市上去,最后放弃了卖土豆条的想法。

    现在她把方法传给了宋语竹。

    土豆饼的做法也特别,一般小摊卖的是土豆丝和玉米糊炸成的土豆饼。陈良的土豆饼是土豆泥加面粉炸的,外表薄薄一层,

    炸薯条和薯饼需要用油,土豆泥需要蜂蜜。猪油和蜂蜜都是平常家庭里的稀罕食品。

    她们家里又很多。原本过冬物资时就买够了猪油,陈良帮人射野猪拿了不少蜂蜜,后来束脩更是增加了家里猪油和蜂蜜的储备。

    顾卿姿拿了一大碗猪油和一大碗蜂蜜给宋语竹,支持她的吃土豆事业。

    宋语竹原本每日都要吃土豆炒菜。现在好了,有了土豆饼当早饭,土豆泥当甜点,她是顿顿不离土豆。

    除了吃土豆,她还爱自己种土豆。

    每次提到种土豆这里,宋语竹就不是很开心。“我喜欢种庄稼,但是姑母说种庄稼养不活自己,等以后老了种不动庄稼了,麻烦就大了。”

    “你姑母有远见。”陈良中肯地说。

    “我绣花活儿好,她劝我多绣花,但是,等我老了,岂不是同样老眼昏花绣布出来了。”宋语竹反过来想问题。

    “你也很聪明。”陈良看似敷衍其实很认真地在回复。

    “姑母说,我要为以后做打算。”宋语竹有点沮丧。

    “也有道理,”陈良点头,不过她不同意,这个人呐,也不一定能活到老。

    但是她没有说出口。生死的看法是一个人生活经历出来的,她们现在教书是奔着让人生活更好的念头去的。

    “那万一我年纪轻轻就死了呢?”

    陈良心里哈哈哈地笑,她没想到宋语竹和自己想法一致,但是她面上冷静地说:“可不能说丧气话。”

    “我只说我自己,也没说别人早死,”宋语竹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人生道理,“每一颗土豆芽点都能发芽,但是不见得都能长成土豆。”

    “有的被地里的虫子吃掉,有的被路过的人一脚踩扁,或者长势正好时被错认成杂草而被拔掉。”她朴素的生死观都是从种植中总结出来的。

    “不能为了很久的以后而放弃现在。”陈良轻描淡写地说。

    “对,就是这个道理。”宋语竹点头如捣蒜。

    她们两个想法一致,但是在行动上却千差万别。陈良的具体行动就是享受现在,张弛有度地过日子。宋语竹则是很勤奋,忙起来的模样很像顾卿姿。陈良看了直摇头。

    这天早上,她们还在吃饭,就看见宋语竹到了书院,陈良招呼进屋一起吃点。

    宋语竹笑着走到桌子旁,双手从背后拿出一个布包着的东西,递到她们面前,轻声问道:“可以能帮我看看这个吗?”

    顾卿姿接过东西,慢慢拆开布,里面是一本书。

    陈良凑过头去看,念了封面名字:“农作物种植。”

    这本书和农官李钢锅家里的书一样,简介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许多常见农作物的种植细节。

    “从农官那里借来的?怎么还用布包着呢?”王华盛凑过去看,不解地问。

    “我自己买的。”

    宋语竹对种植的渴望比一般农民强烈,不只是想有个好收成,她享受每一个生长环节。她常去问农官种植的细节,一些过于刁钻的细节问题只能在书中找到,她常见农官翻这个书。

    于是攒钱买了一本一模一样的书。

    尽管她不识字。

    “我把自己的经验都会记下来,用自己知道的符号代替。”宋语竹拿出书背面的几张白纸。

    白纸上有指甲盖大小的简笔图案,和象形文字相似。

    “只有我看得懂。我给你们解释 ”

    她指着其中一个中心有小点的椭圆,“你教我做土豆新吃法的那天,我记下了食谱,这是薯饼。”

    一个中心没有小点的椭圆,“这是土豆泥。”

    为了记录下植物生长过程,她甚至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陈良由衷感慨:“你是真的很厉害。”

    “但是,更久以前的符号,我已经忘了它们代表的意思。”这是宋语竹自己记下的符号,如果连她都忘了,就没有其他人能知道符号的含义。

    “这可真是……”白忙活一场。陈良后半句不敢说出口,她说了解决办法,“现在你会写字,可以用官方的字记录,以后你不记得了,别人也可以帮助你想起来。”

    “嗯嗯,就是呀。你们可以治教我识字吗?这样快一些。”

    她平日里卖刺绣时已经能算简单的算术,经过这几天的练习,算术已经很够日常生活了。

    陈良和顾卿姿对视一眼,转头给了一个宋语竹一个确定的眼神。

    于是她整日都在学识字,根据种植书上的内容学识字。

    她们两人谁有空,谁就教宋语竹识字。

    两个人盼着她成长,只有宋姐姐担心她累着了。

    宋语竹时常半夜醒来后复习,识字枯燥无趣还耗费体力,她累了就啃两口土豆,立马就能缓过来,精力十足地开始学习。

    大多数人在冬季都无法正常生活,总会感觉无力,甚至会不开心。宋语竹下苦功夫学识字,恐怕对身体不好。

    宋姐姐私底下找到她们,想让她们劝劝宋语竹。

    “她现在是为结婚后过日子做准备,需要多学诗词,或者算术,以后才能管家。学种植是在浪费时间。”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是很好吗?”陈良很喜欢宋语竹这个状态。

    “种庄稼不是长久的事。”宋姐姐也是没办法,现实摆在面前。

    陈良很喜欢种地,收获的成就感让她心里踏实,也表面土地在温柔对待她。但是不得不说,纯靠体力的种地真的不能长久。

    “你说得对。”她心里失落一瞬,但是又想到一个新主意。“你想种植又考虑到种庄稼不能长久,那为什么不考虑种药材?”

    “很少有人知道药材的种法。”宋姐姐伤心摇头。

    种药材是很久以前试想过的办法。绝大部分药材都是自然生长的,小部分能人工培育的药材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种植的技术含量也很高,药农不轻易外传。

    叶寡妇管理农田也只雇佣人做体力劳动,具体技术活儿都是自己带着徒弟做,绝不把技术给旁人。

    但是,陈良看过很多书,她心里可不这么想。她认为种药材的事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顾卿姿心里想着宋语竹的未来,她晚上和陈良聊天。

    陈良在床上乱翻一通,叹了口气,妥协地说,“如果她想学种植知识,可以等着婚后再学。”

    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爱好。

    “这有何难,左右不过多学一些字,她可以两个一起学。”顾卿姿过惯了整日忙碌的日子,于是建议她两个都要。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一般人没这个精力。”陈良有点担心。

    顾卿姿提议:“问问她的想法。”

    陈良会把窗帘拉开,透过琉璃砖看院子里下雪。天空是透亮的蓝色,雪在狂风中乱舞。

    第二日,顾卿姿还没吃早饭,就站在书院里等宋语竹。

    宋语竹果然是第一个到书院的。陈良在厨房吃早饭,透过琉璃砖看到宋语竹脸色凝重,又是点头,又是抿嘴。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顾卿姿和她聊完才进屋吃饭。

    陈良见她欣慰的神情,大概猜到了宋语竹的回答:她选择都学。

    结果,五天后,宋语竹浑身发热,疲惫不堪,没有其他生病症状,但是无法站立,只想躺着睡觉。

    大概是累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_3428/497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