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159章 毒蛇知识众人谈
    南海国际旅行社的会议厅里,对着大屏幕上出现的海蛇,人们议论纷纷,因为刘傻子的分身、沈明贵、于张喜、程萍编辑、刘媛媛编辑、林编辑、小雨导游都在台上,沈明贵接到一个纸条,上面写道:“刘傻子教授,我们想了解蛇的奥秘。”

    刘傻子教授说,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毒蛇是美丽的动物。它们的唾液通常从尖牙射出,用来麻痹敌人。人们一般认为毒蛇有毒,然而毒蛇的毒液只能在血液中才能起到相应作用,而饮用毒液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前提是口腔内没有创口)。

    林编辑说,蛇的种类很多,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3000种左右,毒蛇约占1/6,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沈明贵说,在文献上有时将蛇毒中毒用数字分等级,但根据局部变化,全身症状和体征,凝血参数和其它实验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较为实用。蛇毒中毒的分级应按最严重的症状或体征或实验检查结果来分,蛇毒中毒可从轻度很快发展为重度,因此必须连续重新评估。毒蛇牙印牙印可提示侵犯毒蛇的种类,但不能作为阳性鉴定。

    科普编辑程萍说,按蛇的颌骨解剖为基础的典型牙印模式,在现场是不被发现的。响尾蛇可留下1或2个牙印或咬伤和其它牙齿标志;单个牙印很常见。无毒蛇咬伤通常有多个牙印。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

    刘傻子说,每个野外活动的人正确且全面地认识毒蛇和了解蛇伤防治非常必要。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提到毒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眼镜蛇,可是眼镜蛇跟下面这些毒蛇比起来就如同喽啰般的存在,所以遇到它们一定要及时避开!

    沈明贵说:“我对毒蛇有所研究,世界上最毒的蛇有十种。一是海蛇 海蛇的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倍。海蛇位于最毒毒蛇名单之首,它们毒液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2毫克。几乎所有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海蛇其中的青环海蛇更是拥有低于001毫克的半数致死剂量。如果你在游泳或者潜水的时候看到一条海蛇,最好马上离开。鹰钩鼻海蛇被一些爬虫学者称为“坏脾气和粗暴的蛇”,它们拥有最强烈的毒性和侵略性,而且它们的毒液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导致去世。据说海蛇的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倍,所以千万不要靠近它们。

    二是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 巨大、快速而且致命。黑曼巴蛇既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毒蛇也是地球上最快的蛇。它的平均长度为82英尺而且能够以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移动。如果说黑色是去世的象征,那么黑曼巴蛇的颜色就很适合,说白了就是说它的咬伤是致命的。

    三是非洲树蛇 美丽而且致命。非洲树蛇是非常美丽的,但也是非常致命的,它的毒性很特别而且它使用嘴后面的尖牙释放毒液而不是前面的。非洲树蛇不是一种侵略性的蛇,它们更喜欢低调,这就意味着去世事故相当罕见。如果被非洲树蛇咬了,只能说运气也太不好了。

    四是鼓腹巨蝰蛇 导致人类去世数最多的蛇。鼓腹巨蝰蛇并不是非洲毒性最强的蛇,但是却被认为是导致人类去世数最多的蛇。这是由于这种毒蛇通常出现在人口众多的区域而且喜好在人行道附近晒太阳。如果遇见鼓腹巨蝰蛇它绝对不会为你让路,所以在人行道上最好避开它们。

    五是沙漠角蝰。沙漠角蝰位于中东和非洲北部地区,它每只眼睛上边都有小角所以很容易辨认。沙漠角蝰的毒牙很大,装满了毒液,毒性也很厉害,能在数秒间杀死猎物。

    六是森林眼镜蛇 快速、机敏而且喜爱把树林作为栖息地。森林眼镜蛇快速、机敏而且喜爱把树林作为栖息地,它能够毫不费力的爬到树上。就像其它的眼镜蛇一样,当它激动不安的时候会展开脖子上的肋骨形成兜帽的形状。有趣的是森林眼镜蛇毒液中所含有的神经毒素或许在治疗老年痴呆方面有些用处。

