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神探狄仁杰,养父归义伯王玄 > 第八十七章 扬州案结
    三日之后,葛天霸和王仲华回到了扬州。

    吴文破坐在书房里面,不停的忏悔着自己的罪责,嘴里面还不停的念着金刚经他祈祷如来佛祖原谅他。

    他下了一种很大的决心,随后去面见了狄仁杰他们,并且对他们说了自己想出家为僧。

    他来到扬州的寺庙中,吴文破找到住持,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住持端详了他片刻,然后微微点头,同意收他为弟子。

    寺庙门口

    狄仁杰他们前来送别吴文破。

    “狄阁老,吴文破知道自己罪责难逃,今日了断红尘,遁进空门,但愿能赎罪。”

    “知耻而后勇,吴大人走好。”

    狄仁杰意味深长的看着他,狄仁杰本来想杀了他的,结果就是德王殿下的求情让他幸免于难,但是给他的惩罚就是就终身不得踏出寺庙半步,而崔亮就没有这么幸运,他直接被发配岭南,永不录用,扬州刺史府的所有官吏基本上都被清洗干净。

    鲁吉英被押送东市斩首,夷灭三族,长史吴文登助纣为虐,虽然已经上缴全部财产,但仍无法赦免其罪,着令斩首示众。

    盱眙县令文清, 经查与扬州长史狼狈为奸,斩首示众诛灭十八族。

    李文忠和虎敬晖亲自率领官兵们包围颖王府,抓捕铁手团成员5000余人,通通斩首,夷灭五族。

    元齐被李文忠亲自嘎掉,颖王府直接被一把火烧为灰烬,王府的所有粮食和财产通通还给百姓。

    王府的所有官兵和僚属被斩首,诛灭九族,扬州刺史府直接被狄仁杰大清洗,被斩首的官员就多达四十人,全部通通的夷两族。

    【文清:????,就我最可怜诛灭二十五族,就算是明朝的方孝儒才被诛了十族,就我可怜整整二十五族!!】

    (吴文破:我的结局比你好的多。)

    卧虎庄庄主葛天霸上缴全部官盐,并且遣散所有家丁,卧虎庄充公。

    上沟村

    这里是锣鼓齐响,鞭炮齐鸣,狄仁杰、姚崇、来俊臣、封可言、林永忠、王仲华、李元芳、虎敬晖、李霭、李文忠,从老鲁叔的房子里面走出来。

    乡亲们都跪拜他们,狄仁杰赶紧把他们扶起来。

    狄仁杰一脸微笑着来到老鲁叔面前说: “老鲁叔,马上就要开工疏浚河道了,您是老船工,少不了要您帮忙呀。”

    “大人呐,您这算找对了人,就冲您这一句话,我就算是把我这把老骨头,扔在这个渠上,也是绝不后悔。”

    众人纷纷为其鼓掌。

    他们来到扬州码头,独孤雷已经等候许久了,李元芳和虎敬晖拿着大红胸花,他们将这个抛入河中。

    所有的船只升起船帆,他们迎着风驶去,岸边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当天晚上,所有人已经休息了,只有王仲华坐在,独酌酒案上喝酒,并且在酒案上面还摆放着竹筒,他经常在梦里面梦见自己的得意门生李翰,李翰当时二十岁,他就拜自己为师。

    他现在已经有二十四岁了,当时自己还是十九岁,也是想不到一个年龄比自己大的人竟然拜他为师。

    而李翰当时却说,自己的年龄虽然说比你大,但是拜你为师也是可以的。

    这也就验证了韩愈在《师说》里面的一句话,‘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王仲华突然听见有人在喊自己,睁开双眼,“同也。”【李翰字同也】

    “恩师。”

    “同也,你回来啦。”王仲华的语气里面带着欣喜,眼角里面含有泪水。

    王仲华赶忙起身,“来,快来,为师还给你留着一个位子。”

    他起身走到李翰面前。

    “同也啊, 你自二十五岁就拜我为师,像我的朋友一样,咱们是无话不谈的知己呀。”

    李翰拱手道:“学生拜谢恩师,授业之恩。”

    “李翰,怕是以后无法追随您了,先生给我的教的儒道,我都明白先生,您曾经说过要我出将入相,可是…………。”

    “同也,你那么贤德,为官公正清廉,清廉自守,你是为师的骄傲。”

    “先生,您曾经说过,做官就要学习建成侯黄霸,在我为思县县令时,我将所有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在我离任之际百姓里面家家都有余粮,我此生心愿足矣。”

    “只是我无法再实现先生的愿望了,无法成为像建成侯黄霸那样的官员了。”李翰愧疚地低下头。

    王仲华拍了拍李翰的肩膀,安慰道:“同也,无需愧疚。你在思县的政绩有目共睹,虽未能如黄霸一般成就斐然,但你已尽力而为,为官者,贵在为民,你做到了。”

    李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先生,弟子明白。”

    这时王仲华哭着说:“李翰,你答应过我的,不能离我先走,你答应过我的。”

    “恩师,生死有命,弟子也不想离开您,但天意难违啊。”李翰轻轻拭去王仲华脸上的泪水。

    王仲华抓住李翰的手,“不,我不相信!一定还有办法的,你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你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翰摇了摇头,“恩师,您不必难过。弟子这一生,能遇到您,得到您的教诲,已是无憾。您要保重身体,继续教导更多的学生。”

    王仲华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就连鼻涕也哭出来了。

    此时,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道闪电划过,李翰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空中。

    王仲华瞪大了眼睛,望着天空,泪水如雨般洒落。

    “终究是梦一场啊。”

    他看见桌子上的笔,直接拿起来,在纸上写下 《祭学生翰表》。

    (翰:指李翰。)

    翰,生于永淳年间,逾弱冠之年,拜吾为师,师徒之情,宛若父子,汝之才华,吾甚赏识……。”

    (永淳:指唐高宗李治永淳年间。)

    王仲华一边写着,眼泪一边止不住地流。他回忆起与李翰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惋惜和不舍。

    “翰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虽仕途坎坷,然而,上无愧于心,下无愧于黎民百姓,今汝已逝,吾深感痛惜之。”

    写完最后一句,王仲华放下笔,凝视着远方。

    风停雨止,月亮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王仲华缓缓站起身,拿着那篇《祭学生翰表》,来到屋外。

    他将纸张放在石桌上,“同也啊,愿你安息。”

    《祭学生翰表》,本文全长九百余字,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四。”

    其作品与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四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四”。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646/286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