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神探狄仁杰,养父归义伯王玄 > 第三十章 扬州漕户的冤情(上)
    狄仁杰看到这一幕,不忍心的说:“看起来他们必有深冤。”

    李霭有些不解的询问:“狄公,可他们为什么不逐级上告啊,却要来神都洛阳越诉。”

    “刚刚大理寺的执事说的不错,永微律明文规定,越级上诉者有罪,要被鞭笞四十啊。”

    “越诉者,笞四十。”

    “可是李老啊,您忘了这后面还有一句,得失不坐,意思就是如果他们告的是实情,则可以不追究越诉者的罪责。”

    这时小二将春卷端上了桌。

    袁天罡招呼在路边的漕户们,让他们过来这里。

    “哎,来我们这里,我们这有吃的。”

    狄仁杰温柔的小女孩抱到板凳上,让他吃着桌子上的春卷。

    王仲华转身对着伙计说:“伙计,赶紧给我炸,有多少炸多少。”

    “好嘞。”

    袁天罡从怀里掏出银子,被狄仁杰拦了下来,狄仁杰将这三两纹银交到伙计的手中。

    随后李霭让其他人坐到一边去吃,众人对着他们无不感激涕零。

    那漕户拿起春卷,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我姓方,在家里排行第九,您们叫我方九就行。”

    “这是我的闺女,小兰。”

    “那几位都是同乡同里的。”

    狄仁杰听见这话询问:“你们是哪里人呀?”

    “我们是扬州人。”

    狄仁杰接着问道。

    “你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跑到这神都洛阳来告状,想必是冤深似海吧。”

    方九点了点头,脸色凝重的说:“老人家,您说的太对了,但凡能够活下去, 谁愿意跑到这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来告状啊。”

    袁天罡摸了一下胡子,对着方九问:“你们究竟要告什么人?”

    “告扬州的漕运衙门。”

    此言一出,立马引得在场的四位疑惑不解。

    狄仁杰皱着眉问:“漕运衙门?”

    “是的,老人家。”

    “我们都是运河两岸的漕户,运河从长江到淮水之间,有一段沟渠,叫做邗沟渠。”

    “是啊,我知道,邗沟渠南起扬州,北至山阳,自山阳入古鸿沟,也就是泗水。”

    “老人家,您居然知道邗沟?”

    狄仁杰会心一笑。

    “我曾经去过那里。”

    “啊,难怪。”

    “你们祖辈生活在运河两岸,替朝廷的漕运衙门出工,专门负责修整漕渠的破损之处,疏通河道,在逆水行舟之时,在两旁岸上,辅以牵绳,将船拖过浅滩,因此,你们也叫做纤户。”

    “我说的对吧。”

    方九听完这句话后,顿时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头子居然知道这么多事情。

    “连这你老人家也知道?”

    “老人家,你真是神人啊。”

    狄仁杰打断他示意继续说。

    “那你老人家也知道,我们是靠着朝廷,专门发给纤户的护漕饷维生的,这护漕饷,每年由朝廷拨给扬州漕运衙门,再由漕运衙门下发给纤户,您可能不知道扬州的漕运衙门,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朝廷每年下拨的护渠官银,被那些当官的吃的吃,拿的拿,真正用在护渠上的钱,连几个大子都没有。”

    “所以,邗沟渠早就已经年久失修,河道中淤泥,暗礁纵横,行船非常危险。”

    袁天罡听见这话脸上直接怒气爆表,对于贪污腐败的官吏在他这里是零容忍。

    袁天罡问:“方九啊,老夫问你这些事情难道朝廷不知道吗?”

    “那谁知道啊。”

    “每次朝廷上派来的巡河大员,都与那些狗官大吃大喝,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去巡河,只是知道这些人吃上一顿饭,能摆上整整三天三夜不撤席。”

    “一碗炖猪肉,就要杀四五十只活猪啊。”

    李霭听见这话两个眼睛瞪大了,不可思议地问:“什么?一碗炖肉,要杀四五十只活猪?”

    “是的,这些都是我听乡亲们说起的。”

    李霭:“这这怎么可能呀。”

    狄仁杰挥了挥手,示意黄国公停下。

    “你继续说。”

    “这些当官的,克扣护渠银两也就罢了,可他们就连我们这些纤户的,护漕饷也要克扣!”

    “哦,怎么样克扣?”

    “他们规定每家纤户十抽其四,意思就是十个铜钱他们要抽走四个。”

    狄仁杰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万万没想到,扬州的官场居然这么腐败。

    王仲华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对着方九说:“这却是为什么?”

    “他们管这个叫出工税,你要是不给,他就把你的名字剔除在纤户名单之外,你非但拿不到钱,连生活都别想了。”

    狄仁杰用拳头重锤了一下桌子,说出了该杀,两个字。

    “老人家,你怎么了。”

    “没事,你接着说吧。”

    “本来朝廷下发的护漕饷,就少的可怜,再加上扬州漕运衙门那些狗官,七折八扣,到了我们纤户的手中,就连填饱肚子都不够。”

    “到了今年,他们,他们干脆连一文钱都不发了。”

    “为什么?”

    “老人家,您有所不知,这两年刊沟连发怪事,只要是江淮盐铁转运使的船只,经过刊沟便船翻人死,听乡亲们说就在前不久,代州刺史柳锡大人奉工部的命令,押送盐船,就在路过这邗沟渠,船毁人亡。”

    王仲华的眼里,有了一丝丝泪水,而袁天罡见状立马对着方九说:“你接着说吧。”

    “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几次了。”

    “就在事情发生之后,朝廷几次派人调查,那些当官的来到扬州,一通大吃大喝,也不查渠,也不问话。”

    “硬说是我们纤户合伙做贼,谋劫朝廷转运的官盐,因此,将两岸的纤户抓了很多,严刑拷打,却问不出几个子丑寅卯。”

    方九露出左臂上的伤疤 ,给众人观看。

    “岂有此理。”

    “他们抓了上百的纤户们,可是没有想到怪事照样发生,只要是经过邗沟运往神都的盐船。”

    “船必定会翻,这些人没了办法,只能将纤户们放回,又说是邗沟水下有鬼怪作祟,于是,请了和尚和道士前来抓鬼,可还是没有什么用。”

    “今年初,朝廷又派了一个什么官,叫李翰的前来调查,李大人跑到纤户家中了解情况,我当然是实话实说呀。”

    “可谁曾想没过两天,漕运衙门的护槽使王周,气急败坏地赶到村中,说我们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感谢漕运衙门的活命之恩,竟然在李大人面前告下恶状。”

    “真是罪该万死,他说我们纤户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最后,王周告诉我们,衙门从今以后不再发护漕饷,要我们自谋生计。”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646/2742056.html