    七是虎蛇 咬伤会缩短60的去世时间。

    虎蛇拥有像老虎一样的条纹,它们一般生存在澳大利亚,虎蛇喜欢潮湿的栖息地,比如说小溪和沿海地区,如果你在炎炎夏日想找一个避暑的地方最好先看看它们是不是早在那等着你。

    八是国外环蛇 许多被环蛇咬伤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被咬了。国外环蛇是国外地区的“四最”之一,它是南亚导致最多的蛇咬伤事件的物种。有许多人们在睡后被国外环蛇咬伤,感觉就像被一只蚂蚁或者蚊子咬了一口,而且许多人再也没醒过来。

    九是虎斑响尾蛇 所有响尾蛇中毒性最高的。对于虎斑响尾蛇的毒性强度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虎斑响尾蛇发现于国外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区。如果遇见过一只虎斑响尾蛇的话,那么它的斑纹就是一种警告。

    十是东部棕蛇 毒液含有神经毒素和血液凝固剂。东部棕蛇生存在澳大利亚,它是一种剧毒物种。所以遇到东部棕蛇,有多远就逃多远。

    林燕子说,我从小的印象中,蛇是最邪恶的动物,蛇是恐怖的动物。蛇具有恐怖的外形,影视里的蛇妖外形恐怖诡异。蛇具有邪恶的剧毒,人被毒蛇咬了救治时间是用分秒计算。

    圣经里的蛇是邪恶的象征,蛇类在有些艺术、文学、影视等作品中的形象丑陋,造成一定的偏见,蛇在有的人眼里,成为了恶魔的化身,令人厌恶。

    古人留下“打蛇积阴德”“见蛇不打三分罪”的古语,宣泄对蛇的厌恶对蛇的恐惧对蛇的仇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写道:“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呼。”大意是:古人们一见面问好,是问有没有蛇。原来,上古人们的居所常有蛇患,毒蛇咬人是最大的危险,远离毒蛇是最大的平安。

    刘傻子说,爷爷嘱咐我说,最好不要走夜路,走路不要遇到蛇,遇到蛇顶好绕道行,如果不小心在草丛中行走,千万别踩到了蛇,蛇追人时候速度超音速,千万别直线跑要跑弯路。从此,我对蛇有了根深蒂固的恐惧心理。蛇给我的印象是冷血动物,冰冷毫无感情,让人头皮发麻。

    后来,老师告诉我,虽然每年有很多人死于被蛇咬死,这是因为不小心踩到了蛇,或者是想抓蛇去卖或留给自己吃。一般来说,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蛇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我们也有专门治疗毒液的蛇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蛇的原因。

    难忘1969年1月,我随着武汉知青下放到湖北蒲圻县的茶庵岭公社。来到松柏大队,我感觉好像是进入了蛇的故乡。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有蛇,树上挂着蛇,水田里游动着蛇,我还看见,农民家的厨房有蛇在爬行,窗台上也有蛇在伸懒腰。可是,农民却说,蛇不可怕。任凭蛇在门前爬行,蛇爬到农民的锄头跟前,农民却从不打蛇。我觉得奇怪,为什么农民不打蛇,还保护蛇,是不怕蛇,还是敬畏蛇?

    我的经历让我村民保护蛇有所理解。8月的一天下午,我上山砍柴,右肩扛着一捆柴,左手拿着柴刀,下山朝着松柏小队的知青点方向走。我在坎坷不平弯弯曲曲的山路行走,右手边是悬崖峭壁,树木苍翠。左手边是一条深渊,杂草丛生。我走到半路上,一条头上有冠的褐色花蛇,从峭壁上爬下来,仰起头盘在路中央拦住了我的去路。蛇头上的双眼明晃晃,三角形的蛇头在摇摆,像是在对我说:“看你怎么走?”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956/279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